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关于国际保理业务及其在我国开展问题的研究.doc

    • 资源ID:5012045       资源大小:23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关于国际保理业务及其在我国开展问题的研究.doc

    1、国际结算课程论文课 程 论 文关于国际保理业务及其在我国开展问题的研究摘要:国际保理是一项新的国际结算手段,近20年来它在世界各国的国际贸易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这项业务在我国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这与我国迅速提高的国际贸易地位极不相称。在介绍国际保理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状况,并进一步提出了推广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对策。关键词:国际保理; 现状; 对策;Abstract:International factoring is a new means of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 over the past 20 years all over the wo

    2、rld in international trade have been widely used, but the business in China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the rapid increase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us did not match. In introducing the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analysis based on the focus of our factor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put fo

    3、rward the promotion of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factoring; situation;countermeasure目 录一、引言5二、国际保理业务概况6(一)国际保理的含义6(二)国际保理的产生和发展6(三)国际保理的功能和特点6(四)国际保理的业务流程7(五)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8(六)国际保理业务的劣势8三、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9(一)业务操作并未完全采用国际通行做法9(二) 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个别业务10(三)不能改

    4、善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10(四)缺乏再担保, 中资银行无从转嫁风险10(五)国际保理业务还面临一些技术难点10四、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0(一)信用交易在我国尚未普遍建立10(二)国际保理业务法规建设滞后11(三)我国银行对国际保理业务的目标客户定位不清11(四)缺乏专业的国际保理从业人才11五、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建议12(一)我国政府应该努力营建推动我国保理业发展的环境121.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122.政府要制定扶持政策123.政府要制订保理业务法律法规12(二)银行要加强自身建设,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121加强与世界知名保理商的交流与合作122提高保理业务在客户

    5、中的认知度133加快国际保理业务人才的培养13(三)外贸企业应加强自身信用建设和管理131企业要主动适应市场变化132企业应该加强自己的信用意识和信用建设13参考文献14一、引 言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 国际市场主动权逐步由卖方转向了买方, 导致世界贸易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不可逆转, 出口商为扩大出口, 并力求使自己的商品占领国际市场, 除了采用高质量、 低价格作为竞争手段之外, 尤其重视在结算方式上向买方提供更有竞争力的贸易条件。传统的结算工具信用证, 对出口商有利而对进口商收取货物风险较大, 所以近年来, 信用证结算的比例逐年下降, 而受进口商欢迎的赊销方式逐渐盛行。

    6、竞争的多样化, 使得付款方式也成了竞争的重要因素,买方市场的进口商更愿意采用赊销(O/A)、 承兑交单(D/A)等非信用证结算方式, 这些方式不占用其资金、 得以保障其对货物的权利, 并能减少其为支付而承担的费用。在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中, 非信用证结算已达 80%以上。出口商为了扩大出口, 占领国外市场, 除了利用质量、 价格、 售后服务等竞争手段外, 也不得不以对买方有利的灵活支付方式吸引客户, 以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企业出口常常碰到的困境是: 对国外客户资信不了解且对方不愿意采用信用证支付方式; 为适应国外市场多变的特点, 每次发货数量有限且批次多, 如采用 O/A或 D/P 等对买方有利

    7、的支付方式,出口商则会面临信用、 外汇风险和资金融通、 账务管理和追收应收账款以及可能的坏账损失等一系列问题, 高风险使得出口商的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国际保付代理, 即国际保理 ( International Factoring)正是顺应这一情形产生的, 即由保理商以收购应收账款债权的方式向出口商提供出口融资结算,特别适合中小企业出口付款期限不超过 180 天的中小额消费品交易。目前在全球贸易中保理融资结算已成了众多中小企业的首选。国际保理, 由于能很好的解决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压和进口商信用风险问题, 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迅猛发展, 成为各国出口商加强国际市场竞争力, 推动出口贸易发展的新

    8、动力。尤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 国际保理已日益成为金融服务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国际保理商协会(FC I)的一份报告显示2006 年全球保理业务量达 11 342.88 亿欧元, 其中欧盟、 美、 日分别占 67.7%、 8.46%、 6.57%, 总计达 82.73%。但国际保理业务在国内发展并不顺利,数据显示, 2006 年中国内地国际保理业务量为66 亿美元, 而同期仅香港的国际保理业务量就达97 亿美元。这与我国的贸易大国的身份是极不相符的。国际保理商组织亚洲区副主席曹东在第四届上海国际金融论坛上的发言EB http:/www.china-esc.org/news.asp?id=

    9、422表明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还远远没有被理解和普遍接受, 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一、国际保理业务概况(一) 国际保理的含义国际保理是国际保付代理的简称, 英文为factoring。系指出口方与保理商间存在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出口方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进口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 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 销售账务处理、收取应收账款,及买方信用担保合为一体的金融服务。国际保理通常采用双保理制, 它是一种涉及双方保理商的保理方式, 即有出口保理商和进口保理商,这是区别于国内保理的特征。出口保理商根据出口商的申请从进口国选择进口保理商, 将需要核定

    10、信用额度的进口商名单提交进口保理商, 在进口保理商确定的信用额度内负责催收帐款管理, 并于到期日在扣除相关费用后付款给出口商。进口保理商对进口商进行信用调查后确定进口商信用额度并承担信用额度内100%的收取货款风险担保, 于到期日付款给出口保理商。事实上进口保理商是出口保理商的保理商。(二) 国际保理的产生和发展现代保理业务的发展始于 20 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 20 世纪 60 年代保理服务传遍英国及欧洲大陆各国, 70年代在亚太地区陆续被采用, 目前已遍及欧美、日本及东南亚诸国。随着保理业务的发展, 世界上先后建立了几个国际性的保理组织机构, 其中最大的是 1968 年 成立的国际保理

    11、商联合会( Factors ChainInternational, FCI), 它是在荷兰成立的国际性保理组织,它的建立以及1988年正式发布的国际保理公约标志着保理业务在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得以确立。目前, FCI组织已经有150家会员, 这些会员分布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国际上的保理业务大多由专业保理公司从事, 他们中90以上是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的会员,有着相同的行业准则和标准化的业务平台。专业保理公司具备良好的风险管理能力,能够清晰地识别不同客户的偿还能力和财务状况,并且相应核定信用额度和需要提供的金融服务,给予相对优惠的定价。专业保理公司通常与保险公司合作,在

    12、保理业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可以满足企业多种需求,服务较为周到。他们遵守统一的国际保理业务规则,形成一个完整的国际保理商体系,互相为对方的出口商提供资信调查服务。(三) 国际保理的功能及特点1. 国际保理业务一般具有如下四种功能:1)贸易融资:企业向保理商转让应收账款,提前实现销售资金回笼,获得融资便利。2)销售账户管理:保理商提供应收账款账户资金的回收、逾期以及进口商信用额度变化情况登记服务,协助出口企业进行销售账户的分户账管理。3)应收账款的催收:保理商拥有专业人员和专职律师为企业提供应收账款的催收服务。4)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保理商对出口企业在信用额度内发货所产生的应收账款提供100%

    13、 的坏账担保。2. 国际保理业务一般具有如下两个特点:1)国际保理业务在较低的费用下提供了包括信用保险在内的全面服务,在许多国家的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其理由在于:一是单独以记账赊销(O/A)、承兑交单(D A)、付款交单(D P)方式成交虽然增强了出口商的竞争力,但收汇风险又过大。二是保兑的不可撤销的信用证虽然有最大的收款保证,但是由于其较高的开证费用、管理费用及对进口商较高的资金占用率,削弱了出口商的竞争力。三是信用证业务遵循严格的单一致、单证相符原则,如果信用证下的有关单证出现不符,也可能使原先收汇相对安全的信用证业务变成风险重重的托收业务。因此,选择国际保理结算方式,将保理与O/A

    14、、保理与DA 及保理与D P相结合是最佳的选择。2)由于保理业务是一种BtoB意义上的电子商务, FCI所启用的统一的保理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利用全球数据交换网络传递信息,使得国际保理业务比一般的结算方式更加便捷、准确和高效。(四) 国际保理的业务流程国际保理业务有两种运作方式,即单保理和双保理。前者仅涉及一方保理商,后者涉及进出口双方保理商。国际保理业务一般采用国际双保理方式。双保理方式主要涉及四方当事人,即出口商、进口商、出口保理商及进口保理商。如下图:1签订保理商代理合约; 9货物装运并寄送货运单据; 2签订国际保理合同; 10应收账款转移通知书;3申请债务人信用额度; 11融通资金;4传递

    15、信用额度申请书; 12应收账款转移通知书; 5对债务人信用评估; 13催收货款; 6通知核准信用额度; 14付款; 7通知核准信用额度; 15付款; 8签订销售合同; 16付清余款(五) 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1 . 出口商可享受无追索权, 手续简便的贸易融资对出口商来说, 运用国际保理业务最大的优势在于能向卖方提供无追索权、手续简便的贸易融资, 出口方出售货物后就可以获得 80%的预付款融资和100%的贴现融资。同时由于采用了赊销的方式, 因此大大增强了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并有利于出口商对新市场和新客户的培养。此外, 出口商采用国际保理业务可以借助保理商了解客户的资信及销售状况, 并减轻自身在财

    16、务管理方面的成本。2 . 进口商可减少资金积压, 降低进口成本对进口商来说, 由于基于信用销售, 因此可以避免信用证项下较高的开证费用和百分之百的保证金,减少资金积压, 降低进口成本。并且由于赊销方式下出口方为进口方提供了 1 至 3 个月的融资, 因此进口商可以转售货物后再付款, 扩大了其现有支付能力下的购买力。还有, 相对D/ A 远期承兑, 进口商无须在尚未取得货权的前提下即作出商业承兑, 相反在卖方提供的商品和服务不符合合同条款时, 进口商还可以本着善意的原则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异议并要求索赔。3 . 商业银行拓宽了市场范围, 利润增加对作为保理商的商业银行而言, 开办国际保理业务不仅丰富

    17、了业务品种, 拓宽了市场范围, 而且可以带来可观的利润。一般来说, 出口保理商银行除了可以获得发票金额0 . 1% - 0 . 4%的佣金外, 还可以通过向出口商提供融资服务获得收益; 进口保理商银行由于承担了买方的信用风险, 因此佣金比例更高, 并可以收取30 美元左右的银行费用和一定的单据费用。此外, 由于国际保理业务是一种 “ B2B”意义的电子商务, 国际保理商联合会所启用的统一的EDI通讯系统利用全球数据交换网络传递信息, 这使得国际保理业务比一般的结算品种更加便捷、准确和高效。可以说, 国际保理业务是一种极具应用优势的国际贸易结算方式。(六) 国际保理业务的劣势1. 国际保理公司承

    18、担风险大。虽然保理商事先已对进口商的资信进行了调查与评估,并规定了信用额度,但保理商所承担的风险大于信用证开证行所承担的风险。因为在 D /A、O /A支付方式下,进口商先收货后付款,一旦进口商到期拒付或因破产倒闭无力付款,进口保理公司就必须自己负责偿付。2. 进出口商承担的风险依然存在在国际保理业务中,对出口商而言,主要承担货物的质量风险。如果由于货物品质、 数量、 交货期等方面的纠纷而导致进口商不付款,保理商不承担付款的风险。另外,进口商可能会联合保理商对出口商进行欺诈。尽管保理商对其授信额度要负100%的责任,但一旦进口商和保理商勾结,特别是出口商对刚接触的客户了解甚少时,如果保理商夸大

    19、进口商的信用度,又在没有融资的条件下,出口商容易造成财货两空的局面。3. 保理业务的费用问题。保理手续费的多少,取决于交易的性质、信贷金额的大小,承担风险的程度、事务的繁简以及各个国家和地区收费率的不同,一般占应收账款总金额的1.5%左右,比信用证业务的费用多出好几倍。有的出口商认为,保理手续费太高,使出口商品的成本上升,高于信用证项下的报价。二、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现状比较分析近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持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2007年,我国在全球贸易中进出口总额达21740 亿美元,继续保持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的地位。与此同时,我国国际保理也发展迅速,从统计数据上看,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量从200

    20、1年的 2.23亿欧元上升至 2007年的32.98 亿欧元。短短的几年中,我国保理业可谓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欧美等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仍较大。比如 2007 年度我国保理业增长速度高达130,但排名在国际上仅居第10位,其保理量仅占世界保理总量的2.5%,这与我国的贸易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我国国际保理的发展现状跟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现状相比仍属落后,具体可见下表:2007年世界贸易规模前10位国家近7年国际保理业发展对比表资料来源:FCI网站www.factors- 单位:百万欧元上面的图表和数据很直观的说明我国国际保理的发展现状与我国对外贸易在世界的发展地位极不相称。发达国家之所以

    21、不遗余力发展国际保理,正是由于国际保理能保证贸易质量,有效管理国际贸易交易,并能促进贸易发展。我国国际贸易的成绩是非常可喜的,但是我国的保理却与这一现状不相符,由此可见,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不仅发展水平较低, 而且很不平衡。这一现状是与国际贸易中信用证使用日渐减少, 赊销记帐交易使用不断增多的潮流所相悖逆的。具体的经营现状如下:(一) 业务操作并未完全采用国际通行做法国际保理业务是一项区别于传统银行信贷的金融产品。国际通行的做法是: 保理商以客户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被接受程度和其赢利情况为融资的主要依据, 而不是根据其资产负债表的状况为主要依据。但是目前我国的银行基本上将国际保理业务视为一种单

    22、纯的融资结算产品, 在操作上采取与银行信贷相似的方法, 在为出口商核定保理融资信用额度时,要依据该行的统一授信管理办法办理。这种业务操作, 不仅使保理独特的融资功能丧失殆尽, 保理业务的拓展也会受到限制。(二) 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个别业务业务范围主要集中在个别业务上, 没有体现出国际保理业务所具有的一揽子特色在我国, 国际保理业务仍以出口保理为主, 只是间接为客户提供坏账担保服务。银行保理业务除融资外, 所提供的服务十分有限, 也因此影响了保理业务收入的扩大, 保理业务为进出口企业提供综合管理服务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三) 不能改善中小进出口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据统计, 中国出口额的 60%是有中

    23、小企业创造的, 但是按现有的贷款通则和有关规定,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贷款普遍都比较难。按原国家经贸委统计, 约有 80%的中小企业存在贷款难和融资难的问题。目前, 我国银行在开办国际保理业务时, 仍将目标客户锁定为优质客户甚至是统一授信为A 级的企业, 客户选择完全等同于贷款业务。其结果是, 难以得到银行贷款的中小进出口企业仍然不能通过国际保理业务满足其资金需求, 国际保理服务中小企业的优势未能发挥。(四) 缺乏再担保, 中资银行无从转嫁风险若开办无追索权保理业务意味着保理商将丧失对融资方的追索权, 因此有必要对资金风险进行控制和分散, 国外保理商通常会将保理营业额的2/3向保险公司进行再投保,

    24、 一旦发生银行核准信用额度内的坏账, 由保险公司给予一定比例的赔偿, 通过与保险公司合作可以降低保理商所承担的经营风险。我国尚无保险公司为商业银行开展 “无追索权的应收账款转让” 业务提供保险, 开办保理业务的中资银行必须独自承担可能出现的信用风险, 因此增加了风险成本,降低了实际收益率。(五) 国际保理业务还面临一些技术难点现阶段中国内地银行业开展国际保理业务还面临一些技术方面的难点。目前, 我国还处于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初级阶段, 与 FC I会员之间的协作有限, 因而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评估显得十分困难。同时, 我国的银行习惯的还是重视抵押品的信贷文化, 忽视对于客户的信用评估能力和资金流动的

    25、监控能力。此外, 我国银行在开展国际保理时过于注重融资业务, 没有发展到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应收账款管理和会计服务, 金融机构对于客户的信用评估只能依赖贷前的审查而不是信贷中的动态监控, 因而难以有效控制风险。三、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 信用交易在我国尚未普遍建立长期以来,由于受预付货款、D/P(付款交单)、信用证等传统交易方式的限制,我国出口企业满足于用传统结算方式进行交易,还不能完全适应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保理业务。大多数出口企业仍习惯并普遍接受基于银行信用的信用证方式进行结算,而对国际保理业务的概念、运作机制、操作要求、优势所在等含糊不清,一知半解,甚至很多企业对保理业务

    26、不信任,认为自己不会得到像保理宣传中描述的优势服务,因此首先使其在观念上就对国际保理业务有了一种排斥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我国的国际贸易目前主要仍以服装、手工艺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这些产品主观检测性强,易引起合同纠纷。 而在保理业务中,买卖双方对产品有争议或买方挑剔产品质量时,保理商是不承担付款责任的。因此,出口商宁愿选择传统的贸易结算方式。(二) 国际保理业务法规建设滞后尽管我国开展国际保理业务已有十多年,但到目前为止,仍未建立起完整规范的保理业务法律体系。 除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只能由银行办理保理业务的规定外,在我国现行金融法律法规中没有设立保理

    27、机构的具体条件和管理办法,也没有制定开展保理业务的具体规定和实施办法,从而在制度方面限制了保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虽然我国已经加入国际保理联合会,接受了国际保理惯例规则 、国际保理公约 等,但由于各国开展保理业务的实际情况都有一定差异,这些规则尚不能直接用于指导监督我国保理业务的具体实施, 目前国内银行在办理保理业务时只能将 国际保理惯例规则、国际保理公约等作为借鉴。因此我国亟待建立一套指导国际保理业务发展的法律体系。目前法律建设滞后这一立法现状使得在我国开展该项业务时无法可依, 有法难依。一旦遇到业务纠纷, 银行很难保障自己的利益。(三) 我国银行对国际保理业务的目标客户定位不清目前,我国国际

    28、保理业务目标客户群定位是大客户还是中小客户值得考虑。国际保理的功能主要有企业资信调查与评估、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的管理以及买方信用风险担保,这就决定了我国中小企业、民营企业等小客户对国际保理业务的需求和依赖性更强,而大客户,也就是那些国有大型企业、跨国公司、上市公司等由于自身融资能力较强,设有独立的财务部门,财务管理水平高,对国际保理业务的融资、账务处理等倚重程度相对较低。另外,成长中的中小企业在国际贸易谈判中往往处于弱势,这些企业要想扩大出口,就要提供有利于进口商的条件,那就意味着要采用赊销、承兑交单方式,这时最好的选择之一就是出口保理;所以,我国保理的目标客户群应是中小客户。 而目前在我国国

    29、际保理业务中很多银行对一些中小企业的保理需求没有给予满足,特别是在保理融资方面,对我国中小型企业融资的动力不足。目前因为我国信用体系不健全和保理业务的非普及化,很多中小企业不能满足银行叙做保理的营业要求,如汇丰银行就只做销售额在20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一般申请叙做保理业务的客户经过严格审查最后能与银行签订保理协议的只有三分之一。我国中资银行的要求会低一些,但绝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是享受不到保理服务。而国际上一般认为保理是为中小企业做贸易融资的中坚力量。如意大利保理为其中小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2 年,意大利保理贸易融资中约 23是贷中小企业(注:即员工在50人以上的企业)。这一方面与我

    30、国中小企业自身信用不足有关,另一方面与我国银行在保理业务中风险管理过于集中,或者说银行自身风险管理能力薄弱,只是采取风险规避而没有实现风险分散。也正是基于这种考虑,我国银行在做保理时更倾向于做有追索权的或到期融资保理,这种做法虽对银行规避风险很有效,但也会使我国保理优势难以显示。(四) 缺乏专业的国际保理从业人才由于国际保理业务具有国际结算、融资、信用担保、现金流量管理等多重功能,并涉及到国际贸易、银行、法律、计算机等多个业务领域,因此要求从事国际保理业务的人员不仅必须具备熟练的英语应用、计算机操作能力,还要有较丰富的国际金融知识、法律知识,熟悉相关国际惯例、 国际贸易交易规则和习惯等。目前,

    31、我国商业银行都在陆续申请开办国际保理业务,但从事保理业务的工作人员大都未经过专业的国际保理业务培训。在实践中,因为需求的限制从业人员也缺乏实务方面的锻炼,从而影响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迅速发展。四、 发展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对策建议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国际保理对国际贸易的重要性,借鉴国际经验, 大力发展国际保理业务。为促进我国国际保理进一步发展,我们要从政府、银行和外贸企业三个方面共同努力。(一) 我国政府应该努力营建推动我国保理业发展的环境保理业是促进我国贸易发展的有力手段。政府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营建促进我国保理业发展的环境,推动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动我国经济发展。1、 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逐步建立


    注意事项

    本文(关于国际保理业务及其在我国开展问题的研究.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