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235416       资源大小:67.84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文档格式.docx

    1、(3)“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 )4分【答案】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解析】本题考查把握诗歌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诗歌对田园生活的细致描绘,“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可以看出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但是“行者无问津”“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又可以看出诗人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二、知识清单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题材常用意象情感内容赠友送别类诗词杨柳、酒、长亭、南浦、日暮、秋等。依依惜别的情谊;情深意长的劝勉;真挚情谊的抒发;坦陈心志的告白;离别时的依依不舍;别后的相思担

    2、忧。羁旅行役类诗词梧桐、猿啼、杜鹃鸟、油灯、鸡鸣、木铎、板桥、山路、落日、秋风、孤帆、归雁、圆月、客船、天涯、他乡、孤灯、无眠、晚钟、醉酒、凄风、苦雨、慈母等。1. 羁旅愁思, 游子漂泊在外的凄凉、孤独愁苦、寂寞及思乡之情。2. 思念亲人,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3. 感慨身世,抒发独居他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和幽怨愤慨之情。咏史怀古类诗词古人、古事、古迹,例如金陵、赤壁、吴钩、乌衣巷等。伤人怀己;怀古伤今;理性反思;借古讽今;感慨抒怀;物是人非。边塞军旅类诗词烽火、狼烟、马、宝剑、铠甲、孤城、羌笛、胡雁、鹰、夕阳、大漠、长河、长城、边城、杨柳、胡天等。戍边将

    3、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连年征战的残酷;黩武开边的不满、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为国献身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山水田园类诗词绿树、明月、春山、桂花、白鹭、稻香、白云、空山、海棠、黄鹂、细雨、蛙声等。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隐田园;远离世俗,厌恶官场; 憎恶黑暗;丰收喜悦;天伦之乐。咏物抒怀类诗词落花、流水、夕阳、大雁、杜鹃、燕子、寒蝉、月亮、松、竹、梅、兰、菊、莲、柳、凤凰。或托物显示出自己的高洁品质,或托物抒发怀才不遇的伤感。闺怨爱情类诗词鸳鸯、双飞燕、水晶帘、西楼、乱红、罗幕、娥眉、芳草等。绵绵思念,款款深情,离情别绪

    4、,伤春悲秋等。三、例题精讲例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4-16题。(2018年北京卷高考试题)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注】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绣衣:官服。相如檄:指司马相如所作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铜鞮陌:代指襄阳。(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头四句,先

    5、写对方行程,在写自己的多病与离愁,暗含蹉跎失志的惆怅。B.李正之即将远赴蜀地担任要职,作者满含深情地称许友人才华出众,巨笔如椽。C.作者认为荆楚路上的江山美景都是作诗的好素材,如庐山景、赤壁浪、襄阳月。D.词的结尾两句,怀念过去与李正之雪中赏梅的情景,表达对友谊的珍惜与赞美。【答案】D【解析】这道题考查本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主要考查两个方面:一个是对全词情感基调的把握,一个是细节的翻译。从标题可以判断出送别诗的基调(或不舍、或豁达或孤独、思念或身世感慨),从词的作者可以判断出壮志难酬的基调,从诗词注释判断写作背景辛弃疾的“闲居“的无奈与惆怅,从词作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作者送别友人去报效祖国,自己

    6、闲置生愁的情感。故AB选项正确。从“要新诗准备”可知C项正确。【易错点】词的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欠佳(2)辛弃疾词善于借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东北看惊诸葛表”,借用诸葛亮上表出师的典故,勉励友人报国立功。B.“赤壁矶头千古浪”,借用苏轼游览赤壁的典故,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蜀道登天”,化用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表达对友人的担忧,望其早归。D.“儿女泪,君休滴”,化用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表现宦游漂泊的凄苦。【解析】“登天”虽借用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实却暗含此行之艰难。他巧妙地安上了诸葛亮的出师表和司马相

    7、如的喻巴蜀檄,都是关于蜀的故事。 “东北看惊”者,是东北方的大好河山,沦入异族之手,正应当像诸葛亮请求出师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着一“惊”字,有三层意思:惊山河之破碎;惊投降派的阻挠;以至惭愧得都怕(惊)读诸葛亮的出师表了。然而朝廷却反其“道”而行之,让李正之去西南的巴蜀“更草相如檄”。“儿女泪”是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诗末二句:“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之意。这里是说:与其有作儿女哭泣的时间,倒不如听我说一说你要去的荆楚这一路的风光吧。A项,与本诗的主旨相符;B项,并非抒发人生短暂的感慨;C项,借“蜀道难”,但不是盼望其早归;D项,本词是壮别,鼓励朋友立功,不是表达凄苦之情。【易错点

    8、】古诗词典故、前人佳句化用的理解记忆能力欠佳。(3)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又多少和缓。”请谈谈你对上述评论的理解,结合具体词句作简要阐释。(6分)【答案】虎啸龙吟与和缓相对,分别指诗人用典的大气与情感的细腻,诗人通过“诸葛表”“相如檄”等典故,表达对友人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为国建功立业,给人以“虎啸龙吟”之感;又通过“中年多病”“儿女泪”“须相忆”几句感怀自身老病交加,怀才不遇,同时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之情,改为“又给人以和缓之感。【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考生对诗歌整体情感基调和用词风格的理解,在理解“龙吟虎啸”的气势与“和缓”的基调同时,要注重联系诗文具

    9、体内容进行回答,切忌只分析风格而忽视了情感。【易错点】不能结合诗歌的内容分析艺术特色。例2 .阅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作答。(2017年新课标卷高考试题)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伏:服气。(1)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

    10、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作者坚信自己必将因文学成就而名扬后世,因此并不介意在当时是否得到认可。E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答案】CD【解析】C项“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错误,作者没有这方面的意思;D项整体表述错误,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故选CD。【易错点】理解能力有待提升(2)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答案】诗人戏谑友人,夸

    11、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注意答题的切入角度“戏赠”,重点抓住“戏”字,分析是各种表达的思想情感。答案必须从诗歌的内容出发,“戏赠”的对象是友人,实际要表达的是自己,是戏言夸耀自己,自鸣得意;更是对现实的含蓄表达“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对功名富贵的不在意与不得的无奈。【易错点】这道题目的本身并不难,但容易在写答案的时候忘记了定向规定的切入角度“戏赠”,故而,答案必须围绕“戏”来组织。重点在于准确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例3.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2017年上海卷高考试题)杂诗(明)丰坊孤松挺穹壁,下临万里波。激湍啮其根,惊飚撼其柯。纷纷穴赤蚁,袅袅缠青萝。群攻未云已,生意当如何?严霜一夕坠,高标复嵯峨。君子固穷节,感慨成悲歌。【注】穹壁:高高的崖壁。嵯峨:高耸的样子。(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本诗托物言志,表达了对君子身处困厄仍然坚守气节、孤高傲世的赞美,以及对奸侫小人的愤慨和蔑视。【解析】回答问题可以根据诗句的内容进行,比如可以分析七、八句和九、十句分别使用了哪些手法、描写了哪些内容。七句,用了比拟的修辞,写草木的悲鸣;八句,用了衬托的手法,用风沙使对方军营变暗来写唐军生活的艰辛

    13、。以此分析九、十句即可。【易错点】比拟的手法学生在这里比较容易看出,但是学生能够看出边境的艰辛,但不能够意会出地草木的悲鸣来衬托北风的猛烈;用沙暗虏营来衬托唐军的艰辛。所以这里的衬托手法学生易错。四、思维点拨(一)总结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如: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喜) 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愁) 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怜)2.看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3.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分析诗歌思想情感要关注作者生活的时代、社会背景和生活经历。4.抓住描写人物的外貌、

    14、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人物的思想情感总会通过自己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流露出来。5.注意意象、典故:古人常常借助某些特殊意象、历史典故来抒发复杂深厚的感情或影射某种现象。所以,我们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诗中的意象和典故。6.抓住关键词和关键句:抓住诗中直接表现诗人心理、情感的关键词和表达情感态度的关键句。(二)答题要领:1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暗示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2分析要细致:第一,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对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

    15、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第二,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第三,注意把观点态度的评价和表达技巧的分析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一起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分析是怎样表达的。3归纳要全面:有的诗歌作者要表达情感不是单一的,要求我们在分析概括时理清思路,把握要点,逐一分析,不能遗漏信息或以偏概全。4评价要恰当:一是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识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是要避免没有分寸,不用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而是想当然地用自己的眼光去要求古人,结果要么无限拔高,要么片面否定,对作者都是有失公允的。五、成果巩固【基础达

    16、标】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2016年新课标卷高考试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六帝沦亡后,三吴不足观。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注】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六帝:代指六朝。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答: 【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3

    17、分)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3分)【解析】回答此题应首先读懂诗句大意,然后再根据大意归纳答案。分析作用应当结合上下文,分析此四句对表达作者情感、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案】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解析】回答本题,要在读懂诗句大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后关于“任公子”的注释,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2.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2015年天津卷高考试题)雨过至城中苏家

    18、 (宋)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 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1)诗中描写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答案】尘土涤净 紫烟渐散 雨过日丽 红花沾雨 柳色葱翠【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考生对诗歌景物描写的鉴赏能力。首先要找出诗歌中描写景物的句子,明确绘景意象,然后结合诗句总结。题干中要求的是“雨后的哪些景象”,故本题的答题区域在二、三、四、五、六句,抓住第二句中的“净无车马尘”、第三句中的“渐散紫烟”、第

    19、四句中“回晴日丽”、第五句中“花飞”“ 衣袖”“ 湿”、第六句中“柳”“ 绿色匀”等,即可整理出答案。(2)结合诗句说明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答案】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匀”。比拟,如“柳拂”。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解析】本小题考查的是诗歌的表达技巧,诗歌的表达技巧可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方面考虑。颈联最突出的技巧是对仗,“花飞”对“柳拂”, “红香湿”对“绿色匀”;“ 拂”字给以“柳”人的特征,属于比拟修辞;“花飞衣袖红香湿”从视觉、嗅觉、触觉的角度来写。作答时,先要点明技巧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技巧手

    20、法的使用即可。(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雨后天晴访友喜悦之情; 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解析】要想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一定要全面理解诗歌,要读题目题目“雨过至城中苏家”点明诗人是拜访朋友;读作者,知人论世,黄庭坚师从苏轼,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读诗句,诗歌前三联描写了雨后尘土涤净、紫烟渐散、雨过日丽、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的美景,景由情生,可知诗人喜悦之情,尾联发出感叹,抒发情感,踌躇满志或者忙中偷闲之乐。读注释,可知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喜悦之情油然而生。整合概括即可得出答案。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宁夏银川2019届高三第一次月

    21、考)行经华阴崔颢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河山北枕秦关险,驿路西连汉畤平。借问路傍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从全诗着眼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答案】 诗歌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即景生感(借景抒情,情景结合)。全诗打破了律诗的起承转合的格式,别具神韵,前三联虽有层次先后,却全为写景,尾联笔锋一转,绾合前文,感叹自己奔波于仕途;但诗人没有直说,反向旁人劝喻,导出何如学长生的诗旨,隐约曲折。【解析】高峻的华山俯瞰古都咸阳城,天外三峰不是人工所能削成。 巨灵河神祠前云雾将要消散,仙人掌

    22、峰顶大雨过后天初晴。 函谷关北枕黄河华山更险要,西连驿路祀神所在益加旷平。 敢问路旁追名逐利的过客们,怎么比得上在此学道求长生?描写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瑰丽,抒发了诗人对奔走名利者的不耻以及对学道求仙的向往之情。【能力提升】1. 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2016年天津卷高考试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答案】“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营造空旷的意境;流露出超然心态。【解

    23、析】这是一道炼字题,考生作答时应注意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结构说明理由。重点注意从炼结构、炼意境的角度回答。(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答案】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表现手法的题型,答出表现手法,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效果即可。(3)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答案】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解析】这是一道理解诗中词语并表明情感的题型,首先答出表层的含义,然后分析暗含的情感。2.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2015年山东卷高考

    24、试题)卜算子张元千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千,宋代爱国词人(1)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答案】“湿”“迷”使动用法,爽风夜露使得湿气弥漫,仿佛行云亦被打湿;沙溪上氤氲着水雾之气,使小舟迷失了归路。作者用“风”“露”“云”“水”“艇”等意象,淋漓地描绘出了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而略显凄迷的画面,为下文抒情做铺垫。【解析】可从这两字的本义出发,结合诗句大意分析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赏析题首先判断其使用的手法,然后结合句子进行分析,正确分析其效果,最后答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有时结构上的

    25、作用也要考虑。(2)“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做简要分析(4分)【答案】作者借用祖逖与刘琨闻鸡起舞的典故,反衬出自己的收复失地的豪壮之志的落空,唯有借酒消愁,借“潮落秋江冷”这样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解析】此诗写于作者退隐故里游览山水之时,上篇写景,描述一幅夜间泛舟归来清幽、静谧的画面,语言轻柔高远。下篇深沉、壮烈。思古抚今,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幽怨。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题。(2015年新课标1卷高考试题)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

    26、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轮台:庭州厲县在今新鲁木齐。(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诮简要分析。【答案】本诗描写的边塞风光并非作者亲眼所见,而是出于想象。从标题可以看出,作者此时尚处于前往边塞的途中;开头“闻说”二字也表明的一面的描写是凭听闻所得。(答出描写出于想象的给3分;进行简要分析的,给2分。)【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考生可通过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景物描写手法与本诗对比得到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全诗以一天雪景的变化为线索,记叙送别归京使臣的过程,所写塞外景物皆是眼前所见实景,如“忽如一夜风来

    27、,千树万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属于实写。而本诗由题目可知是留别诗,乃出发之时所写,作者还没有到塞外;另外诗中也交代了自己所写之景是“闻说”,因此本诗所写之塞外景物皆是想象之景,属于虚写。(2)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答案】第一问(3分):表现了诗人虽有羁旅思乡之愁,却能以国事为重的爱国热忱。第二问(3分):使得诗中的思乡之情不至于流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解答时需要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

    28、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尾联“勤王敢道迟,私向梦中归”,尽力王事怎么敢在路途中耽误,只能梦里面回到家乡看看,很有创意,把忠君报国之志和思念故乡之情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作者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却难以控制,但想到报效祖国当然不能因为距离遥远、环境恶劣而有所报怨,表现出作者把国事放在首位的爱国无私精神。以议论作结,升华了全诗的情感。六、课堂小结(一)注重古诗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和内容忧国忧民 建功报国 怀古伤今 蔑视权贵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 伤春悲秋 思乡怀人 昔盛今衰 (二)注重答题技巧1.体悟要深入2.分析要细致3.归纳要全面4.评价要恰当二、高中现代文阅读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寻找民工老海 过了春节,何家庄的男人就踏上了淘金之路。出了火车站,一帮人背着铺盖卷,浩浩荡荡走了两条街,忽然发现队里的老海不见了。一行人急忙掉转头往回找,可哪儿找得见老海的人影? 大伙都急了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情感态度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