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阅读与写作(1)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资源ID:5096328       资源大小:56.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阅读与写作(1)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1、2011年秋阅读与写作(1)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期末复习题一、论述题1.文章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什么?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文本蕴涵的人文精神的。2.谈谈你对作者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的理解。3.谈谈你对寓言最基本的文体特征的理解,并举例说明。4举例说明,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5.举一则你所读过的历史故事,谈谈如何鉴赏历史故事。6.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原则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方式,并举例说明?二、阅读题1. 请阅读台湾陈启佑的微型小说永远的蝴蝶,思考并回答该作品的立意(20分)和语言特色(20分)。 那时候刚好下着雨,柏油路面湿冷冷的,还闪烁着青、黄、红颜色的灯火。我们就在骑楼下躲雨,

    2、看缘色的邮筒孤独的站在街的对面。我白色风衣的大口袋里有一封要寄给南部的母亲的信。 樱子说她可以撑伞过去帮我寄信。我默默点头,把信交给她。 “谁教我们只带来一把伞哪。”她微笑着说,一面撑起伞,准备过马路去帮我寄信。从她伞骨渗下的小雨点溅在我的眼镜玻璃上。 随着一阵拔尖的煞车声,樱子的一生轻轻地飞了起来,缓缓地,飘落在湿冷的街面,好像一只夜晚的蝴蝶。 虽然是春天,好像已是秋深了。 她只是过马路去帮我寄信。这简单的动作,却要叫我终生难忘了。我缓缓睁开眼,茫然站在骑楼下,眼里裹着滚烫的泪水。世上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人潮涌向马路中央。没有人知道那躺在街面的,就是我的,蝴蝶。这时,她只离我五公尺,竟是那么

    3、遥远。更大的雨点溅在我的眼镜上,溅到我的生命里来。 为什么呢?只带把伞? 然而我又看到樱子穿着白色的风衣,撑着伞,静静地过马路去了。她是要帮我寄信,那,那是一封寄给在南部的母亲的信,我茫然站在骑楼下,我又看到永远的樱子走到街心。其实雨下得并不大,却是一生一世中最大的一场雨。而那封信是这样写的,年轻的樱子知不知道呢? 妈:我打算在下个月和樱子结婚。(载小说界1981年创刊号) 2. 阅读章武的抒情散文北京的色彩,并回答问题: 我像一片云,从四季长青的东海之滨飘到了北京城。 来到北京之前,有人告诉我:北京是“红色的海洋”,从紫禁城的宫墙到孩子们的糖葫芦,全是“红彤彤”的。 也有人告诉我:北京是“蓝

    4、色的世界”,那里的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全是一色蓝大褂 我带着南方人一种特有的骄傲,步入了北京城。然而,深秋时节的北京城,很快便以她那壮丽而辉煌的色彩,驱除了我的偏见。 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从机场进入市区,夹道的松树、柏树,高高的白杨树,全是绿的,就在这绿色中间,呈现出我在家乡所看不到的深深浅浅的黄,闪闪烁烁的金,团团簇簇的红。一时辨认不清的乔木、灌木,把千百种奇妙的色彩纷繁而又和谐地展现在我的面前,使我又惊又喜。后来,我漫游天坛,发现北门内那两排银杏树,满身都停满了黄蝴蝶。秋风一吹,蝴蝶纷纷飘落在地上,待细细一看,却又都变成用黄绢裱制的小扇面,宽边上,还留着一道未曾褪尽的绿镶边呢!我

    5、登香山,探访那秋日里最后一批黄栌树的红叶。 人托我代购的“长城牌”和“大地牌”风衣已供不应求,暂时脱销。我常常不无遗憾地伫立在十字街头,用羡慕的目光追逐那些风衣在身的匆匆过客秋风掀动风衣的后摆,使他们显得多么操洒!我发现,连风衣的颜色也不再是单一的米黄色了。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 我是一片云,从彩色的北京又飘回绿色的东海之滨。 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凡是大自然有的,北京都有;凡是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的,我们首都一样都有!中国散文百家谭,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深刻主题?(10分) 2.简要分析这篇散文的结构脉络。

    6、(20分) 3.文中的色彩描写对于主题的表达起什么作用?(10分)参考答案 一、论述题1.文章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什么?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文本蕴涵的人文精神的。要点:人文精神是人文性的最集中体现。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人文精神就是文化精神的精粹和灵魂。一般来说,广义的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民族、地域的性质,为全人类所共有。但它在不同的民族、地或中,有着不同的体现,具有实践性、历史性和民族性2.谈谈你对作者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关系的理解。要点:人文精神就是文化精神的精粹和灵魂。广义的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民族、地域的性质,为全人类所共有。人文精神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的展现。科学精神是一种对客观世界执著

    7、探索的精神,是服从趔的精神。科学精神是人对科学工作者本质的理解和追求,是由理性精神和实证精神所支撑的“求真”。科学精神同人文精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以说它们是人类精神的一体两面。它们都是人类的精神财富,都属于文化精神的范畴。但人文精神更多地关注于人文因素,对人的终极关怀。而科学技术则更多地侧重于对自然客观规律的探索和揭示。没有人文精神支撑的科学精神就会畸形,甚至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而没有科学精神的滋养,人文精神也不会得到健康的发展。3.谈谈你对寓言最基本的文体特征的理解,并举例说明。要点:寓言的鉴赏方法:凭借喻体,深入理解本体;咀嚼故事,领悟喻义;联系生活,思考哲理。4举例说明,阅读实践中有哪

    8、些方面属于创造性的思维?要点:阅读实践中属于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表现为:对体裁特征的认识、主题内涵的再理解,结构层次的解析、表达技巧的概括、语言风格的体会、人物事件的具体化和形象化等。5.举一则你所读过的历史故事,谈谈如何鉴赏历史故事。要点:了解故事背景,把握情节内容,感受艺术魅力。运用理性思考,对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评价和判断。还要强调思考历史故事的当代意义。6.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原则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方式,并举例说明?要点:运用什么样的阅读方式,完全取决于读者解读文本的实际需求, 二、阅读题1.答题要点含蓄优美,至哀无痕,简洁精致,意象丰沛的语言,表达了一种生生世世难以弥合的伤痛和无尽的怀念。2

    9、.答题要点1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深刻主题?(10分)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北京是中国的象征,经过时代的洗礼,北京乃至全中国己经呈现出多元化的丰富色彩。 2.简要分析这篇散文的结构脉络。(20分) 开头,作者以人们传统的观念即北京是一个红色和蓝色世界,为后文的展开作了反面铺垫。其次,作者分三个层次来展示北京丰富的色彩。一是北京自然色彩的丰富性,二是北京建筑色彩丰富性,三是北京服装色彩丰富性。服装色彩的巨大变化,正是人们身心解放的表征。色彩的丰富性,正是人们心灵世界丰富性的体现。 3.文中的色彩描写对于主题的表达起什么作用?(10分) 作者运用色彩描写来间接地深刻揭示文章的主题。文中的色彩描写对于

    10、主题的表达起一种象征的作用。2012年春阅读与写作(1)期末复习试题一、论述题1童话的文体特征包括哪几个方面?请举例回答为什么说童话是富于幻想的神奇故事。2. 请以一本科学论著为例,说明你是怎样阅读把握其理论框架和学术体系的。3.鉴赏长篇小说要把握哪些最基本的方面?你阅读长篇小说在文体方面最深切的体会是什么?4. 我们应该采用什么原则来选择不同的文本阅读方式,并举例说明?5.阅读实践中有哪些方面属于创造性思维?并请举例说明。6.文章中蕴涵的人文精神是什么?举例说明你是如何理解文本蕴涵的人文精神二、阅读题(40分) (一)请阅读以下作品,并回答问题。说 树吴冠中 童年的故乡本有很多高大的树,孩子

    11、们谁也不理会树有什么美,只常冒险爬上高枝去掏鸟窝。后来树几乎被砍光了,因为树干值钱。没有了大树的故乡是多么单调的故乡呵,也似乎所有的老人都死去了,近乎凄凉。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最珍惜老树,因树比人活得久长,抚摸老树,仿佛抚摸了逝去的故旧亲朋,老树仍抽枝发叶,它尚活着,它自然认识世世代代的主人,至于千年古柏古松,更阅尽帝王将相,成为读不尽的历史卷轴。 人们到树下纳凉,摆小摊,四川的黄桷树阴更是挑夫们中途最佳的歇脚处,那里还往往有小姑娘卖茶水。“斜阳古机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如果没有了古树,盲翁失去了卖艺的好场所。夏木荫浓固具郁郁葱葱之美,而冬天的树,赤裸着身躯,更见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之美,那

    12、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不少人沉湎于人间丰腴,不爱看冬天的树,因其荒秃。宋代画家郭熙几乎专画冬天的树,郭熙的画面充满强劲的筋骨,郭熙的世界是树之精灵的世界,是人之精灵的世界。 作为郭熙的后裔,我永远在探寻树的精灵。到江南写生,要赶早春,杨柳枝条柔软,才吐新芽,体态袅娜,一派任东风梳弄的妩媚风韵,远看如披了轻纱,诗人说:柳如烟。黄山松背靠石壁,无地自容,为了生存呵,不得已屈身向前伸出臂膀,生命的坎坷却被人赞赏,说那是为了迎客、送客、望客。美国的尤色美底大森林有我见过的最大的松树,笔直参天,高树仰止,汽车从树基裂开的水洞间穿行。如何表现其高大,画家煞费苦心,最大最大,未必最美最美。六十

    13、年江湖生涯,老树最是莫逆之交。滨江的大榕树,遍体垂挂着气根,蓬头散发,永葆婆娑风范;冰天雪地,白桦无寒意,回眸秋波,以迎稀客;四月天,北国的枣树依然光秃着乌黑、坚硬、屈曲的干枝,瘦骨嶙峋,傲视群芳。天南地北,我见过的树,爱过的树确乎不少,但大多叫不上名,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一回在贵州凯里地区的原始森林里爬坡,背着笨重的画箱,全靠着两只手攀着树枝前进,有些树看来躯干结实,不意一抓却成灰,我摔跤滚下,几乎丧生,这是初次见到站着死去的树,寿终正寝,真正享受了天年。为子孙造福的职责。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于是地球上只剩下高昌、交河、楼兰树不仅是生命的标志,也是艺术的标志。生命之树长青,其实是艺术生

    14、命长青,人总是要死去的,艺术才能跨越时代,“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作者永存在艺术中。然而艺术极难成活,比树难活多了。人们说风格是人,也可说风格是树,像树一样逐渐成长。树的年轮是一年一年添增的,而风格的形成还往往不一定与岁月成正比,未必越老越有风格,但却绝对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众目睽睽空头美术家满天飞舞,君不见在花篮簇拥的展厅中,有最长、最大、最小及用脚、舌、发制作的符咒。作者往往是三年、二年、一年成才的俊彦或关女。雨后多春笋,更多杂草,哪里去寻夏木荫浓处?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注 天坛:在北京。原为明清两代帝王“祭天”和“祈谷”的场所。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问题:1从文章的第二段看,作者为什么

    15、欣赏冬天的树?2依据最后一段文字,如何理解“天坛、太庙,依傍的是祖荫”这句话?3作者从哪些角度写了老树的可爱和值得珍惜之处?请依照文意,加以概括。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 A故乡的老树几乎被砍光了,因而,对于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游子来说,故乡已没有值得珍惜的东西了。B江南早春的杨柳体态袅娜,任风梳弄,北国四月的枣树瘦骨嶙峋,傲视群芳,两者各具风韵,各有其美。C作者引用“前人种树后人凉”这句话,是为了说明“毁尽了树,人类自己也将毁灭”的道理。D享受天年的树寿终正寝,虽然可以作为老树的代表,但最终还是无法体现其艺术价值。E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人、树和艺术联系在一起,说明艺术风格的形

    16、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1【答案】因为冬天的树体态魁梧或绰约多姿,纯是线结构之美,进入抽象美的范畴了。2. 【答案】这句话可有多种理解,至少要写出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天坛和太庙所依傍的树荫来自祖宗留下来的大树,而非短时间所栽植的小树;第二层意思是喻意,说明艺术风格的形成需要长年累月的耕作,并非俊彦美女(或空头美术家)的急就而成。3.【答案】从乡情上或对故乡的感情上。(也可答成:老树是故乡的象征。)从历史角度或时间上。(也可答成:老树活得久长,阅尽沧桑,成为历史卷轴。)从艺术的角度。4. 【答案】B E(二)阅读以下文章,并回答问题。 我对这位传奇英雄的认识,有一个突变。 为了

    17、寻找盖文学馆新馆舍所用国产装饰石材,我和我的同事来到了新疆。 我知道,鸦片战争之后,林则徐曾被充军新疆,一直发配到伊犁,是真正的受罚。多少年过去了,当地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纪念他,特地给他在老的伊犁将军府附近盖了二座纪念馆。我决定抽空去看看。 在去纪念馆的路上,在路旁我看见了一条很长很规矩的小河,大概有5米宽,河水流得很冲,岸两旁有高大的树。开车的司机说:“它是渠,是人工开挖的,叫皇渠,是林则徐大人当年留下来的,为的是把天山上的雪水引下来,灌溉土地,变荒地为良田。这水渠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了。” 这个小故事极感人。 它一下子,把这位举世闻名的英雄老人拉得很近很近了。对他,不是一般的崇敬了。复杂

    18、了,真的,复杂得多了。该怎么说呢?往大里说,牵扯到人该怎么活,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甚至,整个儿的,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都可以由这个故事中派生出一些认真的思考来。往具体里说,想想看,那是怎样的逆境呀:硝烟弥漫之后,戴罪受罚,背井离乡,充军万里。凄凉之至。然而,他却依然一副大将风度,在别人的监控之下,指挥黎民百姓和部队官兵,披星戴月,风尘仆仆,终曰挖渠引水不止。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简直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样板,一个树在你我面前的,伟大的,不说教的。默默的,摸得着看得见的,平凡的,可以效仿的楷模。 总之。这条小渠给我带来了心灵震撼,令我激动不已。它给了我一个巨大的感动。 林则徐的一

    19、生与其说是官运亨通,不如说是充满了大起大落。他多次受罚,比如连降四级,连降五级,竞有许多次。最大的处罚是发配新疆。然而他的态度是: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一个真正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的处世哲学便是如此鲜亮简明,有小渠可以作证。 新疆土地极肥沃,天生一块大宝地。风和曰丽,曰照长,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只要有水,种什么长什么,而且硕大,丰产。林则徐抓住这个要害,挖渠引水,做了表率。而他做这一切的时候,偏偏是个犯人的身份,而且年老体弱,精神上又遭到了极大的打击。 在最倒霉的时候,在最倒霉的地点,在最倒霉的情况下,顶着最倒霉的屈辱,干着最普通、最费力、最不容易露脸的事。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

    20、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这就是林则徐的风格。 这个风格是民族脊梁的象征。 这个风格是铮铮硬骨头的作风。 这个风格是真正人生价值的体现。 我为那遥远的小渠而骄傲,它不是什么“皇”渠,而是地道的“人”渠。 一个姓林名则徐的神人,用这小渠,在天地之间,龙飞凤舞般地书写了一个大大的“人”字。什么时候再去看看那小渠,用清澈冰凉的渠水洗洗脸,当做接受一次沁人肺腑的人生洗礼吧。问题: 1文中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相呼应的一句是哪一句? 2作者为什么说这条小渠“不是什么皇渠,而是地道的人渠”? 3对本文评析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开头提到的“传奇英雄”指的是侠肝义胆,武功过人

    21、,铁骨柔肠的英雄好汉。B“我”原先对林则徐知之不详,见了这条渠,才对他崇敬起来。C“何等坦荡,何等乐观,何等大度,何等潇洒”中“潇洒”一词的意思是不拘世俗,风流倜傥。D林则徐不但富有献身精神,而且具有科学头脑。E这条水渠不仅造福一方,而且可以成为净化人们心灵世界的镜子。F全文感情深挚,气势酣畅,一唱三叹,缠绵悱恻。4文中画线句用了排比手法,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 5对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照应开头 B直抒胸臆 C画龙点睛 D深化主题6作者对林则徐的认识“有一个突变”,从全文看,这个“突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案:11(2分)只要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有利于后代,便在所不辞,管他是沉是浮。 12(4分)这条渠虽然是官修的渠,但更是林则徐为百姓修的渠。(2分) 它体现了林则徐的大写的“人”的风格和精神。(2分) 13(6分)(每项3分)D E14(2分)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1分) 赞美了林则徐独特的人格力量。(1分) 15(2分)B16(3分)见到水渠之前,对林则徐是一般的崇敬(1分) 见到水渠之后,从林则徐身上引发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2分)(意思对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阅读与写作(1)期末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