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历史人教版七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docx

    • 资源ID:4882925       资源大小:26.28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历史人教版七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docx

    1、历史人教版七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统一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和洛阳。杨坚就是隋文帝。2、589年,隋朝灭陈朝,南北重归统一。3、隋朝统一的原因:自西晋末年以来,地方经济得到发展,民族融合加强,人民渴望统一南方经济也有发展,缩小与北方的差距隋朝建立后国力强大,而南方陈朝统治腐朽。4、隋朝统一南北的意义:结束分裂,开创统一。二、隋朝经济发展1、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2、结果: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三、大运河开通1、目的:加强南北的交通,巩固统治 2、时间:605610年3、规模:以洛阳为中心,

    2、南起余杭,北达涿郡,全长2000多公里4、意义: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它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四、繁盛一时的隋朝1、繁盛: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大运河开通2、一时:二世而亡,共37年(581618)第二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1、隋炀帝暴政,引发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杀,隋朝灭亡。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就是唐高祖,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基,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二、贞观之治1、措施:以隋为鉴,以民为本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勤于政事,善于纳谏精兵简政,吏治清明不拘一格,唯才是举2、唐太宗统治时,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政治比较清明,社会安定

    3、,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3、武则天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延续了贞观政策,注重生产,选拔人才。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原因:重用人才整顿吏治提倡节俭2、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使经济继续发展,史称“开元之治”。二、盛世经济繁荣1、农业修建大型水利工程40多处农耕技术有很大发展;南方采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蔬菜品种增加;“茶神”陆羽著茶经,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工具改进:曲辕犁和新的灌溉工具筒车2、手工业:丝织业:花色品种多,丝织技术高陶瓷业:越窑青瓷

    4、、刑窑白瓷和唐三彩3、商业:唐朝大都市:长安、洛阳、扬州和成都“长安百万家”长安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大都市。三、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907年,唐朝灭亡。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背景: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而有真才实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却得不到做官的机会。2、为了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科举制开始诞生。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二、科举制完善1、唐朝,常设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为重要。2、唐太宗时: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者上前人,录取率仅为百分之一二进士科考试的第一名称为

    5、“状元”3、武则天时:创立殿试制度开设武举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4、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考试内容曾八次举行殿试三、科举制影响1、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凭才学做官,这就扩大了统治基础,缓和了阶级矛盾。2、它使选拔官员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3、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发展,士人用功读书风气盛行。4、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5、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第五课:“和同为一家”一、唐朝在今天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他们成为管理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二、

    6、唐与吐蕃关系1、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641年,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和亲,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交流。2、8世纪初,金城公主与尺带珠丹和亲,唐蕃“和同为一家”三、唐玄宗封回纥首领怀仁可汗,封靺鞨族首领为渤海郡王,封南诏首领云南王。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一、唐朝对外交往繁盛的原因:唐朝繁盛先进,激起了各国的向往唐朝采取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发达的交通,便利了中国与各国的交往。二、唐与日本的关系1、日本先后派出10多批遣唐使到中国学习访问。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仿效唐朝进行政治改革参考汉字,创制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习俗方面学习中国。3、唐玄宗年间,鉴真经过6次努力东渡日本获得成功,促进

    7、了中日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三、唐与新罗的关系1、隋唐时,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派使节和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文化2、贸易方面: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3、文化交流:新罗采用科举制选拔官员新罗引入的医学、天文、历算等科技成就新罗音乐传入中国。四、玄奘西游:唐太宗贞观年间,玄奘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著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第七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一、建筑1、隋唐建筑的特点:规模宏大,气势雄浑,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2、代表:隋时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唐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富丽堂皇。二、科

    8、技1、隋唐之际,雕版印刷品发明,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2唐朝时,药王孙思邈著千金方。三、诗歌1、唐诗的特点: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多。2、盛唐诗人李白称为“诗仙”,代表作有早发白帝城、蜀道难。诗歌特点:豪迈奔放、清新飘逸。3、唐由盛到衰的诗人杜甫,人称“诗圣,代表作是“三吏”,“三别”,诗歌特点:气魄雄浑、沉郁悲怆。4、中唐诗人白居易:代表作是秦中吟、新乐府,特点是:诗直白如话,通俗易懂。第八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一书法和绘画1、隋朝书法的特点:融合南朝秀美和北朝的雄健。2、隋朝书法的作用:为唐朝书法创新奠定了基础。3、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代表

    9、作是九成宫碑颜真卿,代表作是颜氏家庙碑,特点是雄浑敦厚,人称“颜体”。柳公权,代表作是玄秘塔碑,特点是方折峻丽,骨力劲健,自成“柳体”。4唐朝的画家:唐朝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人物身形兼备,代表作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唐朝吴道子,人称“画圣”,他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送子天王图。二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大部分洞穴是隋唐时期开凿的。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三、隋唐乐舞的特点:气势恢宏、风格多样、优美和谐、铿锵热烈的盛世特色。第九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 契丹建立和北宋的建立1、10世纪初,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阿保机就是辽太祖。,辽太宗时,占领。从此与中原政权的冲突加剧

    10、。2、960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国号宋,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二、辽、宋、西夏的和战1、宋真宗时,辽攻宋,兵临澶州城下,宋打退辽军,宋辽议和,辽朝撤兵,宋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2、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国皇帝,定都兴庆,史称西夏。宋夏经过战争议和,元昊向宋称臣,送给西夏岁币。三、金和南宋对峙1、12世纪初期,女真族首领阿骨打起兵抗辽,在会宁称帝,国号金。他就是金太祖。2、金建立后先灭辽,又于1127年灭北宋。3、1127年,赵构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4、岳飞抗金收复建康,取得郾城大捷;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向金求和,以

    11、谋反罪杀害岳飞。5、后来,南宋和金达成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第十课:经济重心南移一、南方农业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政府鼓励扶持经济发展2、表现北宋时引进越南占城岛并得到推广,南方成为水稻主要产地,苏州、湖州是粮仓,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宋朝时,茶树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有很多茶园。二、南方手工业兴旺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丝织业有很大发展,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2、棉织业: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时已发展到东南

    12、沿海地区。3、制瓷业:南宋时江南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器景德镇成为瓷都。4、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开封和临安2、对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广州、泉州是大商港,政府设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南宋对外贸易收入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3、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那时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第十一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衣食住行的等习俗的变化1、衣:北宋初年,崇尚节俭,到后来,统治者的衣饰华丽。妇女缠足的陋习也逐渐传开,这反映了

    13、妇女受到的封建束缚越来越严重。2、食:东京城里的食品有200多种,夜市小吃很多,夏季还有冷饮。北宋的肉食以羊肉为多,临安城内外的鱼店不下200家。北方以面食为主,南方以稻M为主。3、住:宋代百姓的住房简陋,城市平民的住房多为长方形,贵族官僚宅第相当宏丽,前堂后寝,以穿廊相连,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4、行: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很普遍,士大夫一般乘驴、骡。旅店业很兴旺:邸店很多。二、瓦子和节日1、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宋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里内就有许多娱乐兼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2、今天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14、,在宋代都有。宋代称春节为元旦。第十二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一、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建立蒙古国,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二、元朝建立1、成吉思汗死后,蒙古先后灭西夏和金,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2、忽必烈继汗位,他就是元世祖,于1271年建立元朝,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灭南宋。3、文天祥抗元被俘,著过零丁洋、正气歌,最后被杀害。4、元世祖重视农业、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种植,发展社会经济。5、元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马可波罗著马可波罗行纪。6、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设宣政院管理西藏,设澎湖巡检司

    15、管理台湾和澎湖。三、民族融合1、表现:汉族外迁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契丹、女真和汉族融合回族形成2、作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融合。第十三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一、.北宋时,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欧洲直到15世纪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400年。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1、战国时期发明司南,北宋时发明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经阿拉伯传入欧洲,为后来欧洲人环球航行和发现美洲提供了条件。2、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中期书籍就有火药配方的记载,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3、印刷术、指南

    16、针和火药,加上造纸术,是我国古代人民的“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二、沈括和郭守敬1、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著梦溪笔谈,记载当时科学成就。2、元朝文学家和水利学家郭守敬著授时历,开凿通惠河。第十四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北宋史学家著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二、宋词和元曲1、词是宋代主要文学形式,兴于唐繁盛于宋。2、北宋苏轼开词豪放风格,是豪放派代表,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南宋辛弃疾吧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广大,他的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3、两宋之际的女词人李清照,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

    17、然。4元朝戏剧发达,元曲由杂剧和散曲组成,元朝剧作家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三、绘画和书法1、绘画:宋元绘画体现在山水画、花鸟画和风俗画等方面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朝画家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人称赵孟頫的作品为“神品”。2、书法:宋元时期盛行行书。宋朝的黄庭坚、M芾、蔡襄和苏轼人称“宋四家”。元朝赵孟頫的书法,劲秀雄健,功力深厚。第十五课:明朝君权加强一、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1、1368年初,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南京,他就是明太祖。1368年秋,元朝灭亡。2、明太祖加强君主集权的措施:(1)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省,设三司在中央,废除丞相,权分六部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2)文化上:科举

    18、考试只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为八股文。所以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二、靖难之役和迁都北京1、北平的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打败建文帝,登上皇位,他就是明成祖。2、明成祖1421年迁都北京,设立东厂,继续削藩。第十六课:中外交流与冲突一、 郑和下西洋1、条件:明朝前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2、目的: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个联系。3、经过:从1405到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4、意义: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促进了中国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二、戚继光抗击倭寇1、背

    19、景:元末明初,倭寇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中后期海防松弛,倭寇严重威胁我国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2、经过:戚继光组建戚家军,开赴台州九战九捷,荡平了浙江的倭寇,接着,率部进入福建、广东,剿灭那里倭寇,东南沿海倭患被平息。3、戚继光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他的抗倭业绩,永远载入历史史册。三、1553年,葡萄牙获取了在澳门的居住权。第十七课:君主集权的强化一、 清朝的建立1、明朝后期,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于1616年自立为汗,国号为金,史称后金。2、1626年,皇太极继承汗位,发展生产,改革内政,注意选拔人才,联合蒙古各部,1635年他该女真族为满洲。皇太极于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20、,他就是清太宗。3、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二、君主集权的强化1、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决定。2、为加强君主专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国大权集中于皇帝,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乾隆时期废除,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集权的进一步强化。3、为加强君主专制,康熙、雍正、乾隆时大兴文字狱,从而造成社会恐怖,摧残人才,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发展和进步。第十八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一、 郑成功收复台湾1、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661年,郑成功出兵台湾,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2、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清朝

    21、设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台湾府的设置,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内地的联系,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二、雅克萨之战1、17世纪中期,沙俄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雅克萨,尼布楚修建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1685、1686年,康熙两次下令清军进行雅克萨之战,打败了沙俄侵略者。2、1689年,中俄签订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这个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第十九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一清朝对西藏的管理1、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此后,历代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府的册封。2、1727年,清政府设置驻藏大臣

    22、,代表中央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3、这些措施,大大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理。二、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1、回部指在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维吾尔等族人民。2、乾隆时,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叛乱,乾隆派兵并在当地人民支持下平定叛乱。3、后来、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这就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管理。三、1771年,土尔扈特在其首领渥巴锡的率领下回归祖国,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诗篇。四、清朝疆域:清朝前期,我国的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

    23、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第二十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一、 明清经济的发展1、农业:明朝后期引进的农作物品种有:玉M、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2、手工业:棉纺织业在明朝时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有棉纺织业基地苏州是明朝丝织业中心,清朝时南京后来居上。明朝时,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3、商业: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空前繁荣,北京和南京成为全国性的商贸城市。4、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是早期资本家,机工是早期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是一种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到了清代,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业部门增多了,生产规模也进一

    24、步扩大。二、“闭关锁国”的政策1、原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机自己的统治2、经过:清初40年,实行严厉的禁海政策,统一台湾后,清政府开放四个港口,最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下令只开广州一处作为通商口岸,并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3、影响: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推行了近200年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者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是,当时西方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清政府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

    25、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科学技术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第二十一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一、建筑1、明太祖在元大都基础上修建北京城;北京城由宫城、皇城、京城三个部分组成。2、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六千余公里,气势宏伟,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二、科技1、明朝李时珍著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2、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了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反映了我国手工业的生产面貌,被外国学习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明末徐光启著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第二十二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一古典小说的高峰1、特点:反封建传统,突出个

    26、性,反映现实问题2、元末明初,罗贯中著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3、元末明初,施耐庵著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反映农民起义长篇小说。4、明朝中期,吴承恩著西游记,是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4、清朝曹雪芹著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二、戏剧1、明朝后期,汤显祖著牡丹亭,有力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2、19世纪中期,在徽剧和汉调基础上产生了京剧。三、书画艺术1、书法:明朝董其昌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其书法兼有:“颜骨赵姿”之美。2、绘画:明末画家徐渭,善用泼墨。清朝“扬州八怪”。补充:中国之最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武则天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单孔大石桥是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27、、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中国古代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开始于隋朝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在唐末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是在宋代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司马光编的资治通鉴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的司南最早发明活字印刷术的人是毕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封建王朝是元朝少数民族回族开始形成于元朝我国地方最高行政机构省级行政区划开始于元朝世界上最早进行的远洋航行是郑和下西洋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有中国古典小说颠峰之称的小说是曹雪芹的红楼梦修建规模、质量都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长城是明长城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故宫中国近代化萌芽最早开始于明朝中后期


    注意事项

    本文(历史人教版七级中国历史下复习提纲.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