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242957       资源大小:77.16KB        全文页数:9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文档格式.docx

    1、13、(09.04)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B )A. 投射法 B. 观察法C. 测验法 D. 问卷法14、(09.07) 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年龄段是( A )A.06、7岁 B.36、7岁C.02岁 D.018岁15、(10.04) “绘人测验”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C )A.观察法 B.访谈法C.作品分析法 D.实验法16、(10.07) 06岁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是( D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B.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对象C.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D.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7、(11.04) 通过控制和改变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由此引起心理现象的有规律性的变化,从而揭

    2、示特定条件与心理现象之间联系的方法是( A )A.实验法 B.谈话法C.观察法 D.问卷法18、(12.04) 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理的不断成熟,其心理会有所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从这种变化中对儿童的心理进行研究,这主要是遵循了儿童心理研究的( C )A. 实践性原则 B. 活动性原则C. 发展性原则 D. 教育性原则19、(12.07) 学前儿童的心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必须从这种发展变化中去研究它的规律,避免孤立静止地看问题,这反映的是( C )A.客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20、(13.07)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

    3、分析,这符合( B )A活动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 D教育性原则21、(13.04)研究者利用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称为( B )A.观察法 B.测验法C.实验法 D.访谈法24、(14.04)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根据各种途径获得的资料,而不是自己的想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C )A.主观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C.客观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25、(15.04)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A. 由于学前儿童心理活动的不稳定性, 因此对学前儿童的观察一般应反复多次进行B. 对幼儿的实验指导语, 要用简明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C. 测验法主要用于查明儿

    4、童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D. 儿童的作品就可以反映儿童的心理, 研究者不需要了解儿童的创造过程26(15.10)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必须对他们周围的生活条件及其所受的教育影响进行分析,对研究对象的表现要避免主观性,这反映的是( B )A.发展性原则 B.客观性原则 C.活动性原则 D.因材施教的原则27(17.04)1.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是( A )A.观察法 B. 实验法 C. 调查法 D. 访谈法1、“看见”、“听到”、“想象”、“思考”、是 (A)A.心理现象 B.心理状态 C.个性特征 D.能力倾向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D)的反映。A.直观 B.客观 C.主观 D.能动3

    5、、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发展是指(C)这个年龄阶段心理的发展。A.01岁 B.06岁 C.018岁 D.025岁4、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年龄范围是 (B)A.03岁 B.06岁 C.018岁 D.025岁5、(D)与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种属关系。A.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B.儿童解剖心理学C.广告心理学 D.发展心理学6、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项原则 B()A.客观性 B.能动性 C.活动性 D.发展性7、(A)法是研究学前儿童的最基本方法。A.观察 B.实验 C.测验 D.问卷8、关于“谈话法”作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不正确的表述是 (C)A.谈话法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B.和幼儿交谈

    6、,可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C.谈话形式是自由的,内容围绕儿童兴趣展开D.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熟练的谈话技巧9、关于学前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作品分析法,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A)A.作品分析法是一种完善的、绝对正确的方法B.测验法的“绘人测验”同时也是作品分析法C.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D.作品分析法式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图画等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10、对学前儿童实施测验,应注意事项不包括 (D)A.对学前儿童测验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B.测验人员经过专门训练,掌握技术、技巧,取得儿童合作C.不可凭一次测验的结果判断某个儿童心理发展水平D.不能过高估计统计结论第二章1、(

    7、02.04)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时期是( A ) A.01岁 B.12岁 C.23岁 D.36岁2、(02.04) 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以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 C ) A.发展的连续性 B.发展的整体性 C.发展的不均衡性 D.发展的高速度3、(02.07) 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是( B ) 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4、(02.07) “3岁看大,7岁看

    8、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C )。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5、(02.07)不论在什么情况下,婴儿都能找到藏起来的物体的年龄是在( D ) A.46月 B.612月 C.1213月 D.1518月6、(02.07)视触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B ) A.不断地把成人放在他手上的物体扔到地上 B.能伸手抓到东西 C.看到喜欢的东西时会手舞足蹈 D.一抓到东西就不放,且将它塞到嘴里7、(03.04) 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 D )A.稳定性 B.因果性C.不变性 D.可变性

    9、8、(03.07) 儿童掌握数概念的敏感期是( A )。A.55岁半 B.24岁 C.34岁 D.3岁半9、(03.07) “3岁看大,7岁看老”这句俗话反映了幼儿心理活动( C )。A.整体性的形成 B.独特性的发展 C.稳定性的增长 D.积极能动性的发展10、(03.07)下列属于45岁幼儿特征的是( D )。A.爱模仿 B.个性初具雏形 C.情绪作用大 D.开始接受任务11、(04.04) 生活在当前信息社会时代的儿童,与生活在过去科技发展水平低下社会的儿童,在心理特点方面会有所差异,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B)A稳定性 B可变性C阶段性 D顺序性12、(04.04) 根据我国现

    10、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34岁儿童属于(C)A先学前期 B幼儿中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13、(04.07) 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基本原则不包括哪一原则?( B )A.客观性 B.能动性C.活动性 D.发展性14、(04.07) 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D )。A.延续性 B.多变性C.稳定性 D.可变性15、(04.07)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D )。A.关键期 B.敏感期C.最佳期 D.转折期16、(05.04)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

    11、的时期称为 ( B )A.转折期 B.敏感期C.危机期 D.过渡期17、(05.04) 学前儿童开始能够进行最初的生活自理的年龄阶段是( B )A.23岁 B.34岁C.45岁 D.56岁18、(05.04)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以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年龄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爱活动、爱游戏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 D )A.可变性 B.整体性C.阶段性 D.稳定性19、(05.04) 根据我国现时通行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13岁儿童属于(B )A.新生儿期 B.先学前期C.幼儿初期 D.幼儿晚期20、(05.04) 我们在研究学前儿童心理时,应当实事求是,而不能想

    12、当然,这样才符合研究儿童心理的( A )C.发展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21、(05.07) 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可能出现( C )A关键期 B敏感期 C危机期 D最佳期22、(06.04) 儿童出现最初的独立性是在( A )A23岁 B34岁C45岁 D56岁23、(06.07) 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A)A.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B.一般的、稳定的、典型的心理特征。C.本质的、一般的、可变的心理特征。D.一般的、稳定的、本质的心理特征。24、(06.07) 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A)A.01岁 B.13岁 C.36

    13、岁 D.614岁25、(06.07) 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是(C)A.操作 B.交往 C.游戏 D.言语26、(07.04) 根据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先学前期的年龄范围是指(C)A06月 B612月C13岁 D36岁27、(07.07) 儿童心理活动形成系统的奠基时期是在【 D 】A.0到1岁 B.1岁到2岁C.2岁到4岁 D.3岁到6岁28、(07.07) 手眼协调动作大约出现在儿童【 A 】A.5个月左右 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 D.1岁左右29、(07.07) 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 B 】A.开始萌芽的时期 B.初步形成的时期C.稳定发展的时

    14、期 D.完善成熟的时期30、(07.07) 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B 】A.及物活动 B.游戏活动C.教学活动 D.日常生活31、(08.04) 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被称为( C )A儿童心理发展的反抗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危机期32、(08.04) 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活动形式是( B )A学习 B游戏C劳动 D手工33、(09.07) 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被称为( C )A.儿童发展的年龄特征 B.儿童生理发展的年龄特

    15、征C.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D.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4、(10.04) 当物体触及新生儿手掌心时,他会立即把它紧紧握住,这种反射属于( B )A.莫罗反射 B.达尔文反射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35、(10.07)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之初,还带有许多幼儿的特征,这反映儿童心理发展( D ).顺序性的 B.是稳定的C.是可变化的 D.阶段性的36、(10.07) 手眼协调出现的主要标志是( C ).手能持续抓握B.看到物体后,又把视觉指向自己的手C.能用手抓住看到的物体D.看不见玩具而只听到玩具的声音,就能伸手抓住玩具37、(11.04) 当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们会本

    16、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种反射属于( C )A.巴布金反射 B.达尔文反射C.巴宾斯基反射 D.莫罗反射38、(12.04) 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也可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 B )A. 转折期 B. 最佳期C. 危机期 D. 心理性断乳期39、(12.04) 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是一周一个样;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心理的发展具有 ( C )A. 整体性 B. 连续性C. 不均衡性 D. 高速性40、(12.07) 幼儿期(36岁)是儿童个性( B )41、(12.07)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

    17、在短期内突然变化的情况,被称为A.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 D.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42、(12.07) 学前阶段,最好的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活动形式是( A )A.游戏活动 B.上课活动C.饮食活动 D.同伴交往43、(07.04) 用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新生儿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这是(D)A.达尔文反射 B莫罗反射C巴布金反射 D.巴宾斯基反射44、(13.04)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儿童心理发展在短期内容易出现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这个特殊的时期被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A)A.转折期 B.最近发展期C.高原期 D.最佳期

    18、45、(13.07)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心理发展在短时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 B)A危机期 B转折期C关键期 D敏感期46(14.04)儿童容易出现对成人反抗行为的时期,常被称为是BA.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B.心理发展的转折期C.心理发展的稳定期 D.心理发展的关键期47(14.04)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年龄阶段是AA.01岁 B.13岁C.36岁 D.614岁48(14.04)现在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过去的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相比是有差异的,这说明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具有DA.稳定性 B.因果性C.不变性 D.可变性49(14.04)儿童刚

    19、出生时,最发达的感觉是CA.痛觉 B.听觉C.味觉 D.视觉50(15.04). 心理发生的标志是BA. 无条件反射 B. 条件反射C. 视觉和听觉的集中 D. 手眼协调动作51(15.10)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A.01岁 B.13岁 C.36岁 D.45岁52(15.10).2岁左右的孩子知道“我”和他人的区别,在语言上逐渐分清“你”、“我”,在行动上要“自己来”,这是开始产生( D )A.社会性的表现 B.性格的表现C.情感的表现 D.自我意识的表现53、(16.04)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是(D )A.最佳期和敏感期 B.转折期 C.关键期 D.最

    20、近发展区54(16.10)现行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中,3-6、7岁通常被称为( C )A. 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55.(17.04)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 这一现象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 B )A阶段性 B. 可变性 C. 稳定性 D. 整体性1、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B)分班。A心理年龄 B.实际年龄 C.智力年龄 D.知识经验2、下列叙述中,属于超常儿童特点的是 (C)A.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 B.智力年龄小于实际年龄C.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 D.心理年龄等于实际年龄3、人们在谈论现在的孩子比过去的孩子聪明。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 (D

    21、)A.延续性 B.多变性 C.稳定性 D.可变性4、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的(C)特点。5一般来说,新生儿期属于 (A)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幼儿早期6、学前期又称 (A)A. 幼儿期 B.早期 C.幼儿初期 D.幼儿中期7、有个孩子听到妈妈说:“你是好孩子。”他说:“不,我是坏孩子。”这说明这个孩子处于 (D)A.关键期 B.敏感期 C.最佳期 D.危机期8、教育学上称“跳一跳可以摘到桃子”这是说 (D)A.最佳期和敏感期 B.转折期和危机期C.关键期 D.最近发展区9、儿童心理发展

    22、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A.婴儿期 B.先学前期 C.学前期 D.学龄期10、儿童心理发展的基础是 (C)A.感觉 B.知觉 C.本能 D.言语11、孩子刚出生时,最发达的是 (B)A.嗅觉 B.味觉 C.视觉 D.听觉12、新生儿视觉和听觉的集中,是(D)发生的标志。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13、言语开始出现萌芽最早是在(B)以后。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岁14、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是 (D)A.新生儿期 B.婴儿早期 C.婴儿晚期 D.先学前期15、(A)幼儿的个性初具雏形。A.56岁 B.45岁 C.34岁 D.23岁第三章1、(0

    23、2.04) 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一直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C ) A.注意的选择性 B.注意的范围 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分配2、(03.04) 幼儿注意发展的特点之一是( A )A.无意注意占优势 B.有意注意占优势C.两者都占优势 D.两者都不占优势3、(03.07) 在音乐课上,为了发展儿童的有意注意,最恰当的做法是( D )。A.以自己形象的表演吸引儿童的注意 B.利用多种形象的教具 C.让儿童做游戏 D.更多地让儿童欣赏优美的音乐4、(04.04) 小朋友在活动室内进行活动时,突然窗外飞进一只小鸟,小朋友都兴奋地去看小鸟。小朋友这时的注意是(

    24、B)A随意注意 B无意注意 C有意后注意 D有意注意5、(04.07) 注意使儿童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动,为应付外来刺激作出相应准备,从而适应环境,这是注意的( A )功能。A.调节 B.整合C.维持 D.选择6、(04.07) 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 C )。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选择性注意范围的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7、(05.04) 就儿童注意发生的先后来说,是(B )A.有意注意在先 B.无意注意在先C.有意后注意在先 D.三者无所谓先后8、(05.07

    25、) 儿童最先出现的注意是( A )A定向性注意 B选择性注意C有意性注意 D稳定性注意9、(05.07) 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变化较大,下列活动中能最好保持注意的是( B )A教学 B游戏 C生活 D操作10、(06.04) 幼儿园老师上音乐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的品质是( D )A注意的稳定性 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转移 D注意的分配11、(06.07) 在1/20秒时间内,幼儿能注意到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墨点数是(B)A.12个 B.24个 C.46个 D.68个12、(07.04) 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B)A.注意的范围 B注意

    26、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 D.注意的转移13、(07.07) 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D 】A.稳定性比较差 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 D.分配能力较差14、(08.07) 3岁前儿童的注意基本上都属于 ( A )A无意注意 B有意注意C选择性注意 D定向性注意15、(08.07) 以下对婴儿注意偏好描述错误的是( A )A偏好简单的刺激物 B偏好曲线C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D偏好集中的刺激物16、(09.04) 36岁儿童注意的特点是(A )A. 无意注意占优势,有意注意逐渐发展 B. 有意注意占优势,无意注意逐渐发展C.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都没什么发展 D.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同步发展17、(09.07) 学前儿童在游戏活动中,能逐渐与别人联系、合作活动,这说明他们的注意的(D )A.选择性增强 B.范围扩大C.稳定性提高 D.分配提高18、(10.04) 幼儿正在教室里画画,教室外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探头去看,或侧耳倾听。这种现象属于(D )A.注意的分配 B.注意的转移


    注意事项

    本文(完整word版学前心理学00384选择题汇总含答案推荐文档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