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1 种群的特征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资源ID:5262616       资源大小:59.76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1 种群的特征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1、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属于对种群的空间特征的描述,C错误。某种原因导致某害虫种群死亡率升高,属于对死亡率的描述,D正确。4.下列有关生物种群数量调查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 m2左右C调查蒲公英,只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D调查趋光性农业害虫,可用定位设置灯光诱捕,定时计数法D调查蝗虫幼虫跳蝻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A项错误。一般而言,北温带地区每个样方的大小,乔木为100 m2,灌木为16 m2,草本为1 m2,所以调查马尾松,小样方划分为100 m2左右,B项错误。调查蒲公英,除计数小样方内的个体数外,还要把样方两个相

    2、邻的边及顶角处的个体统计在内,其他边缘不作统计,C项错误。5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能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其原理是它能()A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B抑制害虫生殖器官的发育和配子的形成C杀死幼小害虫个体D诱杀害虫雌性个体,减少排卵A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其种群密度明显降低。6(2017全国卷)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BA错: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

    3、样方内部的个体要全部统计,位于样方边缘的个体计数时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不用进行标记。B对,C、D错:要注意随机取样。取样时可采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但由于该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取样时应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7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进行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志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志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A4 000尾 B3 200尾C1 600尾 D800尾B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得鲫鱼的总数NMnm(200160)/103 200(尾)。8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4、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利用样方法调查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时,应是计数每个样方内蒲公英总数,再除以每个样方的面积,获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实际操作不可行,通常采用样方法,A项错误。由于所有样方面积之和只是甲地面积的一部分,若用所

    5、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则所得结果会低于实际种群密度,B项错误。对照上面的总体分析,C项正确。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后,即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的估计值,不应再乘以甲地面积,D项错误。9如图是关于种群特征的图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A、B分别表示出生率和死亡率CD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而直接影响种群密度Da的含义是确定种群密度的大小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以反映种群数量的大小,A项正确;图中A、B表示出生率和迁入率,C表示死亡率,D表示性别比例,B项错误;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项错误;年龄组成可

    6、以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D项错误。10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三种类型,据图回答:(1)我国在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因此造成70年代初期人口的年龄组成为图_所示类型。(2)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_所示类型。(3)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_所示类型。解析(1)由于我国5060年代出现生育高峰,使70年代初期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上幼年个体数量多,种群趋于扩大,造成人口数量众多,为图所示增长型。(2)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保护幼鱼,将使捕捞水域中该鱼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所示的增长型。

    7、(3)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组成将为图所示的衰退型。答案(1)(2)(3)11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记后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到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捕获数/只标记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1418重捕364(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记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记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的计算公式:_。(2)该草地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_只/hm2。事实上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上述计

    8、算所得的平均种群密度与实际种群密度相比可能会偏_。(3)综合两次捕获情况,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_。(4)在上述调查的同时,还对样方中布氏田鼠的洞口数进行了调查(假设样方中只有这一种鼠),平均每100 m2有3.6个洞口,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关系为_。解析(2)将表中的数据代入公式:种群总数(3236)/4288(只),由于测定的是2 hm2的布氏田鼠数量,因此,该草原布氏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为288/2144(只/hm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因此捕获有标记的数量比实际值小,故求得的比值比实际高。(3)两次捕获的雄性个体数为181836,捕获的雌性个体数为141832,综合

    9、两次捕获情况,因此该田鼠种群的性别比例为:(1418)/(1818)32/368/9。(4)100 m2有3.6个洞口,则1 hm2的洞口为3.6100360,而1 hm2的田鼠数量为144,因此,洞口数与田鼠数的比例为3601442.51。答案(1)(2)144高(3)8/9(或32/36)(4)2.5112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其花粉是北京地区主要的过敏原。课外小组的同学对北安河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中的豚草及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所示(单位:株/m2)。年份种名20072008200920102011豚草0.30.61.11.52.3狗尾草10.09.286.8

    10、5.5曼陀罗3.02.10.1龙葵2.00.4灰绿藜3.22.81.71.3(1)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_。(2)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3)计算种群密度时要取多个样方的_,以减少误差。(4)请在下图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解析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为样方法;为了保证客观性,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计算种群密度时要取多个样方的平均值,以减少误差;由表中给定的数据可绘制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答案(1)样方法(2)随机取样(3)平均值(4)变化曲线如图能力提升练13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

    11、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组成(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种群密度D据题图可知,不同月份种群的年龄结构不同,其中4至10月份,个体逐渐发育到性成熟,12月份没有未成熟个体,表明在10月份种群的出生率可能为零,A、C两项正确;天敌迁入后,会捕食该种群中年幼或弱小的个体,影响种群的年龄结构,B项正确;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降低种群的出生率,从而对种群的密度产生影响,D项错误。14下列调查活动或实

    12、验中,实验所得到的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偏小的是()A所选样方位置上有块大石,应该换个位置取样B调查某地麻雀种群密度时,少数雀腿上的环套标记脱落C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期间,猫头鹰大量迁入D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所有个体C样方法的关键是随机取样,换位置取样会比原位置的样方中个体数目多,导致结果偏大;标记物脱落将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带标记的数量减少,导致结果偏大;猫头鹰会大量捕食田鼠,导致结果偏小;对于压线个体,只统计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夹角的个体,全统计将导致结果偏大。15某自然保护区从外地重新引入当地已经灭绝的白唇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白唇鹿在接下来几年中的数量变

    13、化如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2356出生率(%)17.927.329.622.724.930.2存活数(只)4454667896122A.第2年白唇鹿种群的死亡率约为19.1%B保护区进行野生放归,有助于提高白唇鹿的遗传多样性C第1年到第2年白唇鹿的性别比例保持相对稳定D只要操作规范,标志重捕法可获得真实的种群密度值B第2年出生率为27.3%,44127.3%56,死亡率为(5654)/44100%4.5%,A错误;自然保护区进行白唇鹿野生放归,有助于自然选择和种群内随机交配,从而有助于提高白唇鹿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刚引入时白唇鹿39只(其中雄性13只、雌性26只),随着时间延长,

    14、种群不断繁衍,性别比例趋向于11,C错误;标志重捕法是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不能获得真实的种群密度值,D错误。16生态工作者从东到西对我国北方A、B、C三种类型的草原进行调查。下表是不同调查面积的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统计结果。草原类型调查面积(cm2)ABC1010202040408080990901611100100171311011019120120130130140140调查B草原该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设计如下调查步骤。先取40 cm40 cm为最佳样方面积。在该物种分布较密集的地方取5个样方。计数每个样方内该植物的个体数,若计数结果由多到少依次为N1、N2、N3、N4、N5,则将N3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1)本调查采用的方法是_;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_。(2)如何计算B草原某种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_。(3)请指出以上设计步骤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_解析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设计步骤中的错误见答案。答案(1)样方法随机取样(2)计算所有样方的种群密度的平均值(3)选取的样方面积不对,应取种群密度达到稳定的最小面积,以减小误差(100 cm100 cm)取样的方法不对,应在B草原中随机取样对种群密度的估计方法不对,应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生物必修三课时分层作业11 种群的特征 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