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水泥性能检测试验检测报告.docx

    • 资源ID:4824849       资源大小:25.61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水泥性能检测试验检测报告.docx

    1、水泥性能检测试验检测报告水泥性能检测试验一、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试验室温度: 水泥品种与标号: 生产单位: 出厂日期: 1、水泥细度测定试验方法负 压 筛 法备注试样质量G (g)FG/G1筛余物质量G1 (g)筛余百分数 (%)结 果 评 定2、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试样质量G (g)备注用水量 (ml)试杆离底板距离S (mm)标准稠度用水量P (%)3安定性检验试样质量G (g)备注标准稠度用水量P (%)沸煮前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mm)沸煮后指针尖端间的距离C(mm)沸煮后增加距离C-A(mm)结果评定4水泥净浆凝结时间测定试样质量G (g)备注标准稠度用水量P (%)加 水 时

    2、间hmin初凝到达时间hmin终凝到达时间hmin初 凝 时 间hmin终 凝 时 间h min结 果 评 定5强度测试1)抗折强度测定加荷速度:kN/S ;试件养护龄期(d) 编号试件尺寸 (mm)破坏荷载P(kN)抗折强度R折(MPa)抗折强度平均值(MPa)备注宽b高h跨距L1232)抗压强度测定加荷速度:kN/S;试件养护龄期(d) 编号受压面积F(mm2)破坏荷载P(kN)抗压强度R压(MPa)抗压强度平均值(MPa)备注1233)水泥强度等级为 。三、思考题1为什么要测定标准稠度用水量?2进行凝结时间测定时,制备好的试件没有放入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而是暴露在相对湿度为50的室内,试分

    3、析其对试验结果的影响?3测定水泥胶砂强度时,为何不用普通砂,而用标准砂?所用标准砂必须有一定的级配要求,为什么?实验日期:一、餐饮服务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提供餐饮服务的学校(含托幼机构)、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连锁餐饮企业总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提供者等应设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应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应有正式文件或其他证明材料。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当在食品安全管理、评价考核和奖惩等方面获得充分授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按规定参加食品安全培训。原则上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餐饮企业的食品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考核,合格后方可上

    4、岗。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主要承担以下管理职责:(一)负责拟订并组织实施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食品安全责任,强化过程管理。 (二)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训和考核,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三)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和采购记录管理;(四)场所环境卫生管理;(五)食品加工制作设施设备清洗消毒、养护管理;(六)人员健康状况管理;(七)加工制作食品管理;(八)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管理;(九)餐厨废弃物处理管理;(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确定的其他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管理。三、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餐饮服务预防食物中毒注意事项(相关内容见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

    5、范附件,下同)和经营实际,确定高风险的食品品种和加工制作环节,实施食品安全风险重点防控。四、开展定期自查。根据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等相关要求,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对检查中发现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应制订并落实有关整改措施,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促进餐饮单位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五、积极配合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发生疑似食品安全事故,依法报告、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六、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档案。做好单位资质证件、人员管理信息、管理记录、监管信息等资料的整理归档。七、做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和食品安全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2、餐饮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一、餐饮服务

    6、单位应每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不少于一次食品安全培训、考核。特定餐饮服务提供者应至少每半年对其从业人员进行一次食品安全培训、考核。二、培训考核内容为有关餐饮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知识、基础知识及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工制作规程、食品安全管理技能、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知识等。三、培训可采用专题讲座、实际操作、现场演示等方式。考核可采用询问、观察实际操作、答题等方式。四、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从事相关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前,应取得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合格证明。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完成培训后,应参加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考核。五、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原则上每年应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集中培训。六、其他从

    7、业人员原则上每年应接受不少于12小时的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培训。使用卫生杀虫剂和杀鼠剂的人员应经过有害生物防制专业培训。七、其他从业人员应在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八、餐饮服务单位应对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考核情况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3、餐饮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一、 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包括新参加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应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必要时应进行临时健康检查。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证明应在学校食堂显著位置进行统一公示。二、患有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病毒性肝炎(甲型、戊型)、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国

    8、务院卫生行政(卫生健康)部门规定的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三、应实行每日晨检,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从业人员上岗前的健康状况进行检查。发现患有发热、腹泻、咽部炎症等病症及皮肤有伤口或感染等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疾病的从业人员,应暂停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必要时进行临时健康检查,待查明原因并将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手部有伤口的,使用的创可贴宜颜色鲜明,并及时更换。佩戴一次性手套后,可从事非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四、应建立健康管理档案,对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情况、晨检情况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4、餐饮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管理制度一、从业人员应当养成良好的个

    9、人卫生习惯。进入工作岗位前应当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进入食品处理区的非加工制作人员,应符合从业人员卫生要求。二、从业人员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及在加工场所内吸烟等行为。工作时,工作帽应能将头发全部遮盖住,不得披散头发,佩戴的手表、手镯、手链、手串、戒指、耳环等饰物不得外露。三、专间的从业人员应佩戴清洁的口罩。四、专用操作区内从事下列活动的从业人员应佩戴清洁的口罩:现榨果蔬汁加工制作;果蔬拼盘加工制作;加工制作植物性冷食类食品(不含非发酵豆制品);对预包装食品进行拆封、装盘、调味等简单加工制作后即供应的;调制供消费者直接食用的调味料;备餐。其他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从业人员,宜佩戴清洁的口罩。五、从业

    10、人员在加工制作食品前,应洗净手部,手部清洗符合餐饮服务从业人员洗手消毒方法。六、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加工制作食品前应洗净手部并进行手部消毒。七、加工制作过程中,应保持手部清洁。出现下列情形时,应重新洗净手部:加工制作不同存在形式的食品前;清理环境卫生、接触化学物品或不洁物品(落地的食品、受到污染的工具容器和设备、餐厨废弃物、钱币、手机等)后;咳嗽、打喷嚏及擤鼻涕后;使用卫生间、用餐、饮水、吸烟等可能会污染手部的活动后;其他应重新洗净手部的情形。八、如佩戴手套,佩戴前应对手部进行清洗消毒。手套应清洁、无破损,符合食品安全要求。手套使用过程中,应定时更换手套,出现需要重新洗手消毒的

    11、情形时,应在重新洗手消毒后更换手套。手套应存放在清洁卫生的位置,避免受到污染。九、工作服宜为白色或浅色,应定点存放,定期清洗更换。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从业人员,其工作服应及时清洗更换。食品处理区内加工制作食品的从业人员使用卫生间前,应更换工作服。工作服受到污染后,应及时更换。待清洗的工作服不得存放在食品处理区。清洁操作区与其他操作区从业人员的工作服应有明显的颜色或标识区分。专间内从业人员离开专间时,应脱去专间专用工作服。 数字化仓库评估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化仓库评估的基本原则与评估指标构成及评估内容,并提供了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估分析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为通用型仓库及库区数字化评

    12、估提供指导和参考依据,其他专业型仓库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425商品条码 128条码GB/T16986 商品条码 应用标识符GB/T 18768-2002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GB/T21072通用仓库等级GB/T 25486-2010网络化制造技术术语GB/T 33745-2017 物联网术语3 术语和定义GB/T 18768-2002、GB/T 25486-2010、GB/T 33745-2

    13、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数字化 digitalization以数字形式表示(或表现)生产、组织、管理活动的数据。具体地说,也就是将人、物及对应的活动转化为数字码,并由计算机系统处理与保存。在信息化时代,数字化已经变成代表信息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来源:GB/T 25486-2010 ,2.54 有修改3.2 数字化仓库 digital warehouse以仓储活动为基础,以数字化技术为手段,用数据连接仓储活动各环节,对仓储活动过程进行规划、管理、诊断和优化的实施单元。3.3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IoT通过感知设备,按照约定协议,连接物、人、系统

    14、和信息资源,实现对物理和虚拟世界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做出反应的智能服务系统。来源:GB/T33745-2017 ,2.1.13.4电子仓单 electronic warehouse receipt仓库保管人在与存货人签订仓储保管合同的基础上,按照行业惯例,以外观检查、单证审查为一般原则,对存货人所交付的仓储物进行验收之后出具的电子权利凭证。3.5物联网设备 IoT devices能够采集或监控对象信息,并提供互联网接入的终端设备。来源:GB/T33745-2017 , 2.1.9 有修改。3.6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 IoT device management platform实现对物联网设备进行远程

    15、监管、数据传输、系统升级、故障排查、生命周期管理等功能的互联网平台。3.7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 digital 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应用数字化技术,配套数字化仓库运营与管理,实现仓储活动可视化、仓库作业流程自动化或少人化运行、可开具电子仓单的高效、协同、便捷仓库管理软件。来源:GB/T 18768-2002, 3.5.3,有修改4 基本原则与框架4.1 时效性评估能够反映全国数字化仓库建设和改造的发展现状和趋势。4.2 可操作性评估指标易于选取,评估方法便捷有效。4.3 客观性评估以企业仓库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以真实可靠、准确的材料、数据和文件为依据,无(尽量减少

    16、)人工干预。5评估指标构成5.1 概述数字化仓库评估应按照水平与能力评估和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评估两个部分构成,数字化仓库水平与能力评估和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评估能共同反映数字化仓库综合能力。5.2 水平与能力评估指标5.2.1 水平与能力评估的一级指标应包含基本要求、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用、综合集成与创新。5.2.2一级指标中对应二级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基本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企业要求、人员组织要求、制度要求和设施设备要求;数字化基础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基础设施、仓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安全;数字化应用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物联网应用、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和风险管理;综合集成

    17、与创新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平台化、综合集成、创新能力。5.2.3二级指标中对应三级指标的主要部分应包括以下内容,企业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企业基本条件、数字化仓库规划与实施、数字化仓库资金投入;人员组织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数字化工作规范、企业数字化领导机构设置、人员数字化应用水平;制度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企业数字化培训制度、数字化岗位责任制度、数字化工作考核和惩奖制度、风控制度;设施设备要求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机械化、设备安全;基础设施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数据传输、数据中心、云平台;仓库管理系统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基本功能、作业流程管理、电子

    18、单证、主数据标准化;数据安全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数据加密和备份、通讯网络风险防范、运维保障;物联网应用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物联网设备、数据采集、物联网设备管理、监测与控制;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数字化管理、编码管理、电子仓单;风险管理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安全管理、风险管理;平台化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IT架构、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综合集成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企业内部集成、企业之间集成;创新能力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决策优化。5.3 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5.3.1 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评估的一级指标应包含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5

    19、.2.2供应链协与可持续发展指标项对应的二级指标应包含供应链协同和可持续发展。5.3.3二级指标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供应链协同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业务协同、客户满意水平;可持续发展指标项对应的三级指标应包含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6 评估内容6.1概述按照评估指标构成的要求,评估内容应按照水平与能力和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两个部分展开,并进一步给出对应的具体的评估内容和要素。水平与能力包含基本要求、数字化基础、数字化应用、综合集成与创新等四个主要方面。6.2 水平与能力6.2.1 基本要求6.2.1.1 企业要求企业要求评估包含:a)企业基本条件,包含如下评估要素:应具备

    20、仓储经营资质(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无不良经营行为;仓库基础设施与条件应符合GB/T21072所规定的仓库四星级要求。b)数字化仓库规划与实施,包含如下评估要素:企业数字化仓库建设规划的制定情况,包括数字化仓库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是否相符,数字化仓库建设相关的成文规划制定等;企业数字化仓库建设专项规划实施与落实情况。c)数字化仓库资金投入,包含如下评估要素:数字化仓库建设的专门计划和预算制定情况;数字化仓库建设的单独计划和预算,各阶段资金投入计划制定和落实情况。6.2.1.2 人员组织要求人员组织要求评估建设包含:a)数字化工作规范,包括如下评估要素:各岗位的数字化操作进行成文规范制定情况,包括与

    21、仓储活动相关的软件、硬件、设备等操作规范;各岗位的数字化工作规范实施和落实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与工作规范配套的考核,惩奖等。b)企业数字化领导机构设置,企业数字化工作领导机构设置情况;c)人员数字化应用水平,包括如下评估要素:数字化仓库建设和管理相关人员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包含数字化应用系统和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支持二次开发的能力;企业配套数字化仓库相关人员的数字化应用水平,包含企业决策层、管理层等核心部门人员数字化应用系统的使用水平。6.2.1.3 制度要求制度要求评估包含:a)企业数字化培训制度,包括如下评估要素:培训制度的成文制定情况,包含数字化培训制度的制定以及与之配套的成文发布;企业管理层

    22、和普通员工进行定期数字化工作培训落实情况。b)数字化岗位责任制度,包括如下评估要素:制定成文的数字化工作岗位责任制度数字化工作岗位责任制度实施和落实情况。c)数字化工作考核和惩奖制度,包括如下评估要素:数字化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的制定情况,包含惩奖制度的成文制定;数字化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的实施和效果。d)风控制度,与数字化仓库建设相关的战略、经营、财务、市场、法律风险防范制度的情况。6.2.1.4 设备设施要求设备设施要求评估包含:a) 机械化,仓储活动作业中机械设备使用覆盖程度;b) 设备安全,包括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6.2.3 数字化基础6.2.3

    23、.1基础设施基础设施评估包含:a)数据传输,包括如下评估要素:应用互联网或5G网络等通信技术,仓库网络覆盖情况;仓库数据传输水平,包括网络带宽支持仓储活动的流程、图片、视频等数据传输情况。b)数据中心,数据中心的建设情况。包括数据中心建设在容量、规模、安全方面是否满足数字化仓库阶段建设需求,以及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c)云平台,企业在云服务上的应用情况。包括支撑企业运营系统云端部署情况。6.2.3.2 仓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评估包含:a)基本功能,参照GB/T 18768-2002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要求实现仓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如基础数据管理、入库管理、出库管理、财

    24、务结算管理以及报表管理等;b)作业流程管理,仓储活动作业流程化的执行情况,包含出入库计划、装卸、分拣、盘点、出/入库验收等流程制定与执行;c)电子单证,电子单证的应用和管理情况,包括电子单证信息交换和信息共享能力,单证数据无纸化的程度,技术规范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d)主数据标准化,信息编码的统一程度,包括仓储物、人员、储位等主要信息的技术规范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6.2.3.3 数据安全数据安全评估包含:a)数据加密和备份,配套数字化仓库的数据加密的技术应用以及云备份或者异地数据备份的应用情况;b)通讯网络风险防范,实体风险、硬件风险、软件风险、管

    25、理风险的评估与防范措施是否科学合理落实到位;c)运维保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情况,计算机和无网络安全保护情况设施设备和系统安全保护情况,安全管理和防范机制建设情况。6.2.4 数字化应用6.2.4.1物联网应用物联网评估包含:a)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在仓库作业中覆盖情况。包括装卸、分拣、盘点、验收等环节物联网设备应用覆盖;b)数据采集,物联网设备在仓储活动中的数据采集情况,包括仓储物、仓库环境、人员、设备、运输工具等数据,由物联网设备采集的覆盖率;c)物联网设备管理,物联网设备集中管理情况,包括物联网设备管理、数据采集、监测和控制等采用应用系统统一管理的实施;d)监测与控制,仓储物保管区域

    26、的物联网设备支持侦测与控制,包括但不限于盘点、抽检等。6.2.4.2 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评估包含:a)数字化管理,包括如下要素:仓储物、人员、设备、运载工具、储位等关键数据是否完全由物联网设备提供。电子合同的数字化应用情况,采用公私钥的认证体系提高电子合同签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合同签署完毕后,通过区块链技术对用户的电子签名、合同内容以及签署的过程进行归档存证;对应仓储活动中作业流程的无人化水平,包括作业流程自动化执行情况、作业环节人工干预程度,作业流程可跟踪、可追溯等。b)编码管理,按照GB/T 16986、GB/T 15425要求,应用GS1的实施情况,包括GS1在仓储物

    27、、人员、设备、储位中的应用;c)电子仓单,包括如下要素:电子仓单标准应用情况,包括按照仓单标准(包括国家、行业、地方、团体标准等)要求开具;开具的电子仓单是否能够被互联网法院、第三方认证机构验证、存证;电子仓单使用情况,包括由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开具,仓储物所有者在网络终端上可查验、可提货的电子仓单。d)订单处理, 仓储活动中多个订单(计划)协同处理情况,包括入库、出库、移库、过户、盘点等;e)服务延伸,包括如下要素:配送服务能力,包括订单、库存、运输处理能力;加工服务能力,包括订单、深加工、产品管理等处理能力;金融服务能力,包括应用区块链、电子仓单实现仓单质押等金融服务。6.2.4.3 风险管

    28、理数据安全与风险管理评估包含:a)安全管理,建立和贯彻数据、数字化设备安全管理体系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仓储物异常、人员异常、业务流程异常等预警机制等。多订单对应仓储活动业务处理水平;b)风险管理,包括如下要素: 仓储物保管事中风险控制情况,包括仓储物在保管期间发生的非仓库正常作业产生的异常,应由数字化仓库所提及的物联网设备或软件系统发出预警,并通知到保管人及仓储物所有者;仓储物保管后中风险控制情况,包括仓储物在保管期间发生的非仓库正常作业产生的位移,应能够及时中止。6.2.5 综合集成与创新6.2.5.1 平台化平台化评估包含如下要素:a)IT架构,系统云架构设计水平,包括企业私有云、混合云在架

    29、构设计中的应用;b)数字化仓库平台,数字化仓库管理系统平台化应用情况,包含多仓库管理、多分支机构所属仓库集中管理等;c)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物联网设备管理平台建设情况,包括物联网设备集中管理,监控、故障排除、升级服务等。6.2.5.2 综合集成综合集成评估包含:a)企业内部集成,包括如下要素:在实现了数字化仓库管理平台基础上,通过与其它系统(平台)(如ERP,CRM等)的纵向集成,构造了统一企业数字化平台;统一身份认证的应用情况。基于公私钥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将有助于提高整体的信息安全级别,另一方面又能在不改变现有用户与站点依附关系的前提下,打通各个节点的用户互认,实现用户跨站点、跨应用的身份

    30、认证。b)企业之间集成,包括通过专用接口或者公共标准与仓库上下游企业业务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交换、共享。6.2.5.3 创新能力创新能力评估包含:a)数字化孪生仓库研制,字孪生仓库研制和应用程度;数字化孪生仓库研发情况,包括流程可视化、场景可视化、可视化控制与同步等;b)决策优化,包括如下要素:数字化技术在企业决策优化中的应用水平;是否具备储位(堆位)推荐优化,包括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实现储位优化;分拣、配送优化,包括应用人工智能、数据挖掘实现分拣、配送路径优化;订单、库存优化,包括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实现根据业务量预估订单量;根据仓库分析货物品种优化等。c)研发与专利,新技术和专利建设情况。新技术研发和专利制定情况,包括新技术研发的程度,专利制定的数量等。6.3 供应链协同与可持续发展6.3.1


    注意事项

    本文(水泥性能检测试验检测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