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docx

    • 资源ID:482096       资源大小:59.49KB        全文页数:10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docx

    1、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总分:22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85,分数:85.00)1.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命题的根据在于( )。 A真理是感性的存在,不是理性的抽象 B真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实在的 C真理是与人的具体利益相联系的 D真理是事物多方面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A项错在只有经过理性认识才能达到真理;B项错在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C项错在题干句子的意思只在说明真理认识的具体性,没有牵涉到真理与具体利益的关系。2.“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实质是( )。 A

    2、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相对主义(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这句话是形而上学的典型名言,体现了形而上学思想的实质,即把对立的东西绝对对立起来,在对立中看不到统一,在统一中看不到对立。3.“客体”这一概念是指( )。 A客体就是客观世界 B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C客体产生并决定主体 D由主体自由创造的对象(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客体是指主体以外的客观事物,是主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即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所以客体不是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中的一部分;客体也不是主体的自由创造,反过来,也不能说客体产生并决定主体。4.下列关于意识形态的说法

    3、,哪项是不正确的?( ) A在阶级社会,超阶级的意识形态不存在 B意识形态就是意识形式 C在阶级社会中,各阶级对于善与恶往往有各自的标准与看法 D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对意识形态的理解与把握。意识形态只是社会意识形式中反映经济基础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部分。5.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上,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是( )n A设想无物质的运动 B设想无运动的物质 C否认运动的存在 D否认静止的存在(分数:1.00)A.B.C.D.解析:6.黑格尔说:从人身体上割下来的手,就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手。这句话说明了( )。 A系统的整体性 B系统的

    4、结构性 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开放性(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系统具有整体性,系统的整体性表现在:系统是在要素及其相关性中产生的整体;整体的性质和规律存在于组成其系统的各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只有各要素能够有机结合时,系统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的机械之和,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7.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 B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分数

    5、:1.00)A.B.C.D.解析:解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有能动反作用。本题中经济基础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它有着更深刻的原因,上层建筑不能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向,上层建筑只能体现、反映这一道路和方向。至于命题D,否定了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矛盾,显然也是不对的,所以不选。命题C比较准确地反映了这一过程的实质,所以本题选C。8.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具有不确定性,是指( )。 A实践标准是不可靠的 B实践不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实践有历史局限性,它对真理的检验是一个

    6、过程 D科学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是由于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所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确定的(绝对的)又是不确定的(相对的)。题中是要求考生理解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或条件性的含义。A、B、D项明显错误,所以只有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是正确的选项。9.社会规律的特点是( )。 A同自然规律一样自发实现 B与自然规律不一样有其阶级性 C客观的,但要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才能实现 D主观的,因为它的实现不能脱离人的自觉活动(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社会规律的特点在于社会是由人组成的,是通过人的活动进行的,

    7、这是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最大的区别。10.“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题干意思是往往最善于游泳的人被溺死,最善于骑马的人被摔死,越是最熟悉最擅长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而出现祸事。这正好体现了辩证法关于“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A项)观点。11.最抽象的、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是( )。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分数:1.00)A.B.

    8、C.D.解析:12.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是( )。 A社会存在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其他选项包括在社会存在里面,社会存在是一个抽象的哲学概括。13.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 )。 A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B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C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D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的(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来源于

    9、实践的原理。出自马克思哲学的贫困。所谓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造成的,就是说,人的才能的差别是由社会分工、人们在实践中的不同地位、领域造成的,而不是天生的;长期从事某项实践活动的人,相应的特定才能就得到突出发展。故选B。14.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 A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通常人们心情愉快时,就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而当心情抑郁时,则感到时间过得很慢,这正表明了“人的时间

    10、观念具有相对性”(D项)这一原理。15.生产方式是( )。 A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统一(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A项是劳动资料的内容;C项是社会形态的内容。生产方式包括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而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16.生产关系所体现的是生产过程中( )。 A人与人的政治关系 B人与人的思想关系 C人与劳动对象的关系 D人与人的物质利益关系(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生产关系包含两个主要内涵:一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是人与物质经济利益

    11、的关系,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要求。17.正确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 )。 A物质第一性的观点 B意识第一性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联系的观点(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主客体关系本身就是在实践中形成、发展的,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客体是实践的客体,因此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18.在结构复杂、范围广泛的劳动资料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生产工具系统 B信息传递系统 C自动化控制系统 D能源动力系统(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工具在劳动资料中的地位。劳动资料主要指的是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水平的“测量器”,是人们社会关

    12、系的“指示器”。19.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 )。 A是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B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C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D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本题是考查对于否定之否定规律表现形式的理解,正确答案应该是C。但是,一些考生却选了A或B,其选错的原因是把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形式与内容相混淆,A、B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而不是形式。20.社会结构的内涵是指社会的( )。 A阶级结构 B部门结构 C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 D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本题

    13、考查社会结构的内涵。其他选项都包含在D项之中。2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它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性质的是( )。 A社会形态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三个组成部分,其中,生产方式是决定因素,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2.社会的观念结构或意识形态是指( )。 A一切思想观点的总和 B一切精神现象的总和 C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的思想、观点的总和 D反映一定社会形态的情感、风俗习惯、情绪的总和(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社会意识形

    14、态是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社会意识形式。这样分析ABCD四个选项,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是指社会意识这个大范畴,D项不是观点体系,只有C项才是正确的答案,因此ABD项应当排除。该题中AD项有很大的干扰和迷惑性。2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历史唯物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对立统一规律 D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根本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24.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 )。 A国家政权的阶级属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15、 D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的应用。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当它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促进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当它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阻碍生产力和社会的发展。25.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按规律燃烧着、按规律熄灭着的一团永恒的活火。”这是一种( )。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一种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如水

    16、、火、气等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根据题干D项符合。26.认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 )。 A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B由理性到实践的飞跃 C在理性认识阶段达到理性具体的过程 D由抽象概念到具体事物的过程(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是认识的第一次飞跃;由理性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在理性认识过程中,具体是指理性具体而不是指具体事物。所以AB两选项与命题要求不一致,故可以排除。D项错误,所以,本题选C。27.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 )。 A生产关系 B血缘关系 C思想关系 D法律关系(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人的全部社会关系中

    17、,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关系,正是经济关系决定着政治、思想、文化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的经济关系,故选八。28.下列社会意识形式中,不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是( )。 A语言学 B哲学 C道德 D艺术(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艺术、哲学等。29.社会运动的物质基础是( )。 A自然环境 B阶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从事物质生产和自然生产的人们的总和(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30.人类意识产生的历史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以下三个决定性环节( )。

    18、A概念、判断、推理 B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实践 C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D客体、主体、客体(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意识的产生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体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的环节:第一,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级生物的刺激感应性;第二,从刺激感应性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第三,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意识的产生。31.经过二十多年的现代化建设,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但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体现了( )。 A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C物质运动和时空不可分割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分数:1

    19、.00)A.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的就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发展中动与静的统一,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事物处于相对平衡和稳定时的状态。当事物相对于一定的参照物而言不具备某种运动形式,或者相对于质变而言尚处于不显著的量变阶段时,事物就呈现出相对的静止状态。故选D。32.马克思一生最重要的理论发现是( )。 A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 B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学说 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和无产阶级领袖的学说(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马克思有两大理论发现,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33.世界是过程

    20、的集合体,意思是( )。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选项A是虚无主义的,选项C否认了事物发展的方向性,选项D是不成熟的命题,只有命题B是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思想的。34.在自然界,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就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 )。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 B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 C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D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分数:1.00)A.B

    21、.C.D.解析:解析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二者共存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在对立的前提下,互为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每一方都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并从对方取得自己的规定性,如题目中的上和下、先进和落后、正确与错误都是作为矛盾的统一体而相互依存,故选C。35.“树不修不直,人不教不才”,“遇良医得生,遇庸医致死”这说明( )。 A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C外因在一定条件下能够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 D外因不一定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外因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外因能够改变事物的发展进程,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内

    22、因才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根本原因。36.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根源于( )。 A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 D主体和客体的矛盾运动(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对于社会形态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原理,有些考生不熟悉。但对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这一定义,考生是熟知的,由此一部分考生就会误选C项。实际上题干是问一般社会发展道路的统一性,即共性问题。社会发展道路无论是统一性还是多样性,都是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的。故本题选A。37.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政党 B国家政权 C法律 D哲学(分数:1.00)A.B.

    23、C.D.解析:解析 在上层建筑中,国家政权是核心,国家政权通过复杂的系统,对政治结构以至整个社会实行控制和管理,它比政党、法律、哲学更具核心作用,所以本题选B。3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 A在阶级社会受历史条件的制约 B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C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受历史条件制约 D在任何社会都受历史条件制约(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任何社会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是有条件的,因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也是具体的,也是受历史条件制约的。永远不会有这样的时刻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不受历史条件的制约。3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不包括( )。 A向唯一一个方向转

    24、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 D由低级向高级转化(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略。40.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 A政治法律思想 B道德规范 C文学艺术 D哲学思想(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在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中起核心作用的是政治法律思想。因为政治法律思想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而且它还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正因为如此,政治法律思想在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哲学思想等社会意识形态形式中起核心作用。41.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指( )。 A同一性和斗争性 B运动性和静止性 C时间性和空间性 D普遍性和特殊性(分数:1.0

    25、0)A.B.C.D.解析:解析 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指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的基本属性。42.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和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由( )。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 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 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本题考查认识中的主客关系。题干中的“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就表明是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发生的认识结果可能都是对本质的正确把握,只是角度不同而已,并非真象与假

    26、象的区别、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也并非主观认识的错觉。4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题干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44.“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的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 )。 A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 B感性认识的局限性 C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 D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 题干是毛泽东在讲到感性认识的时候讲的一段话,是说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题中给出的四个选项中,C项(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明显是错误选项,排除。A、B、D三项都是有关感性认识的正确观点。但受到单项选择的限制,要求选出一个最合题意的选项。而毛泽东这句话主要不是讲感性认识在认识中的地位,而是谈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正由于感性认识具有局限性,才必须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将A和D两项再排除,只有B项才是最合题意的


    注意事项

    本文(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