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docx

    • 资源ID:5026860       资源大小:28.64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docx

    1、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原文】关雎(周南)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注释】关关:鸟鸣声。雎鸠(j ji):一种水鸟名,一般认为就是鱼鹰,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洲:水中的陆地。窈窕(yo tio)文静美好的样子。好逑(ho qi):好的配偶。逑,配偶。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左右流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地择取荇菜,隐喻“君子”努力追求“淑女”。寤寐(

    2、w mi):醒和睡。指日日夜夜。寤,醒觉。寐,入睡。思服:思念。服,想。毛传:“服,思之也。”悠哉(yu zi)悠哉:意为“悠悠”,就是长。这句是说思念绵绵不断。哉,语气助词。辗转反侧:翻覆不能入眠。辗,古字作展。展转,即反侧。反侧,犹翻覆。琴瑟友之:弹琴鼓瑟亲近她。友:用作动词,此有亲近之意。芼(mo):择取,挑选。钟鼓乐之:敲击钟鼓使她快乐。乐,使动用法,使快乐。【译文】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 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睡去都想追求她。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便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覆去难睡下。参差不齐的荇菜,

    3、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亲近她。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取悦她。【写作背景】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诗作赏析】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左右流之”“左右采之”“左右芼之”反复写主人公对淑女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寤寐求之”“寤寐思服”写出了思念的深切,“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写出了思念的痛苦。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4、思想内容】国风周南关雎通过描写写主人公对淑女疯狂地相思与追求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一种追求和向往。【相关作品】静女(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原文】蒹葭(秦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注释】蒹(jin):没长穗的芦苇。葭(ji):初生的芦苇。苍苍:茂盛的样子。为

    5、:凝结成。所谓:所说的,此指所怀念的。伊人:那个人,指所思慕的对象。一方:那一边。溯(s):逆流而上。 洄:水流迂回之处。溯洄:在河边逆流向上游走。阻:险阻。溯游:在河边顺流向下游走。宛:宛然,好像。溯洄:逆流而上。下文“溯游”指顺流而下。宛:宛然,好像。萋萋:茂盛的样子。晞(x):干,晒干。湄:水和草交接的地方,也就是岸边。跻(j):升,高起,指道路越走越高。坻(ch):水中的沙滩。采采:繁盛的样子。已:止。涘(s):水边。右:迂回曲折。沚(zh):水中的沙滩。【译文】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

    6、央。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写作背景】此诗曾被认为是用讥刺秦襄公不能用周礼巩固他的国家,或惋惜招引隐居的贤士而不可得;现在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写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诗作赏析】蒹葭是一首爱情诗,全诗三章,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后六句写寻求“伊人”不得的心情。全诗回旋三迭,往复歌咏,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诗歌使用换韵复唱的章法特点,增添

    7、了诗歌回环变化的音韵美,深化了诗歌的主题。【思想内容】蒹葭中通过描写诗人对秋水伊人求之不得的缠绵的愁怅表达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之情。【相关作品】采薇(小雅)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原文】子衿(郑风)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注释】子衿:周代读书人的服装。子,男子的美称,这里即指“你”。衿,即襟,衣领。悠悠:忧思不断的样子。宁(nng):岂,难道。嗣(y)音:寄传音讯。嗣,通“贻”,给、寄的意思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挑(to)兮达

    8、(t)兮:独自走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译文】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思念。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把音信传?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有三月那样长!【写作背景】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情歌。歌者热恋着一位青年,他们相约在城阙见面,但久等不至,歌者望眼欲穿,焦急地回走动,埋怨情人不赴约,更怪他不捎信,于是唱出此诗寄托其情思。【诗作赏析】这首诗写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候她的恋人。全诗三章,采用倒叙手法。前两章以“我”的口气自述怀人。“青青子衿”,“青青子佩”,是以恋人

    9、的衣饰借代恋人。对方的衣饰给她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使她念念不忘,可想见其相思萦怀之情。如今因受阻不能前去赴约,只好等恋人过相会,可望穿秋水,不见影儿,浓浓的爱意不由转化为惆怅与幽怨:“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捎个音信?纵然我没有去找你,你为何就不能主动前?”第三章点明地点,写她在城楼上因久候恋人不至而心烦意乱,回回地走个不停,觉得虽然只有一天不见面,却好像分别了三个月那么漫长。【思想内容】望与意中人往相见的感情,表达了深沉的思念。【相关作品】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原文】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

    10、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释】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湖:此指洞庭湖。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高空。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太清,指天空。气蒸:一作“气吞”。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撼:摇动。一作“动”。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欲济”句: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济,渡。楫(j),划船用具,船桨,这里也是借指船。“端居”句: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圣明,指太

    11、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坐观:一作“徒怜”。者:一作“叟”。“徒:一作“空”。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写作背景】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

    12、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诗作赏析】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三四两句继续写湖的广阔,但目光又由远而近,从湖面写到湖中倒映的景物:笼罩在湖上的水气蒸腾,吞没了云、梦二泽,“云、梦”是古代两个湖泽的名称,据说云泽在江北,梦泽在江南,后大部分都淤成陆地。西南风起时,波涛奔腾,涌向东北岸,好像要摇动岳阳城似的。五六两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言外之意希望对方予以引荐。最后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

    13、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诗人借了这句古语暗喻自己有出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所以这里说“徒有”。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的。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份。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相关作品】过故人庄唐 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就菊花。【原文】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注释】

    14、破山寺:即兴福寺,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上。南朝齐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所建。清晨:早晨。入:进入。古寺:指破山寺。初日:早上的太阳。照:照耀。高林:高树之林。竹径:一作“曲径”,又作“一径”。通:一作“遇”。幽:幽静。禅房:僧人居住修行的地方。悦:此处为使动用法,使高兴。潭影:清澈潭水中的倒影。空:此处为使动用法,使空。此句意思是,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万籁(li):各种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此:在此,即在后禅院。都:一作“俱”。但余:只留下。一作“惟余”,又作“唯闻”。钟磬(qng):寺院诵经,敲钟开始,敲磬停歇。【译文】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

    15、照着山上树林。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写作背景】这首诗题咏的是佛寺禅院,抒发的是作者忘却世俗、寄情山水的隐逸胸怀。诗人在清晨登破山,入兴福寺,旭日初升,光照山上树林。佛家称僧徒聚集的处所为“丛林”,所以“高林”兼有称颂禅院之意,在光照山林的景象中显露着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诗人穿过寺中竹丛小路,走到幽深的后院,发现唱经礼佛的禅房就在后院花丛树林深处。这样幽静美妙的环境,使诗人惊叹,陶醉,忘情地欣赏起。【诗作赏析】首联诗人在这天的清晨走进古寺,初升的太阳光照耀着松林。此联中表明

    16、了诗人此作的时间和地点。颔联的“幽”“深”二字尤为重要。竹林掩映下的小路通向了幽深之处,禅房前后花木缤纷。幽静的竹林,小径,繁茂的花草树木共同构成了优雅的意境。繁茂的花木和幽静的竹林互相映衬,再加上一条通往深处的僻静的小路。可以想象这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画面,多么诗意的境界呀!颈联 “悦”“空”二字给大自然赋予了某种特性,明媚的山间阳光使飞鸟更加欢悦,清澈的潭水让人神清气爽。动静结合画面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美丽。尾联中,作者听到了钟磬的声音,于是他闭上了眼睛,默默的感受着仿佛周围都是寂静的,唯有那象征空门的钟磬之声能够像潭水一样使作者的心灵的污垢得到荡涤,使之更加清净。原作者是想借着此情此景寄托其

    17、遁世无门的情怀。【思想内容】这首诗描写了了清晨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的美好景致,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相关作品】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原文】送友人唐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注释】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白水:清澈的水。一:助词,加强语气。名做状。别:告别。蓬:古书上说的一种植物,干枯后根株断开,遇风飞旋,也称“飞蓬”。诗人用“孤蓬”喻指远行的朋友。征:远行。浮云游子意: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

    18、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后世用为典实,以浮云飘飞无定喻游子四方漂游。浮云,飘动的云。游子,离家远游的人。兹:声音词。此。萧萧:马的呻吟嘶叫声。班马:离群的马,这里指载人远离的马。班,分别;离别,一作“斑”。【译文】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围绕着城的东边。在此地我们相互道别,你就像孤蓬那样随风飘荡,到万里之外远行去了。浮云像游子一样行踪不定,夕阳徐徐下山,似乎有所留恋。挥挥手从此分离,友人骑的那匹将要载他远行的马萧萧长鸣,似乎不忍离去。【写作背景】此诗创作时间、地点不明。安旗李白全诗编年注释认为此诗:“诗题疑为后人妄加其城别之池当在南阳。”并将此诗创作时间定为唐玄宗

    19、开元二十六年(738年)。郁贤皓疑为于玄宗天宝六载(747年)于金陵所作。【诗作赏析】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首联的“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交代出了告别的地点。诗人已经送友人到了城外,然而两人仍然并肩缓辔,不愿分离。只见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古人常以飞蓬、转蓬、飘蓬喻飘泊生涯,因为二者都有屈从大自然、任它物调戏而不由自主的共同特征。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

    20、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尾联两句,情意更切。“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挥手”,是写了分离时的动作,诗人内心的感受没有直说,只写了“萧萧班马鸣”的动人场景。诗人和友人在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仿佛懂得主人心情,也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思想内容】表达了作者李白和友人依依惜别的伤感之情【相关作品】赠李白唐 杜甫秋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原文】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21、【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北宋时盛行此曲。万树词律以为取义于“卖卜算命之人”。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阕各两仄韵。定慧院:一作“定惠院”,一作“定惠寺”。在今湖北省黄岗县东南。苏轼初贬黄州,寓居于此。漏:指更漏而言,古人计时用的漏壶。这里“漏断”即指深夜。时:一作“谁”。幽人:幽居的人,形容孤雁。幽,易履卦:“幽人贞吉”,其义为幽囚。引申为幽静、优雅。缥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孤鸿:张九龄感遇十二首之四:“孤鸿海上。”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三十九:“此词本咏夜景,至换头但只说鸿,正如贺新郎词乳燕飞华屋,至换头但只说榴花。.“按两词均系泛咏,本未尝有”夜景“等题,多说鸿,多说石榴,既无所妨,亦未必因之而

    22、奇妙。胡评似未谛。省(xng):理解,明白。“无人省“,犹言”无人识“。拣尽寒枝:或以为有语病。稗海本野客丛书:”观隋李元操鸿雁行曰:夕宿寒枝上,朝飞空井旁。坡语岂无自邪?“此言固是。寒枝意广泛,又说”不肯栖“,本属无碍。此句亦有良禽择木而栖的意思。左传哀公十一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杜甫遣愁:”择木知幽鸟。“沙洲:江河中由泥沙淤积而成的陆地。末句一本作“枫落吴江冷“,全用唐人崔信明断句,且上下不接,恐非。【译文】弯弯月亮挂在梧桐树梢,漏尽夜深人声已静。有时见到幽居人独自往,仿佛那缥缈的孤雁身影。突然惊起又回过头,心有怨恨却无人知情。挑遍了寒枝也不肯栖息,甘愿在沙洲忍受寂寞凄冷。【写作背

    23、景】据史料记载,此词为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十二月或元丰六年(1083年)初作于黄州,定慧院在今天的湖北黄岗县东南,又作定惠院,苏轼另有游定惠院记一文。由上可知这首词是苏轼初贬黄州寓居定慧院时所作。苏轼因所谓的“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苏轼自元丰三年(1080年)二月至黄州,至元丰七年(1084年)六月移汝州,在黄州贬所居住四年多。【词作赏析】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在漏壶水尽,更深人静的时候,苏轼步出庭院,抬头望月,这是一个非常孤寂的夜晚。月儿似乎也知趣,从稀

    24、疏的桐树间透出清晖,像是挂在枝桠间。“时见幽人独往,缥缈孤鸿影。”周围是那么宁静幽寂,在万物入梦的此刻,没有谁像自己这样在月光下孤寂地徘徊,就像是一只孤单飞过天穹的凄清的大雁。下阕,更是把鸿与人同写,“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这是直写自己孤寂的心境。人孤独的时候,总会四顾,回头的寻觅,找到的是更多的孤独,“有恨无人省”,没有谁能理解自己孤独的心。世无知音,孤苦难耐,情何以堪?“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写孤鸿遭遇不幸,心怀幽恨,惊恐不已,在寒枝间飞飞去,拣尽寒枝不肯栖息,只好落宿于寂寞荒冷的沙洲,度过这样寒冷的夜晚。这里,词人以象征手法,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

    25、波逐流的心境。作者与孤鸿惺惺相惜,以拟人化的手法表现孤鸿的心理活动,把自己的主观感情加以对象化,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思想内容】表达了作者贬谪黄州时期的孤寂处境和高洁自许、不愿随波逐流的心境。【相关作品】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北宋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原文】卜算子 咏梅宋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注释】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双调四十

    26、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驿(y)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更:又,再。着(zhu):遭受,承受。苦:苦苦,极力。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一任:全任,完全听凭。群芳:群花,这里借指苟且偷安的主和派。碾(nin):轧烂,压碎。零落;凋谢。作尘:化作灰土。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故:指花开时。【译文】寂寞无主的幽梅,在驿馆外断桥边开放。已是日落黄昏,她正独自忧愁感伤,一阵阵凄风苦雨,又不停地敲打在她身上。她完全不想占领春芳,听任百花群艳心怀妒忌将她中伤。纵

    27、然她片片凋落在地,粉身碎骨碾作尘泥,清芬却永留世上。【写作背景】陆游一生酷爱梅花,将其作为一种精神的载体倾情歌颂,梅花在他的笔下成为一种坚贞不屈的形象的象征。联系陆游的生平不难理解,卜算子咏梅正是以梅寄志的代表,那“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梅花,正是诗人一生对恶势力不懈的抗争精神和对理想坚贞不渝的品格的形象写照。【词作赏析】词的上片,写梅花的生存状况,从生长环境的恶劣,到无人欣赏的落寞,再到暮雨黄昏的愁苦,写出梅花处境的悲凉。词的下片写梅花的品格精神。梅花无意争抢春光,却惹众多凡花俗朵的嫉妒,但它与众不同的是,纵然凋落于地,马踏车碾成为尘埃,任然香气不改,精神犹在。【思想内容】全词通过咏梅表现了陆游独立不倚,坚持正义,决不与争宠邀媚,阿谀逢迎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品格。【相关作品】卜算子咏梅毛泽东诗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阅读赏析注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