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十五单元 《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学生用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资源ID:5127201       资源大小:138.6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十五单元 《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学生用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90120150180a(10-5)5.05.66.05.15.3b(4.05.87.04.13.8c(3.02.11.22.83.6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8.西班牙的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不能复制C.HIV侵染T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D.接种MVA-B后机体通过记忆细胞直接消灭入

    2、侵的HIV9.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C.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10.下表中甲、乙的逻辑关系不成立的是甲乙A能分泌神经递质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B女性患色盲外祖母不一定携带色盲基因C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一定强D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11.下图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黑色方框)做的一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原先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方框表示)中含有生长素的是A.琼脂块A和B B.琼脂块C和DC.琼脂块B和C D.琼脂块B和D12.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

    3、关系能用下图表示的是选项表示内容丙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13.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玉米田中的单子叶杂草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14.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B.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C.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D.深圳市近

    4、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15.农业科技人员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在1公顷范围内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置又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种调查的方法称为样方法B.草原上鼠与牛、羊是竞争关系,鼠害会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C.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约为306只/公顷,必须积极防治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则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16.已知某简单但稳定的生态系统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其中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级关系是乙丙丁,甲和乙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

    5、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0a时间段内,丙和丁的数量都增多B.如果该生态系统内还有硝化细菌存在,则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C.该生态系统至少有4个种群,这些种群组成了生物群落D.ab时间段内,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丁大量减少17.下列哪项不是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A.披荆斩棘,开出一条道路B.在多年的旧墙壁上生出苔藓C.由于化工厂污水的排放,河水中的植物群落改变了D.过度放牧和城市的出现18.双小核草履虫在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占优势。为验证“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抑制大草履虫的物质”,以下实验组合合理的是(所用培养液细菌密度相同)用生理盐水混合

    6、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将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混合放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中培养用培养过双小核草履虫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将双小核草履虫磨碎,加入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A.+B.+C.+D.+19.下列关于群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D.沙丘上造林、围海造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20.在一片草原上,假如一年中,至少有70000只昆虫生

    7、活才可养活一只食虫鸟,而食虫鸟若按10%的能量传递效率将能量传给鹰,则理论上每年大约需要3000只食虫鸟才能维持一只鹰的生存,那么如果鹰只靠捕食食虫鸟来生活,则每年至少需要多少只昆虫才能保证一只鹰的生存A.2.1108 B.2.8108 C.1.05108 D.无法统计21.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D.我国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2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参考右图所示的模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模型中的“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模型

    8、中的“能量输入”就是指捕食者捕食的能量C.研究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水平上D.研究流经某一种群的能量时,要考虑到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23.生态环境的保护主要就是“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措施不符合这种环保理念的是A.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物的多样性B.禁止捕杀任何野生动物C.建立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平衡D.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即“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当代人的需要”24.下列哪项不属于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的表现A.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和家禽等B.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C.人口数量增多,使得生活排污量剧增,必然造成对

    9、环境的侵害D.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必然导致环境严重污染25.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藻浮游动物水蚤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第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26.(6分)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中的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使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促进、的作用,调节水盐平衡,这样的

    10、调节方式属于调节。(2)下丘脑除了在水盐平衡的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外,在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中也起着重要作用。(3)某人一天要喝10多千克水,不喝不行,经医生检查发现他的垂体功能有问题。你认为此人多饮多尿的原因是。27.(7分)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图一:用两个装置进行实验,可了解蚕豆的生长与光的关系。如将装置放在匀速旋转器的圆心上,其茎的生长情况是。(2)图二表示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和抑制作用的关系,曲线上C点表示,曲线上H点对应的浓度表示。(3)图一装置中植物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若为m,则近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28.(7分)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

    11、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乙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草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小,原因是前者比后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2)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曲线段是。(3)适宜的放牧量控制在乙图的b点和c点之间,为什么?。(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在乙图中d点以上,会造成怎样的后果?。29.(12分)草原生态系统进行着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请回答下列问题:(1)

    12、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一个由草、田鼠和黄鼬三个环节组成的食物链进行了能量流动分析,得到下表相关数据(单位为:calhm-2a-1)。NP(净同化量)=GP(总同化量)-R(呼吸量)。食物链环节GP5.561031.761055.93107NP1.310264.95NP/GP0.020.030.85R5.431.79.8106未利用62.8%99.7%由上表可知第环节代表田鼠,该食物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该数据不在正常能量传递效率范围内,主要原因是。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来看,草地对水土的保持、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价值。(2)碳在草原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

    13、以的形式存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形式存在。与能量流动相比,碳循环的特点是。(3)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田鼠等食草动物提供可采食的信息,田鼠能根据黄鼬的气味躲避猎捕。这说明信息能调节生物的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4)在草原管理上,采用轮牧或限制放牧量,这主要是提高草原的力稳定性。30.(10分)在外界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情况下,人体的内环境仍能维持稳态。(1)当环境温度高于38 时,人体主要通过方式散热,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2)下面是人工免疫治疗H1N1流感的实验,请完善实验步骤并预期结果:实验原理:注射外源抗体可治疗H1N1流感。实验目的:验证康复者血清能治疗H1N1流感。实验材

    14、料:健康小白鼠、H1N1病毒液、未患过H1N1流感的小白鼠血清(A)、患H1N1流感后康复的小白鼠血清(B)等。实验步骤:选取年龄、体重、性别、健康状况相同的若干小鼠,平均分为两组,标记为甲、乙。预期结果:。乙组小鼠康复情况明显好于甲组(2分)31.(8分)近几年来,工业污染使得湿地生态系统不断遭到破坏。科学工作者为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在此进行了人工引入互花米草的“种青引鸟”生态工程实验。在实验前后分别对该湿地植被类型、昆虫种类数、密度进行调查,结果统计见下表。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注:海蓬子和互花米草都生长在潮间带) 主要植物类型昆虫种类数昆虫密度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15、实验区海蓬子互花米草472014只/m22.3只/m2对照区4013只/m211只/m2(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2)调查该湿地中互花米草的种群密度应采用法。(3)若鸟的食物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后,鸟的数量变为原来的。(传递效率按20%计算)(4)你认为此项生态工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简要说明理由:。1. 解析:人体中的体液是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的,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和组织液,所在的组织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血浆和组织液之间是可以相互交换物质的。答案:2. 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的过程发生在消化道中;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胰岛素

    16、降低血糖浓度,而抗原、抗体和胰岛素都可以是血浆中的蛋白质。3. 在单个神经细胞上树突受到刺激,神经冲动可通过细胞体到轴突;神经递质是大分子,大分子进出细胞依靠胞吞、胞吐;神经调节要经过反射弧,作用时间短,范围小。4. 动作电位传到突触前膜才会导致神经递质的释放,所以突触前膜表现为内正外负;神经递质使后膜对Cl-的通透性升高,Cl-进入膜内,膜内应该还是负电位,而且比正常的静息电位还要低(超极化)。5. 由题干信息可知,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在这个过程中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肾上腺髓质作为反射弧的效应器释

    17、放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随着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靶器官心脏发挥作用,所以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6. 能产生抗体的只有浆细胞;抗原具有特异性,只有与流感病毒相对应的抗体才能消灭它,但由于不能及时产生相应抗体,故常患流感;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和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均属免疫活性物质。7. 餐后经消化吸收血糖浓度会上升,进而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使血糖维持在正常的水平,而与之有拮抗作用的胰高血糖素浓度就会下降,所以a为血糖,b、c分别为胰岛素、胰高血糖素。8.艾滋病病毒通过侵染T细胞使人体逐渐失去细胞免疫和部分体液免疫的能力,进而失去了大部分的免疫能力,所以病症通常是来自其他病原体的侵染;在潜伏期中

    18、人体的免疫能力相对还较强,所以部分病毒还是被清除掉,而不能数量大增;最终消灭HIV的还是抗体。9. 植物茎向光性的原因是光照使生长素在尖端横向运输,造成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不均,从而产生向光性。10. 解析:物种丰富度高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强,恢复力稳定性较低;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11.生长素的运输为极性运输,即从植物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据此,可得出:含有生长素的为琼脂块B和C 。12. 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逐项分析:若甲为消费者,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释放到CO2库,CO2库中的CO2又可以通过生产

    19、者(丙)的光合作用固定到有机物中,消费者通过摄食,碳元素又可进入消费者,故A正确;若甲为血浆,根据题中的箭头指向分析乙不可能为淋巴,故B错;若图表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分解者(丙)中的能量不可能被消费者(乙)利用,故C错;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乙应该为垂体,丙为甲状腺,故D错。13.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导致果实脱落;利用高浓度的2,4-D作除草剂,可抑制玉米田中的双子叶杂草;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14.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所以某池塘中150种生物已经超出了种群的范畴;而选项A、C、D分别描述的是种

    20、群的空间特征、性别比例和迁入率。15.题干中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羊与牛同以草为食,所以两者为竞争关系,同时老鼠会破坏草原的环境容纳量;由计算公式中的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志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的标志个数m,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大约为306只/公顷;若草原发生大火会导致老鼠个体的死亡或迁出,影响种群密度的调查。16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种生物之间是互利共生关系,0a时间段内,乙的数量增多,再根据乙、丙和丁之间的营养级关系,乙丙丁可得丙、丁数量都增多,故A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包括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硝化细菌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固定的能量,故B正确;生物甲、乙、丙

    21、、丁加上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至少有5个种群,故C错误; ab时间段内,从食物链的角度分析,甲、乙数量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丁大量减少,从而导致丙增多,丙增多使乙减少,乙减少导致甲也减少,故D正确。17. 虽然旧墙壁是人为因素,但仅仅给演替提供了一个环境,生出苔藓的过程是自然进行的,不能说是人类活动的影响。A、C、D三项都能够说明是人类活动的影响。18. 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双小核草履虫没有产生抑制大草履虫的物质,所以实验组是用培养过双小核草履虫含有细菌的培养液来培养大草履虫,对照组是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来直接培养大草履虫,其中细菌是草履虫生存所需的食物。19. 群落的水平结构受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

    22、身的生长特点等影响;同一时期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中也存在草等其他植物,也具有分层现象;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着物种越来越多的方向演替;人类活动是可以改变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的。20. 生物体的数量通常能够反映出生物体能量的多少,一般情况下呈正相关的关系,故常可用生物体的数量来表示能量的多少。由题意可知,昆虫与食虫鸟之间、食虫鸟与鹰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只有保证为20%,才能实现“至少”维持一只鹰生存所需的能量供应。故维持一只鹰生存至少需要食虫鸟1500只,由此可计算出维持一只鹰生存至少需要昆虫的量为150070000=1.05108只。21. 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不仅有群落的丰富度,还有群落中的优势种、种间关系

    23、、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以及群落演替等。22. 研究能量流动时,一般在群体水平上,要考虑能量的输入、传递、散失和输出,也要考虑能量被利用和未被利用等方面。“能量输入”是指捕食者同化的能量,“能量散失”主要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23.“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包括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和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措施,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是禁止开发和利用任何野生生物资源。24. 种植农作物、饲养家畜和家禽等活动自农业社会以来就有,并不表明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人口数量增长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其主要表现为: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和范围大为扩展;生活排污

    24、量剧增,往往造成对环境的侵害;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废弃物,对环境产生影响。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生活废弃物还是生产废弃物,都不是必然造成对环境的侵害。25. 由藻类和水蚤构成一条食物链。通过负反馈调节,两种生物的数量可保持相对稳定水平。但当后期排入污水引起污染时,部分水蚤死亡,加重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属于正反馈调节。26.(1)抗利尿激素(1分)重吸收(1分)神经-体液(1分)(2)体温(1分)(3)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垂体不能将其释放,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2分)27.(1)(1分)向窗口弯曲生长(1分)(2)既不促进也不抑制(1分)最适生长素浓度(2分)(3)大于m小于2m(2分)28.(1)低(1分)(2)CD(2分)(3)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获得较高的放牧量(2分)(4)草原退化,严重时会导致草场的沙漠化(2分)29.(1)排汗(1分)神经调节(1分)(2)给甲、乙两组小鼠同时注射剂量相等的H1N1病毒液,使其患H1N1流感(2分)给甲、乙两组小鼠分别注射等量的血清A、B(2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小鼠的康复情况(2分)乙组小


    注意事项

    本文(第十五单元 《稳态与环境》综合检测学生用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