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Word格式.docx

    • 资源ID:4846194       资源大小:21.47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Word格式.docx

    1、一、化肥农药减控基础与限量标准1.肥料氮素迁移转化过程与损失阻控机制研究内容:研究主要土壤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种植体系肥料氮素的迁移转化特征、保氮原理及微生物学机制,不同类型土壤中氨挥发、径流淋溶、反硝化、厌氧氨氧化等损失过程的发生规律、主控因子与调控原理;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氮素需求规律及响应阈值;作物氮高效基因型的利用机理;挖掘作物高效利用氮素生物学潜力,提出氮肥增效调控途径。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和华南等主要农区氮肥施用限量标准草案7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70篇。执行期限:2017-2020拟支持项目

    2、数:1-2项2.肥料磷素转化与高效利用机理研究主要土壤类型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种植体系土壤磷素固定原理、损失途径和迁移阈值,土壤无效态磷的活化机制,土壤微生物和菌根对磷肥减施增效的作用机制,作物高效利用磷素生物学潜力,建立磷肥增效调控途径。【约束性指标】提出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西南和华南等主要农区磷肥施用限量标准草案7项。【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60篇。3.化学农药对靶高效传递与沉积机制及调控研究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等靶标作物种植体系中环境因子影响农药向靶标作物与防治对象分散传递、分布沉积及飘移流失的规律;研究靶标作物界面结构特性影响农药载药微粒

    3、在靶标作物界面润湿铺展、沉积持留及吸收传导的规律及界面现象;研究功能助剂影响农药对靶标作物与防治对象沉积及持留效率的微观机制,建立基于不同靶标作物、施药场景与不同助剂协同作用下化学农药减施关键参数与农药流失阻控途径。【约束性指标】提出农药减量施用技术控制指标10项,功能助剂施用限量标准草案10项。4.活体生物农药增效及有害生物生态调控机制研究生防真菌、细菌、病毒、昆虫、螨类等生物活体农药与寄主识别信号及传递机制;研究生物活体农药主要功能基因、表达调控及生物活体农药的环境适应与宿存机制及调控途径;研究遗传、营养、环境等因素对昆虫天敌产品扩繁、复壮增效的作用机理和影响货架期的主控因子,碳源、氮源、

    4、pH值等因素对生防微生物遗传稳定性及产品货架期的调控原理;研究有害生物与作物识别、防御、耐受等行为信号传递途径以及环境因素对其相互识别的调控机制,研究作物生长期、作物种植方式等对有害生物种群消长的调控机制,挖掘活体生物农药高效利用潜力,提出精准高效生态调控技术。【约束性指标】提出活体生物农药施用技术10项、货架期调控技术10项,延长活体生物农药货架期30%,制定有害生物种群生态调控技术标准草案10项。5.农业生物药物分子靶标发现与绿色药物分子设计结合生物组学,从调控重要功能基因出发,比较研究靶标/非靶生物的功能因子,搜寻潜在靶标,揭示其分子机制,解析候选靶标结构与功能、靶标与药物的互作关系;建

    5、立从活性分子到靶标的作用模型,从生物合成导向和化学合成导向出发,形成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先导多样性衍生技术;建立多尺度、多生物靶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为药物设计创制提供理论支撑。【约束性指标】分离鉴定具有生物药物研发价值的微生物100-120株;解析植物害物和植物生长发育关键蛋白结构10-20种;发掘农药设计新靶标5-10种;建立活性分子到靶标的作用模型2-3个,建立先导多样性衍生技术5-8项;建立多尺度、多生物靶标的综合评价技术体系2-3套。6.耕地地力影响农业有害生物发生的机制与调控研究耕地地力、种植方式、灌溉、机械化操作、有机肥施用等农耕管理模式影响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有害生物发

    6、生机制及驱动因素;研究土壤酸化、盐碱化、连作障碍、板结粘闭、耕层变浅等退化过程对有害生物发生和灾变的影响及调控机制;研究土壤根系有害生物协同作用机制及调控农业有害生物种群消长的原理;建立耕地质量、耕地管理模式与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关系的大数据平台;提出基于耕地地力的有害生物防控新途径。【约束性指标】建立农业有害生物与耕地质量和耕地管理关系大数据平台1个, 提出基于耕地地力的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10项。二、重大技术、产品及装备研发(项目7-16应有企业参加,且企业须提供配套资金。)7.新型缓/控释肥料与稳定肥料研制研发新一代绿色环保、价廉质高的包膜控释材料,新型绿色包膜工艺,规模化、连续化和自动化的

    7、包膜设备,创制高性能包膜控释肥料新产品;研制和筛选新型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研究抑制剂优化配伍-协同增效技术,高效稳定性尿素、稳定性大颗粒尿素生产工艺,稳定性复混肥料、掺混肥料的配套设备与抑制剂加入工艺;针对不同作物,研发基于缓释肥料和稳定性肥料的作物专用配方肥料;实现新型缓/控释和稳定性肥料肥料产业化,并规模化田间应用。【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0件,研发新型缓/控释肥料、高效稳定性肥料及其配方肥料共25种,获肥料登记证8-10种;新型肥料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比常规化肥减量施用10%-15%,化肥利用率提高5-8个百分点,农作物平均增产3%。【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15篇。8.生

    8、物碳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研制研制集根际促生、溶磷解钾、土壤改良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微生物肥料,研发含矿质养分、有机质、氨基酸及多种微生物的全元生物有机肥料产品;研究秸秆炭化材料制备及生物炭基肥料技术, 研发针对不同作物与农田的有机物料腐熟/炭化与化学肥料复合的配方与生产工艺;研究固氮菌固氮基因遗传改造途径与利用,研究绿肥利用及高效生物固氮下减施化肥的效应。实现生物炭基肥料及新型微生物肥料与全元生物有机肥产业化,以及基于绿肥及高效生物固氮的化肥减施技术规模化田间应用。【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0项,研发生物碳基肥料、微生物肥料与全元生物有机肥、高效生物固氮肥料的新产品20种,获肥料登记证7-9种,

    9、建立化肥替代技术28项。新型肥料及替代技术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比常规化肥减少施用10%-15%,农作物平均增产3%。9.作物免疫调控与物理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研发主要粮食、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作物有害生物RNA干扰技术,挖掘相关功能基因及产品,建立多基因聚合载体技术及转化体系;研究作物新型免疫效应子、功能性糖类、酶类、蛋白类等作物免疫诱抗剂及植物生长调控产品、规模化生产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新型光源、能源、材料等物理防控技术及产品,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集成作物免疫调控和物理防控技术并进行规模化田间应用。【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2项,研发免疫调控和物理防控新产品20个,2-3个产品获农药

    10、登记、2-3个获得国家认可,建立产品规模化生产线5-8条;新型防控技术及产品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15%-18%,农药利用率提高5%-7%,农作物平均增产3%。10.天敌昆虫防控技术及产品研发针对农业上重要害虫、害螨及线虫等有害生物,开展捕食性及寄生性天敌昆虫及螨类资源的挖掘、建立资源库、数字化信息库及DNA指纹辨识图谱库;研究天敌昆虫及螨类与作物、害虫及其它生物与非生物因子互作;研究天敌昆虫及螨类繁育、复壮、包装及贮运的关键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研制天敌生产行业标准;研究天敌应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及与其它防控措施的协同控害技术,研制天敌应用技术标准。【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

    11、22件;发掘新型天敌资源20种;获得2-3种新型天敌登记;建立天敌产品规模化生产线10-15条;建立天敌产业化生产基地4-5个;制定天敌生产、产品质量及生物防控技术标准15项;新型防控技术及产品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20%-30%。【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10-15篇。11.新型高效生物杀菌剂研发针对我国农业降本增效、生态环保需求,以我国主要植物病害为防治对象,筛选具有抗病防病功效的微生物菌株和活性代谢产物,并以活体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为有效成分创制安全高效的生物杀菌剂和植物微生态制剂新品种,研究产业化关键技术,建立低成本低污染制造工艺;开发生物杀菌剂新剂型和配套的综合防

    12、治新技术。【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5件,筛选到抗病防病功效的微生物菌株20-30株,分离鉴定活性代谢产物10-15个,创制安全高效的生物杀菌剂3-5种,研制新制剂15-20个,研制新剂型和配套应用技术,建立低成本低污染制造工艺;获得农药登记证2-3个,生物杀菌剂产品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18%-20%,农药利用率提高6%-8%,农作物平均增产3%。【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12.新型高效生物杀虫剂研发针对我国主要植物害虫,筛选具有杀虫功效的微生物菌株和活性代谢产物,创制安全高效、环境适应性强、持效期长的生物杀虫剂新产品;通过杀虫关键毒力基因分子定向进化和表达代谢

    13、调控网络提高杀虫效率,扩大抗虫谱;建立绿色高效的发酵、提取和制剂生产工艺,研究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生物杀虫剂及其智能化纳米载体新剂型和配套综合防治新技术。【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5件,筛选到抗虫防虫功效的微生物菌株20-30株,分离鉴定活性代谢产物10-15个,创制安全高效的生物杀虫剂3-5种,研制新剂型和配套应用技术,建立低成本低污染制造工艺;获得农药登记证2-3个;生物杀虫剂产品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18%-20%,农药利用率提高6%-8%,农作物平均增产3%。13.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除草剂研发针对我国作物生产重大需求,筛选具有调节植物生长、除草功效的生物资

    14、源和代谢产物,开展生物调节剂与除草剂的源头创新;创制抗逆增产、改善品质、省工增效等功能的调节剂新产品;针对主要杂草,创制新型广适生物除草剂新产品;建立绿色高效生产工艺等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生物调节剂、除草剂新剂型和配套综合应用新技术。【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5件,筛选到生物除草和植物生物调节功效的微生物菌株20-30株,分离鉴定活性代谢产物10-15个,创制安全高效的生物除草剂和生物调节剂3-5种,研制新剂型和配套应用技术,建立低成本低污染制造工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除草剂产品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15%-18%,农药利用率提高5%-7%,农作物平均增产3%。14.天然

    15、生物农药的合成生物学与组合合成技术构建微生物源和植物源活性代谢物库,综合利用活性化合物资源与信息,形成高通量活性化合物挖掘技术;以提升生物合成单位、发现新活性物质为目标,以关键微生物种群为研究对象,基于绿色活性代谢物开展生物农药结构衍生优化的合成生物学研究;以新活性分子发现为目标,开展结构修饰、多样性衍生及绿色合成,发掘新农药先导化合物。【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0件,构建微生物源和植物源活性代谢物库2-3个;实现提升合成效率50%以上天然生物农药3-5个;发掘新农药先导化合物20-30个;天然生物农药产品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化学农药减量施用15%-18%,农药利用率提高5%-7%,农作

    16、物平均增产3%。【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30篇。15.养分原位监测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及其装备以主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和果树种植体系为对象,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养分快速诊断、氮素实时监控及智能化原位监测技术;研究水肥一体化微灌制度、施肥制度、肥料选择、膜下滴灌技术;研究改进自动精准滴灌施肥机施肥装置、混合装置、过滤装置、EC/pH检测监控反馈装置,探究精准灌溉施肥控制技术;研发适于不同作物和不同生产条件的养分原位监测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其装备规模化田间应用。【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21件,研发养分原位监测与水肥一体化高效施肥技术16项,研制新型装备8套;新型原位监测技术和水

    17、肥一体化技术装备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水肥一体化技术比习惯施肥化肥减量施用10%-12%,化肥利用率提高5-6个百分点,智能化施肥效率是人工施肥的10倍以上,农作物平均增产3%。 16.种子、种苗与土壤处理技术及配套装备研发研发高效低风险种子种苗长效缓释处理新技术、新产品及基于专家系统的智能化种子包衣配套装备;研究火焰、微波、太阳能灯新型物理土壤处理技术、生物熏蒸技术以及高效安全化学农药土壤处理新技术、新产品及智能化配套装备;制定种子、种苗和土壤处理技术操作规程及配套装备技术参数,实现种子、种苗和土壤处理技术及产品与配套装备规模化田间应用。【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18件,研制新型种子、种苗

    18、和土壤处理技术10-15项,配套装备8套;新药剂、新技术及配套装备推广示范200万亩,实现对种传病害的防治效果高于90%,对土传病虫草等的防治效果高于85%,化学农药减量施用20%以上,农作物平均增产3%。三、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17.黄淮海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黄淮海冬小麦分布区河北、河南、山东、安徽、北京、天津等为研究区域,基于冬小麦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冬小麦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

    19、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黄淮海冬小麦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黄淮海冬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约束性指标】提出黄淮海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8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8个; 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9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小麦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1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

    20、7000人次。18.北方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东北春玉米分布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灌溉玉米分布区山西、陕西、甘肃、宁夏、新疆为研究区域,基于玉米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玉米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北方玉米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

    21、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北方玉米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约束性指标】提出北方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9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9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9个; 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9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玉米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1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6000人次。19.棉花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以新疆棉区、甘肃河西走廊、黄淮海及长江流域棉花产区为主要研究区域,基于棉花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棉花

    22、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我国棉花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棉花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约束性指标】提出棉花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8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8个; 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10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2%、化肥减量25%,化

    23、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减量25%,棉花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7000人次。20.柑橘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长江上中游、赣南-湘南-桂北、浙南-闽西-粤东柑橘带等为研究区域,基于柑橘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和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柑橘优势产区

    24、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柑橘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约束性指标】提出柑橘化肥农药减施技术9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9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9个; 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5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3%、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柑橘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500人次。21.热带果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热带水果优势产区海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为研究区域,基于香蕉、荔枝、芒果等养

    25、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热带水果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热带水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约束性指标】提出香蕉、荔枝、芒果等热带水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8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8个; 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4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3%、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香蕉、荔枝、芒果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8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000人次。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