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docx

    • 资源ID:5092390       资源大小:26.8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docx

    1、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 姓名: 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

    2、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1、(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

    3、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1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二、溶解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 )滤纸的边缘。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

    4、法)溶解的。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7、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三、声音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

    5、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1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6、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12、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四、我们的身体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

    7、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11、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

    8、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2、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四年级科学一至四单元判断题一单元、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 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 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 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错

    9、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对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 错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对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错)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错)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对)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对)二单元、判断题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 错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错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错 )4、空气不能在

    10、水中溶解。 ( 错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错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 对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 错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 错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错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对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错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错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 错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

    11、热的更快。 ( 错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错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对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对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错 )三单元、判断题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错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错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对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 对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

    12、本领有所不同。(对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错 )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 对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对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对)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错)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对)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对)四单元、判断题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对)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错)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错)4、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对)5、心脏的

    13、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对)6、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错)7、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对)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对)9、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对)10、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错)1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1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错)1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错)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

    14、间的大气状况。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

    15、向和风速来描述。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

    16、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

    17、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四(上)科学第二单元溶解复习提纲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

    18、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

    19、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2-5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2-6 在100毫升

    20、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限度的,大约是36克。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2-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7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21、)(2-7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实验一:制定一个“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的研究计划。要研究的问题: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研究地准备(实验材料):量筒、天平、小匙、搅拌棒、食盐、记录单研究方法:1. 用量筒取100毫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盐分成两克一份。3、把第一份食盐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搅拌棒轻轻搅拌,使食盐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这样的方法投入第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盐不能再溶解为止。4、统计一共溶解了多2. 研究结论:100毫升水能溶解大约36克食盐.实验二:“胶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

    22、中溶解吗”实验你是怎样完成的?你的预测:我认为胶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实验过程:1 分别在试管中加入10至15毫升水。分别往试管中加入1至2毫升醋、2 3 4 5 6 7 酒精和食用油。充分振荡后,静置一会儿。液体之间的溶解记录表 溶解过程胶 水醋酒 精食 用 油怎样进入到水中先沉入水底并蜷缩在底部直接与水混合直接与水混合浮在水面上在水中怎样扩散缓慢扩散扩散较快扩散较快不扩散是否溶解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实验结论:胶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够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涤剂,震荡后(食用油会溶解)。实验三:回忆课上做过的: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

    23、,完成: 面粉沙食盐高锰酸钾能否看见颗粒能能不能不能分布是否均匀否否是是是否有沉淀出现是是否否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能能不能不能是溶解还是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没有溶解溶解溶解根据以上实验,总结什么情况下物质才溶解: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第三单元声音复习提纲1.音叉是一种发生仪器,用来 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3.我们可以用高,低 ,强,弱对声音进行分类,描述和记录.5.我们说话时能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6.我们身上有一个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它是耳朵里的鼓膜 .7.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

    24、能 不断重复地做 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一个振动物体.8.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9.声音有高有低,有强有弱.10.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振动 幅度 越大,声音越 强 ,振动 幅度 越小,声音越 弱 .音量单位是 分贝 .11.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 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声音越 高 ,物体振动的越 慢,声音越 低 .音高的单位是 赫兹 ,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 振动 的次数 .12.在拨动钢尺或塑料尺的实验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尺子振动幅度 和音量之间的关系.13.尺子伸出桌子的 长度 与音高变化有关系.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

    25、桌面短,听到声音(高 ),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 低 );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 ),用力拨动时声音( 强 )。14.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 物体 时,会使物体产生 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 各种物质,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 另外 一个地方的.1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16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里面就成了 真空 .由于缺少声音传播所需要的 物质,所以听不到声音.17在月球上,没有 空气 ,即没有传播振动的 物质 ,宇航员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使用 无线电 设备.18.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时,回引起水的 振动 ,这说明 振动 是可以传播 .1

    26、9.从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和 橡胶管 传播的.20.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 振动 而发声,这主要是因为 水 能传播声音.21.声音能在 固体,液体 , 气体中传播.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22.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340 米,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1450 米.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 5000 米23.我们怎么听到声音的?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她周围的空气发生 振动 ,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 ,敲打 鼓膜 ,并使它 振动.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 传到充满液体的 内耳 ,引起液体的 振动 .大脑接受了 听觉神经 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觉到了声音.24我们的耳朵里有一

    27、个鼓膜,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 产生振动 .25鼓膜很薄而且 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 产生振动 .2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外耳 ,中耳 ,内耳 三部分.27.耳廓的作用:收集声音, 耳道的作用:传递声音, 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动, 听觉神经的作用:向大脑报告信息.28.声音大时,鼓膜振动得快,声音小时,鼓膜振动的慢.29.鼓膜很薄,如果外界声音特别大时,会使鼓膜穿孔.3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33.过高或过强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捂住耳朵 或 戴上保护装置.34.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 疲劳 或 造成损伤 ,

    28、从而导致听力下降.35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 助听器 ,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帮助人们使声音 放大.36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装置-发声罐.38.当别人咀嚼脆饼时,你听到的声音很小,而你自己咀嚼时听到的声音大,这是因为前者的声音靠空气传播,后者的声音靠固体传播,固体传播声音较强.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 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 强 ),轻轻拨,声音( 弱 )。12、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低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复习提纲4-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29、 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组成。4-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 同时参与、共同完成。4-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 直接观察 ,内部特点可以 借助一些工具 ,可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4-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 。骨骼 支撑着 我们的身体, 保护着 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4-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4-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 、 肺 等。4-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

    30、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4-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4-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4-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 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心脏 通过 血管 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4-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管、胃、小肠 和 大肠。食物被食管运输 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 磨碎 和 分解 的,在小肠里被 吸收 。4-5.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的生长提供养料。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齿、舌头、唾液 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门齿


    注意事项

    本文(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