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docx

    • 资源ID:5072223       资源大小:32.83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docx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一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 )A化学 B文学 C化解D改易2宫廷文化属于( )A上层文化 B 底层文化 C市民文化 D 中层文化3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了( )A第一个温暖期 B第二个温暖期C第三个温暖期 D第四个温暖期4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地区,曾被称作( )A南夷 B南蛮 C西南蛮 D西南夷5南北朝时期,北方处在游牧人群向农业居民转化的时期,但占有很大比重的仍是( )A农业及牧业经济 B农业及狩猎经济 C牧

    2、业及狩猎经济 D农业经济6尧典载于( )A春秋经 B竹书纪年 C古石经 D 尚书7老子认为,取法“自然” B“治人” C“治心” D“治学”8名家公孙龙及惠施的理论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即( )A“人”与“物”的关系问题 B“虚”与“实”的关系问题C“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D“主”与“客”的关系问题9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 )A淮南子 B开元占经 C四时纂要 D四民月令10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A高车部 B黄帝 C鲁班 D伏羲11我国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 )A预测天气B研究天体运行 C研究太阳D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12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学专著

    3、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 B宋 C元 D 明13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 )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 昭穆制14在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君王的首要职责是( )A树立权威 B军事征伐 C休养生息 D。沟通天神15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 )A齐国 B鲁国 C晋国 D秦国16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候死曰薨,大夫曰卒,土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丧葬礼仪的( )A。规范性 B调和性 C 等级性 D 延续性17哲学观念、伦理道德、审美意识等属于( )A物质文化 B生产生活文化 C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18 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

    4、思维模式是( )A整体思维 B类比思维 C辩证思维 D 抽象思维19下列关于“中庸之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中庸”是由周公提出来的 B“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C“中和”意为“除掉两端只取中间” D“中庸之道”是中国古代一种很好的教学原则与方法20周代,人们按四时祭祀祖先,夏祭叫( )A B 禘 C 尝 D21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的著名道士是( )A寇谦之 B陶弘景 C孙思邈 D葛洪22对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不能用汉字直接写出其形或不能直呼其名的文化事象称作( )A。语系 B语音 C避讳 D崇拜2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所运用的汉语汉字修辞格是( )A 回文 B顶真 C 对偶 D

    5、析字24中国文化与域外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的交流与融合发生在( )A秦汉时期 B 汉唐时期 C宋明时期 D 明清时期25提出“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之预言的是( )A孙中山 B蔡元培 C 李大钊 D章太炎二、多选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下列选项中属于广义文化产品的有( )A农具 B陶器 C 雕塑 D绘画 E典籍27后期法家的主张有( )A以杀去杀 B以乐去乐 C 以仁去仁 D以刑去刑 E以礼去礼28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居住用房的主要方式的有( )A半穴式 B干栏式 C 塔楼式 D井干式 E哥特式29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三省”包括( )A中书 B

    6、门下 C 尚书 D内阁 E枢密院3020世纪30、40年代新儒家的代表有( )A贺麟 B冯友兰 C 余英时 D刘述先 E胡适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31文化思潮32墨家学派33毕昇34法经35知行合一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中国稻作农业未在岭南形成的原因。37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大势。38简述印刷术发明及传播的历史。39简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40简述中国人的修辞观。五、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42简述儒家的义利观。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测试题一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D 2

    7、A 3B 4D 5 C 6D 7C 8C 9A 10 B 11D 12B 13C 14D 15 A 16C 17D 18C 9B 20 B 21C 22C 23A 24B 25 C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6A B C D E 27A D 28A B D 29 A B C 30 A B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在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32该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是墨翟。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到了战国时期,该学派在逻

    8、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的发明创造。33毕异,宋仁宗时期(11世纪中叶)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节省工料,又提高了效率,加速了我国印刷业发展。34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在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35中国古代哲学的“知行”问题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更是一个伦理道德的问题。古代哲学家主张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1)岭南籼稻自然生长,四季不缺;(2)岭南原始居民没有改良籼稻品种之必要;(3)与上述两点相

    9、反的长江中下游在提高产量的要求下,籼稻才得以改良,从而形成了中国稻作农业。37(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于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从而引发了各国的变法大思考,构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部分。(2)民力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经济。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38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公元11世纪中叶),毕异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公元8世纪时雕版印刷术传人日本;1415世纪,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术并行欧洲。39(1)追求神似,注重意境;(2)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3)与诗、书、印密切配合。40(1)特别重视言辞的内容,

    10、提出言辞应该诚信; (2)特别注重语言的传达效果; (3)特别重视说话的场合、对象、时机和分寸; (4)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与华美这一矛盾。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1)正面影响:第一,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第二,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2)负面影响:第一,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第二,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42义利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儒家学者对“义”进行评价时,往

    11、往把“利”作为它的对立面,在义利之辨中反映出重义轻利的思想观念;“利”就是物质利益,“义”是行为原则,对物质利益的追求,必须以义为前提。孔、孟、荀、董等都主此,体现了儒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观念。当然,儒家在强调义的重要性时,过分地抑制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这种倾向曾对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不良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测试题二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古代的吉礼,据周礼讲,就是_的典礼。2.西周官吏选拔制度,春秋以前主要是世袭制,战国时期,逐渐实行_制,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3.中国从辛亥革命以后至今主要采用阳历,而在此前所使用的是_历,因其便于农事,至今仍在农村使用。4.中国

    12、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是_。5._的诗歌真实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被公认为“诗史”。6.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是_。7.宋元话本的名目很多,现存的可以分为小说话本和_两大类。8.朱熹认为客观精神的“理”是世界的本源,陆九渊认为主观意识的“_”是世界的本源。9.印章字体,一般采用_。10.古代通称棋艺为“博奕”。“奕”是_。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1.姨诀称姨夫,自己与姨夫关系为妯娌。( )2.江西庐山的岳麓书院是北宋著名书院。( )3.自秦始皇以后,方孔圆钱成为中国铜钱的固定形式,直到清末,沿用了两千多年。( )4.韩愈以

    13、文为诗、讲才学、发议论,开创了诗坛的新局面。( )5.王实甫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他一生创作了近70种剧本,留存下来的有18种。( )6.农民是民间故事的传播者也是它的主人公。( )7.从唐代开始,科举考试题中有“判”,即判决书。( )8.住持是一寺之首,又称方丈。( )9.明末清初一些杰出思想家如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都是科举制的强烈批判者。( )10.敦煌文书大致可分为宗教文书和世俗文书两大类,其中世俗文书数量较多。( )三、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40分)1.现存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

    14、三礼”,即周礼、( )、礼记。A.仪礼 B.家礼 C.小戴礼 D.大戴礼2.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 ),第一个年号是建元。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武帝 D.光武帝3.春秋战国时期,民间开始出现了私人办的学校,( )是其首创者。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庄子4.唐时科举考试( )一次,考前各地举子先向礼部报名,投递履历表,叫做“投状”。 A.每年 B.两年 C.三年 D.四年5.中国历史上的准确年代计算,是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 )年)开始的,迄今不曾中断。A. 827 B. 841 C. 781 D. 516.建安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 ),赠白马王彪是其代表作。 A.曹

    15、操 B.曹丕 C.曹植 D.王粲7.向年轻人谆谆传授自己刻苦学习体会的送东阳马生序是( )的作品。A.刘基 B.宋濂 C.高启 D.归有光8.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文赋代表作品有阿房宫赋、( )、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A.子虚赋 B.洛神赋 C.登楼赋 D.秋声赋9.( )作戏为六绝句,以诗论诗,从此,论诗诗成为古代诗论的形式之一。A.李白 B.杜甫 C.韩愈 D.苏轼10.古典诗歌分为古体、近体两大类,始于( )A.南朝 B.汉代 C.唐代 D.宋代11.骈文句式以( )为主。A.三五 B.四六 C.四七 D.四八12.民本思想是( )政治观的精华。A.老子 B.庄子 C.孟子 D.韩非13.日知

    16、录是( )的著作。A.方以智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14.严复在近代思想史上的最大贡献在于翻译了( )A.法意 B.原富 C.群学肆言 D.天演论15.最能代表隋唐佛教特点的,是宗派佛教的出现。从隋到唐,先后出现了( )个佛教宗派。A.四 B.五 C. 六 D.八16.隋唐时的孙思邈精于医药,后世尊称为药王。他是( )A.佛教徒 B.道教徒 C.伊斯兰教徒 D.基督教徒17.以道教为题材的神魔小说,最有名的是( )A.搜神记 B.西游记 C.封神演义 D.东周列国志18.真正代表魏晋新学风的著作是魏王弼的( )和何晏的论语注。A.春秋注 B.周易注 C.周礼注 D.尚书注19.盛行

    17、( )是宋代书法的一大特色。A.楷书 B.行书 C.隶书 D.草书20.蔡伦首创了用( )造纸,这是造纸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技术革新。A.树皮 B.麻头 C.麻布 D.麻皮纤维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七夕 2.木兰辞 3.四大传说 4.盂兰盆节 5.钟鼎文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什么叫“三言”、“二拍”?2.你怎样理解墨子的认识论?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简述汉代统治者对法制进行的改革。2.简述王充的哲学思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测试题二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祭祀2.客卿 3.阴阳或农4.离骚5.杜甫6.汉书7.讲史话本8.心9.篆

    18、书10.围棋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2. 3. 4. 5. 6. 7. 8. 9. 10.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A 2.C 3.B 4.A 5.B 6.C 7.B 8.D 9.B 10.C 11.B 12.C 13.C 14.D 15.D 16.B 17.C 18.B 19.B 20.A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七夕”是古代的一种节日,农历七月七日,据说是夜牛郎织女鹊桥相会,人们陈酒脯瓜果于庭中,妇女织彩缕向月穿七孔针,穿过者为得巧。2.木兰辞是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篇章,它歌颂了代父从军的女英雄木兰。3.“四大传说”指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

    19、与青蛇、梁山伯与祝英台四大民间故事。4.孟兰盆节是群众性最强的佛教节日,时为农历七月十五日,佛寺于此日举办孟兰盆会。5.“钟鼎文”是指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刻的铭文,因铭文多刻在青铜的礼器或乐器上,所以叫钟鼎文。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三言”指冯梦龙编纂的古今小说(又名喻世名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二拍”指凌濛初创作的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惊奇。2.墨子的认识论属于唯物论的经验论。他把客观感觉经验作为认识的基础。墨子还提出了检验真理的三条标准,即“本”、“原”、“用”。“本”即间接经验,“原”即直接经验,“用”即通过实践效果进行检验。但由于墨子片面强调感性经验,轻视理性思维,往往把

    20、错误的传闻和幼觉假象也当成真理。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汉代统治者对法制进行的改革:(1)废除苛法和酷刑。(2)优恤老幼废疾。(3)推行谳狱制度。谳狱,即评议定罪量刑。 (4)以春秋决狱。即引易、书、诗、礼、乐和春秋等六部儒家经典著作为断案的准绳。 (5)以儒家教义解释法律。汉代法制改革,是统治者不断总结经验修订秦法制的过程,也是儒家思想逐步影响封建法制的过程。2.王充的哲学思想: (1)王充认为构成世界的基础是“气”,万物因气而生。(2)在认识论方面,王充坚持唯物主义立场,反复强调,人的知识只能通过人的感官和外界接触得来,尖锐批判当时流行的圣人“神而先知”论。(3)王充既重视

    21、感性经验,又重视理性思维。 (4)在社会历史观方面,王充肯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5)王充虽然否认神秘的天命论,却陷入唯心主义命定论。王充的唯物论仍然是朴素的,还存在不少的漏洞。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测试题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进到“文化”,人们常常引用“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此语出自( )A.论语 B.易 C.荀子 D.礼记2.在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中,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翰的( )A.大西洋 B.印度洋 C.太平洋 D

    22、.北冰洋3.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条件是( )A.人文环境 B.地理环境 C.生活环境 D.自然环境4.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 )A.西周 B.东周 C.汉朝 D.明朝5.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 )A.先秦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 D.隋唐两宋6.传说车的发明者是( )A.黄帝 B.高车部 C.鲁班 D.伏羲7.我国古代著名的法医专著洗冤录的成书时代是(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8.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 ) A.西周 B.战国 C.秦朝 D.唐朝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 ) A.

    23、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C.秦律 D.汉九章律10.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中,提出“中庸”这一价值原则的是( )A.老子 B.庄子 C.墨子 D.孔子11.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集中反映在( )A.论语 B.孟子C.礼记大学 D.荀子劝学12.在现代中国的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代表本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少数民族达到( )A.24个 B.20个 C.16个 D.12个13.在近代否定汉字的主潮中,明确提出汉字与拼音文字优劣互补主张的学者是( )A.章炳麟 B.吴稚晖 C.鲁迅 D.钱玄同14.“五四”以后的20年代,主张“儒学复兴论”的代表人物是( )A.贺麟和冯友兰 B.梁赖溟和熊十力C.唐

    24、君毅和牟宗三 D.余英时和杜维明15.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过很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制度是( )A.宗法制 B.监察制度 C.科举制度 D.法律制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有二至四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16.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文化成就表现在( )A.土地的开垦 B.水利的兴修 C.运河的开凿 D.沙漠的治理17.秦朝统一王朝政治下,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其下有“三公”,即( )A.丞相 B.太尉 C.尚书 D.御史大夫18.下列选项中,体现魏晋南北朝文化大势的有( )A.文化的动荡与混乱

    25、 B.民族大融合的“汉化”与“胡化”C.南方的开发与新的经济文化区的出现 D.三教鼎立互相激荡19.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瑰宝中,孙思邈编写的医学著作有( ) A.针炙甲乙经 B.千金要方C.千金翼方 D.伤寒杂病论20.下列选项中,体现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指导思想这一文化特色的有( )A.天人合一,观物比德 B.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指导立法、司法C.以德为主、德刑并用 D.引经断狱、引经注律21.中国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有( )A.等差性 B.调和性 C.规范性 D.唯一性22.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 )A.仁爱孝梯 B.谦和礼让 C.重义轻利 D.真诚有信23.下列哪些方

    26、言属于现代汉语七大方言之一( )A.北方话 B.南方话 C.客家话 D.吴语24.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 )A.识字教学 B.写字教学 C.句子训练 D.作文训练25.下列选项中,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象有 ( )A.对联 B.字谜 C.预言 D.姓名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6.广义文化27.新石器时代28.摊丁入亩29.宗法制30.语言崇拜四、判断改错题(本大共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命题正误,正确的在其题干的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改正。31.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是上层文化精华的荟萃。( )32.夏是我国第一个皇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

    27、公元前17世纪。( )33.科举制是由宰相主持,以分科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34.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35.汉字艺术的中和之美就是将各种变化的因素协调于一个圆圈之内,达到稳定而又不失灵活的表观形态。(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6.简述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37.简述清朝时期文学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38.简述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四种模式。39.科举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有哪些?40.简述20世纪中国文化三大主要思潮。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试论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42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征。全国20XX年1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概论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中国经典的“文化”是指人的( )A后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B后天物质的创造C先天修养与精神、物质的创造 D后天修养与精神2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测试题共4套含参考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