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年产3万吨聚丙烯车间工艺设计Word下载.docx

    • 资源ID:5062890       资源大小:67.31KB        全文页数:6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年产3万吨聚丙烯车间工艺设计Word下载.docx

    1、 国生产的聚丙烯注塑料主要为均聚物,只能用于生产日用品等对性能要求不高的产品。也有部分经过改性的产品用于生产家用电器的部件,但嵌段共聚物的抗冲击性能较差,特别如洗衣机桶专用树脂,在流动性和抗冲击性能等方面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国外聚丙烯就乘虚而入。 又如BOPP料,成膜性及熔体强度较差,只能用于生产普通的光膜和部分珠光膜,能用于生产烟膜和电工膜的不多。用于宽幅、高速BOPP生产线的原料都要依赖进口。 此外,国生产的聚丙烯纤维料不能满足高档无纺布和运动服装的用料要求,主要是灰分和可纺性差。(三)我国聚丙烯的消费状况 40年来,以聚合物为基础的丙烯已经成为为用户提供价格优惠、性能优良的树脂家庭中的一员

    2、。聚丙烯以其浓度低、拉力强;焊接温度高;刚性和撞击强度平衡好;应力裂缝阻力强;化学抗阻性高;承受温度不变形等特性为用户提供了经济实惠的效用。聚丙烯树脂有三种类型: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振共聚物。树脂可适应于许多不同的纺丝工艺,如挤压,热成型,注入成型,吹模成型。聚丙烯广泛用于生产绳、索所用的纤维和长丝;地毯背面和发货麻袋打包的包裹等所用机织织物;消耗品如菱形花纹盖布和医用服装所用非机织织物;用于卷烟和食品包装的弹性模;汽车部装潢,家庭用具,小型器具,洗碟机衬里,冷冻机衬里,箱包和玩具的吹膜部件。聚丙烯树脂不断寻找着适合多种经营市场新的应用,替换成本较高的材料,如ABS、尼龙、热塑高弹体(TPE

    3、)等。由于其价格、性能的要求,树脂这个家庭已经很满意其在近20年来产品每年增长近10%的成绩,而且1996年全球产量达22.7百万吨的优异成绩。进入新千年,聚丙烯的前途以其高于GNP增长的速度成长还会是很光明的。亚洲东南部地区和太平洋周边国家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因为其人口密集,市场广阔,经济增长迅速,平均收入和消费水平等方面都很有潜力。在亚洲东南部地区(不包括日本)人均聚丙烯的消费大约为1.85kg,而欧洲西部为11.2kg,日本为19.6kg,美国为20.9kg。全球聚丙烯年需求量增长为6%,亚洲南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更高一些(10%)。在中国,1996年,聚丙烯的需求为220万吨,中国为世界第

    4、三大市场,仅次于美国和日本,进口大约44%。中国现有的大多数聚丙烯工厂的生产规模不大,而且主要生产均聚物。今年来,工厂建设规模扩大,均聚物,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量大幅增加。虽然我国聚丙烯工业发展迅速,但仍不能满足国市场对聚丙烯的需求。从80年代初开始,我国每年都要进口几十万吨的聚丙烯树脂,到90年代,聚丙烯的进口量以平均每年11.3%的速度增长。1995年我国聚丙烯进口量突破100万吨,1999年达到147.3万吨。预测2005年,聚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400万吨/年,产量为370万吨,需求量为540万吨,缺口170万吨;到2010年聚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510万吨/年,产量为480万吨,需求

    5、量为670万吨,预计缺口190万吨。我国的聚丙烯的消费以编织袋和捆扎绳为主,注塑、薄膜、纤维等所占比较小,说明我国聚丙烯消费市场还不成熟。预计未来十年中,我国聚丙烯的应用结构将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用于工业、汽车、家电制品的注塑级聚丙烯将有明显增长,纤维级聚丙烯、BOPP、家用电器专用料、汽车专用料的需求将会有较大的增长,编织袋消费的比例将下降。同时丙纶纤维及无纺布将是我国聚丙烯树脂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市场,并且在医疗卫生材料方面的消费增长将大幅度地增加。80年代以后,世界聚丙烯生产技术的发展有以下特点:(1)本体法Montell的Spheripol工艺和Amoco、UCC的气相法工艺占有优势

    6、,生产工艺趋向简化,建设投资及生产成本逐渐降低。(2)茂金属催化剂技术使产品的性能得到显著改进,将会进一步扩大聚丙烯的应用领域。改进的Ziegler-Natta催化剂也使聚丙烯产品的性能得到很大的改进。(3)聚丙烯催化剂的发展已经导致以聚丙烯为基础的工程塑料的发展,如Himont的Catalloy和Hivalloy工艺,通过这些技术生产的聚合物大大拓宽了产品的应用围。(4)新开发的丙烯/乙烯嵌段共聚PP、高乙烯含量抗冲PP共聚物,高熔体强度热成型PP、超高流动性PP等共聚物改进了聚丙烯的性能,开辟了新的市场,许多高增长率的聚丙烯的应用都要求采用共聚物,共聚物性能比均聚物好并且稳定,共聚物的应用

    7、领域正在逐步扩大。(5)聚丙烯改性产品的消耗量正在不断增加,改性可使聚丙烯在很宽的应用围适应市场的要求。(6)近年来我国聚丙烯行业也得到了十分迅猛的发展,而且潜在的市场空间仍十分广阔。随着石化行业的发展,我国的聚丙烯技术必将迅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四)我国聚丙烯的发展前景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预计到下世纪初国聚丙烯的应用结构将向发达国家的应用结构靠拢,即注塑级聚丙烯将有明显增长,纤维级聚丙烯、BOPP、家用电器、汽车等专用料需求会有较大的增长,编织袋应用比例将有所下降。但编织制品仍将是国聚丙烯消费的第一大领域,其主要用户是粮食、化肥、水泥的包装,其次是糖、盐、蔬菜及其他工业用包装。今后

    8、编织制品一方面将向大型、重型化包装袋发展。各种功能性编织袋,如耐高温、耐老化等编织袋的需求也将有一定的发展。注塑制品为聚丙烯的第二大消费领域,主要用于硬包装(如容器、周转箱、托盘、瓶盖等)、消费用品(如厨具、家具、花盆、旅行箱等)、运输(如汽车装饰、保险杠、蓄电池壳等)、器械及医疗制品(如注射器、工具箱、料盆等),在这些应用中聚丙烯将替代传统材料如木材、玻璃和金属等。薄膜是聚丙烯的第三消费领域,包括BOPP、CPP等,其中BOPP由于其具有防潮、机械强度高、尺寸稳定性好、质轻、无毒、无臭、印刷性能良好而广泛用于印刷、涂布、香烟及食品包装袋、真空镀铝、电容器等方面,预计到2005年仅BOPP的需

    9、求量将达到630660kt。丙纶将是聚丙烯发展潜力最大的品种,除用作服用纤维外,产业用丙纶是最活跃的市场。随着对工程质量的重视,聚丙烯无纺布将在道路、水库、堤坝建设等方面的应用将迅速增加。此外,在医疗及卫生材料方面的消费增长也会变很快。预计到了2005年,丙纶的需求量将达到550600kt。据初步预测,20002005年国聚丙烯的需求将以年均7%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全国聚丙烯的消费量将达到6000kt左右。根据有关建设计划报道,19992000年新增的聚丙烯生产能力有石化总厂100kt/a,石化总厂70kt/a,前郭炼油厂40kt/a,华北化学药剂厂50kt/a,2000年全国聚丙烯生

    10、产能力将达到2900kt左右。“十五”期间,根据目前安排,预计可新增的聚丙烯生产能力有扬子石化公司200kt/a,石化股份公司200kt/a,壳牌项目240kt/a,此外、吉化、等乙烯及几套140kt/a乙烯扩建,预计可新增聚丙烯生产能力约600kt/a,合计新增聚丙烯生产能力1240kt/a。如果这些计划能够顺利实施,则到2005年全国聚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4100kt/a左右,产量约3700kt,与需求相比,差距很大,自给率仍维持在60%左右。由此可见,“十五”期间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我国的石化工业,否则大量进口石化产品不可避免。(五)今后的发展和对策 a.我国烯烃聚合技术当前的发展方向应从降

    11、低成本和提高产品性能入手。研究简化工艺流程,开发并采用新型催化剂、反应器和新工艺,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功能物耗。同时,要提高现有产品的物理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研究开发新品种、新牌号。 b.过去,我国企业引进技术大多采用外商总承包、成套装置引进的方式。据了解,引进相同类型的生产装置,国工程建设投资往往高于国外,这是由于国外一般只引进软件及自己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由自己的工程公司总承包。建议我国今后引进技术也采用国外的方式,这样既可以降低投资费用20%25%,同时又能加快提高队伍的技术水平,增强自行开发能力。 c.聚烯烃行业应设立和增加风险基金,以加速成果转化和工业推广应用的进程。 d.逐步改变以

    12、单纯追求数量、增长速度、产值的外延式扩大再生产的思想,转向追求以质量、效益、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为主的涵式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思想观念。 e.由于多年来对科技投入欠债太多,应该有选择地加大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开发和创新的投入,保证在设备、条件、人员培养方面有足够的经费,同时又要强调有所为有所不为,避免力量分散。 f.组织产学研合作,科研、设计、生产单位共同攻关。2000年,决定由石化公司、石化工程公司和化工研究院共同开发具有国际水平的新一代环管200kt/aPP装置,并将其列为核心技术之一,要求在产品牌号、催化剂、工艺流程、能耗、投资费用等方面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相同水平。目前第一套新一代环管200

    13、kt/aPP装置已于2003年建成并运转正常,第二套生产装置也将于2004年建成开车,这是我国聚烯烃技术开发新的里程碑。 g.制定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奖励政策,鼓励有关单位通力合作,特别是在信息,大型仪器与中试设备共同使用方面,避免各单位都搞“大而全、小而全”,浪费人力、物力与财力。 h.由于我国聚烯烃工业的技术、管理水平与国外大公司相差较大,应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与国外采取多种合作方式,如引进技术、合资办厂、共同开发、引进和培养人才等,以达到互惠互利和提高我国聚烯烃行业水平的目的。2. 聚丙烯生产工艺技术2.1 概述 从上个世纪至今40多年来,已有二十几种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路线,各种工艺技术

    14、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浆液法、本体法、本体和气相组合法、气相生产工艺。按生产工艺的发展和年代划分,可分为第一代工艺,工艺过程复杂,主要是70年代以前的生产工艺、采用第一代催化剂;70年代开发了第二代催化剂,生产工艺中取消了脱灰过程,称为第二代工艺;80年代以后,随着高活性,高等规度的载体催化剂的开发成功和应用,生产工艺中取消了脱灰和脱无规物,称为第三代工艺。2.2 工艺介绍(一)浆液法工艺浆液法工艺也称为淤浆法或溶剂法工艺,是最早的聚丙烯生产工艺。从1957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80年代中后期,浆液法工艺在长达近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虽然由于催化剂的进展使聚丙烯生产工

    15、艺发展成为更加简单的气相法和本体工艺,但是目前世界上有许多老的浆液法PP生产装置仍在生产一些高质量的聚丙烯产品,一些厂家对老装置进行技术改造而不是废弃原有装置,使装置继续发挥作用。此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Z-N催化剂的配制(2)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丙烯在乙烷或庚烷等烃类溶剂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均聚,或在乙烯及其他无规共聚或嵌段共聚。(3)闪蒸回收并循环使用未反应的丙烯。(4)讲甲醇或其他醇直接加入浆液中,分解聚合物所包裹的催化剂或其残存物,并用水洗涤浆液,俗称脱灰。从甲醇溶液中回收甲醇循环使用。(5)经脱灰的浆液进行沉降离心分离,除去溶剂和无规物。然后将所得的聚合物干燥,加入添加剂混炼和

    16、造粒,最后得到的产品即为聚丙烯树脂造粒料。(6)含无规物的溶剂通过薄膜蒸发器分离无规物,溶剂经精制后循环使用。(二)溶液法聚合工艺溶液法工艺流程复杂,且成本较高,溶液法聚合温度可高达140以上,结晶PP溶解在-烯烃中,在这个温度下,聚合热可以转化成一种有用的能量,如蒸汽热等。Eastman工艺是唯一工业化生产结晶PP的溶液法聚合工艺。(三)本体聚合工艺此法全流程分为原料精制、聚合反应、闪蒸去活、造粒包装、丙烯回收等五个部分,本工艺不许脱灰、脱无规物,亦无溶剂回收工序、工艺流程短,操作简单。(四)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此法工艺过程包括原料精制、催化剂制备、预聚合及液相本体反应系统、气相反应系统、

    17、聚合物脱气及单体、聚合物气蒸干燥、挤压造粒等工序。2.3工艺选择此次设计主要选择液相本体法聚丙烯工艺,因为比起其他几种工艺,液相本体法有以下特点:(1)因为在液相丙烯中聚合,不使用惰性溶剂,反应系统单体浓度高,聚合速度快,催化剂活性高,并且聚合反应转化率高,反应器的时空生产能力更大。(2)由于聚合过程不用溶剂,没有溶剂的精制和循环,因而工艺流程简单,设备少,采用单釜间歇式操作。(3)原料适应性强,可以用炼厂丙烯为原料进行生产。(4)颗粒本身的热交换性好,反应器采用全凝器,容易除去聚合热,并使测热控制简单化,可以提高单位反应器体积的聚合量。(5)无溶剂回收和脱灰,脱无规物后处理工序,生产中所产生

    18、的三废少,对环境污染不严重。(6)在液相丙烯中,能除去对产品性质有不良影响的低分子量无规聚合物和催化剂残渣,因此,在产品洁净度方面,可得到高质量的产品。(7)浆粘度低,机械搅拌简单,耗能少。 虽然液相本体法有上述如此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装置规模小,单线生产能力低,规模稍大需采用多釜并联操作,操作麻烦,占地面积大,装置自动化水平低,目前尚未推广微机使用,产品质量较差等。 但是,综述整个领域聚合工艺的特点,相比较而言,间歇式液相本体聚合工艺还是比较适合国聚丙烯的生产,其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此次选择间歇式液相本体法聚合工艺。第二章 设 计 说 明 书1.绪言本次设计为3万吨/年聚丙烯车间工艺

    19、设计,我们以石化为参考例。通过利用图书馆进行必要地文献调研和数据补充。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艺路线选择,聚合实施方法的确定,物料衡算,热量衡算,设备选型与计算以及车间平面设计。其设计主要依据及设计原则如下:1.1设计依据 1. 设计任务书; 2. 指导老师提供的数据,资料; 3. 毕业实习相关资料; 4. 图书馆所查资料。1.2设计原则 1. 满足设计任务书及产品规划的要求; 2. 预留有工厂扩建的余地,并考虑其长远规划; 3. 在不影响生产的基础上尽量选择国技术和配套设备,以节约投资,降低成本; 4. 为提高产品质量,采取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增强竞争力; 5. 大量采用当地原料和燃料,做到因地制宜

    20、,经济合理; 6. 土建及公用工程既要满足生产要求,又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力求做到省时省力,安全适用。 7. 满足绿化和环保要求,注意“三废”处理,注意排烟、除尘、降低噪音等。根据以上原则及计算结果,我的设计选择一个车间,两条平行生产线,八个聚合釜和四个闪蒸釜,共计四层楼,车间长36m,宽24m。本设计按石化小聚为蓝本,在工艺的设计有所拓展。2.工艺流程设计2.1工艺设计原则工艺设计的基本原则:(一)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二)合理地选择工艺 流程和设计指标。(三)为生产挖掘潜力和为发展留有余地。(四)合理考虑机械化、自动化装备水平。机械化水平应与工厂规模和装备水平相适应。(五)注意环

    21、境保护,减少污染。设计应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工业卫生等方面有关规定。(六)考虑土建、公用等设计的要求,并为之提供可靠依据。2.2工艺流程选择(1)选择工艺流程的原则 1.保证产品质量要求; 2.尽可能缩短生产周期,简化流程; 3.先进、可靠、使用、合理; 4.提高机械化程度,降低劳动强度; 5.生产调节具有灵活性。(2)确定工艺流程的依据 1.原料的组成和性质; 2.初试和工业性实验; 3辅助材料和燃料的供应情况; 4.产品品种及质量要求; 5.工厂规模及技术装备水平; 6.建厂地区气候条件。2.3催化剂选择 Z-N催化剂是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两部分组成。主催化剂是一种过渡金属的盐类,多为卤

    22、化物,而助催化剂是一种主族金属的烃基化物,也称为活化剂。 目前,主要沿着三大方向努力研发新类型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复合催化剂高温催化剂。 本次设计选用CS-1型高效催化剂CS-1型高效催化剂是一种载体催化剂,它由主体、载体和第三组份组成,主体是TiCl4,常温下为液态。载体采用结晶结构,阳离子半径与TiCl3相近的MgCl2,常温下为固态。第三组份一般为芳香族羧酸脂。 CS-1型高效载体催化剂有以下几个优点: 1.高活性 2.高定向能力 3.产品质量好 4.氢调灵敏 5.载钛量低 6.粒度均匀 7.聚合动力学行为另外,CS-1型高效载体催化剂的热稳定性比络合-型催化剂好。2.4工艺流程叙述 间歇液

    23、相本体法生产聚丙烯的产品说明、工艺说明及技术特点如下:1.产品说明产品名称及结构 产品名称:聚丙烯(英文全称:Polypropylene,简称:PP) 分子量:30万左右装置生产能力 有8个12立方米聚合釜,年生产能力3万吨。产品性质PP由等规、间规及无规物组成,一般要求其等规物含量在92%以上,PP是比重较轻的一种聚烯烃树脂,熔点为170-172,耐热性高,可在100-120长期使用,在150无外力作用下也不会变形,不失去结晶性,模塑品表面光滑,透气性透水性低。2.5等规聚丙烯(iPP)的物理性能:表2.1等规聚丙烯的物理性能表类 别 性 能 数 值一 比重,0920.94般 粉料的表面密度

    24、, kg/L 0.380.48物 吸水率, % 0.030.48性 成型收缩率, % 1.02.0 线膨胀系数, 610热 热变形温度(负荷18.6kg)性 (负荷0.45MPa)能 马丁耐热, 44连续耐热 121脆化温度 -3515玻璃化温度 -10.0比热(Cp), Kj/(g.k) 1.8423导热系数, Kw/(mK) 3.817机 抗屈服强度 MPa 2737械 伸长率, % 200性 拉伸弹性模量, MPa (1.11.6)103能 弯曲强度, MPa 4256冲击强度(缺口), MPa 0.220.5 (无缺口) 不断弯曲强度模量, MPa (0.120.16)压缩模量, MP

    25、a 3956硬度(洛氏), R85110比劳强度(round), MPa 11.022.0断裂伸长率, % 200600PP具有优良的突出性能:优良的耐酸碱、耐极性物质腐蚀性质(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除外),刚性延伸性好,耐应力开裂性比聚乙烯好,耐磨性比聚苯乙烯好,不及聚氯乙烯和丙烯酸甲酯。可溶于十氢化奈、1.2.4-三氯代苯中。但PP存在低温脆性,冲击强度,拉伸强度及硬度低,成型收缩率大,易老化等缺点,好在可在加工过程进行改性,以扩大产品的应用围。2.6iPP的化学性质(1)受热易降解为低级烃;(2)在空气空230附近出现氧气影响,温度愈高,影响愈显著,反应产物热分解;(3)除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

    26、外,耐其他化学药品性很好。2.7产品规格(石化企业标准) 外观:白色、无结块的微球粉粒 等规度:92% 灰分:0.05% 氯含量:0.25% 表观密度:0.40g/cm 熔融指数:1.94.2g/10min 抗屈服强度:27.0MPa2.8产品用途由于PP树脂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和良好的加工性能,有广泛的用途,仅次于PE和PVC,是塑料制品的第三大品种。三分之一用于合成纤维,三分之二用于塑料。在汽车配件,电器配件,各种机器外壳,各种管道薄膜等方面有广泛的使用。2.生产原理(1)丙烯精制原理由于间歇式液相本体法工艺流程简单,动力消耗和生产成本低,装置投资少,见效快,三废少,污染小等优点,本装置采用该工艺。但该工艺对于原料质量较高,外进丙烯必须精制才可用于聚合。丙烯的精制采用固碱粗脱水和酸性物质,催化水解COS,ZNO脱硫,活性三氧化二铝和分子筛吸附水,催化脱氧和一氧化碳。(2)聚合反应原理该工艺采用Z-N型催化剂,PP等规的高低和所用的催化剂体系有关,现采用CS-1型催化体系,主催化剂的晶体对催化剂性能特别是定向性有显著的影响。其反应机理如下:丙烯聚合的过程包括链引发、链增长、链转移和链终止。 链引发CatRCH2CHCatCH2CHR CH3 CH3 链增长Cat-CH2CHRnCH2CHCat-CH2CH(CH2CH)nR CH3 CH3 CH3 CH3 链转移 向单体转移Ca


    注意事项

    本文(年产3万吨聚丙烯车间工艺设计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