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物学科发展计划.docx

    • 资源ID:5059880       资源大小:25.46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学科发展计划.docx

    1、生物学科发展计划生物學科發展計劃(20012006)(1) 宗旨1. 致力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經驗,使他們認識及應用科學概念與原理,並明瞭科技發展對人類及文化的重大影響。當學生擁有這些經驗後,他們便能基於科學理據和事實表達意見和作出明智判斷,於往後的日子在科學及科技領域上鑽研探究,成為終身學習者。2. 透過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及不同的生活體驗,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讓學生獲得所需的科學知識和理解、科學過程和技能、價值觀和態度,協助學生健康成長,以達致全人發展,貢獻社會。3. 本着有教無類的精神,除對能力稍遜學生提供協助外,亦會照顧對科學有濃厚興趣及有才能的學生。(2)

    2、目標1. 促進同校教師間的協作、分享和交流。2. 參照由課程發展議會編訂的科學教育學習領域生物課程指引:學習目標分三個範疇:知識和理解、技能和過程及價值觀和態度。在研習生物課程的過程中,學生可在多個與生物學相關的處境中獲得有用的知識、提升技能及培養正確的態度。2.1 技能和過程2.1.1發展與科學活動有關的共通能力及科學過程能力,包括 問題解決、 批判性思考、 科學探究、 科學思維、 明智判斷、 創造、 協作、 實驗操作、 運算及運用資訊科技。2.2 知識和理解讓學生能2.2.1完成八個學習範疇,並為學生提供有關的學習經驗;2.2.2明白及憶述生物學事實、術語、概念及原理;2.2.3建立具批判

    3、的思考和創意;及2.2.4理解日常生活中生物學知識的應用。2.3 價值觀和態度2.3.1培養學生個人質素,包括面對個人發展、面對科學和科技發展和面對生命與生物世界的態度;2.3.2發展學生的抉擇能力、建立價值觀和健康態度;2.3.3建立判斷能力。(3) 目前狀況分析1. 優勢本校現有的優勢包括:1.1. 由專科教師任教生物學科課程。1.2. 科務運作暢順。1.3. 教師的教學態度親切,講解有條理,能有效管理課堂秩序。教師積極採用資訊科技輔助教學,幫助學生學習抽象的概念,效果良好。教師備課充足,教學重點明確。教師講解清晰和有條理。1.4. 教師經常運用具挑戰性的提問,激發學生高層次及深層的思考。

    4、1.5. 教師樂於參與本科的教學培訓及研討會,以豐富學科及專業知識。1.6. 學生樂意參與課堂活動,亦能依教師指示完成活動。1.7. 生物實驗室的實驗儀器充足(全部皆為全新購置),教學資源及設備能配合學與教的需要。生物實驗室的管理良好,能採取合適的安全措拖,確保學生在安全環境下學習。生物實驗室已鋪設網絡,更備有多媒體器材(例如固定式的投影機),有助教師採用資訊科技教學。1.8. 實驗室技術員經驗豐富,注意實驗室安全,與教師通力合作,不但協助老師進行實驗,並為教師提出許多寶貴意見,提供有效的支援。1.9. 能適當地運用多樣化的評估方式包括資料蒐尋、實驗考試、專題研習和小測等,鞏固學生所學。1.1

    5、0. 教師在批改習作時能清晰地指出學生的錯處,並給予適當的回饋,有效促進學生學習。1.11. 以中文為授課語言,學生對授課內容較易掌握,而學生對教師的提問反應亦較佳,較能表達意見及提問。1.12. 一般學生對自然和生命科學皆感興趣,因為這些科目與他們有較切身的關係,所以對生物學科都顯出興趣。1.13. 本校的課程發展委員會定期舉行各科聯絡人聯席會議,除彼此交流課程進展,亦進行課程協調,促進跨學科教育的推行。2. 有待改善的地方2.1. 暫時只有一位生物學教師任教生物學科課程,未能進行同儕觀課活動,交流教學心得,以改善教學效能。2.2. 中四學生並非來自本校中三學生,學生程度參差,各人所學差異極

    6、大,未有充足時間調適課程以適應學生不同能力的需要。2.3. 學生動手學習的活動亦嫌不足,仍需努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精神。2.4. 仍需善用圖書館的資源,以培養自學精神。2.5. 在策劃及推行課程時應引入跨課程元素,藉以把學生不同的學習經驗聯繫,讓學生可以融滙貫通,深化所學知識。2.6. 教學資料庫資源不足,有關系統亦未建立,未能對教學作出支援。2.7. 欠缺資源發展與本科有關的學會以協助推動活動。2.8. 可能因為以往的學習經歷,學生較依賴教師的講授,仍未能懂得主動學習。2.9. 學生在分析、創作和自我評估的能力較弱,作結論的能力亦欠佳。2.10. 要完善生物實驗室的多媒體器材,如增設桌面電腦、

    7、效能和質素較高的無線咪(因進行實驗時,人聲嘈雜,且實驗室空間較大,需要借助良好的擴音器以召回學生的注意力及協助講解。)(4) 學與教策略要成功達到預期的目標,必須有一套有系統的策略,讓教師能有所依循,朝着正確的發展方向邁進。本學科會在以下三個不同的範疇(課程、教學和學習評估)制訂策略,並以此作為依據,設計合適的工作計劃,在推動學科發展之餘,亦能達致協助學生有效學習的目標。1. 課程本學科參照輔導視學處出版的學校自我評估,在課程策劃與組織及課程管理制定有關課程策略。1.1 課程策劃與組織 制訂本科課程目標在制訂本科課程目標時,配合本校的辦學目標,並以終身學習、全人發展的原則。 發展校本課程在資源

    8、許可下,適當地發展切合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推動關鍵項目的發展,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學習經歷,培養他們的共通能力。 課程架構連繫相關的學習經歷,融入德育及公民教育元素;著重共通能力、態度和正確價值觀的培養。 學習時間的編排向校方提議在編排本科學習時間時,為師生創造空間,例如安排在每一個循環週內有一空課節,作為本科同儕教師間協作交流的時間。為學生提供互相交流和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1.2 課程管理 課程的統籌和協作製造機會讓本科教師參與課程決策、交流課程資訊和意見。 課程實施的監察和評鑑建立科本的機制,以監察和檢討課程的推行,並透過同儕交流,適時互相作出回饋。就檢討結果,評估課程政策和課程實施的效果,並

    9、作跟進。2. 教學有效的教學是協助學生成功學習的重要因素,所以本科會在策略和技巧及態度和知識設立發展策略。2.1 策略和技巧 在施教前,訂定清晰的學習目標和重點,透過同儕協作交流,採用合適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所需的學習機會和環境,協助他們掌握所學、啟發思考,並引發和維持他們的學習動機和興趣。 安排有意義的全方位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驗。 學習差異的照顧利用多種評估學生方法,因應學生的能力適當地調節教學步伐,並給予明確的回饋,促使學生改善,亦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經驗,建立自信。採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和學習材料(例如分組學習活動、運用資訊科技和合作學習等),誘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傳意

    10、技巧教師要善用提問藉以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啟發思考和引導他們表達意見。要適當地鼓勵和讚賞學生,強化學生的良好行為,增加他們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課堂互動積極鼓勵學生回應、發問和參與學習活動。鼓勵學生主動學習,互相尊重和合作,分享意見。2.2 知識和態度 專業知識教師認識有關學習領域的發展和教學趨勢,並熟悉整體教學的發展。 專業態度教師要不時反思和自我評鑑,重視專業發展和跨專業協作。教師對學生要抱有期望,認同和重視學生的成就和潛能,鼓勵他們在已有的強項繼續發展,並在學習上探索冒險,追求卓越。3. 學習評估要提升教學效能,教師必須首先有清晰而明確的教學目標及目的,繼後要從各種途徑獲取資料,以查察達致有

    11、關目標和目的之成效。另方面,學生亦需要有適時、合適及切合學生需要的回饋以改善學習;同時學生要懂得評估自己的學習進度。本學科會在學習評估的策劃和推行和評估資料的運用制訂發展策略。3.1 學習評估的策劃和推行 以本科課程目標為根據,配合學校的需要,以平衡促進學習的評估和對學習的評估為原則,制訂適切而明確的本科評估政策。 在實施前向學生闡釋有關政策,包括清晰的評估目的、準則和評估指引。 在資源許可下採用多方參與的評估方式(例如教師評估、家長評估、學生同儕互評和學生自我評估等),全面評估學生的學習進展和成果。 設計合適和多樣化的評估方式,例如專題研習、閱讀報告、觀察、學習歷程檔案、測驗、考試等,以反映

    12、學生在知識、技能和態度方面的表現和付出的努力。 訂定清楚具體、比重分明的評分參考,並以此評估學生的表現。 教師應認真批改課業,並能準確指出學生的強弱項,給予適當的讚賞和鼓勵,和提出改善建議。3.2 評估資料的運用 有系統和準確記錄學生的評估資料,以方便不時查閱學生的學習進度。 不時運用評估資料以診斷和評鑑學與教的效能。在適當時改善教學,從而促進學習。(5) 工作計劃持續性推行項目以表示,而發展性項目以1-5表示,5為最重要。針對策略工作計劃成功指標01/0202/0303/0404/0505/06課程1. 發展切合學生需要的校本課程剪裁相關課程,以配合學生的程度,一方面達致拔尖保底的功效,另方

    13、面可讓教師有較多時間進行多元化的學習活動,擴闊學生的學習經驗和視野。新課程(2004年在中四級實施)分核心和延展部份,可因應學生能力及需要進行裁剪和調配有關課程內容。 本科所有教師共同參與,全面分析學校現況,包括學校的辦學宗旨、教育目標、學生的學習與趣、能力和需要等,訂定合適而明確的校本課程及目標。*135課程2. 與其他學科進行協作,聯繫及豐富學生相關的學習經驗。 學生能與同學互相交流,協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和分享學習成果。*135課程3. 在相關課題融入德育及公民教育元素。(例如基因食物、複製人、代母及利用胚胎幹細胞製造人類器官等) 教師能在教學時,適時地把有關德育及公民教育元素融入相關課

    14、題中。*235課程4. 增加學生互相交流和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例如小組討論、辯論及分組匯報等) 學生能與同學互相交流,協作學習,共同解決問題和分享學習成果。*課程教學5. 在整個生物學科課程中多採用探究式活動,藉以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實驗技巧。 學生建立了探究精神及能掌握和運用有關實驗技巧。*35課程教學6. 安排學生參加野外考察,結合理論與實踐。(濕地公園、米埔、東平洲和西貢海下灣等) 學生能靈活運用不同的共通能力、享受和珍惜天然資源。*235課程教學7. 鼓勵同儕教師互相觀課,讓老師切磋及交流教學心得和技巧,提高學與教的成效。嘗試邀請相關科目(化學和物理)的教師作同儕觀課。 教師樂於互相觀

    15、課,彼此交流,有高度的協作精神。*15學生學習8. 推廣閱讀文化(此為課程改革的關鍵項目之一),主要目的是促進學生終身學習。 學生建立了閱讀的習慣。*35學生學習9. 提供有助促進閱讀的環境安排學生在課堂時間往圖書館搜尋資料、透過專題研習的要求促進學生往圖書館或上網搜尋資料。 學生建立了閱讀的習慣,並懂得利用社會各種資源增加閱讀資源。*學生學習10. 提供優質閱讀資源(增購課外讀物、網上資料) 學生建立了閱讀的習慣,並懂得閱讀不同類型材料以拓闊知識空間。*學生學習11. 專題報告並鼓勵學生以資訊科技搜集資料及撰寫報告。 學生能掌握和運用不同的共通能力,表現出良好的獨立和協作學習能力。期望每學年

    16、最少推行一次。*45學生學習12. 建立網上自學(溫習用)及練習資源,激發學生主動學習。 學生能善用各種不同的學習模式,增進學習效能。 學生能掌握*135學生學習13. 安排生物學家及在職業上需要本科知識的人仕與學生對話,使學生意識到本科知識與有關職業的關聯 學生掌握生物學基礎知識,了解科學家的應有態度、價值觀和信念。*1學生學習14. 利用內聯網的討論組讓師生間及學生間就課題進行交流,討論。 學生更投入於學習,並善於運用資訊科技與同儕交流。*134教學15. 實行分組進行實驗培養學生協作精神。 學生表現出良好的協作學習能力。*教學16. 善用提問(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啓發思考)提問的問題要能激

    17、發學生作較複雜及高層次思考、讓學生有充裕時間回應。 學生專注上課,積極學習,勇於表達意見和回應教師的提問,學習氣氛濃厚。*教學17. 着重引發認知能力,以及引導學習,令到所有學生皆有機會思考和表達他們的想法。 學生專注上課,積極學習,勇於表達意見和回應教師的提問。學習氣氛濃厚。*教學18. 鼓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把學生分成一對或小組去討論答案,然後讓一名學生報告或回應、讓學生從不同的答案作出選擇等。 學生專注上課,積極學習,勇於表達意見和回應教師的提問。讓每位學生皆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教學19. 適當地讚賞和鼓勵學生(增加學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學生能愉快地學習,對學習甚有自信。*教學20.

    18、 在課堂利用資訊科技(例如運用電腦軟件、多媒體展示等)增加師生間的互動性。 教師能靈活地使用多媒體設施和資訊科技,促進學生的學習與趣及使學生能掌握抽象概念。*教學21. 在授課時加入生物學英文詞彙,為學生未來升讀相關課程時奠下基礎。輔以遊戲形式(例如填字遊戲中英詞彙配對等)推行,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學生能掌握及運用常用的生物學英文詞彙。*教學22. 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生活連結和融合(生活化),令學生對所學有認同感,及把所學應用於生活中。 學生具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動機。*教學23. 建立教學資源庫,包括練習、試題、課堂計劃、學生評估資料樣本、電腦教學軟件等。 存備多樣化的教學資源,並能妥善管理,亦

    19、能方便教師隨時使用。*135教學24. 提供機會予學生以問題為本的學習(problem-based learning),培養學生的解難能力。 學生能運用基本解難技巧,勇於創新和樂於表達意見。*13教學25. 與有關學科(例如資訊科技科、中文科及數學科等)合作,有系統地教導學生進行學科研究的技巧(例如資料搜集、分析、整理、統計、作結論及報告技巧等) 學生能自信地運用有關技巧,掌握相關的共通能力,為培育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奠下基礎。*245教學26. 清楚向學生指出學習目標和主題,使學生能掌握學習方向。 學生能就學習方向及目標,設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模式。*教學27. 鼓勵本科老師參加由教育署或其他團

    20、體所舉辦的研討會或進修課程,一方面讓教師成為學生終身學習者的榜樣,另方面教師亦可吸收新知識、掌握教育和本科新趨勢,期能不斷提升教學效能和專業水平。 教師積極參與專業培訓課程,能把所學與同儕分享及應用在課堂中,共同推動科務。*教學評估28. 協助學生選取專題及建立學習歷程檔案夾,在一時段內就相關課題進行研習和搜尋資料並保存檔案夾內,並按時收回作評估和給予回饋。 學生能善用不同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習。*15教學評估29. 引導學生表達意見,例如在課堂討論中引導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他們所知,便能促進知識增長及理解。 學生樂於表達意見和參與討論,學習氣氛濃厚。*教學評估30. 增加小測的頻次,並給予學生回

    21、饋(指出學生的弱項和強項),作為學生改善學習的指引,並提供方法和途徑讓他們作出改善。 教師能從小測結果,了解學生強弱項及為學生提供改善途徑。*教學評估31. 提高家課和測驗內容的質素在擬題時檢視題目與主要學習目標是否吻合、指引是否清晰等。 教師及學生能從小測結果、家課答案及回饋,讓教師能了解學生強弱項及為學生提供改善途徑。學生亦能自我檢視,掌握學習的方向、進度和目標。*教學評估32. 在制定家課和測驗時,鼓勵同儕教師討論和分享所採用的內容和題目及方法,以及對家課和測驗評估的目的作批判性的檢討。 教師能從協作和交流提升學生評估方式的效能。*學習教學33. 鼓勵學生共同參與設計和建立與本科有關的網

    22、頁,協助同學共同學習,增加參與學生的成功感和參與感。 學生具創意,彼此緊密合作。*145學習教學34. 加強訓練學生對公開考試的審題能力及答題技巧。 學生能掌握和運用有關技巧,提升應試信心。*評估35. 適當加入以科學實驗為主的評估方式。 學生能掌握和運用有關實驗技巧。*評估36. 培訓學生對學習表現的自評,令他們能夠明白學習的主要目的,從而掌握為達成目標他們需要完成的工作,同時亦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能力和不斷求進的精神。 學生能有自評的能力,並進行反思,改進學習成果。*25評估37. 學生互評鼓勵學生負起為同學提供意見的責任,這類意見會成為同學提升學習效果的參考。在為他人提供意見時,亦有助學生

    23、反思自己的學習表現。 學生能為同學及自己的學習表現負責,促進同學的學習。*25評估38. 對學習的評估(總結性評估)對測驗、考試(校內及公開)成績進行分析、檢討和總結,並因塵結果,制定相關措施和策略改善學習和教學效能。 公開試成績持續及明顯進步。*1教師評估39. 配合本港及本校教育目標,建立一套本科教師教學成效評估機制,俾能讓教師不斷自我完善,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以配合學生的學習需要。 本科有周全的機制,例如出席會議、會議記錄等。 有定期和有系統的評估。教師共同制訂評估準則、量度的方法和工具,並定期蒐集和整理相關資料。*145學生支援40. 探究對學習能力較遜學生提供支援的途徑。 不同能力學

    24、生皆能得到適切的協助。*135學生支援41. 探究途徑協助學生掌握學習技巧。 學生能獲得學習有關技巧的途徑。*14(6) 評估方法學習是由教師和學生在課室的活動所帶動的,而有效的學與教是需要師生間的互動。要切合學生的各種不同需要,教師要不時調整和修正本身的教學。要滿足以上的需要,教師需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困難。教師可循各樣途徑知到學生的需要,例如透過課堂觀察、與學生討論、和觀察學生的家課和課堂作業等。從教學活動所獲得的資料,再加上合宜和適時的回饋,便可以用來改進教學和學習活動。本學科會採用進展性評估作為評估活動的方向,即把從各種評估活動所得資料用來修訂教學活動工作以符合學生需要,這種以學生為本

    25、的評估活動不但能加強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回饋,更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另外,再輔以對學習的評估達致提升學與教的效果。1. 觀察觀察學生在學習活動時的表現,例如在課堂時對教師提問的參與和表現。2. 問卷調查在合適時段,例如,學期中間,對學生進行意見、態度、個人經驗或選擇的調查。把調查結果整理和分析,修訂教學習方法和進度等。3. 多樣化的學習評估方法3.1 個人評估 評估個別學生在各學習活動中的表現,亦包括在小組中的表現3.2 小組評估 評估學生小組在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整個小組及個別學生在小組的表現)3.3 學生自評和學生互評 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表現及進度作出評估。 提供機會讓學生間互相評估(特別在小組學

    26、習活動後)3.4 學習檔案夾 針對某一課題在一段時間內進行資料(剪報、文章、相片和圖畫等)搜集,並把有關資料保存在文件夾內成為學習檔案。3.5 持續性學生課業3.5.1寫作式課業 科學/生物學文章及報章閱讀,及讀後分享、評論 專題報告(書面式)3.5.2演示/陳述式課業(口頭報告)3.5.3學生能力表現評估 討論時參與表現,例如能否表達自己意見、尊重他人意見等 實驗技巧的掌握和運用 參與小組活動時的投入程度、鼓勵其他組員等3.6 家課(課堂以外課業)3.6.1課前資料搜集(圖書館、互聯網)3.6.2課前課文有關文章閱讀3.6.3有關課文的問答題作業、練習等3.6.4模型製作等3.6.5參與講座

    27、展覽電影觀賞後作報告3.7 測驗及考試3.7.1常設而短小的測驗(約一個循環週一次) 在每次測後給予學生回饋,指出學生的強項和弱項,讓學生更快得到改善學習的指引,令學生可以更能掌握新學到的知識。另方面,教師亦能盡早根據學生的因難情況對症下藥,在教學上作出調整。3.7.2每學年兩次的考試(總結性評估)3.7.3公開試成績的分析3.8 課外活動3.8.1參與與本科有關的課外活動表現(校內和校外)(7) 財政預算項目學年01/0202/0303/0404/0505/06總數1. 教學軟件、影音軟件*5002,0001,5001,2005,200 2. 學生參考書*5001,0001,5001,1004,100 3. 教師參考書*5001,0007005002,700 4. 學科課外活動經費(包括比賽獎項)*07009001,1002,700 5. 電腦*010,0000010,000 6. 掛頭式無線咪*02,000002,0007. 教具*03,0001,0005004,500 8. 雜項*03004004001,100 小計:*1,50019,5006,0004,8005,200 總計:32,300* 尚未開設中四生物學課程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学科发展计划.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