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docx

    • 资源ID:5073495       资源大小:43.53K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docx

    1、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1 我们的民族小学学习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学习重点和难点: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生活,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二、出示自学目标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傣族阿昌族德昂族,摔交穿戴招引蝴蝶孔雀舞铜铃粗壮凤尾竹”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教学重难点:读出对这所民

    2、族小学的喜爱之情。三、自学指导1、提出读书要求:自己小声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学习目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四、先学后教(一)、听写词语标本、坪坝、傣族、昌盛、昂贵、爱戴、绚丽、蝴蝶、跳舞、摔跤、铜钟、尾巴、打扮、欢唱、飘扬、敬礼、好奇、游戏、招引、热闹、古老、粗壮、洁白、摇晃(二)、多音字好ho( )ho( )干gn( )gn( )(三)、形近字组词戴( )傣( )绚( )铜( )跤( )栽( )泰( )询( )洞( )较( )(四)、在()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服装 ( )的老师 ( )的国旗 ( )的铜钟 ( )的枝干 (

    3、)的粉墙五、合作探究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1学生逐段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同桌间互相说说读了这一段知道了些什么?2组织朗读比赛,你最喜欢读哪段,读出你的感情来。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六、当堂训练1、“这就是我们民族小学”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2、我会拼png b h di chun di() ( ) ( )zho hu tng zhng kng qu w () ( ) ( )注意读准带点字的读音哟!3、我会读有困难查查字典!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徳昂族的,还有汉族的

    4、。4、我能填 png di h( )坝 ( )表 ( )蝶( )果 ( )领 二( )( )等 爱( ) ( )水5、我会选 把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划掉。放学了,操场上十分(安静 宁静 平静)。想着妈妈期待的目光,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安静 宁静 平静)。6、画龙点睛( )的国旗 ( )的服装( )的小鸟 ( )的铜钟( )的老师 ( )的枝干第二课时一、板书课题我们的名族小学二、出示学习目标 1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三、先学后教a、自读感悟我轻声读课文,边读边展

    5、开想象,早晨,同学们来上学了,我好象看到了这样的情景:_b、朗读:早晨的校园多美啊,你喜欢这时的校园吗?那么就把你的喜欢的情感用你的朗读来表达出来吧。学生自读自练,小组交流。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章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四、合作探究1、想想说说这所小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和小伙伴说说。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我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因为( )。2读读比比 你喜欢哪句话?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 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课间活动真热

    6、闹!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学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五、比赛流利朗读课文你喜欢这所民族小学吗?分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如:上课时民族小学的学生读课文非常好听,下课时他们尽情嬉戏,非常快乐等等。六、当堂训练1、积累窗把文中的好词佳句,抄写下来。2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3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4、早晨,从 上,从 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 族的,有 族的,有 族和 族的,还有 族的。大家 不同, 不同,来到学校,都成了好朋友。那 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 。

    7、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 ,向敬爱的老师 ,向高高 的国旗 。“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 ,树枝不 了,鸟儿不 了,蝴蝶 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几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 地听着同学们读课文。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 ( )摔 ()做 , 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所边疆的民族小学。古老的 ,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 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1).在“ ”中按课文内容填空 (2). 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_

    8、(3).在“()”中补充适当的标点符号(4).填写合适的词语()的小鸟()的老师()的小学古老的()粗壮的()洁白的()(5).补充句子同学们从(),从(),从(),捡出了许多果皮纸屑,公园里很快变得干净了。在家里,王玉为妈妈(),为爸爸(),为奶奶(),大家都夸她是孝敬长辈的好孩子。板书设计:1、我们的民族小学穿戴不同 语言不同共同学习共同游戏热爱团结 2.金色的草地学习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

    9、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重难点: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快乐。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直接板书课题,设疑: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如: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金色的草地是怎么样的?二、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三、自学指导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学生轻声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和美句。2、小组内互相认读生字新词和课文,正音并推荐组员。3、展示交流:小组推荐代表认读新

    10、词比赛。4、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读课文,正音。 四、合作探究1、根据设疑提出的问题展开小组学习。2、全班交流,感悟课文:如:草地为什么是金色的?你从哪儿看出来?课件演示整片蒲公英的景色,观看蒲公英。说说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受?你最想再这样的草地上做什么?如:金色的草地怎么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课件演示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说说此时兄弟俩的心情怎样?用这样的心情读一读。理解词语“一本正经、假装”,然后加上动作让学生读一读。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情景?用“有点像有点像还有的像”联系说话。兄弟俩还会玩什么游戏?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

    11、你的声音来表示吧!有感情地读一、二自然段。草地会变颜色: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划出相关句子。五、当堂训练出示填空题,同桌互相说说蒲公英变色的原因:蒲公英的花就像(),可以()、()。早晨,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中午,花朵(),是()色的,草地也是()色的;傍晚,花朵又(),是()色绿色圃中,草地就变成()色的。学生上台讲述蒲公英变色的原因。你知道这个秘密后,想对蒲公英说什么?第二课时一、直接板书课题二、出示学习目标 1、会写个生字。能正确书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读懂

    12、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三、合作探究1、“摘蒲公英”游戏:把蒲公英状的生字卡片认读后,贴在黑板上,师读词语,指名学生上台取卡片,并领读遍。这朵“蒲公英”就作为学生的奖励。2、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的第一至第三自然段。3、指名演一演:兄弟俩玩耍的情景。4、指名述说草地变色的原因。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画画、动手实验、查资料等)来解决问题。(1)自由组合,分小组谈论。(2)小组汇报学习成果:读书小组:直接读第三段。一个学生读书,其它学生补充解释。着重用书

    13、上的语言来回答问题。读到早晨、中午、傍晚的景色时,请画画组的同学展示他们的图画,并解释。 出现蒲公英的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动手实验组的同学来解释。可以把自己的手当做蒲公英来演示,也可以拿着蒲公英的实物来说明。 结合学生的小组汇报,看有关蒲公英的课件。其中有蒲公英开黄花、蒲公英种子的画片。 讨论:发现了蒲公英的这种开花规律后,我和弟弟有什么变化吗?学习第二段与第四段,进行对比。理解第二段的“我们总是为了寻开心,随意揪掉这些不引人注目的小花。”和最后一段的“从那时起,我们不再随意揪它,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我和弟弟为什么能发现蒲公英的开花规律呢?仔细观察。大自

    14、然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知道。四、先学后教1、读第四自然段。2、说说我们为什么会爱上“蒲公英”?蒲公英为什么能成为我们最喜欢的花?3、为什么说蒲公英跟我们一起睡觉一起起床?你怎么理解?五、当堂训练听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掌、有趣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随意揪新发现最喜欢 早晨中午傍晚 绿色黄色绿色 细心观察3 爬天都峰学习目标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峰顶、似乎、忽然”等12个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3分

    15、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4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重点、难点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爬天都峰的过程以及爬上天都峰后的思想变化。 2读懂课文最后一段中爸爸的话:“你们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二、创设情景,揭题导入1初步了解天都峰及“鲫鱼背”。看天都峰的风光片或图片,及天都峰的资料。说说“鲫鱼背”名称的来历。 2导语激情,揭示课题。 天都峰是如此的高,如此的险,登山的小路像天梯似的挂在陡峭

    16、的山岩上,使许多游客望而生畏,能够登上山顶的人,真可称得上是“勇士”了!我们认真地阅读课文,勇攀高峰,一定觉得大有收获。让我们一起去“爬天都峰”吧。(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三、先学后教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2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3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4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5、再读课文,了解大意6、边读边想,简要回答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相互鼓励,一起登上天都峰。)四、当堂训练1认读要求写的11个字,并分别组词。峰( ) 苍( ) 仰( )锋( ) 枪( ) 迎( )辫( ) 勇

    17、( ) 顶( )辩( ) 桶( ) 钉( )2与熟字比较,识记字形峰蜂:“蜜蜂”是昆虫,所以“蜂”是“虫字旁”;“峰”指的是山的尖顶,跟“山”有关,所以是“山字旁”。辫辩、辨:三个字的左右两边都是“辛”,关键要看中间。和言语说话有关的是“辩”;“辨”要用眼睛看,自然要加上“眉毛和眼睛”;“辫”和发丝有关,中间是条“丝”。2、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第二课时一、出示学习目标:1、继续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3. 通过对词、句的理解,弄清“我”登天都峰前后的思想变化。 4. 读懂课文结尾的一句话。5把握课文的主要内

    18、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了困难。6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体会文章最后一句话的含义。二、自主学习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要用“爬”而不用“登”呢?2、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3、在爬山之前,望着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课文,想想从那些词语、句子中看出“我”有害怕畏惧的心理。三、合作探究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中,两人的话里都有一个“也”字,体会其中的意思。2、我们是怎样爬上天都峰的?3、“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时,两人为什么相互道谢?两人话中都有“勇气”一词,体会其中的

    19、含义。4、读爸爸的话,讨论:“汲取”是什么意思?“我”和老爷爷是怎样相互“汲取”力量的?5、你从“爸爸”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四、朗读展示“我”和老爷爷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人物的心情在对话了充分流露,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去爬天都峰,感受爬山的快乐吧!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心理。五、课堂小结这节课,同学们学得积极主动,课文爬天都峰主要讲了在暑假里,爸爸带“我”去爬天都峰,“我”与一位素不相识的老爷爷,互相鼓励,一起爬上天都峰的事,从这件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呢? 六、当堂检测1组词。陡( ) 乎( )

    20、攀( ) 思( )级( ) 颤( ) 勇( ) 取( )2理解词语。笔陡:奋力:3造句。终于:鼓舞:4.槐乡的孩子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愉。掌握生字词。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3、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课时安排:1课时。一、导言激趣,提示课题。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交学费,体会到了种种劳动的乐趣,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二、先学后教1、各自轻声读,遇到生字拼读一下,较长的句子或者一

    21、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三、合作探究1. 槐树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是什么样的?文中还把槐花比做什么?2. 槐米有什么作用?3. 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课文。4 八月份,天气怎么样?找出课文中相关的句子。5. 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孩子绝不会错过槐树开化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花的?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3、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

    22、。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五、当堂检测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孩子 ( )的歌声 ( )的孩子 ( )的歌声 2、 按课文内容填空。(1)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_大小,散发着_,不_闻是闻不到的。(2)_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_的微笑进入_。板书设计:勤劳懂事,分担父母的辛劳4槐乡的孩子可爱吃苦耐劳,有很强的自立精神以苦为乐,快乐的歌声、甜蜜的微笑5、灰雀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

    23、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出示自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摘抄描写灰雀的人句子和词语表中的词语,做到书写工整。2、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二、自学展示:1、今天我预习课文的题目是 ,读了这个课题我知道了课文 。通过( )、( )等方法我知道了列宁( )等信息。2、我先把课文试读了一遍,读的时候,遇到生字我首先读准了字音,分

    24、清了字形,我是用以下方法自己学习字词的。读课文中生字并注音组词,我认识的生字有 。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有( ),我用( )方法把它们都认识了。通过预习,我认为容易读错的字有( ),容易写错的字有( ),所以我要提醒提醒各位同学。通过读课文我认识的新词有 。我用查字典和( )的方法理解的词语有 ,我把意思写在了书上。3、我又把课文读了一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我就用尺子画上横线,共有 处,我会想办法读通顺的。我停下来多读几遍就读通顺了 处。我请爸爸妈妈读给我听,又读通了 处。4、再次细读课文,我又知道课文有( )个自然段,课文主要讲的是( )( )和( )这三者之间的故事。这个故事体现了列宁( )以及小男孩的( ) 。5、写字练习。第二课时一、出示自学目标:1、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2、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和对男孩的尊重与保护,以及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二、自学展示: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知道课文主要讲了(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