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docx

    • 资源ID:507524       资源大小:30.9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docx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大纲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于 19 世纪 40 年代中期(1) 识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内容马克思主义作为个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根据恩格斯的描述,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做以下几点说明: 马克思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了它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而且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价值取向 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

    2、一脉相承,在本质上相一致的。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德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指 18 世纪下半期至 19 世纪上半期德国资产阶级在其形成、壮大和准备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哲学,包括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德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成果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

    3、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黑格尔把辩证法应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描述为由低级到高级的前进过程,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必然性, 不以任何个人的意志为转移。黑格尔的辩证法和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具有明显的神秘主义色彩, 并且不能把发展的观点坚持到底,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他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他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是它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 在

    4、历史观上仍然是唯心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摈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 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其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相对说来较为间接。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个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马克思主义哲学克服了这两个分离的片面性, 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结合起来 ,创立了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在内的完备而彻底的唯

    5、物主义哲学,从而在哲学领域实现了革命变革。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它产生于 17 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 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 19 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配第,中间经过亚当斯密的发展,到大卫李嘉图结束。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新兴资产阶级对落后的封建主义作斗争的重要理论武器,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巩固起了促进作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经济理论,如: 关于劳动是价值唯一源泉的思想。 关于劳动一般的抽象。 关于把价值区分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的观点。 他们对工

    6、资、利润、地租的分析中对剩余价值起源的探索,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关系的经济分析等这些都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起了积极作用。古典政治经济学也存在严重缺陷和错误,如: 关于把资本主义制度看成符合人性的、永恒不变的制度的观点。 把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看成自然规律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观点,以及价值理论中的矛盾和混乱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最主要的是严密论证了劳动价值论 , 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使政治经济学发生了革命变革。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19 世纪上半叶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德国古典哲学

    7、和英国政治经济学从阶级属性和社会功能上说,都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和为了维护资 本主制度。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不是颂扬和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是对它进行了尖刻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认为它只不过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阶段,并且提出了对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为了社会的设想。圣西门把设想的未来社会称为“实业制度 ”,傅立叶把设想的未来社会称为“和谐制度 ”,欧文的设想更为激进,欧文索要建立的则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工程主义劳动公社的联合体,并且废除了国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设想包含着一些合理因素,如关于消灭旧式分工,关于消灭城乡、工农、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早期结合,关于社会权利由对人的统

    8、治变为对物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的领导,国家消亡等观点 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2) 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3) 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4) 综合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2. 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 识记: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理想。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2) 领会: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3) 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4) 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3. 学习、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1) 领会

    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2) 简单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3) 综合应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1. 物质世界和实践(1) 识记:世界观。哲学。一元论。二元论。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运动和静止。时间和空间。实践的本质。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2) 领会:哲学基本问题。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关系。承认事物相对静止的意义。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实践的基本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我们所把握的物质世界是与人的实践相联系的

    10、物质世界。(3) 简单应用: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现实意义。2.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 识记:联系。新事物和旧事物。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内因和外因。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质。量。度。量变和质变。肯定和形式。本质和现象。(2) 领会: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多样性。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关系。肯定和否定的辩证统一。(3) 简单应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掌握事物的度的意义。原因和结果关系的原

    11、理及其意义。必然性和偶然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可能性和现实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事物的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3.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1) 识记:规律。意识。意识的能动性。(2) 领会:规律的特点。意识的起源。意识的本质。意识能动性的表现。(3) 简单应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4) 综合应用: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其规律1. 认识的产生及本质(1) 识记:认识主体的含义。认识客体的含义。(2) 领会: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12、力。实践是检验认 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主体的特点。认识主体的结构。认识客体的特点。 认识客体的性质。认识主体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的本质。唯物论的反映论和唯心论的认识论的 对立。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和旧唯物论的机械的反映论的对立。(3) 综合应用:认识的本质及其理论意义。2. 认识的辩证运动(1) 识记:感性认识的含义。感性认识的形式。理性认识的含义。理性认识的形式。(2) 领会:感性认识的特点。理性认识的特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反对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整个人类的认识是有限与无限

    13、的统一。(3) 简单应用: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3. 真理与价值(1) 识记:真理。谬误。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相对性。价值的含义。(2) 领会:真理和谬误的关系。真理的客观性。逻辑证明在认识和探索真理中的作用。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及其相互关系。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真理的价值表现在它的功能上。(3) 简单应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4) 综合应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4.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统一(1) 识记:思想路线。(2) 领会: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3) 简单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

    14、线的一致性。(4) 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第三章 人类社会以其发展规律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1) 识记:社会基本矛盾。社会存在。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社会心理。思 想体系(社会意识形式)。意识形态。非意识形态。个体意识。群体意识。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经济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2) 领会: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生产力系统的要素。生产关系体系。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和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的关系。

    15、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3) 简单应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是整个生产关系的基础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政治上层建筑与观念上层建筑的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4) 综合应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及其现实意义。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与选择性关系的原理及其历史和现实意义。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关系的原理及其意义。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 识记:阶级的实质。社

    16、会革命。社会改革。(2) 领会:两对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关系。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的根源。社会革命的类型。社会革命的形式。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社会革命与社会改革的区 别。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 综合应用:结合我国实际证明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特点。结合我国改革的实际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 识记: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三个界定。人民群众的含义和构成。普通个人。历史人物。杰出人物。(2) 领会:劳动是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与社会的关系。在历史创造者问

    17、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历史唯心主义的两个主要缺点。(3) 简单应用:结合实际说明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结合实际说明无产阶级领袖的历史作用。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及其现实意义。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现实意义。(4) 综合应用:正确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 资本主义的形成(1) 识记:使用价值。价值。具体劳动。抽象劳动。货币。价值规律。资本原始积累。产业革命。(2) 领会: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商品二因素。劳动二重性。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3) 简单应用:商品

    18、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的发展变化。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要求。(4) 综合应用: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仔私有制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1) 识记:劳动力商品。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价值增殖过程。绝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相对过剩人口。(2) 领会: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的本质。资本积累的必然性。资本积累的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3) 简单应用: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19、剩余价值两种生产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资本积累的实质与后果。(4) 综合应用: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与超额剩余价值生产及其相互关系。3.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1) 识记: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资本主义政党制度。资本主义的普选制度。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2) 领会: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内容。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3) 简单应用: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制度。资产阶级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利己主义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4) 综合应用: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第五章资本的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

    20、配1. 资本的循环和周转(1) 识记: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资本周转。周转时间。周转速度。固定资本。流动资本。(2) 领会:产业资本循的三个阶段。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生产资本的构成(3) 简单应用:资本循环与价值增殖。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预付资本的总周转速度。(4) 综合应用: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2.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1) 识记:单个资本。社会资本。社会总产品。(2) 领会:社会总产品及其分类。社会总产品的构成。资本主义仔生产周期的阶段。(3) 简单应用: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4) 综合应用:社会资本简单再

    21、生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事件。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过程和实现条件。3. 产业资本的利润和平均利润(1) 识记:生产成本。利润。平均利润。生产价格。(2) 领会: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影响利润率的因素。(3) 简单应用: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平均利润。平均利润率水平的决定。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4) 综合应用:平均利润的形成与本质。生产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作用形式的变化和超额利润。 4.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1) 识记:商业资本。 (2) 领会:商业资本的本质和职能。 (3) 简单应用:商业资本的作用。 (4) 综合应用:商业利润的来源。 5.借贷资本和利息 (1) 识

    22、记:借贷资本。利息。银行资本。银行利润。股票和股息。 (2) 领会:借贷资本的形成。借贷资本的本质。利息的本质和来源。 (3) 简单应用:资本主义银行及其职能。股票价格。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股票控制额。 (4) 综合应用:利息率及其决定因素。股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 6.农业资本和地租 (1) 识记:地租。土地价格。 (2) 领会:资本主义农业中剩余价值分配的特点。级差地租的两种形态。 (3) 简单应用:绝对地租仔当代的新变化。 (4) 综合应用:级差地租及其形成条件、原因、源泉。绝对地及其形成条件、原因、源泉。第六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1) 识记:垄

    23、断的形成。金融资本。金融寡头。资本输出。国际垄断组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 领会:垄断和竞争。垄断利润及其来源。垄断组织的形成与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3) 简单应用: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战后以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原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4) 综合应用:垄断资本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发展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调控。垄断资本注意在世界范围的扩展。 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识记:经济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 (2) 领会: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 (3) 简单应用:经济全球化在当代的发展。当代资本

    24、主义的新变化。 (4) 综合应用: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1) 识记:人类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和更替的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 领会: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过渡性质。 (3) 简单应用: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4) 综合应用: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度是一个复杂的、曲折的、长期的历史过程。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 识记:无产阶级革命。无产阶级专政。 (2) 领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25、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 简单应用: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 2.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1) 识记:社会主义实践。 (2) 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3) 简单应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4) 综合应用:不断探索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3.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1) 识记:马

    26、克思主义政党。 (2) 领会: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 (3) 简单应用: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4) 综合应用: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八章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1) 识记: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2) 领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3) 简单应用: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4) 综合应用:马

    27、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2.共产主义是色回回历史发展的必然 (1) 识记: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 (2) 领会: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需经更长的实践过程。 (3) 简单应用:从社会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特点。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长期过程。共产主义仔世界范围的实现是长期、曲折、复杂的历史过程。 (4) 综合应用:人类社会历史必然发展到共产主义。 3.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 识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领会: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 简单应用: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 (4) 综合应用: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学考试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