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石油大学现代地球物理测井思考题汇总.docx

    • 资源ID:489436       资源大小:75.40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石油大学现代地球物理测井思考题汇总.docx

    1、中国石油大学现代地球物理测井思考题汇总测井思考题汇总思考题1:水平井的井眼环境?1水平井与直井测井环境的差异水平井不同于垂直井,其井眼也并非完全水平,井眼或地层也不会恰好位于设计所在位置。在这个较为特殊的环境里,测井环境与垂直井有很大的差别,要充分考虑需要考虑井眼附近地层的几何形状、测量方位、重力引起的仪器偏心、井眼底部聚集的岩屑、异常侵入剖面、以及地层各向异性等的影响。1.1泥饼的差异在水平井中,井眼下侧的泥饼比较容易与固相滞留岩屑混层,形成相对较厚的岩屑泥饼层,该岩屑泥饼层对径向平均测井仪器影响不大;但对定向聚焦测井仪器影响较大,该类仪器沿井眼下测读数时,不能准确有效地反映出地层的真实响应

    2、。1.2侵入的差异在水平井中,由于地层的各向异性存在,侵入剖面比较复杂,主要呈非对称侵入分布,需区别分析。以原生孔隙为主的储层中,因原始沉积在平面上和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下,储层平面上渗透率大于垂直方向上的渗透率。因此,水平方向最初的侵入比垂直方向的侵入要深,其侵入剖面可简化为以井眼为中心线的椭球体。以次生孔隙为主的地层中,比如裂缝孔隙性孔隙型储层,井眼周围的地层渗透性存在着各向异性,形成更为复杂的侵入剖面。1.3层界面的差异在水平井中,层界面与井眼以比较小角度相交,储层特性在水平方向变化很小,水平井测井曲线难以识别地层界面和流体界面,测井曲线所显示的界面与测量分辨率、探测深度、测

    3、量偏差和仪器读值方向有关。因此,测井曲线可能显示出相互之间的深度偏移。水平井与地层界面的相交关系则有以下几种可能:1)与井眼相交的层面:层面以非常低的角度与井眼相交,很难在水平井的测井曲线上指示地层与流体界面,反映出的地层界面不再是一个点,而是延滞为一个“区间”,测井分层时应先找出这个“区间”,再找出界面点分层;2)层面:层界面离井眼较近,在仪器探测范围内,测量结果受界面影响严重; 3)远离井眼的层面:不在仪器探测范围之内,测井曲线不受邻层及层界面的影响。1.4 各向异性地层水平井井眼并非完全水平的,无论井眼或地层也不会恰好位于设计所在位置,由于常规的井下仪器的设计是假设井眼周围地层是对称的,

    4、而在水平井中,这一假定的关系不再成立,由于地层与井眼是斜交或者近似平行的关系,围岩对探测器各边的影响是不同的,侵入也不对称,储层显示出非常明显的电阻率各向异性,因此,在水平井测井解释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地层各向异性的影响。思考题2:欠平衡钻井井眼环境?欠平衡钻井又叫负压钻井,是指在钻井时井底压力小于地层压力,地底的流体有控制地进入井筒并且循环到地面上的钻井技术。常规的钻井属于过平衡钻井,钻井液压力大于地层流体压力,大于地层破裂压力。这样做主要是防止井喷。 欠平衡钻井时,钻井液压力略小于地层流体压力,仍大于地层破裂压力。这样能及早发现油气藏。欠平衡钻井的优缺点 :1.可以减轻或消除钻井液对地层的损

    5、害 2.良好的产层显示,有利于达到勘探目的 3.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人为地采用了关并作业方式,钻井施工是在关井导流状态下进行的,从而降低了井喷失控的风险 4.可以大幅度地提高钻井速度。由于采用负压钻进,使井底岩石三相应力状态发生了改变,有利于钻头对岩石的破碎,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钻头的机械钻速 5. 可以降低井漏风险,节约钻井成本。首先,常规过平衡钻井不可避免地会引起钻井液的轻微渗漏,其次,在易漏层段,可能会引起大量钻井液流入地层 6.可以在钻井过程中生产油气由于欠平衡钻井是有控制地制造溢流,油气可有控制地从井内返出到地面 7.可以及时对地层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价欠平衡钻井期间,可以综合从井眼返出的地层

    6、流体等信息及时评价产层的生产能力或地层特性 目前采用的欠平衡钻井技术和工艺还存在一些不能解决或可能发生的问题 : (l)导致钻井成本的增加。主要原因有:设备增多,井场占地面积增大;设备投入与管理费用高;如果采用钻井液中注入氮气的方式,特别是在边远地区采用现场制氮方式时,制氮设备的费用较高;采用氮气、天然气等作为钻井液减轻剂时,需要制备、压缩、充入等设备;完井时要采用强行起下钻设备等。 (2)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如采用空气钻井,可能引起井下爆炸、起火和钻具腐蚀 (3)因为不可能在整个施工期间都维持井筒内的欠平衡钻井状态,如起下钻、电测(如需要)、完井等施工作业时,还需要注入重钻井液使地层压力基本

    7、处于平衡,所以对地层的伤害也不可能完全避免。由于欠平衡,钻井液不能在井壁上形成滤饼,在不能维持欠平衡时,钻井液滤液和有害固相就会乘机侵入。如果再进行固井作业,对产层造成的伤害可能更为严重。 思考题1:从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四个因素分析低阻油层的可能成因(最好有实例)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岩性、物性、含油性和地层水性质。(1)岩性:一般岩性细,孔喉半径较小,泥质含量高,导电矿物含量高的岩石电阻率较低。A导电矿物包括黄铁矿、磁铁矿等,其含量高时可使岩石骨架导电性增强,油层电阻率较低。B泥质含量对岩石电阻率影响有两方面,一是粘土矿物(尤其是伊/蒙混层)的附加导电性,分散状、片状分布的高岭石亦

    8、可形成导电网络。二是泥质含量高时,使束缚水饱和度增加,形成离子导电网络,使油层电阻率降低。(2)物性:低阻油层多表现为中孔低渗、低孔低渗特征。微孔隙与渗流孔隙并存的复杂孔隙结构,束缚水饱和度高。岩石孔喉总体较小,孔隙大小不一,吼道粗细不均,造成相对较高的孔隙度和相对较低的渗透率。粒间孔隙和裂缝并存,在钻井过程中有相当的泥浆滤液侵入,驱替了裂缝中的油气,从而使得产层的电阻率明显下降。如果有大的孔隙溶洞,也有可能引起低阻。(3)含油性:含油性降低可导致油层电阻率较低。油水过渡段或储层物性较差的层段,含水饱和度相对较高、含油饱和度相对较低,也是形成低阻油层的重要原因。(4)地层水性质:岩石导电性主要

    9、表现为地层水的导电性。相对高矿化度的地层水可导致油层电阻率相对较低。地层水矿化度越高,油层电阻率越低。在复杂油水系统中,若把含高矿化地层水的油层和含低矿化度地层水的油层进行比较,也会出现低阻油层。岩石表现为亲水特征时,束缚水饱和度相对较高,也更易形成发达的导电网络,使地层电阻率降低。 综上可知,低阻油层的可能成因包括高泥质含量、高地层水(或束缚水)饱和度、复杂的孔隙结构、强亲水性以及高矿化度地层水。思考题2:了解页岩气及致密油(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特点,并从影响岩石电阻率的四个因素分析,用电阻率确定这两类储层饱和度的可行性及精度(最好有实例)页岩气储层基本特征:页岩气储层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其丰

    10、度与成熟度对页岩气资源量有重要影响。页岩储层的矿物组成除常见的黏土矿物(伊利石、蒙皂石、高岭石)外,还混杂有石英、长石、云母、方解石、白云石、黄铁矿、磷灰石等矿物。页岩气储层具低孔、特低渗致密的物性特征。页岩储层的储渗空间可分为基质孔隙和裂缝。基质孔隙有残余原生孔隙、有机质生烃形成的微孔隙、黏土矿物伊利石化形成的微裂(孔)隙和不稳定矿物(如长石、方解石)溶蚀形成的溶蚀孔等。页岩储层含气量越高,测得的地层电阻率越大,因而可以采用阿尔奇公式来估算含气饱和度。页岩地层深浅测向电阻率测井响应为中、低值,随着粉砂质含量的增大,电阻率增大。致密油储层特点:致密储层的物性界限一般确定为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 1

    11、m D、地下覆压渗透率小于 0.1 m D左右。同时不少专家认为在泥岩、页岩烃源岩内部的粉-细砂岩、碳酸盐岩等或其烃源岩本身致密储层中也存在油气,其储层渗透率一般小于 1 m D,二者具体内涵基本相同2。致密油气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储层物性差。致密油储层岩性主要分为粉细砂岩和灰质白云岩、泥灰岩等碳酸盐岩,其发育程度和展布规律均受沉积环境和盆地性质控制。电阻率测井除了用于进行定性的油水识别外,还应用于饱和度的定量计算。饱和度的计算方法通常采用 Archie 公式,但公式是基于中高孔渗储层的实验而提出,其使用是有条件的。对于致密砂岩储层,Archie公式适应性差,需重新建立与之适应的饱和度方程,但其难

    12、度大,对公式中的岩电参数( a、b、m和n) 进行适当的修正,能较好地控制饱和度计算精度。1.根据侧向测井电极系结构及电场分布特点,分析深、浅视电阻率曲线在泥岩处出现“双轨”的可能原因,这种影响对用深浅曲线重叠判断油水层及对裂缝评价是否有影响?如何解决?测井电极系结构及电场分布特点:深、浅侧向测井回路电极与主电极距离不同。深侧向等位面是以电极系为轴一系列同心圆柱面,主电流线呈薄圆柱状沿径向进入地层;浅侧向等位面是一系列椭球面,主电流线按一定角度散射进入地层。井眼校正:在有井眼的条件下,主电极Ao发出的电流要受到分流作用和折射作用,分流是指电流趋向于在低阻层内流动,相对于井眼中的泥浆而言,地层是

    13、高电阻层,因此电流在井眼中流经的路径会加长,分流会使得主电流径向上的电流密度降低,视电阻率也就随之降低,校正系数大于1,当电流到达地层和泥浆分界面也就是井壁的时候,就会发生折射作用,折射使得电流线在高电阻率一侧更靠近法线方向。也就是说折射使得径向上的电流密度变高,视电阻率升高,校正系数小于1。围岩校正:当围岩电阻率低于目的层电阻率,低阻围岩就会对电流有吸引作用,使得视电阻率降低,校正系数就会大于1,相反,如果是高阻围岩,就会对电流有排斥作用,使得视电阻率升高,校正系数就会小于1。(侧向测井图版校正的合理性:在渗透层处,由于泥浆的侵入作用,在井壁上一般都会形成泥饼,通常情况下,泥饼的电阻率都小于

    14、地层的电阻率。当电流从主电极流出的时候,经过泥饼时,有一部分的电流就会从泥饼中流走,使流入地层的电流减小,从而使测得的电阻率小于地层的真电阻率。当电流流到泥饼和地层的分界面的时候,电流发生折射,从而使得电流向两界面的法向方向靠拢。这就使得流入地层的电流密度增大,所测得的电阻率也会变大。在地层电阻率较低时,泥饼的分流作用起到主要的作用,使视电阻率降低,在图版上表现的就是校正系数小于1但是当地层的电阻率增大到一定的值之后,电流的折射作用将起到主要作用,使得视电阻率大于地层的真电阻率,在图版上表现的就是校正系数小于1。)深浅侧向测井在泥岩段出现“双轨”的原因 或 视电阻率曲线是否合理? 答:侧向测井

    15、相当于电阻串联。深侧向主电极至回路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浅侧向主电极至回路电极的距离。深侧向主电流层厚度几乎不变,浅侧向主电流线进入地层后按一定的角度散射,电流层的厚度随电流层半径增大而增大。所以浅侧向主电流回路电阻小于深侧向回路电阻。在井筒内,深、浅侧向的井筒电阻近似相等。由此可见,井眼泥浆对浅侧向测井影响程度大于深侧向,这是深浅侧向测井在泥岩段出现“双轨”的主要原因。当泥浆电阻率与地层电阻率相等时,深浅侧向视电阻率相等,“双轨”消失。“双轨”对油气层判断及裂缝评价的影响及处理(1)井眼泥浆对深浅侧向影响程度不一致对整个测量层段都有影响,只是在大段泥岩处能够明显地反映出来,表现为“双轨”现象。在

    16、储集层段,由于与储集层本身的幅度差异叠加,不易被识别。由此可见,双轨现象对油气层判断有影响,具体影响视井眼泥浆电阻率与地层电阻率相对大小关系而定。(2)裂缝引起的深、浅侧向测井差异性质主要是由裂缝的产状决定的。水平裂缝能加强侧向测井的聚焦作用,使测量的电阻率降低,而且水平裂缝对深侧向的聚焦作用比浅侧向更强,从而使深侧向电阻率值小于浅侧向电阻率值,即为负差异。即使油气存在,深浅侧向的电阻率差异也较小。高角度缝的有效导电截面在径向上不变,而孔隙的导电截面在径向上是逐渐增大的,因此在浅侧向测井探测范围内,裂缝与孔隙的有效导电截面之比远大于深侧向测井,从而使深侧向电阻率值大于浅侧向电阻率值,即为正差异

    17、,并不代表油气存在。(3)“双轨”现象使深浅侧向曲线幅度差变大或变小,与裂缝引起的幅度差异叠加,从而对裂缝评价也有影响。一种可行的消除方法是操作员在现场操作时,选定大段泥岩层段处,以深侧向数值为准,将浅侧向读数校正到深侧向曲线数值上来。目的是将浅侧向所受井眼的影响校正到与深侧向所受井眼影响的程度一致的程度。2.根据前人(李善军)模拟的裂缝(产状)的双侧向曲线响应特征,分析不同产状裂缝的双侧向响应特征。在低角度裂缝情况下,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为负差异(Rd一R.o);当裂缝倾角在50到74之间时,裂缝的双侧向测井响应变化最大,且临界角度(双侧向测井响应正、负差异的交换角度)也大多在此范围。3.探

    18、讨水平井侧向测井的适用条件4.分析频率对感应测井探测特性、电阻率测量的动态范围的影响(1)频率越高,电流的趋肤效应就越显著,也就是说电流越高,电流越趋向于在靠近井壁的地层内流动,而不能进入地层深处,这就导致频率越高,感应测井的探测深度就越浅。(2)频率越高,纵向分辨率也越高,探测范围小了,受到围岩的影响也变小,目的层对测量结果的贡献变大,纵向分辨率也就随之变高。(3)频率高的探测深度浅,纵向分辨率高,趋肤深度与频率成反比,与电导率也成反比,也就是说频率高的感应测井适合探测电导率比较低的地层,频率低的适合探测电导率比较高的地层。频率变化范围大了,电导率的测量动态范围也就比较大了。另:由于电磁波信

    19、号在地层中传播时存在趋肤效应,即感应测井需要考虑传播效应的影响。频率越高,趋肤效应越强,传播效应对测量结果影响越大,探测深度也越浅,这对感应测井的影响是不利的。但是对于固定的仪器结构和线圈匝数来说,频率过低会使信号强度较弱,信噪比较低且电阻率测量的动态范围减小(Baker Atlas的DPIL: f=10,20,40Rt=0.1100,0.5500,2.01000)。所以感应测井仪器的工作频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频率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传播效应的影响、探测深度、信号强度、信噪比和电阻率测量的动态范围等指标各自的要求。2、常规双感应、相量感应、阵列感应解决传播效应影响的方法及优缺点常规双感应、相量

    20、感应、阵列感应解决传播效应影响的方法及优缺点:所谓传播效应是指电磁场在传播过程中幅度的衰减和相位的偏移。常规双感应测井仪是按照Doll几何因子理论刻度的。但是用Doll几何因子理论推导有用实部信号时,假定了传播系数很小而被忽略,即忽略了传播效应的影响。因而只有在电磁场频率较低,地层电导率较低,即传播因子确实很小时,常规感应测井仪测得的视电导率才更接近地层的真电导率,传播效应影响较大时常采用图版法进行校正处理。常规双感应优点是方便实现,计算量少,缺点是信号利用率不高,图版因仪器结构,地层性质而异,通用性不强,且没有考虑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相量感应测井同时测量R信号和X信号,将两者相减,根据X信号

    21、进行趋肤效应校正。即算成电阻性电导率和电抗性视电导率两者相减近似得到比较准确的地层视电导率。这种方法优点是利用了虚部信号校正,且通用性比图版校正强,缺点是计算量大,忽略了传播因子高阶项的带来的误差,没有考虑地层非均质性的影响。阵列感应测井也同时测量R信号和X信号,校正方法类似相量感应测井。但它比相量感应测井更进一步的是将两者都用来合成视电导率,并且采用了考虑传播效应的born几何因子。优点是实、虚信号共同合成电导率,且考虑了地层的非均值性。(1)常规双感应:利用几何因子理论,推导出视电导率和地层真实电导率之间的关系,根据视电导率和真电导率之间的关系绘制趋肤效应校正图版,根据图版对视电导率做校正

    22、。优点是理论基础牢固,但是通过图版校正得到的结果误差比较大。(2)相量感应:虚部视电导率去除第一项后和实部视电导率相减,得到的数更接近地层的真实电导率,也就是说相量感应是利用X信号进行趋肤效应校正。优点是实现了硬件上的趋肤效应校正,缺点是在地层电导率比较低的时候校正效果比较好,但是随着电导率的增加,被忽略部分的贡献逐渐变大,校正效果变差。(3)阵列感应:阵列感应与相量感应一样是采用测量X信号实现趋肤效应校正但是阵列感应采用三线全单元,辅助接收线圈可以降低直耦信号的大小,使得测量更为准确。3、根据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的电流分布分析不同产状的裂缝对侧向测井和感应测井响应的影响1)从电流流动上看,侧向

    23、测井仪器供给的直流电视沿储层径向流动,所经的径向地层是一种串联关系,感应测井仪器是利用发射线圈发射交流电,由此产生的交变磁场是在地层中感应出此生电流,感应电流是环绕井轴流动的,径向上相邻的地层对于电流是一种并联关系。2)高角度裂缝:对于感应测井说,其测量电路是与很小部分的裂缝串联,从径向分布上看,由知,虽然裂缝流体电导率大,但几何因子小,整体上高角度裂缝对于感应测井影响较小;对于侧向测井说,裂缝实际提供了低阻通道,原来径向上相邻的地层由串联变为并联关系,电阻率降低幅度较大,因此对于侧向测井影响较大。3)低角度裂缝:对于感应测井说,由知,在几何因子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裂缝流体的高电导率对于视电导率

    24、影响较大,即低角度裂缝对于感应测井影响较大;对于侧向测井说,裂缝流体的电导率高,从而电阻率低,由知,对于视电阻率影响较小,即对于侧向测井影响小4、水平井中选择电阻率仪器(感应或侧向)应考虑哪些因素感应测井仪对高阻围岩更是灵敏,而电阻率测井仪则对低阻围岩更灵敏。双感应测井如图2所示的物理模型中省略了井眼。实际上,过去的经验表明,在这种复杂的儿何形状中计算的感应测井仪器响应与模型中是否包括井眼关系不大。那么,为倾斜地层条件提出的解析解可以直接用于这种简化情况。图2中示出的模拟结果是井轴与水平层界面的距离的函数(Gianzeor和Su,1989)。当双感应仪器位于下部地层且在层界面之下很远处时,其读

    25、数为RL。随着探测器接近上部高阻地层,在它到达之前,中、深感应读出的是中值。在界面之上几英尺后,双感应的读数接近RU值。由于两个电阻率值之间的渐变带也具有“似喇叭”特征,因此不能准确地定量确定探测器测出高阻地层的距离。图2中表明了摆在测井分析家面前的两个相互矛盾的条件。如果主要关心的问题是由于邻层而引起的电阻率读数误差,那么,当井眼在离高阻层sft之内时,深感应(ILd)的误差超过10%;当邻层为低阻层时,ILd的误差超过25%。显然,如果用透视法把图2颠倒过来,就会获得后一种情况。对于中感应(ILm),显然这些影响就不太严重。另一方面,如果主要关心的问题是要探测邻层,那么把测得的电阻率仅有的

    26、明显变化看作是邻层存在的确定指示。在具体应用中,可以从计算的测井曲线上用肉眼选择近似的探测距离。在低阻地层中,深感应能探测lft距离的高阻围岩。中感应探测深度较浅,只能识别0.5ft距离的高阻围岩。在相反的情况下,即当探测器位于与高阻围岩相邻的低阻层时,深感应测量趋向于低电阻率值的曲线不清晰,直至探测器到达离低阻层lft之内。同样,中感应也要离低阻层0.5ft之内才能受到它的影响。由于在层界面处的测井曲线上有一个喇叭形,这些趋势进一步复杂化。双侧向测井由于井眼通常对双侧向测井响应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模型中应包含有井眼。图3示出了在接近层界面的水平井中双侧向测井的物理模型。由于对这种复杂结构不

    27、能采用简单的解析解,要用三维有限元程序模拟仪器响应。因此,所需的计算量要比感应测井模型大几个数量级。从图3中的结果可以看出,双侧向测井的特点与双感应测井的特点是互补的。特别是,双侧向测井对邻近低阻层比对邻近高阻层更灵敏。浅侧向可以可靠地识别约0.5ft处的邻近低阻层,深侧向可以识别lft处的邻近低阻层;反之,除非探测器确实进入高阻层,双侧向测井不能探测高阻层。同深感应的情况一样,数英尺之外的围岩对深侧向测井响应的干扰影响是可以测量的。例如,在图2和图3中,在相距sft处测得的误差对双感应和双侧向测井几乎都是一样的。把深感应与深侧向测井曲线重叠在一张图上(图4左),把中感应与浅侧向测井曲线重叠在

    28、另一张图上(图4右),这有助于目测它们的相对特征。比较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井周声波反射成像、方位侧向成像、阵列感应成像测井的测量原理、资料的主要用途及适用条件 ,分析决定探测特性的因素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VS井壁声波反射成像解答:(1)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的测量原理类似于侧向测井,把小的纽扣电极装在极板上,给电极和极板供给相同极性的电流,并使电极和极板之间保持绝缘,保持极板电位恒定,极板上发射的电流对小电极的电流起聚焦作用,小电极的电流大小也就可以反映井壁附近的电阻率的变化。根据小电极电流变化,进行特殊的处理就可以的到井壁的微电阻率扫描图像。(2)声波反射成像的测量原理是利用超声波探头,在以

    29、固定的角速度旋转的同时,以一定的方位和间隔向井壁发射固定频率的超声脉冲,并用同一探头记录反射回来的声波信号。利用反射波的到达时间可以估算井径的大小,利用声波信号的幅度,根据如下公R=(Z2-Z1)/(Z2+Z1)式(其中Z2,Z1分别为地层和井眼流体的声阻抗),就可以得到井壁表面的声阻抗。把反射信号变换为电信号,进行处理,最终得到声波反射的成像图。利用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与声波反射成像都可以判断岩性,电阻率的高低,反射信号的强弱可以反映出岩性的不同:可以识别裂缝,识别断层褶皱等构造:可以确定地层面以及裂缝的产状,倾斜方位和倾角;声波反射成像还可以检查射孔质量和套管的损伤情况,也可以检查压裂情况

    30、。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对井眼的覆盖率有限,在8in井眼中,FMI的覆盖率为80,STAR和EMI则只有64%,但是声波反射成像是100%的全井眼覆盖。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测井仅适用于导电钻井液,井壁声波反射成像可以在油基泥浆中使用,但是由于钻井液对超声波信号的衰减作用,井壁声波反射成像测井对钻井液的密度有较高要求。同时声波反射成像测井不仅可以在裸眼井使用,也可以在套管井中使用,(在空套管井中不能测量)但是微电阻率扫描仅适用于裸眼井。由于地层的电阻率之间差距比较大,微电阻率扫描测井的图像比较清晰,许多小构造也能在图像上有所显示,但是声波反射成像测井则不同,地层中不同岩性的岩石,声阻抗之间的差异没有电

    31、阻率的差异大,因此反射幅度R对岩性不敏感,因此,地层中的某些微小构造可能在声波反射成像图上没有显示。方位电阻率成像A2中部周向均匀装了12个长方形的电极,成30度辐射向地层发射电流(定向电流)方位电极与A2(深侧向)电极同极性方位电极上、下各有一个环状监督电极给12个方位电极供电流Ii(工作频率35Hz)用方位电极与环状监督电极之间的电位差控制电流大小,使dv=0(方位电极等电位)测量12个方位供电电极的电流Ii及环状监督电极相对于参考电极N的电位Vm每一深度可得到12个方向电阻率值,采样间隔0.5in对12个方位电极电流求和,可以得到高分辨率的电阻率LLhr,分辨率为8英寸,探测深度介于深、

    32、浅侧向之间,接近深侧向。ARI受仪器偏心、井径和井眼不规则影响较大与FMI垂直分辨率(及探测深度)差别太大,目前还没有在两种成像图上识别对应裂缝的方法费用高,故通常用双侧向与FMI组合。阵列感应成像测井仪的主要特点:采用几种不同的工作频率,以控制探测深度,并扩大了电阻率测量的动态范围使用阵列线圈系(一个发射,多组接收),同时测量R信号和X信号采用“软件聚焦”方法获得几组具有相同垂直分辨率,探测深度不同的电阻率曲线经处理,可得电阻率径向变化的图像一个发射线圈和一个主接收线圈,一个辅助接收线圈构成三线圈单元辅助接收线圈S与主接收线圈R绕向相反(串联相接),可通过调整辅助线圈的匝数及间距来消除直耦信号测量多个工作频率下三线圈单元的R及X信号(无周向分辨率)。3.地层厚度对视电导率曲线的影响,半幅点与地层厚度的关系:SP-1m GR-1m 常规感应测井2m 层薄的时候,半幅点厚度往往偏大;厚层的时候,比较准确。 7.分析、比较四种声系得到补偿时差方法的优缺点(深度误差、扩径、仪器倾斜、分辨率、误差)1)双发双收,两个接收探头在中间。实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石油大学现代地球物理测井思考题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