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分析.docx

    • 资源ID:511679       资源大小:46.23KB        全文页数:4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分析.docx

    1、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分析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分析一、单元总体分析和教学思路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是写物的散文,表现的手法各有特点,教学的设计既要着眼于这一类文章的共同特点,又要针对每篇课文的个性特点。 海燕是一首散文诗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文章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这篇散文诗的思想是通过象征的手法表现出来的,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要从作品整体上和主要方面领会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防

    2、止牵强附会。理解本文的象征意义,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是: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和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而狂风、乌云、闪电、响雷则是暴风雨的前奏,为什么却说它们象征反动势力呢? 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抓住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赞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对他们的崇敬和赞颂的感情。教学的重点难点是文章主题的理解:本文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来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文章抓住白杨外形上的特点“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然后联系白杨生长的环境,揭示它“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

    3、保持着倔强挺立”的气质,这就远远突破对白杨树外形的描写,而是赋予它特定的意义,从而象征了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石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美散文,以状物抒情的方式颂扬了我们民族美好的情操,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讴歌了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教学的重点难点是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作者在形象地描绘了石榴树、石榴花、石榴果以后,直抒胸臆,说“我本来就喜欢夏天”。因为“夏天是整个宇宙向上的一个阶段,在这时使人的身心解脱尽重重的束缚”,这里从宇宙和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称颂夏天,实际上是把夏天象征为旺盛的斗志,奔放的热情和勃发的生命。而石榴树在作者的

    4、眼中,又是夏天少数开花的树中“最可爱的一种”,石榴的花又因它的形态色彩美和精神美,因它那“奇迹”般的充满“妙幻”的发展变化美,成为石榴树“最可爱”的部位,要是没有它,夏天将显得黯然无光、索然无味,所以把石榴花视为“夏季的心脏”,充分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和追求。马说是一篇说理文,它似寓言而实非寓言,用比喻说理却并未把所持的论点正面说穿,更没有把个人意见强加给读者。全篇几乎始终通过形象思维来描述千里马的遭遇,只摆出活生生的事实却省却了讲大道理的笔墨。 教学重点难点是托物寓意的写法。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作者从眼前的实景盛开的紫藤萝花写起。融情于景,由情入理,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寄寓

    5、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表现了作者惜时而行、焕发活力的积极情怀。文章以小见大,一线贯穿,体现了作者洞察自然,熟谙人生的深厚功力。教学的重点难点是理解作者关注生活、自我砥励的情怀。文章在写紫藤萝花中自然巧妙地揭示了人生哲理。阅读时要能借助于对写作时代背景的认识,了解赏花与写生活之间的联系,揣摩文中描写心情的语句,体味作者关注生活、关爱生命的丰富情感。探究作者观景赏花之情与“加快”生活“脚步”之间的联系。感受自我砥励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淡紫淡香的藤萝花为什么在作者的眼里,时而流动欢笑,时而活泼热闹,时而欲绽笑容?而作者记忆中的那棵紫藤萝又为什么会让人产生遗憾?这看起来只是作者赏花的心情,其实这既与花的盛

    6、衰相关,更与现实生活、与时代进退密切相关,写眼前紫藤萝花的盛况,其实是在写进入新时期的我国社会沸腾的、发光的、芳香的生活,而写记忆中产生的遗憾也正是写那个留给人遗憾的时代,是为了反衬今天生活的美好。 本单元的文章大都运用象征手法,要深刻理解文章的主旨,必须帮助学生了解时代背景、写作背景,作者的遭遇等内容,这就使得课前学习显得尤为重要。预习习惯的养成要在本单元学习之初就抓紧。主要教学手段是朗读背诵、协作探究和练习强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背诵活动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通过师生协作、生生协作等形式探究文本的结构特点、思想情感、写作特点和优美的语言风格以及个性化的阅读感受;通过精心设计和整合

    7、不同形式的习题及时全面强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此外,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联想能力,但要针对某一事物进行深入、丰富的联想,能力尚欠缺,本单元的课文在这一方面堪称典范,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学习感悟。写作和课文的结合点是联想的运用,可以结合海燕白杨礼赞石榴等课文让学生理解运用联想对于丰富文章内容、表达思想感情的意义;再通过其他一些例子(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例子互相交流,教师作适当评点),让学生了解联想的基本方法。要避免在概念上花精力、做文章,要让学生在具体的例子中悟得联想的方法。设计的三道作文题,训练的点都在学会联想。第一道题写“咏物抒怀”的作文,要让学生懂得写这一类文章首先是要有真情

    8、实感(或者是有真情实感要表达,由情感联想到一个适当的载体“物”,或者是一定的物触动了自己情感),还要求对所写的物比较熟悉,能够把握物的形与神的特点,并能把这些特点表达出来。第二道题是半命题作文,虽然也是写联想的文章,但不限于写物,所联想的内容也没有明确的限制,可以想到一个道理,也可以联想到一个社会现象、自然现象但要引导学生注意,无论是怎样的联想,两者之间都必须有内在的联系,而且联系的展开还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第三题的要求则比较高,必须要能写出自己比较独到的感受和见解。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开话题”。要指导学生学会把握交际中的话题,学会在短时间内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达时注

    9、意说话的层次和条理。二、单元学习目标1感受和体悟作者在咏物中所抒发的情怀,并在品读中陶冶情操。2理解课文所写事物外在特点与内在特点的关系,以及物与情的关系。3学习课文根据文章立意需要,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养成带着感情观察事物,并在观察中把握事物特点的习惯。4在诵读中提高品味优美语言的能力,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5学习在写作中适当地展开联想,通过联想丰富写作的内容。6跟别人交流思想时,能够围绕话题,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三、单元课时安排(共15课时)海燕 2课时白杨礼赞 2课时石榴 1课时马说 2课时紫藤萝瀑布 1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3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 专题鸟 2课时海燕 第1课时学习目

    10、标:1读准字音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在诵读中把握这首散文诗的结构。3能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及海燕的形象。教学重点难点:准确地把握海燕的形象特征课前学习:自由朗读全文,体验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回忆背诵陈毅青松诗和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词,交流感受: 自然万物,不仅孕育了我们的生命,而且给予我们许许多多人生的启示。这节课大家一起来欣赏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让我们与“海燕”对话,解读社会,领悟人生。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停顿。1疏通、积累字词:胆怯翡翠蜿蜒蠢笨呻吟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即初读印象。三、自由朗读,感悟

    11、思考 思考下列问题:1(1)文章为海燕的出现设置了怎样的环境,请分别说明三幅画面的主要情形(提示:可按时间顺序,即暴风雨来临之前、逼近之时、即将来临来思考,进而理清课文结构。)(2)三幅图景是如何变化的?对表现海燕有什么作用?2(1)海燕在这样的环境中表现怎样?圈点勾画描写海燕动作、神态等方面的字、词、句进行赏析(2)试给本文拟一个副标题,要求:要切合课文的内容;要和标题紧密联系,形成一个整体;用语简洁,字数不可过多。 参考答案 勇敢的斗士 反抗上天的精灵 渴望暴风雨的勇士 迎接暴风雨的先驱者 胜利的预言家 划破乌云的利剑3文中除了海燕还写了哪些海鸟,他们的表现和海燕有什么不同?写海燕为什么还

    12、要写其他海鸟?4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对海燕会产生什么样的感情?四、诵读课文,把握情感 根据对作品形象及语言的感悟,选择自己最有把握的2-3节文字读给同学听,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五、作业布置:反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海燕 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及象征写法的作用。 2说出烘托、对比手法的作用,准确地把握作品内涵。3体会作品中反映出来的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教学重点难点:作品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的理解课前学习:了解俄国十月革命前夕的的斗争情况以及作家和作品的发表情况。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指名背诵课文,回顾海燕的形象。二、创设情境,把握内涵1提问:高尔基为什么

    13、会在1901年塑造这么一个勇敢乐观,渴望暴风雨的海燕形象?(1)作者经历和思想倾向:高尔基出身贫寒,青少年时代为生活所迫,到处流浪,尝尽了人间苦难。他亲眼看到俄国的劳动人民在沙皇统治下所遭受的种种压迫和剥削,这就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生活基础和丰富的题材。他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和剧本底层、小市民等。(2)背景回溯:海燕写于1901年。当时,欧洲的工业危机波及俄国,工厂纷纷倒闭,大批工人失业,再加上沙皇统治日趋黑暗,人民群众无法忍受,反抗情绪日益高涨,革命斗争蓬勃兴起。高尔基1901年2月从故乡来到彼得堡,参加俄国作家协会为纪念农奴解放40周年而举行的特别会议,

    14、目睹了沙皇政府的暴行,极为愤慨。3月,他回到故乡后,根据当时的斗争形势和参加示威的感受,写成了短篇小说春天的旋律,海燕就是这篇小说的尾声部分。海燕一经发表,便在俄国大地上产生巨大反响,它被革命者用胶印和手抄等方式广为传播,一时间成为最受欢迎,最富有宣传性和号召性的诗传单。(3)标题联想:指导学生看书下注释“海燕”在俄语里是个合成词,由“暴风雨”和“信使、预言家”两个词合成。作者当时已经预感到革命的风暴将要到来,这使他很自然地联想到这种鸟儿。2内涵小结:作为苏联无产阶级文学奠基者的高尔基亲身感受到了工人运动、学生运动的磅礴气势,目睹了沙皇政府镇压学生运动的残暴罪行。他为了热情地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

    15、驱,揭露沙皇反动政府,抨击机会主义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丑恶嘴脸,就写下了这篇散文诗。而作者以海燕为题,一是醒目,可以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二是可以躲过沙皇检查机关的耳目。三、了解象征手法,研究象征意义1简介象征手法:指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托意于物。在黑暗政治压迫下,作家借用象征手法来表现革命的思想,才能骗过反动当局的检查,得以发表出来,鼓舞人民的革命斗争。 2研读课文,小组交流、讨论,分析文中不同形象的象征意义 (1)参考答案:海燕: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海波浪: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海鸥海鸭企鹅:革命中

    16、的机会主义者和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俄国资产阶级中形形色色的政客)风云雷电:沙皇的反动统治势力 暴风雨:席卷一切的革命运动(俄国人民反沙皇专制的斗争)(2)思考、讨论两类形象的对比与烘托关系 3反馈检测:讨论第一课时导入语中青松、梅花或传统文化中太阳、兰花等的象征意义。四、小结:(1)思想收获:这首散文诗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20世纪初俄国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地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2)人生启示:面对逆境不低头。(3)艺术手法:象征、烘托、对比等手法。(4)学习方法:诵读

    17、中感悟。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作品形象的理解。(2)完成“探究练习”二。白杨礼赞 第1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说出白杨树的外在美和内在美。2.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白杨树的形象特征课前学习:查一查白杨树和作者茅盾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白杨树的图片,请大家形容一下你眼中的白杨树。释“礼赞”,茅盾为什么会热烈地歌颂白杨树呢?二、简介时代背景 引导阅读注释,交流预习中搜集的相关资料。三、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阅读过程中,试着在脑海中将文字转化为三幅视觉画面,并根据画面主体对象及特征分别命名。参考答案黄绿错综的高原 力争上游的白杨保卫

    18、家乡的哨兵四、重点研读,探究主旨1默读课文,找出写白杨树的段落(58小节),说说这4个小节是怎样来表现白杨树的? 56小节是写白杨树的形象和气质。78小节是写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指名朗读5-6小节,用“圈点法”画出有关描绘白杨树外部形态和内在气质的重要词语。 交流后小结:这一段描写了白杨树的形象美和精神美,使人们透过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看到它的不平凡的精神,从而产生崇敬、赞美之情。第节直接抒发感情,突出白杨树的不平凡。 3指名朗读第7-8小节,讨论:(1)黄土高原上的白杨树让作者联想到了什么?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2)作者一连用了四个反问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四句的含义是怎样逐

    19、句加深的?(3)指导朗读四个反问句:把四个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加以比较,体会运用反问句的作用。 五、作业布置:(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作品形象的理解。(2)背诵第七节。白杨礼赞 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文中运用的对比、烘托的写作手法2能结合具体句子分析语言的准确、优美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课前学习:了解白杨礼赞的写作背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作者为什么要热情的赞美它?2引申反馈:欣赏歌曲小白杨,说一说歌曲中小白杨的象征意义。二、局部研读,分析写法1讨论:(1)文章的第2小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黄土高原的?(2)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与白

    20、杨树有什么样的关系? 归纳:作者从色彩、幅员 、地势三个方面来描绘黄土高原的。黄土高原是白杨树的生长环境,这一小节描绘它的壮美景色,起两方面的衬托作用:一是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作者抓住了黄土高原的特点“黄绿错综”的色彩和“无边无垠,坦荡如砥”的地势,点出了它的“雄壮”、“伟大”,对描写白杨树起了正面衬托的作用;二是作者又用了“单调“、“恹恹欲睡”与白杨树的“傲然地耸立”相对照,又起了反衬作用。意思是黄土高原虽然伟大、雄壮,但离开了白杨树,还是有单调之感,所以白杨树更值得赞美。 2作者最后为什么又写楠木,目的何在? 归纳:茅盾同志回答说:“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

    21、 结尾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斥责“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国民党反动派,呼应篇首。 3小结:文章形散神不散 “神”是作者“礼赞”白杨的根本。“形”是作者工笔细描的白杨树外貌,是作者笔下的白杨树赖以生存的黄土高原,是与白杨树形成对比的楠木。这篇散文结构上有疏有密,有散有拢,线索清晰,层次井然 。三、赏读语言,品味美点1交流语言感悟心得,确定赏读重点2指导示例:文章语言凝练优美,富于变化。尤其是谴词用字更注意形象贴切,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大”;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用“伟岸

    22、”“挺拔”“参天耸立”写白杨树的高大等等3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最形象的、最能给人强烈的美感、给人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语句、语段等,加以分析。四、作业布置:(1)反复朗读课文,体味语言。(2)完成“探究练习”一和二。石榴 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品味形象生动、准确凝练的语言学习形神兼备的状物手法。2.理解作者托石榴之物,颂扬我们民族美好情操之志。教学重点难点:揣摩关键语句,理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和追求课前学习:1流利地朗读课文2收集前人赞誉各种花草的诗文名句。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交流课前收集的诗文名句2 展示石榴的图片,激疑:石榴,会触发文人墨客怎样的情思呢?二、整

    23、体感知,理清思路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找出本文的中心句。石榴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1)思考:全文的思路是怎样的?尝试以“单音节动词+石榴”的形式理清文章的结构作者按爱石榴画石榴赞石榴的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9段,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点明石榴的可爱。第二部分(第26段):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第三部分(第79段):抒发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2)讨论:文章第二部分怎样具体描写石榴的特征?这一部分按照由枝叶到花朵到果实的顺序来描写石榴,与此同时也写出了夏华秋实的变化,充分展现石榴的形态美和精神美。三、研读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1讨论理解:(1)“最

    24、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色的花”。(2)“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作者最喜爱石榴的花,因为它既有形态美,又有精神美面对骄阳的直射毫不避让,敢于抗争。由此引出对单瓣和双瓣花的赞叹,并把它视为“夏季的心脏。” 2明确主旨:面对赤日炎炎的夏日,石榴以它的形态色泽美和精神美独领风骚,成为夏天的中心。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对石榴的赞美之情。四、品味、赏析语言比喻、拟人、反问、对偶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语言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1示例:“你看它逐渐翻红,逐渐从顶端整裂为四瓣,任你用怎样犀利的劈刀也都劈不出那样的匀称,可是谁用红玛瑙琢成了那样多的花瓶儿,而且还精巧地插上了花?”

    25、这里连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石榴花开放成长过程中形态色彩的变化,巧妙地赞誉了它的形态美和灵秀美,使读者由衷地产生喜爱和赞美石榴花的感情2.自我赏析,小组交流讨论五、迁移训练完成探究练习三六、作业布置:摘录文中状物形神兼备的语句并背诵。马说 第1课时学习目标:1能准确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能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识记文言字词。教学重点难点:主要实词和虚词的用法课前学习:1借助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熟读课文。2了解作者生平及成就。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说一说对“怀才不遇”的理解,探究一下“怀才不遇”的原因。2. 解题: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写法灵活自由。可叙述

    26、,可描写,可说明,也可议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这篇文章以马为喻,谈的是人才问题,从字面上可以解作“说说千里马”或“说说千里马的问题。二、听读课文教师范读,要求听清字音、节奏和语气语调。三、朗读课文 学生大声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语气、节奏和重音,达到自然、流畅。四、翻译课文先自主探究,圈点勾画;后同桌交流,质疑解难;再进行课堂交流,疏通文义。共同准确理解文中难懂的实词和虚词的意思。重点词:然后、故、虽、辱、于、骈、或、食、是、见、等、安、策、之、材、而、其五、作业布置:背诵课文马说 第2课时学习目标:1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说”的特点。 2说出文章所阐述的深刻道理。教学重点难点:托物寓

    27、意的特点和名句的含义。课前学习: 反复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检查课文背诵、字词的读音和释义二、合作讨论1.探究主旨:阅读思考,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1)千里马的处境是怎样的?(2)千里马都受到了哪些不公正的待遇?(3)食马者的愚蠢无知都表现在哪些方面?(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探究写法:(1)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吗?(2) 文中千里马指的是什么? 伯乐指的是什么? (3)本文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本文运用了托物寓意的手法。三、归纳小结 1.中心思想:本文通过论述世无伯乐致使千里马陷于不幸遭遇,有力地揭露了

    28、封建统治者的昏庸愚昧、埋没人才。 2.写作借鉴:托物言志,先从千里马与伯乐的关系落笔,鲜明地提出了“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接着以名马的不幸遭遇说明有千里马没有伯乐还是等于没有千里马。再以喂马的不得法进一步论证了论点,没有伯乐就没有千里马。最后用排比句有力地概述了不知马者的表现,归结到实质是不识马这个要害上来。不识马才会妄说无马,识马就有马。文章反复论述,层层深入,短小精悍,波澜曲折,耐人寻味。四、拓展延伸讨论交流:1.说出几个含有“马”字的成语或含有“马”字的的诗句 2.我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才观?怎样才能人尽其才?五、作业布置:完成探究练习二、三紫藤萝瀑布一课时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

    29、文,理解文章内容。2.结合具体词句欣赏文章的语言美。3.学习作者关注生活,关爱生命,自我砥砺的情怀。教学重点难点:体会作者由紫藤萝引发的对生命的感慨课前学习:疏通生字词,熟读课文;了解作者和文章写作背景 。 教学过程: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提示其家学渊源(为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和她清雅脱俗,温馨自然,充满了情趣、理趣和文化气息的作品风格。2.简介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82年5月,当时她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于是写成此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给生字词正音释义。2.用一

    30、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3.指名朗读课文,初步体味作者情怀。三、再读课文,精段赏析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盛开的紫藤萝树的? 2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紫藤萝花的? 3找出作者描写紫藤萝树和花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的语句,分析其作用?明确:1(1)色:一片辉煌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2先写每一穗花,再写每一朵花。(先写花穗的色彩,然后写花的形状,最后写花的香味) 3各抒己见四、品读课文,品味语言1.自由读课文,找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进行圈点批注,欣赏文章的语言美。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细腻传神地描绘紫藤萝花和意味深长的语句五、思读课文,体悟感情1.哪些句子蕴涵深刻的哲理?品一品,交流感受。2.找出体现背景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3.小结:作者在写紫藤萝花中自然巧妙的揭示了人生哲理:写眼前紫藤萝花的盛况,其实是在写进入新时期的我国社会沸腾的生活,而写记


    注意事项

    本文(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