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学写小发明论文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5181465       资源大小:146.97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学写小发明论文文档格式.docx

    1、再在截口两边用剪刀各剪一个U形凹口,宽度稍稍比日光灯管直径大一些。接下来在瓶内塞人海绵并粘牢。最后找一根直径与瓶口相同的棍子,插进瓶口,并用销钉销牢。一把日光灯洁洁器就做好了。用法很简单:举起清洁器,将U形凹口对准日光灯管,来回移动几次,灯管上的灰尘就擦干净了。清洗器的海绵也能用水清洗。发明日光灯清洁器的起因是 。设计的原理是用 代替 而不用爬高。所用的材料有 。制作共分四步:A ,B ,C ,D ;并用了关联词 、 、 、 。在用法上介绍了两大好处: 、 。这项发明主要解决了 的不方便,消除了劳动中的 。【读写互动】什么叫小发明?即指一切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技术成果。简言之,别人所不

    2、知、别人所没有的。到哪里去寻找发明的起始点?记录生活中的点滴,由问题开始思考。发明从生活中来,并不是坐在教室的空想。如你所关心、感兴趣的玩具、工具、文具等日常生活用品,给自己或他人带来了什么不便?怎样让它们使用起来更方便?只要你多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多动脑筋,发明就是从这些“不方便”、“有问题”开始的。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发明的契机,发明并不是一件高深莫测的事儿。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可以成为一个小发明家。完成了一件小发明,如何把制作过程写清楚,让人一看就明白呢?你可以写小发明制作的原理、制作的过程、能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好处,以及自己制作后的体会等等。如这项发明

    3、是怎样发现的?发明方案是怎样设计的?用了什么材料?小发明是怎样制作的?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克服的?接受过哪辅导?参考过哪些资料?有什么收获?这项发明有何特点?有何意义?在这项发明中,你的贡献是什么?这项发明还有什么不完美的地方,打算如何改进?还有什么新的设想?你要用简练的语言把步骤写清楚,还可以画示意图帮助说明。介绍时一定要注意“三性”:一是科学性,如小发明有一定的科学原理,节能、省材等,反映了科学的进步;二是创造性,这个小发明要是前人或其他人从未有过和公众所不知的,更没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没有公开使用过;三是实用性,即该发明能够制造或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快乐活动】 结合日

    4、常生活进行观察、填表:类别 所见事物 存在问题 改进设想玩具 文具 日常用品 其它 在课外成立合作小组,根据上表所填内容,集思广益,进行小发明活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成果交流、展示,介绍自己的小发明,边介绍边演示。评一评,做得最好的是 ,讲得最好的是 写一篇小发明论文或写我的发现。评选出的优秀小论文是 。【评改欣赏】在小组内读自己的习作 ,收获是:习作中最精彩的词、句、段是: 我觉得好的原因是:存在的不足:同学们给我提出的修改意见是 欣赏 同学的习作 ,我的感受是:我最欣赏的词、句、段是 :我的修改意见:老师集中评议、指导 的记录:好的原因是:修改意见:通过这次习作,我最大的收获是 :学到的经

    5、验是:-优秀科学小论文范例展示同学们,科学小论文竞赛就要开始了,首先还是来学习学习优秀的科学小论文吧,让我们从中了解撰写的格式、人家的选题、以及小论文的过程研究,这些都很重要,在学习中,还能生成我们自己小论文的选题哦!掌上小搓板(未来爱迪生样稿)转载图为:掌上小搓板山西省通宝育杰学校许至友辅导老师武平原大家看,我这个小搓板精致吧!可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就把它的具体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吧!在科学课上,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科技小发明的例子,并要求我们时时注意身边发生的事情,做一个有心人。于是,我马上开始思索,自己能不能也发明一件作品呢?我走路想,吃饭想,玩耍想,睡觉、洗脸还想。有一天,我在

    6、洗漱时听到一个同学说:“真麻烦,袜子洗了半天也没洗干净!”我想起了老师的话,解决了问题,就是发明。于是,我豁然开朗,对,就发明一个小搓板,可是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一晃又是一节科学课,老师在课上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喂鸡的小发明的故事,就是喂鸡的饭碗,由于底部面积小,鸡一踩碗就倒了,所以有人就想出了把碗扣过来,在原来的底上打个洞,把原来的顶子封住,这样碗就不容易被踩倒了。我想:是否可以把这种反向思维用到我的搓板上,使搓板化原来的固定为可移动的呢?我回家后便马上开始动手,把小搓板绑在手上,果然成功了!我发明的掌上小搓板具有以下优点:(1)能调动同学们劳动的积极性。(2)省力(在原有的搓板上,洗小的衣物

    7、时搓得手疼。掌上小搓板既可洗干净,又不伤手)。(3)美观(小巧玲珑)、新颖、实用。(4)便于携带(便于外出旅游时携带,走到哪儿,用到哪儿,让衣服经常干净)。(5)节省材料。(6)细小的角落也能洗到。太原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作品点评:在某些场合使用大的工具可能会不方便,将其变小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缩一缩”的发明方法。用普通搓衣板洗大的衣物非常方便,但洗袜子之类的小物件却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许至友同学开动脑筋,发明了这种小巧的掌上搓衣板,非常实用,具有推广价值。(本文刊登于少年发明与创造小学版2010年第5期)蚂蚁是怎么走回家的蚂蚁是怎么回家的贵州省贵阳市第十五中学周婷婷辅导老师易

    8、辙崔艳吴学涛今天,在回家途中,我突然发现了一个蚂蚁窝,有一大群蚂蚁在洞口爬来爬去,正向它们的家中匆匆奔去。我轻轻地蹲下来,静静地观察着,并思考着一个问题:蚂蚁认识回家的路吗?它们是怎样回家的?我准备做个试验,研究一下蚂蚁是怎么回家的。一、观察现象1:蚂蚁呈一路纵队前行,有条不紊。现象2:队伍中的蚂蚁触角不断前后左右摆动。现象3:行进过程中的蚂蚁腹部末端总断断续续地接触地面。疑问:蚂蚁为什么要排队?触角和腹部又是怎么回事?二、实验准备带着种种疑问,我和同学去老师那里咨询这小小蚂蚁的生活习性,总算有了点了解。原来蚂蚁都是一窝一窝地群居生活在一起,每一窝都是几十万只,它们是在陆地上活动的生物,活动方

    9、式主要是在地上爬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蚂蚁搬家的现象就是这种爬行。它们沿着一定路线往返,绝对不会迷失方向,那是因为它们外出寻食,都有一定的路线,当找到食物后,能准确无误地回到家园。那么蚂蚁究竟是怎样认路的呢?难道蚂蚁的触角会说话?我带着疑问去图书馆及网络上进行了一番查询原来蚂蚁的腹部能分泌出一种物质,称为追踪素,边走边散发在路上,这样后面的蚂蚁用有鼻子功能的触角去“闻”前面的小伙伴留下的“信号”,就不会迷路了。究竟是不是这样呢?我决定设计一个小实验。三、实验过程【实验1】1.假设:是不是在队伍最前面的蚂蚁有特别的识路本领呢?后面的蚂蚁只要跟着它走就可以了?2.实验措施:把队伍最前面的一只蚂蚁远远

    10、“调离”这个纵队,观察整支队伍及这只领头蚂蚁的行踪。3.现象及结果:这群蚂蚁仍有条不紊地前行,而那只领头蚂蚁反而像“没头的苍蝇”,到处瞎闯,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假设不成立。【实验2】是不是蚁群和我们人类一样凭借眼睛观察周围的景物来判断身处何处?当蚂蚁正在回巢的途中,用报纸做一个简单的围屏把它们圈住,再用一块平板在回巢蚂蚁的上方放得很低,这两个简单的道具使它们不能看见天空和周围的景物。在这种条件下蚂蚁仍可以按原路返回。【实验3】既然不是靠个别天才蚂蚁,也不是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蚂蚁靠的是用触角来“闻”追踪素的气味。在蚂蚁回家的路线上,用手指重复擦几次,再用青草做成的“擦子”使劲擦拭地面,用这个气

    11、味覆盖掉原来的味道,截断它们的路线标志。接踵而至的蚂蚁们尽管离“家”已经很近了,但它们还是乱作一团,到处绕圈子,很久之后,它们才能重新排成一支新的队伍,跌跌撞撞地回到蚁穴。假设成立!四、实验分析蚂蚁的腹部能分泌出一种物质,称为追踪素,通常蚂蚁出洞的时候,都是很有秩序地排成一个纵队前进,前边蚂蚁分泌出这种带有象征气味的追踪素,边走边散发在路上,留下痕迹,后边走的蚂蚁能用触角探测到这种气味,就能紧紧地跟上,即使有个别的蚂蚁暂时掉队,也能沿原路前进不会迷路。这种追踪素的气味就成了它们前进的目标。回来的时候,它们仍按此路标返回洞内。当没有了触角或隔离太远时,蚂蚁就没有办法通过触角闻到追踪素,就找不到回

    12、家的路了。五、试验的收获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蚂蚁啃骨头和食物一起翻倒又立即爬起,反复好几次,但它们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历尽千辛万苦,直到搬完为止。由此让我联想到,假如我能把蚂蚁搬食的精神用在我的学习和生活中,那么再大的困难都压不倒我,而且我相信做什么事都会取得成功!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本文刊登于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学版2010年第3期小学生科学小论文变色的藕变色的藕 深圳市石岩公学 六(5)班 郭嘉伦 一、炒藕变色引发兴趣 有一次,我看妈妈炒菜,忽然,我发现:藕片变颜色了!原来藕片比较白,可它现在变得有点蓝颜色了。这是为什么呢?我很好奇,我就问妈妈,她笑着说:“我倒是没有想过。

    13、”可是我很想知道原因,于是我就央求妈妈下次多买一些藕,像平常炒菜那样再来试试看。 回到学校,我就找科学老师,跟老师聊了之后,我觉得,应该做一些对比实验,我猜能让藕片变颜色的也许是锅,也许是食盐,或者其他什么因素。二、找齐实验材料做对比实验 根据我的猜测,我在妈妈的帮助下准备了很多藕,足够的食用油和食盐等调料,还准备了铁锅和不锈钢锅。食盐分加碘盐和非加碘盐。三、实验过程清清楚楚:我们先洗好藕,把藕切成片,然后像平常炒藕片那样做,只是有一点跟平常不一样,那就是认真观察并做好记录。 实验步骤都是这样做的:(1)油锅加热;(2)把藕片放入锅中;(3)翻炒;(4)放入调料;(5)出锅。四、清清楚楚实验记

    14、录:为了更清楚地表达实验现象和结果,我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记录表。 序 号 用不同的锅炒藕片 放入是否加碘的食盐 在不同时间放入食盐 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铁锅 不锈钢锅 加碘盐 非加碘盐 先放盐 后放盐 1 藕片会变成淡黄色 2 藕片会变成淡黄色 3 藕片会变成淡黄色 4 藕片会变成淡黄 5 藕片颜色:青带蓝 6 藕片颜色:青带蓝 7 藕片颜色:青带蓝 8 藕片颜色:青带蓝 五、认真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现象和记录,我发现:用铁锅炒藕片,最后得到的是淡黄色的藕片;如果用不锈钢锅炒藕片的话,那就得到青带点蓝色的藕片了。 由此看来,藕片颜色的变化是由锅决定的,不同的锅炒出来的藕片颜色就不一样。

    15、 不过,我只做了这一组实验,如果有很多人也按照我的实验表格来做实验的话,那么结果会相同吗?如果实验结果不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影响藕片变色呢?六、亲自体验心存感恩: 没想到,简简单单的炒藕片也能成为我的探究活动!没有做实验前,我猜测至少有锅、食盐、加盐时间这三个因素影响实验结果,做实验时,我观察到藕片颜色真的会变,可是这几个实验做完后我又犯难了,因为我现在还不能完全确定就是“因为锅不同,藕片才会变成不同颜色”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后来张老师告诉我说,他在网上跟别的科学老师讨论过,也有人说是因为藕片切开后,它所含的淀粉就会发生变化,还有人说要把藕片放入清水中洗一洗或加点醋,藕片颜色就不会变成黄的或

    16、黑的了。我想,看来这个问题还可以继续研究! 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的妈妈帮我买实验材料,比如买加碘盐;感谢我的姐姐帮我做实验!称空气深圳市石岩公学五(6)班陈兴一、实验之前:有一次我和另外几个同学去参加科学探究选修课,张老师问我们:“你们认为空气有重量吗?”有人说有,有人说,空气很轻,几乎没有。这时候,张老师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几只气球、几根细木棍和几段线绳,他说,这节课我们就来做关于空气重量的实验,做实验的时候要仔细观察现象,想一想实验中的现象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空气到底有没有重量”的问题。二、实验过程:在张老师的指导下,我是这样做实验的:(1)找一根比较长的细木棍,两端各绑一只没有充气的气球,用

    17、塑料绳把细木棍中间绑住,悬起来,调整一下,使它的两端在静止的时候保持水平;(2)取下一端的气球A,往里边吹气,然后挂在刚才那个位置,观察细木棍的平衡情况;(3)把另一端的气球B取下来,也往里边吹气,两只气球差不多的时候停止吹气,把它挂在原来的位置,观察细木棍的平衡情况;(4)气球B放掉一些气,重新挂在原来的位置,观察细木棍的平衡情况;(5)气球A慢慢靠近电热器,让气球B远离电热器,观察细木棍的平衡情况。实验操作示意线绳细木棍图:气球三、实验结果:条件气球A平衡情况气球B1吹气气球A这边向下倾斜没吹气2较大平衡较大,与气球一类似3放气,较小4放气,比气球B要小一点气球B这边向下倾斜保持原样5靠近

    18、电热器远离电热器四、实验原理:经过张老师的解说,我们明白了:(1)空气本身有重量,这是大气压力的来源。(2)两只气球都吹入相当多的空气时,它们会保持平衡。(3)往气球里边吹气时,气球变大时所受的浮力也会增加。但是因为我们在用口来吹气,那气球里边的二氧化碳就会增多,它还比空气重;水蒸气变成小水珠后,也会变重一点;气球内的气压比外面的空气压力大,所以增加的浮力没有增加的重量多,吹气多的气球向下倾斜。(4)气球受热后,密度变小,体积变大,受到大气的浮力也比较大,因而变得比较轻。五、实验拓展:实验之后,我们一起讨论了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一个人的重量与实验室内空气的总重量相比,哪个大呢?要比较这两个大小,

    19、我们想知道它们分别有多重?(1)怎样知道自己的体重?可以借用仪器室的体重秤来称一下,直接读数就可以了。我们几个人站在体重秤上,科学老师和我们一起读数,我47千克,韩嘉标41千克,陈旭杰39千克,冀嘉伟36千克。(2)假如实验室门窗关上,空气不流动,那么怎样确定实验室内空气的重量?张老师说,这要用到中学的知识,需要知道空气的密度和实验室的大小。空气的密度我们从网络上查了一下就知道了。实验室的大小怎么知道呢?我们没有找到卷尺,就用估计的办法,地面的面积就数瓷砖的数量,然后乘以一块瓷砖的面积,实验室的高度就按照3.3米计算。经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发现实验室里有很多正方形瓷砖,它们的边长为40厘米,还有

    20、一些小长方形的瓷砖,一一测量之后,计算出它们的总面积为64.4456平方米。最后,我们终于算出来了!实验室内空气总重量=空气密度实验室大小=1.2053.364.4456=256.2679284(千克)。这个数据跟我们的体重相比,它是我们几个人平均体重的6.5倍。六、体会感想: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我们实验室的空气竟然有那么重!实验现象和计算数据都说明空气确实有重量,而且不会很轻。看来,科学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自己如果没有亲自动手、动脑、思考、实践,那么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语。七、资料来源:空气密度揭秘阳光对绿豆芽生长的影响 科技小论文沈一小 四(5)班 胡哲源一、活动目的上一周

    21、老师叫我们写了一篇观察日记,记录豆芽发芽的过程。之后试验过的那些已经发芽的豆芽还是静静地躺在浴室间的角落里。几天以后当我再去看那些小东西的时候,真的是大吃了一惊。那些豆芽的茎都长得好长啊!拿出尺子量了一下,最长的已经达到47厘米。可是菜市场在卖的豆芽怎么没有这么长的茎呢?阳光对它们的生长是不是有很重要的关系呢?带着疑问我决定作进一步的调查,相信一定能揭开这个谜。二、活动步骤1、重新准备两个容器,在底下垫上八层湿透了的纸巾,各放上10颗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把其中的一份放在有光线照的地方,一份放了洗衣机内胆里(没有光线)。并每天补充水份,始终保持纸巾的湿润。2、征求一下大人的意见。3、在网上杳找一些

    22、资料。三、调查过程1、观察记录绿豆芽生产的过程时 间有光线的绿豆芽黑暗中的绿豆芽6小时3mm1mm12小时5mm2mm18小时8mm4mm24小时12mm30小时20mm36小时26mm15mm42小时35mm48小时43mm25mm 2、特意跑到菜市场里问卖豆芽的阿姨,阿姨表示:她们在卖的豆芽长出小芽后就用一块湿布盖在上面,不让其直接受到光线的照射,不然豆芽会长得太快。 奶奶说,她以前发豆芽的时候必须在上面盖些稻草之类的东西,否则长出的豆芽会又细又长。四、网络核实因为植物的向光性,由于光线能改变生长素的分布,使植物生长时向着光的一边。五、活动感想这件事说明了:光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23、没有光,植物就不能好好生长,所以种植植物时要好好地控制光照,这样植物才能长得更好。六、附照片图1:有光线环境中的绿豆芽 图2:无光线环境中的绿豆芽关于银杏树的调查研究三(2)班 傅罗秋子 指导师:张一平一、研究起因:我们学校教学楼后面和餐厅后面都种有银杏树,我经常从这些美丽的银杏树下走过。这些天我发现银杏树上结出了许许多多的白色的黄色的小小的圆圆的果实,有些果实落了下来,有人在捡。我曾经也把银杏果捡来,还捏破过呢,粘粘的,臭臭的。听说张老师不小心将银杏果的汁液抹在裤子上,后来发现裤子上面留下了痕迹!我还看到银杏树的树叶大多变成了枯黄色,有许多树叶飘落下来,可是我发现落在地上的银杏树的树叶并不都

    24、是黄色的,还有一些绿色的树叶!好奇怪啊!这些问题在我的脑海中绕来绕去,我很想知道为什么,就去找组织课外科学兴趣活动的张老师,让老师来帮忙解开我心中的疑团!二、研究问题:1银杏果的汁液为什么粘粘的?2人们为什么要去捡银杏果呢?难道只是好奇?3为什么有些银杏树叶还是绿色的就落下来了?4银杏果的汁液真的能在衣服上留下痕迹吗?三、研究方法:1上网搜索。2去学校图书管找有关植物的书籍和杂志报刊。3询问捡银杏果的人或其他有经验的人。4做实验。四、研究过程: 在课余时间,我就按照我们讨论好的研究方法展开研究。1从网上搜索相关资料,关键词有“银杏树”、“ 银杏果”、“ 银杏树叶”、“白果”和“树叶还没变黄为什

    25、么落下来”等。2到学校图书馆寻找资料,先找到与植物有关的书籍,然后看书的目录中有没有提到“银杏树”或“银杏果”,如果有,就翻开书仔细阅读,如果没有,就去找其他书。3询问捡询问捡银杏果的人,询问我的爸爸妈妈,询问学校的园艺工人,询问上了年纪的人。4通过做实验来验证银杏果的汁液能不能在衣服上留下痕迹。(1)准备实验材料:捡来三五颗银杏果,找到实验用的纸片、上衣、裤子、鞋子和抹布。其中,纸片是要与衣服做比较,裤子包括蓝色牛仔裤和白色休闲裤两种。(2)把银杏果捏破,将它的汁液分别涂抹在纸片、上衣、裤子、鞋子和抹布上。(3)观察银杏果汁液还是湿的时候和干了以后那几种实验材料上是否会留下痕迹。(4)及时做

    26、好记录,必要时拍下照片。(5)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到答案。五、研究结果:1通过搜索资料和去学校图书馆查找资料,我了解到银杏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一亿五千万年,其寿命之长居各植物之首,被科学家称为“植物活化石”。银杏含银杏酸、银杏酚、银杏醇、银杏黄素、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核黄素及多种氨基酸等。它的汁液粘粘的,闻起来臭臭的,就是因为它里边含有这些成分的缘故。2通过询问和查找资料,我了解到银杏全树都是宝,种植银杏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银杏的种子俗称“白果”,可以食用,它营养丰富,味道甘美。食用银杏,可养生延年。白果食用方式可以炒食,烤食,煮食,配菜,做糕点、蜜饯、罐头等,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也有良好的药用保健价值,有润肺止咳等功效。白果的药用重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兽药这三个方面。白果入药主治:敛肺定喘,止带滞,缩小便,用于痰多喘咳、遗尿尿频等。知道了这些,我也就知道了为什么有人要去捡银杏果了。3仔细看看,银杏树上既有绿色的树叶,还有黄色的树叶,还有一些树叶上绿颜色和黄颜色都有。落在地上的银杏叶也有黄有绿,不过那些远远看是绿色的落叶走近仔细看就会发现,那些树叶大部分是绿色的,边沿已经开始变成黄色的了,叶柄也快干枯了。后来,我查到了资料,原来是树要在天气干燥的秋冬季要保存自己体内的水分,也要“冬眠”了。此时,水


    注意事项

    本文(学写小发明论文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