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 资源ID:5057811       资源大小:650.2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

    1、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等作品。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2 .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中石兽选自志怪小说集阅微

    2、草堂笔记,作者是清代文学家纪昀;狼选自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B朱自清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他的背影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抒发了浓浓的父子深情;春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绿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颂扬了忠贞不屈的民族气节。C寓言常常用短小的故事表达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告诉我们要随着情势的变化而变更自己的观念和方法;黔之驴告诉我们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D散文诗短小精悍,意蕴丰富。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岁月已逝的感叹;高尔基的海燕热情讴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鲁迅的雪体现了作者“灵魂的柔软和坚硬”。3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

    3、项是( )A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型犯罪手段,公民个体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防范。B漫步于风光旖旎的半山公园,皎洁的月光和悠扬的歌声从远处传来。C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基础知识,为他进一步自学创造了条件。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二、基础知识综合4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他在阳台趟椅上看书,他感受到了什么?他觉得鼻尖似乎总弥漫几丝以往从没闻过的异香,“香远益清”,很清dn,很馥郁,让郁郁寡欢的他忍不住想深深呼吸。他站起身来才发现,在阳台栏杆缠缠绕绕的丝瓜藤,竟然肆无忌惮地绽放出花朵来了,而且还是瓣瓣金黄透亮的。(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

    4、应的汉字。 弥漫(_)清dn(_)绽(_)放(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 (3)文中“郁郁寡欢”的“寡”的意思是 _;“肆无忌惮”中,“忌惮”的意思是_。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他感受到异香的情景。三、现代文阅读成长与成功当我们说一个人成长了,通常意义上不是指他的身体长高了,或者年龄长大了,而是指他在精神和思想层面更加成熟了。成长,意味着一个人的思想更加丰富、心灵更加充实、能力不断增加、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个性更加圆润。而停止成长,则意味着一个人停止了对思想和精神境界的追求,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不再伸向天空,没有了触摸蓝天的渴望。

    5、很多人在看待人生时都存在一个误区,那就是更加看重成功,而常常忽略成长。成功是什么?按照世俗的定义,当一个人在社会上取得了财富、名誉和地位时,我们就说这个人成功了。但事实上,这一成功的定义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从本质上讲,成功不是得到了什么,而是一个人成长的自然结果。成功不是某种静态的东西,可以守株待兔地等来;那些唾手可得的成功,与其称其为“成功”,不如叫做“运气”,人们看待成功,未免过于简单粗暴:只看结果本身,而不去探索产生结果的路径。成功是怎么来的?是通过自身艰苦卓绝的努力得来的。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五岁时,指物作诗立就,然其父未能关注其成长,满足于邑人的“宾客”之道,“钱币”之诱,“日扳仲

    6、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十多年后,天赋超人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矣”。而居里夫人,几十年如一日,埋头科学研究。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依然沉醉于科学的世界,“像一个小孩儿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对未知的探寻之中,经验日益丰富,意志更加坚强,再次获得诺奖的垂青。由此可见,持续不断的成功就是一路成长的必然结果。成功在人生当中可能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成长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成功很大程度上依靠外在和别人对你的评价,但成长却是内在的,你可以真实地感受内心的愉悦,一旦成功,你可能会担心失去,但如果你成长了,没有任何人可以剥夺。有时失去成功的速度比退潮还快,但是缓慢的成长却可以让你充满自信。如果我们

    7、这个社会能够把人生成长的过程作为一种成功的标志,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是成功者。所谓的“只问耕耘,不问收获”。耕耘是不断的成长,收获是必然的结果。如果我们只向往结果,而忽略成长,必然拔苗助长,最后枯萎而死。我们都见过飞舞的蝴蝶,在展翅飞翔的一刻,它是如此美丽,但请别忘了,在美丽的背后,它曾经有过毛毛虫的爬行、织丝成茧的辛劳、黑暗中的等待,以及破茧化蝶的痛苦。5 . 文中第三段引用方仲永和居里夫人的故事,其目的是什么?6 . 根据文章内容,给“成功”下一个定义。7 . 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8 . 下列哪个人物最能体现文中“成长与成功”的关系?请结合他们的事例简要分析。(

    8、1)邓稼先中的邓稼先(2)伟大的悲剧中的斯科特(3)范进中举中的范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驼背李的春天只要远远看见他,刚才还在嬉笑玩闹的孩子们,总是吓得迅速逃窜开,呼啦啦作鸟兽散。说来,他的样子确实有些疹人。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孩子们都怕他,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直呼他驼背李,谈论起他时,都流露出一副可怜和鄙夷的神情。谁家的孩子调皮或是半夜哭闹,只要说一声,驼背李来了啊,孩子便立马噤声,变得听话起来。驼背李一人独住在村子北角。家门口有棵歪脖子树,一年四季常青着。当村民们的口袋日渐饱满,一家赛一家地盖起窗明几净

    9、的小洋楼时,驼背李的家仍是七十年代低矮的红砖房。远远望去,就如歪脖子树下立着的一顶黑蘑菇。除了李奶奶,几乎没人去驼背李家。李奶奶是驼背李的姐姐,她常送去一些蔬菜瓜果。只要李奶奶去了,驼背李就一改往日的落寞寡言,姐姐长姐姐短地叫,满是皱褶的脸盛开如花。李奶奶和我家是邻居,一次她和母亲聊着天,说到驼背李,突然落下泪来。也是那时,十岁的我,听了驼背李的故事,才开始渐渐懂得人世的艰辛。驼背李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妻子贤惠,儿子乖巧,日子虽然贫穷却也温馨。而这幸福生活,在儿子两岁那年戛然而止。冬日里,一场极致的严寒,让儿子半夜感冒发起了高烧。两口子踏着没膝深的雪,赶到村子卫生部。赤脚医生忙中出乱,未做皮试就

    10、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孩子去了,妻子如抽去主心骨般悲痛欲绝。一日,趁驼背李不备,她悬梁自尽,追随孩子而去。儿子的病逝,妻子的离去,接连的打击,让只有三十来岁的他迅速苍老下来。空荡荡的屋子里,常听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什么。驼背李沉寂了很久,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发染白霜,背驼得更厉害了。有好心人介绍他去城里一家工地做保安。半年后,工地完工,他回到了村里。回来的他变得精神抖擞起来,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雪,驼背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去趟城里。去时满脸期待,回时,满目欢喜。于是,有好事者嘻笑着调侃,说驼背李去城里找相好的了。他听了,亦不恼,一人微笑着径直走回他的蘑菇房里

    11、去。当我高中毕业回到村子,偶遇到驼背李时,几乎没认出他来。他更消瘦了,发白如雪,面颊深陷下去。他让我想到了深冬里枯槁的树木,似乎在一寸寸地腐朽下去。不久,就听到了驼背李重病卧床的消息。那一天,是寒冬里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有个年轻男孩一路寻了来,挨家挨户地问,李二勇的家在哪?村民们呆愣半晌,一个满口无牙的大爷恍惚记了起来,说,他问的好像是驼背李吧,大家才醒过神来。村民们跟着年轻人去了矮蘑菇下。进到黑暗的屋子里,见到病床上的驼背李,年轻人扑通跪下了:“爹,儿来看你了”他的一声“爹”让大家惊呆了,也让昏迷中的驼背李醒了过来。他抬起迷蒙的眼,定定地看着年轻人,脸上有了明媚的笑容,竞奇迹般地精神焕发起来。

    12、原来,那年驼背李去城里打工,无意中从电视上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他默默地记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前些年,他每个月定时去县城,就是去邮局给孩子汇款。钱不够了,他便去公园和街头拾荒,所得的钱全都给孩子汇去,一直供到那孩子中专毕业。他资助的孩子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如今,年轻人已事业有成,便一路寻来感恩。在场的村民得知事情的经过,一边唏嘘感叹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向驼背李的眼神多了赞许和敬佩。自那天起,驼背李的头发被梳理得格外齐整,衣服也是分外的整洁。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

    13、,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画面温馨感人。村民们都羡慕地说,驼背李的春天来了。9 .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10 . 按要求品读下列语句的表达效果。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从词语的角度)11 . 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12 . 联系全文,说说第段画线句“驼背李的春天来了”的含义。阅读西游记选段,回答后面小题西游记(节选)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那座山正当顶上,

    14、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五官惧备,四肢皆全。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一朝天气炎热,群猴去那山涧洗澡。见那股涧水奔流,众猴都道:“这股水不知是哪里的水。我们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直至源流之处,乃是一股瀑布飞泉。众猴拍手道:“好水,好水!原来此处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又道:“哪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连呼了三声,忽见丛杂中跳出一个石猴,应声高叫道:“我进去,我进去!”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

    15、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他定了神,仔细再看,原来是座铁板桥,桥下之水,冲贯于石窍之间,遮闭了桥门。却又欠身上桥头,再走再看,却似有人家住处一般,真个好所在。跳过桥中间,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碣上镌着“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大字。石猿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跳出水外,打了两个呵呵道:“大造化,大造化!”众猴把他围住问道:“里面怎么样?水有多深?”石猴道:“没水,没水!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众猴道:“怎见得是个家当?”石猴笑道:“桥边有花有树,乃是一座石房。房内有石锅石灶、石床石凳,里面且是宽阔,容得千百口老小,真个是我们安身之处。”众猴欢喜,都道:“你带我们进去!”石猴却又瞑目蹲身

    16、,往里一跳,叫道:“都随我进来!”那些猴也都进去了。石猿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事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何不拜我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自此,石猿高登王位,将“石”字儿隐了,遂称美猴王。(节选自西游记第一回,有删改)13 . 概括这段故事的主要内容。14 . 美猴王后来又叫孙悟空,是谁给取的法名?为何姓孙?15 . 按要求赏折文中画线的句子。 (1)你看他暝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从描写角度)(2)打了两个呵呵

    17、道:“大造化,大造化!”(从修辞角度)16 . 石猴的形象兼有“神、猴、人”三性,结合文段内容,试做分析。17 . 西游记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沙和尚,又名沙悟净。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B在鹰愁涧,唐僧收了第二个徒弟猪八戒,他原来是天上的天蓬元帅,因为醉酒戏弄嫦娥被贬凡间投错了胎变成现在的妖样。C乌鸡国国王好善斋僧,文殊菩萨要度他归西,国王不识好人,将菩萨在御水河中浸了三日三夜。菩萨为报三日水灾之恨,派青毛狮子来报仇。D唐僧师徒的最后一难是:唐僧因没有问老鼋年寿,过通天河时被翻下河,淋湿经书

    18、。四、句子默写18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_,_。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3)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诸葛亮诫子书)(4)白居易有诗云:“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断肠是秋天。”极言秋之悲凉,本诗中与之情调相反的句子:_,_。(刘禹锡秋词)(5)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_,_。(谭嗣同潼关)五、对比阅读古文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宋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

    19、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游虎丘小记明李流芳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树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尝秋夜坐钓月矶,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坐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悠欲与清景俱往也。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注)虎丘:苏州名胜。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钩月矶:在虎丘山顶。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无际、仲和,作者的友人。19 . 下列对加点字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丰”是宋神宗用

    20、来纪年的年号,汉武帝时首创年号纪年法,后朝沿用。B写作记承天寺夜游时,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密州已经四年,任团练副使,但不得“签书公事”。C“户”字为象形字,本义为“单扇门”,以“户”字作部首的字意思多与“门户”有关。D“静意”意为清静安宁的心境,作者有这种心境是受了佛家“禅心入定”思想的影响。20 .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B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C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D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21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记承天寺表游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落在院子里空明澄澈的样子。

    21、B“闲人”本指没有事情做的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C游虎丘小记写作者两度游虎丘的感受,表达了作者悠闲的心境,风格清新自然。D两篇文章都写夜晚赏月,记承天寺夜游侧重写月光的清寂,游虎丘小记侧重于写月光的澄净。22 .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六、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小题。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3 .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全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24 . 作者在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虚实相生,请你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22、七、名著阅读25 . 名著阅读。话说孙悟空来到翠云山向之妻铁扇公主借,孰料这铁扇公主竟是被悟空当年降服的之母,悟空闻之,不禁大惊失色,暗暗叫苦。孙悟空借不来芭蕉扇,只好智取,他的有勇有谋表现在:八、作文26 . 作文在同学们的成长过程中,心灵深处一定会不断地萌发出许许多多的“渴望”,如渴望得到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有位好朋友,渴望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渴望获得成功等。请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将题目补充完整。(2)运用心理描写,表达真情实感。(3)不少于600字。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二、基础知识综合1、三、现代文阅读1、2、3、四、句子默写1、五、对比阅读1、六、诗歌鉴赏1、七、名著阅读1、八、作文1、


    注意事项

    本文(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