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必看培训班时发的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资料Word下载.docx

    • 资源ID:5025982       资源大小:42.17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必看培训班时发的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资料Word下载.docx

    1、16、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17、宋代以后,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18、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比较灵活。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19、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最受重视和尊重的教育是僧侣教育,其次是骑士教育20、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1、二战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1)教育

    2、的终身化;(2) 全民化;(3) 民主化;(4)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2、孔子的教育思想言论记载在论语中,如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3、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理论和经验,成为罕见的世界教育思想遗产。教育思想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师严然后道尊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学不躐等4、苏格拉底 问答法 第一步称为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叫定义;第三步叫助产术。5、柏拉图 理想国6、古希腊 亚里斯多德 追

    3、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亚里斯多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些成为后来强调教育中注重人的发展的思想渊源。亚里斯多德 政治学7、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8、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爱弥尔。9、德国哲学家 康德 人的所有禀赋都有待于发展,才能生存,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10、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 教育的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则全面地、和谐地发展儿童的一切天赋力量。11、英国哲学家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并得

    4、出结论,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1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通常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13、赫尔巴特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他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14、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杜威被认为是现代教育的代言人。15、杜威的教育思想与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针锋相对,其教育思想有:教育即生活,在做中

    5、学杜威强调儿童在教育中的中心地位,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围绕学生的需要和活动组织教学,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16、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

    6、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4、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5、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教育又对一定的政治经济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表现在:(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2、生产力水平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与一定生产力相适应的要求。3、从世界教育发展的历程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

    7、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4、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5、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6、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3)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8、(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3、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有多种途径,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4、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第四节教育与文化1、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3、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4、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

    9、价值观念5、学校文化的特性:(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2)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3)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4)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6、按照不同的层次和标准,学校文化可分成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和制度文化、学校精神文化)7、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主要的表达方式: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8、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9、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10、学生文化的成因有:(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11、教师与学生的交

    10、往活动是学校生活中一个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12、学生文化的特征有:(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是教育的直接目的。能否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是教育工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3、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论有: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相互作用论)5、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

    11、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它是推动人发展的潜在的、无意识的、最根本的动因。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强调成熟机制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6、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中国古代代表人物是荀子。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是一个典型代表。另一个典型代表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他甚至说: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社会烟草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7、辩证唯物主义认

    12、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8、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9、皮亚杰关于发生认识论的揭示了个体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按照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顺序发展的特征。10、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认知遵循着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11、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错过了关键期,训练的效果就会降低,甚至永远无法补偿。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个体身心发展的水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是受到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

    13、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学校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它对个体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2、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3、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但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不能夸大遗传的作用。4、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其主要标志是: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5、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

    14、,可分为大环境和可能性。6、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在:(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8、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研究揭示

    15、: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一种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9、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从活动水平的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1、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潜能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3、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与精神

    16、力量的综合。4、个性是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特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1、有些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2、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3、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4、青年期的年龄特征: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人的社会化在青年期也基本完成。青年期结束时,大多数青年对世界、事业、人生和自己都可能有较清晰和深入的思考,形成相对系统和稳定的见解,并对自己的未

    17、来做出自由重要的选择。随着心理能力的成熟,他们形成了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较清晰和较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在两种世界间建起了具有个人发展意义的桥梁。第四章 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3、教育目的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4、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它明确了教育对象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预定的发展

    18、结果,指导着整个教育活动的开展,支配着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无论是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建立,还是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方法的选择及效果的评价等,都受到教育目的的制约。5、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1)国家的教育目的;(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3)教师的教学目标。6、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人的特殊要求,我们习惯上称为培养目标7、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所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8、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9、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

    19、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段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4、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1、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基本精神: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

    20、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3、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4、普通中学德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2)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科学;(3)建立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养成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独立思考、勇于开拓的思维方法和科学精神;(4)形成社会主义的现代文明意识和道德观念;(5)养成适应不断改革开放形势的开放心态和应变能力。5、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

    21、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6、普通中学智育方面的要求:(1)帮助学生在小学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技巧;(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7、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8、普通中学体育方面的要求:(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了解

    22、科学营养知识。9、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10、普通中学美育方面的要求:(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美育的最高层次的任务。11、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12、中学劳动技术教育方面的要求:(1)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学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2)结合劳动技术教育,授予学生一定的商品经济知

    23、识。13、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能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五章学生与教师教育活动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系统是一个以人的集合为主要构成要素的社会系统。在诸种要素中,学生和教师是最基本的要素。第一节学生1、学生的本质属性:(1)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2、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

    24、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主导的作用。4、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核心精神的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5、未成年学生享有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受教育权6、义务教育法规定: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生应尽的义务有:(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第二节教师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

    25、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包括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管理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4、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5、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包括:(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括:(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7、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8

    26、、教师的语言首先要求准确、明了、有逻辑性,其次要求富有感情,有感染力,再进一步要求富有个性,能够体现出一名教师的独特风采。9、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1、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2、师生关系主要有:(1)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关系在人格是民主平等的关系;(3)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3、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4、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5、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

    27、格上的影响。第六章课程第一节课程概述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2、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4、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5、从课程制定者和管理制度角度,可分为国家(课程以下略)、地方 、学校 ;以课程任务为依据可分为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工具性、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从教育阶段角度可分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可分为学科中心、学生中心、社会中心6、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7、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拓展型课程常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8、基础型课程的教学是拓展型、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是研究型课程的学习基础。9、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国家级课程是一级课程。10、所谓地方课程,是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行政机构和教育科研机构编订的课程,属二级课程。可安排必修课,也可开设选修课。


    注意事项

    本文(必看培训班时发的江苏省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讲义资料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