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复习DOC.docx

    • 资源ID:4819008       资源大小:67.07K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复习DOC.docx

    1、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复习DOC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第8章 人体的营养人体的营养1、六类营养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供能物质) 无机盐、水、维生素(非供能物质)2儿童、青少年应该多吃奶、蛋、鱼、肉。因为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和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有离不开蛋白质。3、水 是人体细胞的主要成分之一。约占体重的60%-70%。4、人体对维生素的需要量很少,不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原料,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 5、常见的几种无机盐、缺乏症。(1)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2)铁:贫血(3)碘:地方性甲状腺肿、(4)磷:厌食、贫血6、常见的几种维生素缺乏症(1)维生素A:夜盲症(2)维

    2、生素B:脚气病(3)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4)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位于消化道外:唾液腺、肝脏、胰腺7、消化系统 消化腺: (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位于消化道内:胃腺、肠腺8、胰液、肠液中都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的酶。9、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10、消化道中小肠中的消化液最多12、肝脏是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胆汁能够促进脂肪的消化。13、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14、食物消化:15、实验题: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1)提出问题: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2)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

    3、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3)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16、淀粉的特性:淀粉遇碘变蓝,麦牙糖遇碘不变蓝17、合理营养:(1)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2)按时进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3)一份合理的食谱必须含有:一份米饭、一份肉类、一份蔬菜及一份瓜果。18、食品安全:注意食品包装上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18、食物在消化道内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淀粉是口腔,蛋白质是胃,脂肪是小肠。最终被消化的部位都是小肠。不经消化直接被吸收的营养成分是水、无机盐、维生素。 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19、

    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其中不含消化酶),储存在胆囊中,经导管流入十二指肠。胰腺分泌的胰液经胰管流入十二指肠。20、吃馒头越嚼越甜,是因为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21、对淀粉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唾液、胰液、肠液。对蛋白质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胃液、胰液、肠液。对脂肪起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胆汁、胰液、肠液。22、早、中、晚三餐的能量应分别占30%、40%、30%。23、“平衡膳食宝塔”中从塔基到塔顶依次是谷物类、果蔬类、肉类、乳制品类、脂肪类。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浆:淡黄色,水约占90%;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

    5、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血细胞血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当血红蛋白过少时,会出现贫血性疾病。 白细胞: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当白细胞超过正常值就有可能是体内有炎症。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当血液从血管中流出来,血小板能够帮助止血的作用,但是在血管内出现血小板凝集现象会形成血栓。2、人在运动、饱食和缺氧的情况下红细胞数会增加。3、贫血时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含量会明显减少4人体在失血、炎症、女子月经时白细胞会明显增加。5、三种血管:(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

    6、的血管。(2)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这些特点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质交换。判断的依据:红细胞单行通过。(3)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弹性小,管内血流的速度慢;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4)血液总是从: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判断方法:箭头的起点为动脉,箭头的终点为静脉,中点为毛细血管。(5)通常我们输液时针刺入的是静脉。6、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左心房:与肺静脉相通(流动脉血) 左心室:与主动脉相通(流动脉血)(1)四个腔:右心房:与上、下腔静脉相通(流静脉血) 右心室:与肺动脉相通(流静脉血)规律

    7、1:心房与静脉相通,心室与动脉相通。规律2:凡是与左心房、左心室相通的血管流的都是动脉血。 凡是与右心房、右心室相通的血管流的都是静脉血。 房室瓣:只能朝向心室开瓣膜: 动脉瓣:只能朝向动脉开 保证血液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静脉瓣: 心房 心室 动脉 7、体循环的路线: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成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起点:左心室 终点:右心房8、肺循环的路线: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静脉 左心房(血液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起点:右心室 终点:左心房9、外界 肺泡 血液 组织细

    8、胞10、例:“动脉血中流的是动脉血,静脉中流的静脉血。”(错)11、医生常用“收缩压 / 舒张压(千帕)”的形式来表示血压,血压持续高于18.7/12千帕的是血压,血压持续低于12 /6.7千帕的是低血压。(详细见书中第73页)12、血型的发现: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13、常见的ABO血型包括A型、B型、AB型、O型。14、。当一个人大量出血危及生命时,必须通过输血进行抢救。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但在没有同型血而又情况紧急时,任何血型都可以输入少量O型血。15、对于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来说,一次失血超过1200 -15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16、一次

    9、失血超过800 - 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跳、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17、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18、一个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 - 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19、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 - 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20、对贫血患者输血,可以进行成分输血,只输红细胞,大面积烧伤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和组织液,所以应该输入血浆;血小板严重减少的患者缺少的中是血小板,所以应该进行成分输血,只输小板。第10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第一节 食物中能量的释放1.热价: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

    10、是食物的热价。糖类17kJ“三大产热营养素” 蛋白质23kJ脂肪38kJ人体的呼吸呼吸系统的组成:(1)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2)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也是主要的呼吸器官(3) 呼吸道能够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19、计算胸围差:尽力吸气尽力呼气=胸围差20、呼出的气体在组成成分上发生了变化: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二氧化碳是在组织细胞中产生的)21、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功能的特点:(1)肺泡数量多;(2)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组织。22、肺泡与血液、组织之间气体交换:组织细胞 血液 肺泡23

    11、、呼吸时膈肌、肋骨、胸廓、肺的变化:(1)吸气: 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气压变小(2)呼气: 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收缩肺收缩气压变大(3)识记方法:(下降 收缩 上升 舒张)第11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第一节 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排泄: 、 和多余的 等排出体外的过程。排遗:而排出食物消化后的残渣粪便,称为排遗。人体内废物的排出1、排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体外的过程;2、排遗:食物消化后的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3、温馨提醒注: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皮肤都有排泄功能具体途径:(1) 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2) 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3) 皮

    12、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4、泌尿系统的组成:(1)肾脏(形成尿液) (2)输尿管(输送尿液)、(3)膀胱(暂时贮存尿液) (4)尿道(排出尿液)。5、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6、尿的形成包括两大过程:(1)肾小球、肾小囊的滤过作用(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7、理解血液、原尿(肾小囊中的液体)、尿液(肾小管中的液体)所含有的成份是哪些:(1)血液:大分子蛋白质、血细胞、葡萄糖、水、无机盐和尿素、(2)原尿:水分、无机盐、葡萄糖、尿素(3)尿液:水、无机盐、尿素8、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9、当血液流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壁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

    13、、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中。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10、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这些被重新吸收的物质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送回到血液里,而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11、排尿的意义:(1)排出体内废物的作用;(2)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3)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12、能从给出的资料中,能找出正常尿液、葡萄糖病人的尿液、肾小球炎症病人的尿液。神经调节第12章人体的自我调节自我调节包括: 激素调节 第一节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1、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与黑眼睛,其区别关键

    14、在于虹膜所含的色素不同。2、我们从外界获得的信息中,大多是来自视觉,其次是听觉。3、眼球与照相机相似的结构: 晶状体=镜头 瞳孔=光圈 视网膜=胶卷 脉络膜=暗室的壁 4、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露 角膜 瞳孔 晶状体(发生折射) 玻璃体 视网膜(形成物像) 视觉神经 大脑(产生视觉)5、不同光线下瞳孔大小的变化:强光下瞳孔缩小,以减小进入眼内的光量,以保护视网膜不受过强刺激。弱光下瞳孔扩大,增加进入眼内的光量,使视网膜得到足够的刺激。 6、眼睛近视的原因:如果晶状体的调节负担过重,晶状体过度变凸(即曲度过大)不能恢复原状,甚至眼球的前后径过长,那么,远处物体的光线通过晶状体等折射所形成

    15、的物象,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这样就看不清远处的像。7、为了预防近视眼,要做到 “三要”和“四不看”。“三要”:(1)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要在33厘米左右(2)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3)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1)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 (2)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3)不躺卧看书 (3)不走路看书6、近视眼的特点:(1)眼球的前后径过长:(2)晶状体曲度过大(过度变凸)(3)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4)看不清远处的物体矫正方法:戴凹透镜7、远视眼的特点:(1)眼球的前后径过短:(2)晶状体曲度过小(3)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4)看不清

    16、近处的物体矫正方法:戴凸透镜(2)视觉的形成: 经折光 沿着视神经传导 外界光线 在视网膜上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3)眼的卫生保健: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矫正:戴凹透镜。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矫正:戴凸透镜。2)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1) 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半规管 内耳 前庭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2)听觉的形成(看课本94页第一

    17、段) 沿着听小 沿着与听觉沿外耳道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8、 10、为保护耳和听觉,除了减少和消除噪声外,应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有尖锐的东西挖耳朵,以免戳伤外耳道或鼓膜:(2)遇到巨大声响时,迅速张开口,使咽鼓管张开,或闭嘴、堵耳,以保持鼓膜两侧大气压力平衡;(3)鼻咽部有炎症时,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中耳炎:(4)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1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大脑: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脑 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功能(高级中枢);中枢神经系统 脑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

    18、身体平衡 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神经系统 (1)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 脊髓: (2)还能将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3)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传导神经冲动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 脊神经:12、神经元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13、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有规律的反应。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15、反射弧构成: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反射的类型:(1)非条件反射: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如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膝跳反射、金鸡报晓、都是

    19、简单反射。(2)条件反射:动物和人都能对具体的信号刺激发生复杂的反射,是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的。如:望梅止渴、惊弓之鸟、 谈虎色变、鹦鹉学舌、听到铃声进教室、16、内分沁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从上到下)(1)垂体:分泌生长激素 (5)胰岛:分泌胰岛素(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6)卵巢:分泌雌性激素(3)胸腺:分泌胸腺激素 (7)睾丸:分泌雄性激素(4)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17、区分内、外分泌腺 : 腺体类别有无导管分泌物输送方式实例内分泌腺无经血液循环输送垂体、甲状腺、胸腺、胰岛、肾上腺、性腺外分泌腺有经导管排出汗腺、肝脏、唾液腺18、掌握三种激素: 分泌的腺体:由垂体分泌 作用:促

    20、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1)生长激素 侏儒症:幼年分泌过少 分泌异常引发的病症 巨人症:幼年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成年分泌过多(2)甲状腺激素:促进糖和脂肪氧化分解,促进生长发育,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分泌异常引发的病症:幼年分泌过少会得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预防该病的方法是多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海产品。(3)胰岛素: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降低血糖)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得糖尿病,糖尿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冶疗19、肾上腺素能够促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并且使皮肤因血管扩张而显得面红耳赤。20、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

    21、影响。第13章健康的生活1、健康是一种 生理 上、 心理 上和 社会 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2、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 生活有规律 、 合理膳食 、 合理用药 及拒绝吸烟 、酗酒 、 吸毒 等。3、世界无烟日: 5月31日 国际禁毒日: 6月26日 世界水日: 3月22日 4、传染病:是由 病原体 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病原体: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必须同时具备 传染源 、传播 途径 和 易感人群 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是指能散布病原体的人和动物。患传染病的人和动物以及携带病毒的健康人和动物都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

    22、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水、饮食、蚊、蝇等都可以成为传播途径。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 传染源 ;切断传播 途径 ;保护 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要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例如,对麻疹和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要以预防接种,保护易感人群为重点;对蛔虫病等消化道传染病,要以搞好个人和环境卫生,切断传播途径为重点等。5、免疫:是人体的一种 防御功能 ,人体靠这种功能识别“ 自己 ”和“ 非己 ”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6、免疫是机体的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能力,主要有以

    23、下功能免疫防护自身稳定,清除损伤衰老的自身细胞免疫监视作用7、免疫的种类非特异性免疫:也称先天免疫,对 多数 病原体都起作用,它是生来就有的,可遗传,人人都有;特异性免疫:也称后天免疫,只对 一种 病原体起作用,它是在人出生后受病原体的作用而获得的一种免疫能力,具有特异性。8、抗体与抗原:抗原是一类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 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对人体来说,病原微生物、寄生虫、异种动物血清、异型红细胞、异体组织等都是抗原物质。抗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刺激淋巴细胞而导致淋巴细胞产生的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 蛋白质 。一种抗体只能抵抗一种抗原,抗原被消灭后,抗体并不会消失,而继续留在人体内 。因此,患

    24、过天花的人,病愈后再也不会患天花了。9、免疫的三道防线皮肤和黏膜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免疫器官(胸腺、淋巴结和脾脏)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一种);其中第一道、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10、计划免疫: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接种疫苗都属于计划免疫,保护易感人群,属于特异性免疫。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有效手段11、当代主要的疾病: 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 癌症 。12、预防接种的疫苗可以称为: 抗原 。第14章人在生物圈中的义务1、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包括: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1、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2、 工业三废指的是: 废气 、 废水 、 废渣 。4、不同的指示植物进行大气污染的检测:如利用 地衣 和 苔癣 等检测二氧化硫; 利用 烟草 和 菜豆 检测臭氧。5、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 森林 起着核心作用,它能 涵养水源 、 保持水土、 防风固沙 、增加湿度、制造氧气、净化空气、 减弱噪音 等。


    注意事项

    本文(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复习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