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教师用书人民版Word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4997456       资源大小:145.44K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教师用书人民版Word文档格式.docx

    1、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徭役是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轻巧识记对土地兼并问题的理解认识四、水利灌溉大禹和他的继承人原始社会大禹发展了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建设战国时期李冰和郑国分别主持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汉代关中农民创造“井渠”,至今流行于新疆;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了水患隋唐五代北方以立井水车作为提水灌溉工具,长江流域发明了高转筒车宋代出现以水力为动力的水转翻车明清时期出现了风力水车NO.2理解史料研习史论归纳小农经济史料一农夫蚤(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纟困布纟参,此其分事也。墨子

    2、史料二(20世纪初)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民国河北元氏县志史料三(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学会读史主旨归纳信息解读史料一:小农经济的特点“农夫”;“耕稼树艺”;“妇人”;“纺绩织纴”体现了男耕女织史料二:20世纪初小农经济形态的主要特征“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

    3、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体现了自给自足的特点“男耕女织”体现了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特点史料三:封建政府对农业的重视“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说明官员引导农民改进生产技术;“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反映了政府赈灾减赋学会用史(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小农经济的主要特征。【提示】特征: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自给自足。(2)根据史料二、三,概括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征。【提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3)根据以上史料总结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提示】

    4、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不利因素:自身具有脆弱性,受自然条件的制约。史论归纳 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影响因素1基本特点(1)分散性: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2)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除盐铁外,一般不外求。(3)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4)脆弱性:是一种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差等特点的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5)落后性:小农经济的狭小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6)保守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2影响因素(1)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

    5、术、土地制度等。(2)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3)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明智的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4)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NO.3应用对点训练落实强化1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拥有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等众多配套措施的农艺体系。这一“农艺体系”的主要特点是()A精耕细作 B刀耕火种C男耕女织 D自给自足A根据材料“土壤整治、田间管理、多熟种植、维持地力、良种选育、能量循环”可以看出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特点,故A项正确;刀耕火种是粗放型农业,与材

    6、料不符,故B项错误;男耕女织强调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的结合,不符合材料,故C项错误;自给自足强调自足性,是自然经济的主要特征,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2(2017广元高三统考)王家范、谢天佑先生曾经精辟地指出:“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对这段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小农经济具有极强的稳定性B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C小农经济非常脆弱D小农经济生产工具简单B小农经济靠天吃饭,容易受到自然条件、国家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小农经济可以通过简单的劳动工具就能够组织生产,正体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

    7、及小农经济的软弱性,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生产工具简单是材料的表象,而非实质,故D项错误。3明清史研究专家黄冕堂先生在明史管见中记录了明朝中后期勋戚占地情况,如下面表格所示。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时间占地者姓名地点占地面积资料出处万历五年成国公朱应桢畿内9 600顷明史卷232王国传万历四十三年潞王朱翊镠湖广、德安40 000顷明神宗实录卷531、卷563A.土地兼并之风越来越疯狂C封建社会实施土地私有制B国家授予勋戚大量良田D豪强地主拥有强权C本题考查明朝中后期封建社会土地兼并严重的根源。表中数据主要反映了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之风越来越疯狂且规模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一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说是由

    8、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造成的,而土地兼并只是材料所反映的一种历史现象,并不是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A项错误;B、D两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考点2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一、经营形态1家庭手工业(1)特点:大部分手工业产品由农户自己生产并消费,有时也进入流通领域。所用原料大都是农户自己种植和采集。(2)地位:长期附属于农民家庭之中,形成以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的“男耕女织”的经济形式。2田庄手工业(1)背景:土地的集中,使汉代出现了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2)经营活动:作物栽培,蚕桑作业,禽畜养殖,药材采集,酿造加工,纺织手工业,农具和兵器修造。(3)地位:是自然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内容。3官营手工业(

    9、1)“工官”表现从汉武帝时代起,煮盐、冶铁、铸钱、炼铜等行业,都收归官办,由政府垄断特点“工官”主办的皇家工场,专门负责制造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的物品;制作工艺水平代表了当时手工业的最高技术水平弊端技术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行业之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技术工艺传承是封闭性的,往往导致失传(2)“匠户”含义: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称做“匠户”。表现:唐代已有工匠定期服役;宋代被官府强制役使;元代之后,工匠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世代相袭。影响:匠户没有人身自由,劳动创造性受到严重束缚。图文解读理解三种手工业的地位二、辉煌成就1纺织业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纺织原料最初是用麻和葛,

    10、出现人工育蚕和丝织技术商周时期有负责指导蚕桑生产的专职官员;在出土的商代遗物中发现玉蚕;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品种多、技术高,丝织品经过丝绸之路远销地中海地区,有“丝国”之称唐代官营纺织业规模大,私营纺织作坊兴起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经推广到闽、粤等地区元代黄道婆革新纺织工艺,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代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手工工场和自由劳动力市场,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开始产生2.冶金业(1)冶铜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土小件铜器。商代青铜器分布相当广泛,生产规模大,铸造工艺水平高。(2)冶铁技术3陶瓷业(1)原始时代的彩陶和龙山文化的蛋壳黑陶,工艺水平很高。(2)从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

    11、,是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3)唐代:美术陶制品“唐三彩”风行一时;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享有盛名。(4)清代:康熙年间发明粉彩瓷器工艺,雍正时期烧制技术达到顶峰。(5)唐宋以来对外贸易的路线被称为“瓷路”。特别提醒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关系中国古代农业,自成体系;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农业和手工业存在着密切关系:(1)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是中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2)在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古代社会,手工业是农业的重要补充而处于从属地位。古代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史料一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吏、射、御、医、卜及百官。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

    12、。礼记王制史料二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孟子史料三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职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家杼轴而户篡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官营手工业的组成与管理特点“不贰市、不移官,出乡不与士齿”周代手工业者受到严格限制,地位低下,只能世代为官府服务家庭手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匹妇蚕之”“足以衣帛矣”家庭手工业依附于农业,服务于家庭消费民营手工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出现(1)史料一反映了官营手工业有何特点?【提示】官营手工业受到政府的严格控制。(2)史料二反映的

    13、手工业经营形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提示】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朝中期以前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官营手工业的压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对市场商品的需求量小;封建政府的压制政策。古代手工业各种经营形态的特点经营形态管理方式产品及流通方式劳动力地位官营手工业政府直接经营、“工官”制度、大作坊官府专用和皇帝私用;不在市场流通无偿调用各类匠户至明代前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民营手工业民间私人自主经营民间消费的产品;在市场流通私营主雇工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家庭手工业农户的副业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剩余部

    14、分出售农民自身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中4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促成这一转变的关键因素是()A经济发展导致铸币铜料紧缺B农耕工具革新推动兵器革新C火药应用改变传统战争样式D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D据材料“西汉时期,先前大量使用的青铜兵器逐渐被铁制兵器取代,退出历史舞台”,联系所学知识可知铁业官营促进冶铸技术进步,故D项正确。5春秋时期的鲁国人公输班被誉为木匠祖师,他发明了锯子、刨子、钻子、凿子、铲子等木工用具。这些发明的出现主要得益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 B铁制工具的普遍推广C冶金技术的进步 D“百家争鸣”的出现C题干中的发明是木匠行当的,属于手工业

    15、成就,故A项错误;题干中出现的木工发明都是铁制工具,设问问的是原因,故B项错误;材料中铁制工具的不同形制需要有质量较高的钢铁,它们的出现是以冶铁技术的进步为前提的,故C项正确;“百家争鸣”是思想文化领域的现象,不符合题干主旨,故D项错误。6(2017德州模拟)从明朝后期到清初,“苏湖熟,天下足”逐渐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江南地区的粮食甚至需要其他地区接济。这主要是因为江南地区()A手工业发展引起农业种植结构变化B工商业市镇大量兴起C摊丁入亩导致了农民赋税负担加重D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A根据题干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后期江南地区手工业发展引起农业种植结构变化,故A项正确。主题一“昼出耕田夜

    16、绩麻”的田园风情精耕细作的农耕经济主题立意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以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以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为主要形式的小农经济形成。随着生产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日益完善和水利工程的兴建,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分别在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形成并日益成熟,也推动了南北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古代中国政治、思想科技文化的发展变化。知识交汇1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2)耕作技术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

    17、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改变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 2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

    18、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题二“享誉世界”的名片古代中国的手工业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自给自足的手工业经济。古代手工业存在三种经营形态,其中官营手工业对提高工艺技术起过重要作用,但官僚衙门式的管理贻害深远;民间手工业经历了由家庭手工业到工场手工业的转变,至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古代手工业曾在许多方面取得辉煌成就,其中青铜器、丝绸、瓷器是古代中华文明享誉世界的三张“名片”。1古代中国手工业生产领域没有出现技术革命的原因(1)发展动力:中国古代手工业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发展的动力和社会

    19、基础。(2)技术水平:代表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发明不能向社会推广,而民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技术传承的封闭性,使技术难以交流提高。(3)劳动者: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4)统治者: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往往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2)手工业技术先进。古代中国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0、(4)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发达,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5)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6)手工业布局随经济重心南移发生相应变化。(7)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本讲全国卷命题情况分析考纲考题统计情境创设相关考点(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2)土地制度(3)手工业的发展2016全国乙卷25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汉代庄园经济全国甲卷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和四处租地的“客户”宋代土地政策全国丙卷27明末江南农村的变化古代手工业发展2015全国卷24吕氏春秋上农的描述全

    21、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江南经济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经济发展与科举制2013宋代“不抑兼并”土地兼并41汉唐地方区划变迁江南经济;经济重心南移把握高考规律领悟高考真谛真题实战解题支招1.(2016全国乙卷)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画面呈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再根据这种生产情形的朝代即可推理出答案。2.(2016全国甲卷)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A.经济严重衰

    22、退B土地政策调整C.坊市制度崩溃D政府管理失控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的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涉及土地政策问题。3.(2016全国丙卷)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百年前”与“如今”雇工,社会地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与明末江南农村的变化有直接关系。4.(2015全国卷)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

    23、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在如今的很多农村地区,田地仍然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更不要说春秋战国时期的农民了。农民收益增加促使其更多的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以维系家庭生活,如此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什么影响,答案一目了然。5.(2015全国卷)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我国至今仍是一个农业国家,“以农立国”是国家发展之根本。放眼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

    24、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巧用排除法,答案信手拈来。6.(2015全国卷)下面是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唐宋明清河南151621江苏781749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解题的关键。状元人数的变化是区域间文化发展差异的表现,而区域间文化发展差异是其经济发展差异的表现。透过现象看到了本质也就“看”到了答案。7.(2013全国卷)汉唐制定土地法规,限制私有大土地的发展,宋代一改此法,“不抑兼并”。据此可知宋代()A.中央集权弱化B流民问题严重C.土地兼并缓和D自耕小农衰退宋代

    25、“不抑兼并”的后果是什么?必然是土地兼并日趋严重;土地兼并的结果又是什么?是租佃关系盛行;佃户的来源是什么?如此分析,答案便显露而出。【解析答案】1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图片反映的是集体生产,故排除A项;仅依据题干图片无法说明农业的“不断发展”,故排除B项;汉代,土地私有制成为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形态,故排除C项;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故D项正确。2B解答

    26、本题的关键是结合时代特征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了宋代出现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宋初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政策,结果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许多人失去了土地,故选B项。宋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唐代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商业出现空前繁荣的局面,故A项错误。题干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重,与坊市制度崩溃没有关系,故排除C项。北宋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权力,使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基本解决,因此政府管理失控不符合宋代史实,故排除D项。3A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明朝雇工与雇主关系的变化。明朝雇工由百年以前“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到“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的变化,反映了雇主与雇工之间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导致此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商品经济对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日益深刻的渗透,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故A项符合题意。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而不是强化,与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无关,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在材料中也没


    注意事项

    本文(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2讲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教师用书人民版Word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