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琵琶行白居易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261024       资源大小:95.2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琵琶行白居易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1、句。D.座中泣下谁最多 泣:眼泪4.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老大:排行第一C.去来江口守空船 去来:离去回来。D.满座重闻皆掩泣 掩泣:掩饰哭泣5.A.铁骑突出刀枪鸣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B .门前冷落鞍马稀C.整顿衣裳起敛容 D.凄凄不似向前声6.下列各句在诵读时,节拍正确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下列对白居易琵琶行描绘的形象的分析中,不当的一项是( )

    2、A.琵琶女是演奏技艺精湛卓绝,悲凉身世令人心酸的被污辱和被损害者的形象。B.作者写自己的遭遇,是为了衬托琵琶女形象。C.诗中琵琶女和作者这两个形象感情上的共鸣之处是“同是天涯沦落人”。D.诗中对琵琶女身世的描述,主要是通过琵琶女的倾诉表现的。8.下列各句中不具备 “互文”特点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B.主人忘归客不发C.秦时明月汉时关D.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9.下面描写乐曲演奏的语句,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意思是即使大弦小弦一起奏响,那听 上去杂乱无章的乐音也如珠玉之声一样清脆悦耳。B.“大弦” “小弦”两句既用“嘈嘈” “切切”这样的叠

    3、词摹声,又用“如急雨” “如私语”比喻,使乐曲旋律形象化。C. “间关”之声,婉转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 ,视觉形象的优美 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写的是当乐曲短时休止时,另外传达出深藏心底的愁思,这无声时刻的感染力更胜过有声之乐。 10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琵琶弹奏精彩的句子。 ( )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11对琵琶行中词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嘈嘈”形容弹奏动作的粗重,“切切”形容弹奏动作的轻细。B.“间关”

    4、形容鸟声婉转,这里指音乐的流畅悦耳。C.“别有幽愁暗恨生”,是说音乐勾起听众内心深处的愁思和怨恨。D.“银瓶乍破”“刀枪鸣”形容音乐的激越雄壮,惊心动魄。12诗人用“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来表现琵琶女出场时迟疑不决 的心情,意在强调的是 ( )A.拘于礼法,男女有别,不能见男人 B.技艺高超,弹奏能手,不屑见官人C.深怀怨恨,内心痛苦,无心见生人 D.世态炎凉,人心叵测,不可见路人1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两句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A.以景色的宁静,衬托音乐演奏的昂扬。B.以听众的专注,反衬音乐演奏的成功。C.以景色的静寂寥廓,烘托听众完全沉浸在音乐声中。D

    5、.渲染静寂的气氛,衬托听众感情的凄凉。14.对下面的诗句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 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A.第一句概括地介绍了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主人送客人)。B.第二句描写环境,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C.第四句中的“无管弦”三字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张本。D.第五、六句写出了与朋友分别时的悲惨心情。15.对下列词语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轻拢” 一句描写琵琶女弹奏的动作特点,同时也表现了她高超的演奏技巧。B.“大弦”“小弦”两句写出了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如

    6、急雨”“如私语” 使两种旋律形象可感。C.“大珠” 一句化视觉形象为听觉形象,给人以眼花缭乱,耳接不暇的感觉。D.“间关”一句继续写了旋律的变化,用“莺语花底”这一美的视觉形象,强 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16对以上部分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冰泉”“凝绝”两句写出了音乐的又一境界。幽咽之声,悲抑哽塞,好像“泉流冰下”,用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B.“别有”“此时”两句写出了音乐结束后的余音袅袅,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 “无声胜有声”给听者留下了广阔的想像空间。C.“银瓶” “铁骑”两句表现了 “声暂歇”后力量的大爆发,同时,这两句也 将音乐的魅力推向了高潮。D.“曲终” “四

    7、弦”两句写出了音乐进入到高潮时戛然而止,乐曲虽终,但由 音乐而产生的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艺术魅力并没有因此而消失。17.对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 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 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 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C.“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 心秋月 白” , 情景交融。 不仅与开头 “夜”“船”“月”相呼应, 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

    8、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D.“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 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 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18.对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欲语迟。 ”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 “欲 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 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 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

    9、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 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 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 情。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 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 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19.对诗句及词语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A.“终岁不闻丝竹声”一一“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丝竹”是借代修辞 格,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 暂明”的神奇感受。B.“春江花朝秋

    10、月夜”一一寥寥七字,其用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又融进 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C.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 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 个细节,从巨大的落差中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运的突变。这种描写的审美价值在 于以点带面凸现她沉沦的社会根源。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的主旨 句。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自己被贬不得志的悲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 社会的冷酷与黑暗。20.对诗中描写有关音乐的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 女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B

    11、.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可理解为第一乐段, 兼用比喻和 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乐 音的急切,圆润清脆。C.第二乐段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 “间关”句表现了乐音的婉转、流畅、动听,接着描写乐音由低沉至缓慢半终止的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提供给读者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深化了人们对诗人 所描绘的琵琶乐音的玩味和品评。D.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音乐高潮到来的信号;“铁骑突出刀枪鸣”,乐音激越雄壮,强化了热烈而紧张的场面,是音乐的高潮所在乐曲的终止也写得非常精彩,“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

    12、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C.琵琶声停欲语迟 今夜闻君琵琶语D.添酒回灯重开宴23.诗的结尾作者自伤身世,自觉与琵琶女颇多相似,选出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个“本是京城女”,一个“去年辞帝京”,都是从长安来到偏远的江州。B.个善写诗,另一个能读懂;一个会弹奏,另一个能欣赏,有他乡遇知音相 见恨晚之感。C.一个是誉满京都的名艺人,一个是才华横溢的大诗人,都有出类拔萃的才能D.个因年长色衰而嫁人,一个因直言进谏而遭贬,都有荣衰变迁,“幽愁暗 恨”。24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琵琶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是由于她“平生不得志”, 不便说,也不愿见人。B.“大弦嘈嘈如急雨”,用

    13、“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这个比 喻使乐声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语”用了拟人的手法。C.“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像“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D. “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像“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 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25.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B.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C.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D.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26.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 ).张良具告以事。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14、B .秋水时至。27.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 .左右欲刃相如。理解性默写:是:诗歌中点明诗人秋夜送别友人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凉气氛的诗句 。诗歌中第一次写到琵琶女演奏音乐的诗句2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3、运用侧面烘托的方法描写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 是:4、琵琶女年轻时人们对他的态度是: 色衰之后则:而当她年老5、 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是: 6、 诗中将琵琶女的命运与诗人的身世联系起来的句子(也是诗眼、主旨句)是:7、音乐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

    15、诗人用“ ”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 令人拍案叫绝。8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 中选句,应是“ 。三)简答: 1这首诗善于通过景物描写烘托气氛。把这样的诗句摘录下来。2.“寻”“问”“移”“邀”“添”“回”“开”“呼”“唤”等一系列动词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心情?3.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等诗句表现了琵琶女怎样的心情 ?4. 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结尾,有什么作用 ?5.联系上下文,简析“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这两句景物描写的 作用。6.怎样评价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7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16、识”二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 “别有幽愁暗恨生”中“幽”能否换成“忧”?为什么?9.“今夜闻君琵琶语”中“语”如果换成“曲”,表达效果有何不同?10.诗中有些环境描写的句子很好地烘托了气氛,试分析其作用。1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1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选择题:1. C分析:A. “憔”应读为“ qi d 0”。B. “贾”应读为“ gu”。D. “浸”应读为“ j I n”。2.B3.D分析:A.畅快。B.作歌。C.字。4. A分析:B.老大:年

    17、纪大了。C.去来:去了以后。D.掩泣:掩面哭泣。5. B分析:A.突出:突然爆发出。C.整理。D.以前。6. A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贝/江心/秋月白。 C.夜深/忽梦/少/年 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7.B9.A10.B11.C分析:C “别有”句表达了琵琶女的“幽愁暗恨”之情,而不是听众内心 的愁思和怨恨。12.C分析:ABD三种说法均与原诗不合。13.C分析:A. “衬托昂扬”说法不当。B. “衬托成功”说法不当。D “衬 托凄凉”说法不当。14.D分析:C “惨”是悲伤的意思,而不是悲惨之义。15.C分析:C并不是“化视觉

    18、形象为听觉形象”,而是用大小珠子落玉盘的声 音写琵琶弹奏的清脆悦耳。16.B分析:B “广阔的想像空间”应为“悠然不尽的无穷韵味”。17.D. “反问”应为“设问”。18.A分析:A项人物未出场露面,应是个人感受,并非直接刻画。 )19.B分析:B项以偏概全,诗歌不仅浓缩春秋二季,还有朝夜两时。20.D.分析:D并非一样,前者未从侧面烘托21. B分析:A项中“管弦”和D项中“丝竹”均代指音乐, C项中的“秋月春 风”代指时光、岁月22.A分析A轻轻地;B.暂时,忽然;C.说,曲调;D.重新,看重23.B24.B分析:B是比喻。25.B 分析:B都是判断动词,是。数:数词,几,表示不确 定的数

    19、目: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 C.轻拢慢捻抹复挑。轻:形容 词,轻轻;商人重利轻别离。动词,轻视。 D.满座重闻皆掩泣。泣:动词, 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名词,眼泪。26.D 27. D 二)理解性默写:1、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2.“_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3、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4、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_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_5、_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_。6、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7、 “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8、 “此时无声胜有声”。1答: (1)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20、(2)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 江浸月。(3)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4)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2答:这些动词表现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和急欲相见的迫切心情。3答: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但又不得已。4答:从侧面烘托,说明周围船上的人们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境界中。5答:借景抒情,表现了琵琶女孤守空船的寂寞心境。6答:琵琶女这一女主人公形象塑造得非常生动真实,并且有高度的典型性。 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艺人们的悲惨 命运。7 答: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琵琶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反映诗人在政治上遭受打 击,贬谪九江后的苦闷与凄凉的心境。8答:不能。诗中“愁”即忧愁,不须再用“忧” ;“幽”是深的意思,用“幽 愁”突出了演奏者郁积在胸的痛苦和乐曲强大的表现力。9答: “语”既指曲声,也含有琵琶女通过音乐所表露出的心曲,比“曲”的 含义更深广。10.答:渲染诗人送客时落寞伤感的情绪侧面烘托琵琶女高超的技艺和音乐 魅力烘托了琵琶女所处的孤独寂寞的环境11.答:点题的这两句诗表达了正直的士大夫,满心忠君报国,反遭贬斥流落异 乡的感伤之情。


    注意事项

    本文(琵琶行白居易习题及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