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docx

    • 资源ID:487417       资源大小:85.86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docx

    1、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填空题1. .根据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存在的吸附力性质的不同,可将吸附分为 物理吸附 、 化学吸附 和 交换 吸附;2. 比表面积 和 孔径 是评价吸附剂性能的主要参数。3. 层析操作必须具有 固定 相和 流动 相。4. 溶质的分配系数大,则在固定相上存在的几率 大 ,随流动相的移动速度 小 。5. 层析柱的理论板数越 多 ,则溶质的分离度越 大 。6. 两种溶质的分配系数相差越 小 ,需要的越多的理论板数才能获得较大的分离度。7. 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 吸附质的性质 , 温度 , 溶液pH值 , 盐的浓度 和 吸附物的浓度与吸附剂的用量 ;、8. 离子交换树脂由 网络骨架

    2、 (载体) , 联结骨架上的功能基团 (活性基) 和 可交换离子 组成。9.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引发剂( 提供催化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聚合所必需的自由基)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交联剂(丙烯酰胺单体和交联剂甲叉双丙烯酰胺催化剂的作用下聚合而成的含酰胺基侧链的脂肪族长链) ;TEMED的作用是 增速剂 (催化过硫酸胺形成自由基而加速丙烯酰胺和双丙烯酰胺的聚合 );10. 影响盐析的因素有 溶质种类 , 溶质浓度 , pH 和 温度 ;11. 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自然起晶法 , 刺激起晶法 和 晶种起晶法 ;12. 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 外部扩散

    3、、内部扩散 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13. 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循Langmuir吸附方程,其形式为14.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 疏水性强 的,而流动相是 极性强 的; 15. 等电聚焦电泳法分离不同蛋白质的原理是依据其 等电点 的不同;【16. 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 静态洗脱 和 动态洗脱 ;17. 晶体质量主要指 晶体大小 , 形状 和 纯度 三个方面;18. 亲和吸附原理包括 配基固定化 , 吸附样品 和 样品解析 三步;19.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为 吸附、离交、亲和、凝胶过滤色谱 2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有 免疫亲和色谱法,

    4、疏水作用色谱法 , 金属螯合色谱法 和 共价作用色谱法 ;21. SDS-PAGE电泳制胶时,加入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的目的是消除各种待分离蛋白的 分子形状 和 电荷 差异,而将 分子量 作为分离的依据;加入二硫叔糖醇的目的是 强还原剂,破坏半胱氨酸间的二硫键 ;22. 影响亲和吸附的因素有 配基浓度 、 空间位阻 、 配基与载体的结合位点 、 微环境 和 载体孔径 ;23. 阳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 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 、 弱酸性 和 中强酸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团分别有 、 、;24. 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照活性基团分类,可分为强碱性、 弱碱性 和 中强碱性 ;其典型的活性基

    5、团分别有、兼有以上两种基团;25. 影响离子交换选择性的因素有 离子水合半径 、 离子价 、 离子强度 、 溶液pH,温度 、溶液浓度 、 搅拌速率 、和 交联度、膨胀度、颗粒大小 ;26. 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 静态 和 动态 两种;27. 依据电泳原理,现有电泳分离系统可分为 移动界面电泳、 区带电泳 和稳态电泳 ;28. 双相电泳中,第一相是 等电聚焦 ;第二相是 SDS-PAGE ;29. 结晶包括三个过程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 、 晶核的形成 和 晶体生长 ;30. 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有 热饱和溶液冷却 、 部分溶剂蒸发 、 真空蒸发冷却法、 化学反应结晶法 和 盐析法 ;31. 晶核

    6、自动形成时,体系总的吉布斯自由能的改变G由 表面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S和 体积过剩吉布斯自由能GV 组成;32. 基本的离子交换过程由 外部扩散 、 内部扩散 和 化学交换 组成;33. 吸附包括 将待分离的料液通入吸附剂中 , 吸附质被吸附到吸附剂表面 ,料液流出 和 解吸 四个过程组成;34. 大孔网状吸附剂有 非极性 , 中等极性 和 极性 三种主要类型;35. 亲和吸附剂表面连接的“手臂链”的作用是 降低空间位阻的影响 ;36. 分子筛色谱(凝胶色谱)的主要应用是 脱盐 、 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37. 电泳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电泳槽 、 电源 、 灌胶模具 、 外循环恒温系统 、 凝胶干燥

    7、器 、 电泳转移装置 、 电泳洗脱仪 和 凝胶扫描和摄录装置;38. 电泳后,样品的主要染色方法有 考马斯亮蓝 和 银染法 ;39. 电泳过程中,加入溴酚兰的目的是 指示蛋白的迁移位置 ;40. 固体可分为 晶体 和 无定形固体 两种状态;41. 结晶的前提是 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 ;结晶的推动力是 过饱和度 ;42. 根据晶体生长扩散学说,晶体的生长包括 溶质通过扩散作用穿过靠近晶体表面的一个滞流层,从溶液中转移到晶体的表面 、 到达晶体表面的溶质长入晶面,使晶体增大,同时放出结晶热 和 结晶热传递回到溶液中 三个过程;43. 影响晶体生长的主要因素有 杂质 、 搅拌 和 温度 ;44. IE

    8、C操作多采用 线性梯度 洗脱和 逐次 洗脱。45. HIC(疏水性相互作用层析)主要采用 降低 流动相离子强度的线性梯度洗脱法和逐次洗脱法;IEC(离子交换层析)主要采用 增加 流动相离子强度的线性梯度洗脱法和逐次洗脱法。46. 由于温度升高使分子和原子的热运动加剧,结合部位的静电作用、氢键及金属配位键的作用会 减弱 ,疏水性相互作用会 增强 。47. 电泳是 荷电(电解质) 溶质在 电场 作用下,发生定向泳动的现象。48. 电泳分离是利用 电解质 在电场中 泳动速度 的差别进行分离的。49. 亲和层析的洗脱方法有 特异性洗脱 法和 非特异性洗脱 法。50. 荷电溶质在电场中受到 电场 力和

    9、黏性阻 力的作用。51. 不连续凝胶电泳的凝胶层由 浓缩 层和 分离 层组成。52. 不连续凝胶电泳的上层起 浓缩 作用,下层起 分离 作用。 53. 当微小晶体的半径时,则微小晶体会 自动溶解 ;当微小晶体的半径时,则微小晶体会 自动生长 。53. 结晶是从液相或气相中生成 形状一定 、 分子(或原子、离子)有规则排列 的晶体的现象。54. 结晶是内部结构的质点元作 三维有序规则 排列的形状一定的固体粒子,而沉淀是 无规则 排列的无定形的粒子。 .55. 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 和 两种; 56离子交换分离操作中,常用的洗脱方法有(pH梯度) 和(离子强度(盐)梯度)。57. 简单地说,离子交

    10、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内部扩散)和(化学交换反应) 三步;58. 离子交换操作一般分为(动态)和(静态)两种;59. 根据晶体生长扩散学说,晶体的生长包括(溶质借扩散作用从溶液中转移到晶体的表面)、(溶质长入晶面放出结晶热)和(结晶热传递回到溶液中)三个过程;60. 影响晶体生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杂质)、(搅拌)、(过饱和度)和(温度)。选择题(1. 凝胶过滤层析中,流动相的线速度与HETP 关系。 A.无 B.线性减少 C. 线性增加 D. 对数2. GFC中溶质的分配系数在分级范围内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值增大而 。 A.线性增大 B.线性减少 C.急剧增大 D.急剧减少3. 凝胶

    11、的分级范围越小,则分离度 。 A.越大 B.越小 C.小于1 D.小于04. 线性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线性增大,因此,溶质的 连续降低,移动速度逐渐增大。 A.溶解度 B.扩散系数 C.分配系数 D.分离度5. 逐次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阶跃增大,溶质的分配系数 降低。 A.逐渐 B.阶段式 C.线性 D.急剧6. 当吸附操作达到穿透点时,应 B 操作。 A.继续吸附 B.停止吸附 C.停止再生 D.停止洗脱7. 离子交换的分配系数与离子浓度呈 D 关系。 A.线性增加 B.线性减少 C.指数增加 D.指数减少8. 凝胶过滤层析中,流动相的线速度与HETP成 C 关系。 A.

    12、无 B.线性减少 C.线性增加 D.对数(中溶质的分配系数在分级范围内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对数值增大而 B 。 A.线性增大 B.线性减少 C.急剧增大 D.急剧减少10. 凝胶的分级范围越小,则分离度 A 。 A.越大 B.越小 C.小于1 D.小于011. 如果亲和作用主要源于静电引力,提高离子强度会 D 亲和作用。 A.增加 B.减弱 C.不影响 D.减弱或完全破坏12. 如果亲和作用以氢键为主,提高离子强度会 D 亲和作用。 A.增加 B.减弱 C.不影响 D.降低或消除【13. 当亲和作用以疏水性相互作用时,提高离子强度会 A 亲和作用。 A.增加 B.减弱 C.无影响 D.完全破坏14

    13、. 在亲和分离操作中,许多亲和吸附的目标蛋白质用高浓度的盐溶液洗脱,说明 D 在亲和作用中占主要地位。 A.疏水性相互作用 B.配位键 C.非共价键 D.静电力15. C 的存在可以抑制氢键的形成。 A.氧原子 B.氮原子 C.尿素和盐酸胍 16. 电泳分离的机理是 B 分离过程。 A.液液相平衡 B.速率 C.分配平衡 D.筛分(17. 凝胶电泳时利用 D 使分子大小不同的电解质分离的。 A.静电作用 B.亲水作用 C.疏水作用 D.分子筛作用18. 电解质溶质的迁移率是 C 下的泳动速度。 A.单位时间 B.单位溶质质量 C.单位电场强度 D.单位静电引力19. 结晶是利用溶质之间 C 差

    14、别进行分离纯化的一种扩散分离操作。 A.浓度 B.静电引力 C.溶解度 D.扩散系数20. 若亲和结合作用源于亲和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键,则加入 可使亲和结合作用消灭。 B.硅酸铵 (乙二胺四乙酸) 21. 微小晶体的溶解度 B 普遍大颗粒晶体的溶解度。 A.低于 B.高于 C.接近 D.等于22.线性梯度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线性增大,因此,溶质的 C 连续降低,移动速度逐渐增大。 A.溶解度 B.扩散系数 C.分配系数 D.分离度23.逐次洗脱过程中,流动相的离子强度阶跃增大,溶质的分配系数 B 降低。 A.逐渐 B.阶段式 C.线性 D.急剧24. 具有亲和作用的分子(物质)对

    15、之间具有“钥匙”和“锁孔”的关系是产生亲和结合作用的 C 。 A.充分条件 B.充要条件 C.必要条件 D.假设条件*25. 若亲和结合作用源于亲和分子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键,则加入 C 可使亲和结合作用消灭。 B.硅酸铵 (乙二胺四乙酸) 26、结晶过程具有很好的( )。 A自范性 B均匀性 C选择性 D各向异性27、晶体具有自发地生长为多面体的可能性,此性质称为晶体的( )。 A自范性 B均匀性 C选择性 D各向异性28、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的差别,表现在( )的大小。 A离子价数 B溶液浓度 C离子水化半径 D选择性系数29、离子交换反应的速度主要取决于( )。 A离子大小 B

    16、溶液浓度 C交联度 D扩散速度30、一般用分离度R =( )作为相邻两色谱峰完全分离的标志。 A B C D31、下列离子交换剂中,离子交换( )并不适合用于生物大分子的分离。 A树脂 B纤维素 C葡聚糖凝胶 D琼脂糖凝胶32、( )的效率是所有分离纯化技术中最高的。 A溶剂萃取 B双水相萃取 C膜分离 D色谱分离:33、工业规模的色谱分离大多采用( )分离法。 A柱色谱 B纸上色谱 C薄层色谱 D平板色谱34、选择HPLC方法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样品的( )。 A分子结构 B分子大小 C等电点 D溶解度 35. 利用硅胶做固定相进行吸附柱层析,下列哪种溶剂的洗脱能力最弱( )A.水 B.乙醇 C

    17、.氯仿 D.乙酸乙酯36. 下列哪种离子与DEAE-纤维素(Cl型)的亲和力最大( )A F- B. Cl- C. Br- D. I-】37. 下列分离技术中,不能用于去离子水制备的方法有( )A. 离子交换柱层析 B. 膜蒸馏 C. 渗透蒸发 D.电渗析38. 根据物质极性大小不同分离的方法是( )A. 吸附层析 B. 离子交换层析 C. 凝胶层析 D.亲和层析39. 吸附作用是指物质从? 浓缩到固体表面的过程。A、 液体? B气体? C流体 D.固体40. 下列哪种离子交换树脂适宜制备软水( )A. RSO3Na B. RSO3H C. RCOOH D. RCOONa)41. 在凝胶过滤(

    18、分离范围是5000400000)中,下列哪种蛋白质最先被洗脱下来( )。A、细胞色素C(13370) B、肌球蛋白(400000)C、过氧化氢酶(247500) D、血清清蛋白(68500)42. 下列关于正相色谱与反相色谱说法正确的是( )。A. 正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 B 正相色谱层析过程中非极性分子或极性小的分子比极性大的分子移动的速度慢 C. 反相色谱是指固定相的极性低于流动相的极性 D. 反相色谱层析过程中,极性大的分子比极性小的分子移动的速度慢.43. 下列分离技术中,不能作为蛋白质溶液中的无机盐离子去除的方法是( )A. 离子交换柱层析 B. 透析 C. 超滤

    19、D. 凝胶过滤44HPLC是哪种色谱的简称( C )。A离子交换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凝胶色谱45针对配基的生物学特异性的蛋白质分离方法是( C )。A.凝胶过滤 B.离子交换层析C.亲和层析 D.纸层析46下列哪项酶的特性对利用酶作为亲和层析固定相的分析工具是必需的( B )A.该酶的活力高B.对底物有高度特异亲合性C.酶能被抑制剂抑制D.最适温度高E.酶具有多个亚基47用于蛋白质分离过程中的脱盐和更换缓冲液的色谱是( C )A离子交换色谱 B.亲和色谱 C.凝胶过滤色谱 D.反相色谱48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可采用( C )方法。A离子交换层析 B.亲和层析 C.凝胶层析

    20、D.聚酰胺层析49氨基酸的结晶纯化是根据氨基酸的( A )性质。A.溶解度和等电点 B.分子量 C.酸碱性 D.生产方式50离子交换剂不适用于提取( D )物质。A抗生素 B.氨基酸 C.有机酸 D.蛋白质51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清蛋白质分子向(A)A :正极移动;B:负极移动;C:不移动;D:不确定。52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 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53依离子价或水化半径不同,离子交换树脂对不同离子亲和能力不同。树脂对下列离子亲和力

    21、排列顺序正确的有( A )。A、Fe3+Ca2+Na+ B、Na+Ca2+Fe3+C、Na+Rb+Cs+ D、Rb+Cs+Na+54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 A )。A、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 B、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C、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 D、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55离子交换法是应用离子交换剂作为吸附剂,通过( A )将溶液中带相反电荷的物质吸附在离子交换剂上。A、静电作用 B、疏水作用 C、氢键作用 D、范德华力56阴离子交换剂( C )。A、可交换的为阴、阳离子 B、

    22、可交换的为蛋白质 C、可交换的为阴离子 D、可交换的为阳离子57凝胶色谱分离的依据是( B )。;A、固定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58洗脱体积是( C )。A、凝胶颗粒之间空隙的总体积 B、溶质进入凝胶内部的体积C、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体积 D、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用的流动相体积59 工业上强酸型和强碱型离子交换树脂在使用时为了减少酸碱用量且避免设备腐蚀,一般先将其转变为( B )。A、钠型和磺酸型 B、钠型和氯型C、铵型和磺酸型 D、铵型和氯型60吸附色谱分离的依据是( A )。A、固定

    23、相对各物质的吸附力不同 B、各物质分子大小不同C、各物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的分配系数不同 D、各物质与专一分子的亲和力不同61下面哪一种是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 A )。A. 亲和层析 B. 凝胶层析 C. 离子交换层析 D. 盐析62结晶过程中,溶质过饱和度大小( A )A、不仅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B、只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C、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但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D、不会影响晶核的形成速度,而且不会影响晶体的长大速度63下列哪项不是蛋白质的浓度测定的方法( D )。A、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福林-酚法 D.核磁共

    24、振64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作用力是通过( A )产生的吸附称为物理吸附。A. 范德华力 B库伦力 C.静电引力 D.相互结合65羧酸型离子交换树脂必须在( C )的溶液中才有交换能力A. pH5 B pH7 C. pH7 D. pH5)66离子交换树脂适用( B )进行溶胀A.水 B乙醇 C.氢氧化钠 D.盐酸67分子筛层析指的是( C )A. 吸附层析 B分配层析 C. 凝胶过滤 D. 亲和层析68对于吸附的强弱描述错误的是( A )A. 吸附现象与两相界面张力的降低成反比 B某物质自溶液中被吸附程度与其在溶液中的溶解度成正比 C. 极性吸附剂容易吸附极性物质 【D. 非极性吸附剂容易吸附非极

    25、性物质69离子交换用的层析柱直径和柱长比一般为( B )之间A. 1:10-1:20 B. 1:10-1:50 C. 1:10-1:30 D. 1:20-1:5070通过改变pH值从而使与离子交换剂结合的各个组分被洗脱下来,可使用( A )A. 阳离子交换剂一般是pH值从低到高洗脱 B阳离子交换剂一般是pH值从高到低洗脱 C. 阴离子交换剂一般是pH值从低到高 D. 以上都不对71疏水亲和吸附层析通常在( D )的条件下进行A.酸性 B碱性 C.中 D. 高浓度盐溶液72气相色谱的载气不能用( C )A. 氢气 B氦气 C.氧气 D. 氮气73关于电泳分离中迁移率描述正确的是( A )A.带电

    26、分子所带净电荷成正比 B分子的大小成正比 C. 缓冲液的黏度成正比 D.以上都不对74在什么情况下得到粗大而有规则的晶体( A )A. 晶体生长速度大大超过晶核生成速度 B晶体生长速度大大低于过晶核生成速度 C. 晶体生长速度等于晶核生成速度 D.以上都不对75 人血清清蛋白的等电点为,在PH为7的溶液中将血清蛋白质溶液通电,清蛋白质分子向(A)A :正极移动;B:负极移动;C:不移动;D:不确定。76关于疏水柱层析的操作错误( D )A疏水层析柱装柱完毕后,通常要用含有高盐浓度的缓冲液进行平衡 B疏水层析是利用蛋白质与疏水性吸附剂之间的弱疏水性相互作用的差别进行分离纯化的层析技术 C洗脱后的

    27、层析柱再生处理,可用8mol/L尿素溶液或含8mol/L尿素的缓冲溶液洗涤,然后用平衡缓冲液平衡D疏水柱层析分辨率很高、流速慢、加样量小77结晶法对溶剂选择的原则是( C )A、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大,对杂质溶解度小 B、对有效成分溶解度小,对杂质溶解度大 |C、对有效成分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对杂质冷热都溶或都不溶 D、对有效成分冷热时都溶,对杂质则不溶 E、对杂质热时溶解度大,冷时溶解度小78网格高聚物吸附剂吸附的弱酸性物质, 一般用下列哪种溶液洗脱。 ( D ) A.水 B.高盐 C.低pH D. 高pH79下列哪个不属于初步纯化:( C )A .沉淀法 B. 吸附法 C. 离子交换层析

    28、 D. 萃取法80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种类很多,但是无论何种高效液相色谱仪,基本上由( D )组成。A 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过滤系统、记录系统或色谱工作站等五大部分B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或色谱工作站四大部分C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四大部分D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记录系统或色谱工作站等五大部分81影响电泳分离的主要因素( B )A 光照 B 待分离生物大分子的性质 C 湿度 D 电泳时间82在凝胶过滤(分离范围是5000400000)中,下列哪种蛋白质最先被洗脱下来( B )A细胞色素C(13370)B肌球蛋白(400000)

    29、C过氧化氢酶(247500)D血清清蛋白(68500)E肌红蛋白(16900)83“类似物容易吸附类似物”的原则,一般极性吸附剂适宜于从何种溶剂中吸附极性物质( B ) A极性溶剂 B非极性溶剂 C水 D溶剂84能够除去发酵液中钙、镁、铁离子的方法是 ( C ) A 过滤 B 萃取 C 离子交换 D 蒸馏85HPLC是哪种色谱的简称( C )。A离子交换色谱 B.气相色谱 C.高效液相色谱 D.凝胶色谱86洗脱体积是( C )。A、凝胶颗粒之间空隙的总体积 B、溶质进入凝胶内部的体积】C、与该溶质保留时间相对应的流动相体积 D、溶质从柱中流出时所用的流动相体积87分子筛层析纯化酶是根据( C

    30、)进行纯化。A.根据酶分子电荷性质的纯化方法 B.调节酶溶解度的方法C.根据酶分子大小、形状不同的纯化方法 D.根据酶分子专一性结合的纯化方法88下列哪一项不是阳离子交换树脂 ( D )A 氢型 B 钠型 C 铵型 D 羟型89按分离原理不同,电泳可分为( A )A 区带电泳、自由界面电泳、等速电泳、等电聚焦电泳 B 纸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琼脂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C 区带电泳、自由界面电泳、纸电泳、醋酸纤维薄膜电泳D 等速电泳、等电聚焦电泳、琼脂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90在酸性条件下用下列哪种树脂吸附氨基酸有较大的交换容量 ( C ) A羟型阴 B氯型阴 C氢型阳 D钠型阳91亲和层析的洗脱过程中,在流动相中加入配基的洗脱方法称作 ( C )A、 阴性洗脱 B、 剧烈洗脱 C、竞争洗脱 D、非竞争洗脱92活性炭在下列哪种溶剂中吸附能力最强( A ) A、水 B、甲醇 C、乙醇 D、三氯甲烷93将配基与可溶性的载体偶联后形成载体-配基复合物,该复合物可选择性地与蛋白质结合,在一定条件下沉淀出来,此方法称为 ( A )


    注意事项

    本文(生物分离工程期末复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