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珠海市实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249008       资源大小:25.2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珠海市实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

    1、“十一五”以来,我市空气质量保持良好,地表水和近岸海域水环境均符合功能区的标准,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96%以上,区域环境噪声和交通干线噪声环境质量保持良好。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2007年达到72.68%,建城区绿化覆盖率保持在40%以上,自然保护区覆盖率为10.91%。环保投资指数保持在2%以上,环境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基层环保工作能力和水平持续提高,全市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实现有效安全的处置,较好地完成污染减排的任务。20062007年,我市在全省政府环保任期目标责任考核中均被评定为优秀,2006-2007年,在全省珠江综合整治考核中名列前茅;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考

    2、核结果显示,珠海环境质量均名列全国前茅。 二、实施“十一五”环保规划的相关举措(一)市政府坚持实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的战略不动摇。市委、市政府认为,生态资源是我市的一笔宝贵财富,环境优势是我市重要的比较优势,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由此我市确定了发展与保护双赢的发展战略原则,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生态珠海的战略目标。在这个战略思路的指导下,我市凭借环境优势增强城市魅力,在发展经济中不断优化提升环境品牌,推动环境优势向经济综合优势转化,使优美的环境成为珠海特有的“城市名片”,“海上云天,天下珠海”的城市品牌不断提升。优美的环境吸引

    3、了大量的国内外客商和跨国企业,目前已有BP、松下、飞利浦、伟创力等28家世界500强企业入驻珠海,投资总额达59.3亿美元。优美的环境还带动了旅游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2007年珠海共接待过夜游客758.13万人次,同比增长3.9%。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纷纷到珠海设立校区或产学研机构,2007年珠海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95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8%,珠海成为高新技术人才创业的乐园。全市国内生产总值(GDP)由2003年的476.7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886.84亿元,实现了翻一番的目标,2007年常住人口人均GDP达到6.1万元,位居广东省内第三位。在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

    4、环境实力不断增强,经多年的努力,珠海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并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相互促进的鲜明城市特色。(二)建立健全发展与环保综合决策的机制。一是制订完善环保规划及相关法规。“十一五”以来,我市陆续编制了珠海生态市建设规划、石化、线路板等行业统一定点统一布局规划、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环境功能区划修编、辐射污染防治规划、总量控制规划等一系列环保规划,为环境保护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我市充分利用特区政府立法权,2006年制定并颁布了珠海市服务业环境管理条例,从维护市民环境权益出发,明确规定住宅楼不能改变住宅

    5、使用功能用作商业用途,不得在住宅楼设立酒楼、餐厅、歌舞厅等,在规范服务业环境管理、保障居民健康方面形成了长效机制。2007年开展了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修订工作,现已转入人大常委会审议程序,该草案明确和完善了环境影响评价、机动车污染防治等有关制度,为保护和改善市民生活环境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二是严格执行行政首长环保责任制。将环境保护作为各区和经济功能区领导班子以及工业园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年终考评实行“环保一票否决”。考核指标紧扣国家、省、市环境保护工作重点,结合各区和经济功能区的环保工作特点,采取市环保局组织协调,各行政职能部门各负其责的指标制定和考核方式,有效强化了基层的环境管理责任,

    6、进一步调动了基层环保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年来各区和经济功能区在环境保护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如香洲区在主城区创建环境友好方面成效突出,环保理念深入社区;金湾区积极推进了三灶污水处理厂、中心河整治工作;斗门区针对近年来工业迅速发展,但环境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的特点,积极编制各镇、各园区的生活污水设施规划,积极推进新青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时完成井岸镇生活污水处理厂一期建设,2008年4月份投入使用;高栏港区针对石化工业的特点,积极推进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创建、园区污水厂建设以及污染源在线监控;万山海洋开发区针对海洋环境保护的工作特点,在海岛节能、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方面都创新了思路,做出了成效;高新区

    7、开展了工业区的区域环评、淇澳岛的生态环境保护研究等工作,在科学发展园区经济方面走出了新路子。三是建立和完善了重大决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保障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的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我市成立了珠海市环境保护重大项目环境影响审批领导小组,对环境影响较大、可能造成跨区域环境影响、有争议、有疑问或公众较为关注的敏感项目等列为重大项目,经专家小组技术评估后,提交领导小组集体决策。同时成立了珠海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查专家库,制定了相关管理措施,并积极与省环境技术中心联系,邀请国家或省里的专家,有效地为环境管理行政决策提供科学的技术支撑。专家库成立以来,至今共有26个重大项目经专家组审查,其中有7个项

    8、目因环评文件编写质量低,需要进行专家二次评审。(三)严格划定生态功能分区,实施刚性控制。 在珠海生态市建设规划中,珠海市明确划定了生态功能区划,采取“红线控制、绿线提升、蓝线建设”的保护与控制策略,对需要保护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划定严格的红线保护范围,采取“红线调控,优化区域空间布局”的措施;引导性开发区的控制采取“绿线提升,引导协调发展”的措施;生活建设开发区采取“蓝线建设,保障环境安全”的措施。生态功能区划采用三级区划系统,分别四个一级陆域功能区和海岸线功能区,3类陆域二级区和7类海岸线二级区,及60个三级区。为了落实进一步生态功能分区,珠海市委市政府在珠海市近期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纲要“13

    9、5”行动计划中进行了明确划定,在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中对市域土地实施全覆盖的“三区六线”分类管制。合理划定“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其中禁止建设区总规模不少于850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总面积的54%)。严格实施城镇建设区(黄线)、绿地及生态保育区(绿线)、历史文化保护区(紫线)、道路交通设施(红线)、市政公用设施(黑线)、水域岸线(蓝线)规划控制,保障城市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四)严格实施重污染行业统一规划统一定点。珠海市早在90年代初就对重污染行业实行了统一规划,在1998年颁布实施的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中,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建设项目的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功能和环境

    10、保护规划的要求。在西区平东大道以东不得新办电镀、造纸制浆、制革、冶炼、漂染、石油化工等严重污染项目”,经过10年来的严格落实,珠海市较好地将重污染行业集中布局在西区平东大道以西的工业园区。2006年,按照省的统一部署,珠海市开展了重污染行业统一定点统一布局规划的课题研究,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定点方案,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确定。目前正在进行基地环评报批工作。(五)实施污染减排,大力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一是严把项目环保关。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严格执行“四个不批”:凡不符合环境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一律不批;选址、选线与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饮用水源保

    11、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重大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实行建设项目环保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前置审核制度在超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生态破坏严重或者尚未完成生态恢复任务的地区,对增加排污总量和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近年来,因为环评不合格,全市先后淘汰了67个项目。二是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控制污染增量。产业结构调整是提升发展质量和缓解结构性污染的根本性措施。首先是产业选择,我市注重选择有利于珠海环境的主导产业,如航空配件制造业、家电电器、软件、生物医药、石油化工、交通设备、旅游会展、物流、教育文化和基础产业等,限制和淘汰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行业

    12、的发展,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同时我市注重对现有产业进行生态改造,高栏港经济区启动了循环型工业园区整体规划,完善工业园区环保机构和能力建设,编制并实施工业园区环境保护规划,加快建设污水和工业废物处理设施,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确保经济建设不超过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减轻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和对环境的损害。经过五年的发展,我市的产业布局更趋合理,东部地区主要发展金融商贸、旅游度假、会议会展、物流流通、创意研发、居住休闲等高端生产服务产业及高品质生活服务产业,不准再发展电镀、化工、线路板、制革、造纸、染料、农药等重污染行业,打造成为珠三角西岸区域交通枢纽、

    13、生产服务中心、中央商务中心、海滨休闲之都。西部地区沿江地带重点发展以飞机维修、通讯设备、医药化工等为特色的一般制造业及其配套居住产业,打造为空港带动的制造业集群以及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工业产业基地;西部沿海地带建设为以高栏港经济区临海产业基地和区域性海陆物流中心,重点发展大型装备制造业、重化产业及其配套产业。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为控制污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开展污染源普查,落实总量控制目标。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是我市长抓不懈的基础工作。2007年,我市作为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的14个试点之一,完成近5000家污染源的普查工作,为新时期污染防治提供科学决策。我市把污染减排纳入政府工作目标,成立染减排领

    14、导机构,在开展总量减排的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染减排工作方案,明确目标和重点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各负其责、层层分解落实的考核机制;建立市监察局牵头的督查督办机制;初步建立总量减排监督与考核体系;强势推进清洁生产,2007年,全市共有24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污水厂建设、河流整治、珠海电厂及工业企业脱硫、小火电关停等年度任务全部完成,较好地完成年度减排目标。(六)实施135行动计划,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格局为进一步提升珠海的环境品牌,2006年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城市建设的“”行动计划,按照“东延、西拓、强海、优山、美江、活岛”城市空间发展策略,计划用五年时间,实现“一年见美、三年变优

    15、、五年显特”。135行动计划每一个建设项目均从市民的便利、舒适、生态等方面出发,与环境改善和市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2007年是计划实施的第一年,市政府共投入20个亿,完成西坑尾垃圾填埋场、南区污水处理厂、北区污水处理厂、前山河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白沙河综合治理项目、主城区公厕和垃圾房改造、流动公厕等项目,完成人民西路、康宁路等9条路的建设美化工程,以及主城区23条人行道、47条横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建设完成野狸岛公园、华发健身广场等9个公园、小游园;新增绿地近8万平方米;完成了105国道、情侣路及横街小巷的路灯改造工程;完成了前山港搬迁工作。经一年的整治,过去脏乱差的前山河一河两岸,现在绿意盎然,

    16、美不胜收,变身可与情侣路媲美的珠海新景观大道。过去垃圾遍地、拾荒者聚集的野狸岛,现在青山碧水、海天一色,成了深受市民喜欢的生态公园。过去经常发生交通堵塞、超负荷运转的道路变得畅顺,珠海变得更美了。(七)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成果丰硕,并逐步实现向区镇的全面覆盖。“十一五”以来,我市在环境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持续增加,目前全市共建成北区、吉大二期、香洲二期、南区、拱北三期、井岸污水处理厂(一期)等6座二级污水处理厂以及三灶污水湿地处理工程,全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3.3万吨/日,按全市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污水处理设施能力居全省前列。2007年我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2%,有效削减污染物,使全市水环境质量

    17、保持良好。 同时,市政府不断深化环保设施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广泛吸引、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参与运营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实现投资主体社会化、多元化。目前我市所有污水处理厂均是市场运营,运营状况良好。垃圾处理工程也得到不断推进,西坑尾垃圾填埋处置场一期工程于2007年6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医疗垃圾焚烧处置厂正在建设。(八)环境管理方式不断创新,环境管理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我市环境管理能力不断增强。市环境监测、监察能力通过省标准化验收,成立了高新区和高栏港经济区环保分局,基层执法力量也得到增强,构建了全市覆盖的环境执法体系和“数字化”环境管理系统,提升监管与服务水平。建立了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对列

    18、入国家和省的重点污染源企业,全部实现在线监测,并通过手机联网即时报警,构建了同步执法的快速反应机制,有效避免了重大污染事件的发生。全市环保系统实现联网办公、环境信息基础数据库共享,通过实行网上审批、网上办公,把环保审批、核准、备案业务的全过程在环保网上予以动态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增强了环保管理透明度。2007年市政府进一步投入8000万元,建设市环境监控应急指挥中心、河流水质安全监控系统、机动车尾气监控系统、污染源监控系统、城市噪声监控系统以及总量监控监测系统等项目,这些项目预计在今年底到明年初将全面完成,建成后将形成全市覆盖的环境监控体系,环境安全预警得以进一步的保障。(九)积极治理汽

    19、车尾气污染。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我市机动车保有量迅速增长,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超过23万辆,机动车污染成为影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解决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我市大力推广环保型车用燃料的使用,同时建立了一套良好的管理机制,包括:新车必须达到国标准才能上牌,严控高污染车型上牌入户、防止超标排放车辆进入珠海落户,在源头上把好关;加大公安环保联合路检、抽检的执法频度和力度,重点打击冒黑烟车辆,提高车主防治意识;加强对从事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检测业务单位监管;2007年启动了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点、机动车年检线排气检测在线监控系统的建设,正在修订的珠海市环境保护条例,加入了专门的机动车排气污

    20、染防治内容,以上措施有效削减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物的排放,近年来珠海市汽车尾气达标率基本保持在80%以上。(十)积极营造绿色文明氛围。我市不断开展以环保部门为主体,宣传、教育、新闻、科技、文化、艺术等部门以及社会团体和企业广泛参与的环境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植树节、绿色使者日等环保宣传活动,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及法规,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和环境法制观念,使环境意识深入人心,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社会风尚。各类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在全市蔚然成风,唐家湾镇和三灶镇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五洲花城社区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社区”,拱北中学、湾仔中心小学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全市涌现了一

    21、大批 “生态示范镇”、“生态示范村”,“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绿色文化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学校,营造了全民自觉参与环保、支持环保的良好社会氛围。三、后续推动规划实施的工作安排和部署随着珠海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将碰到更多新的挑战,在发展初期阶段尚未出现或者并不突出的、不是那么紧迫或者来不及解决的问题,现在开始集中地显露出来,例如: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的问题将更加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一面将表现的更加突出。如果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生态环境保护不加以根本性、创新性的转变,珠海这座“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将面临生态环境逆转

    22、的巨大压力。我们清楚意识到,资源和环境问题不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解决,而只能在发展中解决。下阶段的工作中,我市将继续突出抓好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城市能源结构、按照生态城市的理念改善城市面貌、构建利于生态的绿色交通网络、进一步创新环境管理体制,围绕建设高品位的生态城市的目标,走出一条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道路,从而使广大珠海市民受益于生态平衡和管理有效的城市化进程,顺利完成“十一五”环保规划的预期目标。从现在起距离“十一五”末还有约两年的时间,根据我市环保“十一五”计划实施的实际状况,要顺利完成“十一五”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为确保“十一五”环保规划目标

    23、的顺利实现,我市下阶段的工作部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借迎接环保模范城复查契机,到2009年全面完成环境保护36项重点工程,保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珠海市“十一五”期间将迎来模范城市的第三次复查,“十一五”以来,市政府把国家环保模范城复查迎检摆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作为我市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的重点工作来推进,全面开展了36项重点迎检工程的建设,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河渠整治、山体复绿、环境管理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建立了项目协调机制、督办督察机制等措施,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这些工程的实施将有效保障环保规划目标的顺利实现。(二)市委出台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决定,肩负起新的历史

    24、使命,弘扬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在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科学发展上争当排头兵。2008年4月,广东省委汪洋书记珠海调研时要求珠海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发展道路,希望珠海以生态文明新特区的面貌引领21世纪特区的发展潮流,成为实践科学发展的一个示范模式。5月13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印发关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将珠海市列为全国6个试点地区之一。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历史地落在珠海身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珠海市下阶段发展中统领全局的战略主线,建设生态文明成为摆在珠海市人民面前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2008年6月20日,珠海市委六届四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新

    25、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决定,明确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的发展目标,要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动力,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进,建设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社会公平,既有魅力又有实力的城市,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市。珠海市委市政府明确,用3-5年的时间,实现全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结构更加优化,效益明显提高,增长方式得到转变,初步建成珠江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基本形成区域性中心城市的产业格局和城市架构,

    26、成为全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辐射作用和带动能力明显增强;呈现经济发达、生态良好、社会公平局面,基本建成生态文明新特区,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市。同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争当科学发展示范市工作要始终做到,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态优先、坚持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兼顾。决定作为珠海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奏响了珠海全面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号角。(三)重点突出、措施到位,实施生态建设“四个百分百”行动方案,用3-5年奠定生态环境的扎实基础。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建设,珠海市委市政府研究制定了珠海生态建设四个百分百行动方案,提出3-5年实现生态建设“四个百分百”目标,即新增工业项目百分百进入园区、裸露山体百分百恢复绿化、垃圾污水百分百达标处理、节能减排百分百实现目标。生态建设的“四个百分百”目标任务,紧扣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的重点,突出珠海环境保护的最基本要求,成为珠海市率先探索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抓手。


    注意事项

    本文(珠海市实施十一五环境保护规划中期评估报告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