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福建省教师培训会福建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资源ID:4911656       资源大小:85.08K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福建省教师培训会福建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1、高中物理课程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培养学生。 4.主体性原则。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与核心仍然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正确把握好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学习需求,创设和谐、自然的课程环境。 5.示范性原则。教师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参与者和示范者,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精神、思想境界、理想信念、情感态度价值观、言行举止等对学生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示范作用,因此要重视教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 6.创新性原则。注重展示物理学科的客观真实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

    2、的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和科学方法。(三)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策略 1.基于核心素养,变革学习方式。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将从单一知识、技能转向综合素质,从灌输式学习走向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2.感悟知识之美,唤醒审美意识。学习知识的目的不是为了“占有”,而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促进自我个体精神的成长。在这个成长过程中形成能力,磨练人性,唤醒美的意识,从而丰富精神、提高素养。利用物理学的美去激发学生美好的情感,激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揭示蕴含在知识中内在美的价值。通过揭示物理学的“真”与“美”,激发学生兴趣,开发智能

    3、,提升思维境界,增强情趣,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审美情感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3.通过实验教学,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与科学方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教学时,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规范操作,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实验现象,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认真分析实验结论。能基于实验事实,进行分析与质疑,尊重事实、勇于探究。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成为诚信的品格、求真务实的科学品质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的人。 4.利用物理学史和科学家的励志故事,渗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介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利用物理学家典型的探索事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良好道德品质,是情感态度与社会主义核

    4、心价值观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物理教材中多处引用了体现科学家勤奋、敬业、无私奉献等高尚品质的相关资料,这对学生树立理想的人格典范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和积极意义。教学中应积极宣扬和有效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科学家的生平、理想与杰出贡献等相关资料,使学生在了解科学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同时,着重介绍科学家在科学研究中的创新思维和方法。5.渗透“STSE”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迅猛发展的科学技术在深入影响社会生产生活各个方面的同时,也引发了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对学生进行“STSE”教育,能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两面性。教学中应通过介绍当今科学技术给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培养学生可持续

    5、发展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6.通过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成就,激发追求“中国梦”的爱国热情。古代,我国许多科学家对科学发展有过突出的贡献,不少研究成果曾经居世界领先地位。如指南针的发明与应用,不仅在我国古代军事、生产、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世界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统计,在宋代,我国的科技发明就占全世界科技发明的70%。这充分体现了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现代,我国物理学家在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纳米科技等科学领域研究中均有突破,在“两弹一星”、量子通讯、高速铁路、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等工程技术中取得了世界领

    6、先的成就。物理学教育对于一个国家的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国家发展、人才培养、文明进步的重要需求。2、课程开设建议(一)学分修习建议全体学生必须完成共同必修模块“物理1”和“物理2”的学习,获得4个必修学分后,再选择学习一个模块,获得2个必修学分。对于人文方向发展的学生,经过物理1、物理2内容的学习后,必须继续学习选修1-1模块,完成这三个模块的学习即可获得高中毕业所必须的物理学科的6个学分。对于理工方向发展的学生,在学习物理1、物理2、选修3-1和选修3-2获得8个学分的基础上,必须再从选修3-3、选修3-4、选修3-5中任选一模块获得2个学分,还要从物理实验专题、物理专

    7、题研修模块中任选一专题获得2个学分,以达到物理学科的12学分要求。(二)选考模块选修建议选修3-3模块的内容涉及分子动理论与统计思想,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定律与能量守恒,能源与可持续发展。本模块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认识热现象的规律,应用统计思想、能量转化与守恒规律分析、解释、处理热运动的问题,在有关气体实验定律的应用及热力学平衡问题中,常结合力学知识分析处理问题。选修3-4模块的内容涉及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本模块首先通过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的学习认识波动的一般规律,进而学习电磁波和光,并初步接触相对论的知识。本模块是继续学习物理学和其他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了解现代科

    8、学技术的基础。选修3-5模块的内容涉及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动量定理揭示了力对时间的累积效应与物体动量变化的关系。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基本守恒定律之一,是研究微观粒子所必需的知识。原子、原子核、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等知识是了解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也是继续学习物理学以及相关科学技术的基础。建议各校根据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模块的内容特点以及本校学生实际和教学实际,合理选择相应模块学习。有条件的学校平时教学可选择2个模块学习,高三教学可侧重1个模块进行复习。三、考试评价建议(一)评价的基本原则 1.要坚持过程评价和终结评价相结合。不但要评价学生在完成模块学习之

    9、后目标达成的情况,更要重视对学生在模块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评价。做好单元评价,要将单元评价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单元评价,及时调整教学。2.要坚持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既要采用计分的方式对学生的测试成绩进行定量的评价,又要采用等级的方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定性的评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评价目的,采用合适的评价方式。 3.要坚持纸笔测试评价与操作考核评价相结合。物理学基础理论学习水平的评价以纸笔测试评价为主,实验技能的评价以操作考核评价为主。(二)评价的实施建议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对学生学习动机、过程和效果的三位一体的评价。在高中物理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

    10、根据模块结构和学生学习的特点,针对学生参加模块的学习过程(含实验操作、探究活动等)进行评价,在物理1、物理2、选修1-1阶段以基本教学要求为依据,对学生模块学习的结果进行评价。在选修3系列,可结合高考要求,适当提高要求,但切忌一步到位。 1.模块考试建议(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2)题型:试卷一般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其中选择题分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非选择题包括填空、作图、实验与探究、论述与计算。(3)试题难度: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根据学段情况,对试题易中难比例要有所区别。物理1、物理2模块建议易中难比例为6:3:1;选修1-1模块建议易中难比例为7:2:选修3模块系列建议易

    11、中难比例为5:4:到高三总复习时,平时考试建议易中难比例为4:2,模拟高考考试建议易中难比例为3:5:2。在考试评价中,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注意选题的适切性,注意学段区别,在平时的考试评价中,尤其是必修模块的考试评价,不宜过多使用“高考真题”,过难的试题会挫伤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考试评价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要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2.实验操作考查建议实验操作考查是指经过普通高中正常学习的学生应掌握的物理实验操作能力的考查。应注重考查学生的实验素养以及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按会考要求,认真组织实验考查,严格把握考查标准

    12、,避免实验考查走过场。四、课程实施建议(一)模块教学建议 以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为依据,针对我省普通高中物理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各模块主题的“内容标准”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根据课程标准,在“学习要求” 与“教学建议”中使用了一些行为动词,目的是对知识性、技能性、体验性的学习目标进行层次划分,具体表述如下:项目内容行为动词知识性学习目标水平1.了解、知道、描述、说出、举例说明、列举、表述、识别、比较、简述、对比、认识2. 理解、阐述、解释、估计、计算、说明、判断、分析、区别3. 应用、评估、使用、验证、运用、掌握技能性学习目标水平测量、测定、操作、会、能、制作、设计体验

    13、性学习目标水平1观察、收集、调查、交流、讨论、阅读、尝试、实验、学习、探究、预测、考虑、经历、体验、参加、参观、查阅2体会、关注、注意、关心、乐于、敢于、用于、发展、保持3形成、养成、具有、领略、体会、思考物理1本模块是高中物理的第一个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物理学的内容和研究方法,了解物理学在技术上的应用和物理学对社会的影响。本模块的概念和规律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有关实验在高中物理中具有典型性。要通过这些实验学习基本操作技能,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在本模块中,学生将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究过程,从中体会物理学

    14、的思想,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主题1 运动的描述 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1通过史实,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认识实验对物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1知道物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2初步了解近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3会列举有关史实,说明实验研究方法对物理学发展的促进作用。1通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实验、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研究的实验等,引导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2通过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的研究和伽利略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史料,让学生了解实验科学产生的背景,体验实验研究的科学方法,及其对科学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意义。3物理

    15、学史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教学中要立足于相关的教学资源,充分挖掘其教育功能。2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1能说出质点的定义,知道质点是一个理想模型。2能判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实际物体看成质点,哪些情况下不可以把实际物体看成质点。3知道理想模型是突出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的一种科学抽象,它对研究物理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一种研究问题的重要思想和方法,体会质点模型在研究物体运动中所起的作用。1通过具体实例,建立质点概念,使学生认识到在解决问题时,进行科学的抽象、建立理想化模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知道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

    16、看成质点,有时不可以看成质点,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3通过质点概念的教学,让学生体会怎样突出主要因素、略去次要因素构建理想模型,体会这种科学抽象的方法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3经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过程,理解位移、速度和加速度,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的作用。1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体会研究运动问题中建立参考系的作用。 2理解位移概念,知道位移是矢量,能区分路程和位移,会根据物体运动轨迹计算位移大小和确定位移方向。3理解速度概念,知道速度是矢量,能区分速度与速率、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能用速度定量分析物体运动问题。

    17、4理解加速度概念,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解释加速度定义式的物理意义,会用该定义式进行有关计算。5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及其特点,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6能完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研究,体会实验在发现自然规律中所起的作用。会用打点计时器、频闪照相、光电门、传感装置等测量和记录运动物体的时间和位移。能依据实验数据推断物体的运动是否为匀变速直线运动。7了解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认识科学思想和方法对人类进步、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1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体验到对同一个质点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到的质点运动轨迹、运动性质有可能不同;同时让学生意识到研究运动问题时参考系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 2位移

    18、是高中的第一个矢量,应通过具体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位移概念,理解描述质点位置的变化不仅有大小而且有方向,初步具有矢量的概念。通过对曲线运动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位移和路程的区别与联系,体会矢量和标量的不同。3通过实验让学生理解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关系,知道足够短时间内平均速度可看成瞬时速度,从中体会极限的思想。通过具体实例,区分速度与速率,进一步体会矢量和标量的不同。4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明确速度变化量、速度变化率的不同,理解加速度的概念,理解加速度正、负号的含义。通过速度和加速度概念的形成过程,体会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的方法。5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推导,结合具体实例的分析与应用,掌握匀变速直线运

    19、动的规律。6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实验,是高中第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与原理,了解实验器材与装置,根据实验步骤规范操作,采集实验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分析误差等。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引导学生会将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当成瞬时速度,来确定物体在各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用v-t图像或列表等方法来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实验中,可以涉及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或saT2等处理数据的方法。 7介绍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实验和科学推理方法的应用,认识科学思想和方法对科学发展的重要作用。4能用公式和图像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1

    20、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公式,会用该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2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v-t图像,能根据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条件作出其v-t图像,能从已知v-t图像中提取相关的信息。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会用该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4能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推导出匀变速直线运动有关公式,并能用推导出的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5通过公式和图像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应用,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1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公式,会用该公式进行分析和计算。2提供匀速直线运动的一组理想数据,让学生用描迹法作出匀速直线运动的s-t图像,理解s-t图像的物

    21、理意义,理解s-t图像中截距、斜率、交点的物理意义。提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组理想数据,让学生用描迹法作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理解v-t图像的物理意义,理解v-t图像中截距、斜率、交点、面积的物理意义。3通过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获得一组真实的数据,让学生用描迹法画出v-t图像,学会用v-t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4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是学生第一次在短时间内遇到较多的公式,建议分层次逐步让学生掌握它们的应用,形成规范的书写、表达和画草图的良好习惯。5结合具体实例,应用公式和图像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研究物理问题中的重要性。主题2 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1通过实验认识滑动摩

    22、擦、静摩擦的规律,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摩擦力。1通过实验了解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知道动摩擦因数,会用公式fN进行计算。2通过实验了解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会用力的平衡条件计算静摩擦力大小。知道最大静摩擦力。3体验摩擦力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1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分析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其方向,创设情境逐步让学生认识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可能有关的因素,然后通过实验予以验证,不能只限于与压力有关的探究上,尽可能从实验中得出定量关系。2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二力平衡等知识

    23、,分析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引导学生体会最大静摩擦力。3摩擦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有广泛的应用,在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其与生产、生活的联系。2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1知道常见的形变,例如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形变。2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能用胡克定律进行计算。3通过微小形变实验,让学生体验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方法。1通过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弹簧的形状,让学生了解常见形变的种类和弹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2在研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实验中,引导学生通过图像法寻找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简易弹簧测力计,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3设

    24、计微小形变的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微小量放大的科学方法,体会实验设计的巧妙。3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1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体会等效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2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3初步掌握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会用作图法求出合力或分力。4能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力学问题。会用正交分解法和直角三角形等有关知识,计算合力和分力。1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形成合力和分力的概念,体会等效替换的思想方法。2通过实验寻找合力和分力的关系,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3合力和分力的计算

    25、,要求能应用作图法和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问题。4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根据力的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能用正交分解法处理有关问题。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利用共点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2)根据需要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3)根据平衡条件列方程,并求解。4通过实验,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1了解理想实验,体会其在解决物理问题中的作用。知道理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并会正确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3知道什么是惯性,并会正确解释生

    26、活中的有关现象。理解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4通过实验探究a与F、m的关系,并学会在解决问题中应用控制变量法和图像法。5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和意义。知道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会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解决简单的动力学问题。6理解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和意义,能应用该定律解决一些简单问题。7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会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产生的原因。1在进行伽利略理想实验教学时,应充分挖掘物理学史的教育功能并尊重史实,让学生知道理想实验是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逻辑外推,体会理想实验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2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应注意在初中基础上的提升,注意物理思想方法的教育

    27、。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物体的惯性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4在探究a与F、m关系的实验中,应引导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完成对a、F、m的测量,注意科学方法的应用,如控制变量法、平衡法(平衡摩擦力)、图像法等。5在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物体的运动性质是由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运动速度决定的,明确力和运动的因果关系。6在牛顿第三定律的教学中,应引导学生从力的性质、力作用的同时性以及力的作用点等方面区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7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明确超重和失重现象并不是物体所受重力的变化,而是视重发生变化。引导学生认识到加速度方向向上时出现超重现象,加速度方向向下时出现失重现象,同时知道什么是完全失重现象。5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单位。了解单位制,知道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和有关的导出单位。知道单位制在物理计算中的作用,认识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单位,规范单位符号的书写,让学生体会单位制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物理2本模块是共同必修模块。在本模块中,学生将通过机械能、曲线运动的规律和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体会高中物理课的特点和学习方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好


    注意事项

    本文(福建省教师培训会福建省普通高中物理学科教学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