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 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docx

    • 资源ID:485323       资源大小:43.25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 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docx

    1、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 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楚 雄 师 范 学 院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题 目: “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和特征研究 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学 号: 20101011242 学生姓名: 赵 姗 指导教师: 岳瑞芝 职称: 论文字数: 20285 完成日期: 2014 年 4 月教 务 处 印 制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 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院和系有关规定完成的。2.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3.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

    2、果的行为。4.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年 月 日目 录摘要 4关键词 4Abstract 5Key words: 5前言 6一、阿细跳月的概述 6(一)、阿细跳月的起源 61、源于生存需要的阿细跳月 62、源于民间传说的阿细跳月 73、弥勒县对“阿细跳月”起源的叙述 9(二)、阿细跳月的演变 10(三)、阿细跳月的种类和特点 141、阿细跳月的种类 142、阿细跳月的特点 15二、弥勒“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 16(一)、阿细跳月是阿细人智慧的结晶 16(二)、阿细跳月是阿细文化传承的载体 18三、弥勒阿细跳月的

    3、文化特征 18(一)、传承性 19(二)、活态性 19(三)、地方民族性 20(四)、包容性 20(五)、局限性 21四、结语 22注释: 22结 论 23参考文献 24致 谢 25“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摘要:“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支系阿细人最为著名的舞蹈形式,它舞蹈动作简洁舒展,节奏欢快,气氛热烈,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作为彝族阿细文化的代表,“阿细跳月”从过去一个偏居山林、少为人知的婚俗性活动符号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了享誉云南甚至是全国的,并能给人们带来经济效益、社会反响和娱乐健身的民族文化品牌。本文以弥勒彝族“阿细跳月”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访

    4、谈等研究方法对“阿细跳月”的起源和发展、歌舞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弥勒“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等方面对弥勒“阿细跳月”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和探讨。拟分三个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介绍“阿细跳月”的起源、发展以及“阿细跳月”的种类和特点。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的是“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第三部分主要分析“阿细跳月”的文化特征。后两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将通过对“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以及文化特征的论述,让更多人对阿细文化中的精髓之一的“阿细跳月”有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把“阿细跳月”这一宝贵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扬光大。关键词:弥勒彝族;阿细跳月;文化内涵;文化特征A Research on the Cultu

    5、ral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ance under the Moon in Mile west mountain areasAbstract:Fine TiaoYue o is the yi people in yunnan branch, one of the most famous dance forms, it dance movements concise stretch, happy and lively atmosphere, rhythm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national cultural heri

    6、tage in our country. As representatives of fine o yi culture, fine TiaoYue o from the mountains in the past a partial, little-known marriage customs until today in development of sex symbol, has become famous in yunnan province and even across the country, and can bring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res

    7、ponse, and entertainment fitness brand of national culture. In this paper, maitreya yi fine TiaoYue o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the literature material, interview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on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ine TiaoYue o, the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ng and dan

    8、ce and maitreya fine TiaoYue 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aitreya fine TiaoYue o must be analyzed and discusse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mainly introduces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fine TiaoYue o and fine TiaoYue type and characteristics. The second part mainly discusses is

    9、 the fine TiaoYue o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he third part mainly analyzes the cultural features of fine TiaoYue o. After two parts is the focus of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fine TiaoYu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cultural features, let more people to the fine culture of one of the essence of fine T

    10、iaoYue o had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more comprehensive, and the fine TiaoYue o the precious national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inheritance carried forward. Key words:Mile county yi;Dancing Under the Moon;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前言“阿细跳月”是云南彝族阿细支系最具代表性的特色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

    11、在云南省的石林地区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西山区的所有彝族阿细人当中。它原是阿细民间的一项体育舞蹈,形成的历史悠久且源远流长,一直深受广大人民的热爱,在阿细聚居地区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阿细跳月”从形成发展到如今,已经由原来的庆祝丰收、表达爱情的婚恋舞蹈等慢慢演变成了各阶层群众共同参与的娱乐性舞蹈。本研究从“阿细跳月”的起源和发展出发,对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以民族文化的视角来探求弥勒彝族三弦舞“阿细跳月”中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也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阿细跳月”走向科学化、社会化发展道路提供更为广阔的道路,从而促进云南彝族阿细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进步和

    12、发展。一、 阿细跳月的概述我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而彝族便是这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个。彝族主要聚居在云南,有彝族人口约435万余人,分布在全省各个地方,其中又以哀牢山区、红河流域和滇东北小凉山区较为集中。可以说,“彝族是在云南繁衍生息历史最悠久、人口最多、居住地最广、文化最富集的少数民族。”1“阿细跳月”便是彝族支系阿细人在漫长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独具特色的阿细传统民间舞蹈,阿细语称阿细跳月。2008年6月,“阿细跳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彝族支系阿细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他们自称“阿细颇”,其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东南部方言阿细

    13、土语。“阿细跳月”也正是发源于弥勒县西山地区阿细人聚居的村寨。2008年11月,弥勒县西山地区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彝族阿细跳月)文化艺术之乡”。“阿细跳月是阿细人最具艺术神韵与民族精神的民族民间舞蹈的代表,也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经典,享有东方迪斯科的美誉。”2阿细跳月集歌、舞、乐于一体,有着规范的舞步和套路,伴奏用的也是阿细民间自制乐器,节奏热烈欢快,动作粗犷豪放,舞姿矫健潇洒,韵律强劲,气势恢宏,撼人心弦,可以两个人、几个人、几十个人或者成百上千人共舞,具有强烈的感召力。(一)、阿细跳月的起源关于“阿细跳月”的起源,在阿细人聚居地区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有许多个版本,但始终不变的

    14、就是它始终与“火”有关。1、源于生存需要的阿细跳月有人认为“阿细跳月”是阿细人在长期的“刀耕火种”中产生的。据石林圭山彝族阿细人介绍, 古时其祖先以狩猎和刀耕火种为生, 当先辈们砍倒树林, 放火烧荒进行耕种时, 为了抢时间、赶节令, 往往不等树木烧成的炭灰完全冷却就进行耕种,这样脚就会被烫伤,再加上残留在土里的灌木桩常常会戳到脚掌,人们在掘地播种时就会不断地跳动,同时嘴里还会不时地发出“啊啧啧!啊啧啧”的叫声,日长月久,生产中的这一个实景就慢慢的演化成了生活中的原始舞蹈。另外也有人说,很早的时候,在阿细人居住的地方发生了一场很大的山火。大火一直烧了九天九夜,没有什么快速有效灭火方法的阿细人打了

    15、九天九夜才把大火扑灭。打火的时候,地面被大火烧得滚烫,打火的人们只能不断地或换着脚,或单脚跳着继续打火,一直到最后终于把大火扑灭。后来人们为了庆祝扑灭山火的这一个伟大胜利,便吹起了笛子,弹起了三弦,拍着巴掌,模仿着打火时的样子,换着脚跳起了舞。“那笛子的声音,意思是快点来啊快点来,三弦的声音,意思是前进,前进,前进!,打火,打火,打火!,这就是跳月的来历。” 32、源于民间传说的阿细跳月关于阿细跳月,有一个传说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位名叫李拉嘎的小伙子,自通邓莱若(传说在唐代时,阿细先民居住在金沙江畔一个用阿细语称作“通邓莱若”的地方),来到弄栋补年米(古时弥勒县西山、石林圭山一带阿细语的一个地

    16、名)时,恰好遇上一位名叫兹遇能的小姑娘。两人在月下谈心,情投意合,便烧一堆篝火作媒,围火起舞,结为夫妻。这一男一女就是阿细跳月的创始人” 4另外一个更为动听的民间故事是:在人类最古老的时代,竹山上有一对阿细青年男的叫“阿者”,女的叫“阿娥”,两人情投意合,结为了恩爱夫妻。结婚以后,阿者每天都出门打猎,阿娥也是每天都在家里织布,两人就像月亮离不开太阳,星星离不开月亮一样,生活过得像冬月里的蜜一样甜。就在两人成婚一年后的三月间,天上突然就出现了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一样不断喷出熊熊的火焰,把大地烤得制热如火,人们只能躲在屋子里哀声叹气,山林里的动物也被烤得乱蹦乱窜,四处寻找着合适的藏身之处。这时有

    17、一只绵羊和一头老牛为了争夺同一个藏身之就用各自的角互相缠斗起来,它们一直势力相当,争斗不休。最后相撞的两角不断地擦出火星,火星飞溅到枯草从中,点燃了枯草,烧着了大地,大火一直蔓延,几乎把万物都烧成了灰烬。大火终于使绵羊和老牛停止了缠斗,各自逃命。老牛钻到了河里变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水牛,绵羊也跃上了半空中变作一团团白云。这场大火同时也驱散了阿者阿娥这对恩爱夫妻。待大火渐渐熄灭后,他们走在被烤焦的大地上一边大声呼喊着对方的名字,一边不断寻找对方的身影。直到翻越了九十九座山之后才终于在一个月亮跳出东山顶的夜晚重逢,他们悲喜交加,都因为这不易重逢而更加珍惜彼此。待重逢过后,英勇的阿者看到人们都被这十个

    18、太阳折磨得惨不忍睹,便背着打猎用的强弓爬上高山顶上,拉弓射下了九个太阳,让大地恢复了生机,人们欣喜若狂,都围着阿者和阿娥挑起了舞蹈。但是大火过后的大地还是热烘烘的,脚底都被烧痛了,手掌尽是炭灰,人们便不断地抬换着脚,不断地拍着手掌唱着跳着直到月亮出来了还是不愿意停下来,一直这样跳着唱着,以此来抒发内心无限的欢喜与激情,此中阿者身上的弓弦在狂舞中撞击出了悦耳的乐声,并随着跳动的急缓不断变化着旋律。从那时起,在阿细村寨里凡是有高兴的事,人们都要群起欢跳,渐渐地就演变成了阿细人的“跳乐”舞蹈。聪明的阿细人还模仿弓弦撞击出的乐声,用水冬瓜木、刺桐树和羊皮制作出了一种叫做“三弦”的乐器,还用山竹做成了笛

    19、子。以后每逢喜事就引笛弹弦,拍掌起舞,跳起了被叫做“阿细跳月”的欢快舞蹈。还有一个民间传说是这样的:清代时,弥勒西山(当时称阿欲布山)的阿细地区还在实行土司制度。在土司管辖区域内,土司可以为所欲为,对出嫁的女青年或娶回来的新娘子,他都有“初夜权”。他的儿子看中谁家的姑娘,就可以霸占谁。当时有一对恋人,女的乳名叫孀翩女,男的叫阿兹。他(她)俩从小一起长大,彼此情投意合,私下早已订下了终身。可土司的儿子碾诺巴拉看上了才貌出众的孀翩女,就逼迫孀翩女嫁给他。孀翩女誓死不从,土司想用武力强占,又怕丢了面子惹出麻烦。便认为是由于阿兹从中作梗,只要把阿兹赶出村子,一切就好办了。所以土司就叫来狗腿子把阿兹撵出

    20、了村子,使他没法跟孀翩女在一起。但是,真正的爱情是斩不断、拆不开的。他们白天不得见面,就约在夜里偷偷在村外相会。就这样,阿兹每天都不厌其烦地翻山越岭来和心上人约会。由于山里经常有野兽出没,阿兹便用一个竹筒装了一些沙子挂在身上,这样走动时竹筒里的沙子就会发出声音吓跑野兽。有一次,阿兹的母亲发现了山拉的竹筒里装的是沙子以为阿兹是没有吃的,就把竹筒里的沙子到了,装上一些米饭团想让他带在路上吃,结果这次阿兹在去约会的路上就遇到了野猪。他摇动竹筒想驱赶野猪却没有听见声音,才发现竹筒里装的是米饭团而不是沙子,不幸的阿兹就被野猪咬死在了山林里。等了一个晚上的孀翩女始终不见心上人来赴约,就自己进了山林里寻找阿

    21、兹,在路上才发现了阿兹的尸体。伤心欲绝的孀翩女把阿兹的尸体背回了自己家的马槽里用马草盖住,自己躲在屋子里不吃不喝,痛哭不止。几天后阿兹的尸体开始散发出臭味,马也不吃草,一直在马厩里躁动不安。这样孀翩女的家里人才发现了阿兹的尸体,他们把阿兹的尸体抬出去火葬了。火葬时,孀翩女终于忍受不住失去爱人的痛苦,跳入火中殉情了。这件事激怒了所有对土司制度早已反感至极的广大阿细群众。他们终于纷纷团结起来反抗,杀了土司,烧毁了土司城(据说被烧毁的土司城遗址,至今还在弥勒西山马龙村的那那坡上)。从那时起,阿细人便废除了“初夜权”,同时也废除了包办婚姻制度,实行自由恋爱,自由婚姻。年轻的阿细人为了表达内心的喜悦以及

    22、寻找到自己心爱的伴侣,小伙子们就弹起了三弦,吹起了笛子,领着小姑娘到林间山野里去跳乐,男女双方就从跳乐场上选择自己心爱的伴侣。这便是弥勒西山有关阿细跳月起源的传说,也是阿细青年男女自由恋爱,自由婚姻的开始(至今阿细姑娘还系着红绿腰带,以此缅怀阿兹与孀翩女这对用生命来捍卫爱情的青年伴侣)。这样的跳乐同时也给“阿细跳月”赋予了“求偶”的含意。3、弥勒县对“阿细跳月”起源的叙述其实“阿细跳月”真正形成于何时,至今尚无确切考证。在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许多致力于阿细文化研究的专家和学者们根据上述这些阿细彝族地区民间的普遍传说和阿细叙事长诗阿细诺哲中有关“(阿细)跳乐的由来和演变”的叙述,在经过反复认真的考

    23、证以后,得出了如下结论:“(阿细)跳乐是起源于原始钻木取火的年代。” 5在远古的时候,人类不知道该怎样用火,也没有火,过的是茹毛饮血的生活。一天,有枯树被雷电击中而引发了火灾,有的野兽在火灾中被烧死,人们食之,觉得味道鲜美,就开始用火烧熟野物来充饥。但是,在风吹雨淋的野外生活中,要保护一点火种是非常困难的。火熄灭了,人们只能仍然过着生食冷饮的生活。有一天,当人们在山上狩猎时,天空忽然乌云密布,紧接着就风雨交加,冰雪袭击。人们被冻得手脚麻木,又冷又饿,只得坐在地上或依靠在树上休息。这时,有个叫“木邓”的小伙子骑在一根朽木上面,边休息,边拾起一根细木棍,握在手里,使劲在朽木上钻。他这么做一来是要舒

    24、筋活血,二来可以摩擦取暖。就这样不知钻了多久,突然就从朽木中钻出火来了,这就是阿细民间传说里钻木取火的由来(因这钻木取火是“木邓”创造出来的,阿细人就把火命名为“木邓”)。火的再度发现,使人们欣喜若狂。大家纷纷拾柴架火,熊熊的火焰把大地都照得通红,人们便都围着火边烤边跳。火中的粟炭不时地发出“拍啦、拍啦”的爆炸声,待火星子碰着脚杆儿时,人们才惊觉到烫脚,便抬腿高跳。这就是“跳乐”的起源,也是阿细跳月的前身。此后阿细人每年都祭火神木邓,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阿细跳月”。另外在弥勒县关于“阿细跳月”的起源,还有一种比较可靠的说法就是根据史实和传说考证而得出来的结论:“阿细跳月起源于南诏时期的独脚乐(巍

    25、山彝语叫“嘎斯比”,与现在阿细人自称的“嘎斯比”一样)。独脚乐又源于战争胜利后士兵自娱自乐的打火舞” 6据传在唐代,阿细彝族先民些蛮居住在金沙江畔的“通邓莱若”,是南诏的“奴隶军”,当时的南诏西北部有一个进行药材和畜产品交易的重镇叫“铁桥”(在今丽江西北部的塔城),一直被南下的吐蕃兵占领。这个地方易守难攻,南诏军攻打多次都无功而返。南诏王皮罗阁听说奴隶军英勇善战、无坚不摧,便命人把奴隶军从前先调回,专去攻打铁桥重镇,当时任“奴隶军”的头领的是木拉,是个有勇有谋、善于用兵的战将。他亲临战场察看好地形后,便命士兵们赶来一群羊,在每头羊角上都捆上火把,点燃火把后将羊群赶上铁桥城。山羊性本喜欢攀崖走壁

    26、,再加上角上燃着火把,便拼命往城头上爬。这样,羊爬到哪里,火就会烧到哪里。没过多久,整个铁桥城就燃起了熊熊烈火,吐蕃兵死伤严重,很快便溃不成军。奴隶军趁势攻下了铁桥,又用两天的时间熄灭山火。下山时,虽然大家都疲惫不堪,但心头还是被胜利的喜悦填充得满满的。许多士兵挥舞着打火的树枝,打闹着,嬉笑着,追逐着一路冲下山去。那时的阿细先民都不穿鞋子,有的士兵被明火烫到脚了就会高叫着“阿子、阿子、阿子莫阿子”,换着脚用单脚跳下山去。下山后,一想起之前的狼狈相,大家就都围着篝火互相比划动作取乐,随后就集体围着篝火,整齐的喊着“啊哟、啊哟、啊哟唉依啊哟”,用单脚跳起“打火舞”。战后,皮罗阁亲临前线视察慰问,看

    27、到士兵们都在跳这种奇怪的舞蹈,就向木拉问明情况。在得知这种舞蹈是奴隶军攻铁桥下来后玩闹产生的“打火舞”时,南诏王夸赞这个舞蹈真有意思,并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阿西比”(阿细在过去又称阿西,“阿西比”意为其他民族对这个民族所跳舞蹈的一种称谓)。就这样,奴隶军制作了小三弦,并配上当时流行的竹笛和木叶,真的就跳起了“阿西比”。一时间,“阿西比”就成为了在南诏风靡一时的群众性大众化娱乐健身舞蹈,后来还专门组织了几百人的“三弦舞”队到长安去演出。后来,在南诏东征时,奴隶军除携带武器外,还几乎人人都背着一把小三弦,其他军队看到身背小三弦的奴隶军也不再叫他们“奴隶军”、“佃农军”了,而是改叫“嘎斯军”了。木

    28、拉带着他的“嘎斯军”一路打到了昆明,打到了曲靖,打到了弥勒。因此也把“嘎斯比”带到了弥勒,并逐步发展演变成了“阿细跳乐”。直到现在,阿细跳月的三弦基调都还是奴隶军当时打火下山很多人高叫着的那个调:賽啰,賽啰,賽啰依喂賽啰。现在弥勒西山的阿细人每逢过年过节、庆典或摔跤活动等重要的日子时,都会组织几十个甚至数百上千个人的队伍共同来跳“大三弦”舞。(二)、阿细跳月的演变在阿细人漫长的历史变迁和民族迁徙繁衍中,阿细跳月大体上经历了“跳火神(跳篝火)跳农神、牧神跳高兴(庆丰收)跳自由(自由寻偶谈情)跳欢乐、跳幸福(阿细跳乐)跳月(阿细跳月)”7的演变过程。早期的阿细跳月被称作“阿索比”或“阿博比”(直译

    29、作“拍手跳”,汉语称“跳乐”),19世纪中叶以后称作“嘎斯比”(“嘎斯”就是高兴的意思,“比”即为跳,直译为“跳高兴”或“跳欢乐”)。早期阿细人的跳乐还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动作很不统一。现在统称的“阿细跳月”是源于1945年2月西南联大教授闻一多的弥勒西山采风之行。当时他看到村里的男女青年在月亮升起来的时候跳乐,队伍也由“月牙形”变为“月圆形”,他便说到:“多美的月亮啊,多欢乐的夜晚啊,就把它取名为阿细跳月吧!”故此,“阿细跳月”这一个称呼就一直沿用至今。最初的阿细跳月,是叫做跳篝火,迎火神或迎新火。人们只是手拉手、脚对脚的跳,没有伴奏的乐器,也不会伴奏。伴奏是到了刀耕火种时代才出现的。当阿细

    30、人在劳动之余或狩猎而归时,就会燃起篝火,围着篝火边烤边唱,便舞边乐。有的人还击木、击掌相合,有的人挥舞刀叉弓箭。这样脚步声、击木声、舞刀叉弓箭声、击掌声和欢呼声有节奏的融为了一体,热闹无比,渐渐的就形成了击木伴奏的“跳乐”形式。秋天,丰硕的果实激发了阿细人们内心的喜悦,他们在地里边收边舞,有的人还就地取材,把脱了籽的野葵花盘和葵花杆连在一起,系上藤子挂在肩上,右手敲击着葵花盘,左手托着葵花杆儿,杂在人群中起舞,别有一番风趣。之后,人们便用葫芦或空心木来做弦筒,蒙上兽皮,用竹篾捆紧,这样敲起来音量就大了好多,节奏感也强了。又仿着葵花的造型,配上小木把儿,系上藤绳,挂在肩上,边击边跳,既有音乐声又

    31、有节奏感,渐渐的就成为了跳乐时不可缺少的伴奏乐器,继而发展成了三弦。这也可以算作是三弦的起源,是阿细人庆丰收的结晶。发明出了三弦伴奏乐器后,跳乐的含义也与跳篝火不同了,人们把这个时期的跳乐称作是“丰收舞”或“庆丰收”。清代时阿细人的跳乐被赋予了“求偶”的含意。那时的阿细男女青年跳乐都是避开长辈到山野林间去跳了。跳乐的男女青年夹杂在一起狂舞,因为男青年要背着三弦、月琴伴奏合跳,这样就会无意中碰伤女青年,由此引发了一些不快。为了避免互相碰撞,只好男女分开对跳。当时的伴奏乐器三弦还很小,弦筒直径不到20厘米,把长二尺五左右,小巧玲珑,弹奏时弦音优雅动听。女青年在跳乐时也不是击掌伴舞,而是用两块长约8

    32、厘米,宽6厘米的小木板相击伴跳。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发展,跳乐的形式也在不断变化着。三弦从原来的小三弦演变成了中三弦。女青年也渐渐丢开了木板而改用手掌直接拍击着伴跳。这时的跳乐也演变为了“击掌舞”。伴奏乐器大三弦是从一九四五年发展起来的。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华人民坚持了八年的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全国各地都在放鞭炮庆祝。这时在弥勒阿细彝族地区除了放鞭炮外,还跳起了阿细人民喜闻乐见的跳乐来欢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弥勒县西一乡野猪塘村的青年,利用被风刮倒的空心香椿木树制作出了大三弦,用来和附近村庄的女青年一起跳乐。大三弦音量大,气势宏伟,弹起来附近几十里路以外都可以听到悦耳的声音。之后各阿细村寨的青年都效仿制作,很快大三弦就普及了整个弥勒县西山彝族地区。大三弦的普及也使得跳乐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三弦弦声悠扬豪放,加上阿细女子清脆的掌声相合,使得气氛热烈,场面也壮观了起来。来自阿细彝族山寨的跳乐舞蹈也由此曾在昆明


    注意事项

    本文(阿细跳月的文化内涵及特征研究 以弥勒西山地区为例.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