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docx

    • 资源ID:481036       资源大小:36.69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docx

    1、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包括全书六个章节)第一部分 基本理论一、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1整体健康具有 多维性 、 连续性 、 健康描述的功能性 的特征。2影响健康的四大因素是 环境因数 、 生物环境因数 、 行为和生活方式 、 卫生服务 。3生物医学模式的三要素是 病因 、 宿主 、 环境 。4健康教育传播的基本要素有传播者 、信息 、 传播途径 、受传播者 、 传播效果。5预防工作可分为 个人 、 家庭 、 社区 、 国家 、 国际 五个层次。二、名词解释 (每个2分,共10分)1医学模式2预防医学3secondary prevention4整体健康5健康促进四、选

    2、择题(1-10每题1分,11-16每题2分,共22分)1预防医学的对象(D ) A个体 B病人 C健康人 D确定的群体 E个体和确定的群体 2预防医学是(C ) A独立于医学以外的学科 B 医学的基础学科 C医学的一门应用学科 D又综合又独立的学科E预防系列为主的学科 3生态健康模式是( E ) A环境健康 B环境人群 C环境生物 D环境人群健康 E环境生物健康 4预防医学经历了( C ) A个体医学群体预防医学的阶段 B个体群体生态大众健康的阶段C个体群体社区医学阶段D群体大卫生社会医学阶段E个体群体社会医学阶段 5在疾病三级预防中,健康促进的重点在( A ) A第一级预防甚至更早阶段 B第

    3、二级预防 C第三级预防 D第二和第三级预防 E第一和第二级预防 6以下哪一项不是预防医学有别于临床医学的特点(A )A具有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 B预防医学更具有积极的人群健康效益C预防医学研究重点为环境的特点D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E研究方法上注重微观和宏观结合 7第一次卫生革命的主要任务是预防( A ) A传染病 B急性病 C常见病 D慢性病 E血吸虫病 8个体的免疫接种(A ) A仅起到保护个体的作用 B仅起到保护家庭的作用C仅起到保护群体的作用 D既能保护个体也能保护群体E以上均不是 9以下各项中不适合采取第一级预防的是(C ) A职业病 B心血管疾病 C病因不明,难以觉察预料的疾

    4、病D脑卒中 E糖尿病 10健康促进的核心策略是(C ) A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 B创造支持性环境C强化社区行动 D发展个人技能 E调整社会消费 11以下哪些属于公共卫生措施(ABCD ) A预防性卫生服务 B疾病的预防和控制C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 D社区建设 E妇幼保健和老年保健 1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点(ABCE ) A承认人的生物属性 B承认其社会属性 C重视机体的生理活动D忽视心理活动在疾病中的作用 E致力于寻找疾病的生理病理变化13现代医学模式的特点是( ACE ) A强调了人类疾病与生物因素的关系 B从医学整体出发C提示医生诊疗模式的需调整 D提示医疗保健模式的需改革E预防为主方针能得到更

    5、好的贯彻 14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为( BCDE )A物质环境因素 B社会经济、教育、文化等C各种有害健康的行为 D卫生服务 E生物遗传 15我国新时期工作方针是( ABCDE ) A预防为主 B中西医并重 C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D大力发展城市医院 E加强农村工作 16公共卫生的使命包括( ABCE ) A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B正确处理疑难病症 C促进和鼓励健康行为 D保证卫生服务的有效性和可及性 E对灾难做出应急反应,并帮助社会从灾难中恢复 五、简答题(共35分)1试述三级预防的应用原则。(9分)2健康教育的基本要素。(8分)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8分)4试述预防医学的特点及与

    6、临床医学的区别。 (10分)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多维性 连续性 健康描述的功能性2环境因素 生物因素 行为和生活方式 卫生服务3病因 宿主 环境4传播者 信息 传播途径 受传播者 传播效果5个人 家庭 社区 国家 国际二、 名词解释1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人们对于生命过程、健康和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认识及概括,使人们观察、分析和处理医学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2预防医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的分布规律,以及制定防治疾病、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学科。3二级预防,是临床前期预防,即在疾病的临床前期及时采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三早预防措施。4健康不仅是没有

    7、疾病和虚弱现象,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各种社会保健措施,增强人们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改善自身健康的能力的过程。五、 简答题1一般对疾病采用一级预防有效果的就用一级预防;一级预防效果不明显的,可采用二级预防或三级预防。如对预防某些传染病,预防接种是一级预防的主要策略和措施。对确定其他疾病在三级预防中应以哪一级为重点,一般可依据两点: 病因:病因明确且是人为所致的,只要主动地采取一级或二级预防措施,就可以较容易地控制这一类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某些病因不清楚的恶性肿瘤防治,则采用二级和三级预防,特别是以二级预防为重点;也有一些疾病无发病预兆,则只有采用三级预防方法。疾

    8、病的可逆性:对病程可逆的疾病,如大多数常见疾病,以一级和二级预防为主;对病程不可逆转的一些疾病,如矽肺,更要加强一级预防。2传播者:传播者的声誉在传播过程中构成特殊的心理定势。传播者要对所传播的信息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制作,将科学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信息,以提高传播效果。信息:健康教育在传播疾病预防信息时,从传播心理分析,受传播者一般对危害性信息比对保健知识更感兴趣。但是,一般在宣传中对正反论证要合理安排。传播途径:传播的途径可分为个体传播、团体传播和大众传播三大类。受传播者: 择或接受某一信息是受心理因素支配的,针对受传播者中共同的心理因素,选择传播内容更易为受传播者接受。传播效果:传播效果

    9、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健康信息知晓;健康信念认同;健康态度转变;健康行为采纳。3以农村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并重;依靠科技与进步;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4(1)工作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侧重于疾病的预防和健康促进。(2)工作对象包括个体和群体病人和健康人,但侧重于健康人群。 (3)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注意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4)卫生部门起骨干作用,更需要全社会参与和多个部门协调工作。第二部分 环境与健康一、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3分)1大气的自净作用有-、-、-、-、-。2天然水资源可以分为-、-、-三大类。3影响氯化消毒效果的因素有-、

    10、-、-、-、-。4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有-、-、-。5目前人们十分关心注的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有-、-、-。 6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有-、-、-、-。二、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环境污染2公害病3温室效应4有效氯5碘缺乏病三、 选择题(每题1分,共21分)1除( C)外,是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四大要素A.空气 B.水 C.森林 D.土壤 E.食物 2化学污染物在人体内的蓄积是产生那种类型毒作用的前提(A )A.慢性中毒 B.急性中毒 C.亚急性中毒D.迟发性反应 E.致敏作用 3环境因素的联合作用最常见的是( A )A.相加作用 B.相乘作用 C.独立作用D.协同作用 E.拮抗作用

    11、 4光化学烟雾事件的主要污染物是( D)A.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B.烟尘和二氧化碳 C.苯丙蓖和二氧化碳 D.臭氧和氧酰基硝酸酯 E.砷化物和硫化氢 5飘尘的直径在( C )A.100微米以下 B. 10微米以下 C. 5微米以下 D. 1微米以下 E. 0.4微米以下6大气污染物的自净作用的方式不包括( C)A.扩散 B.沉降 C.转移 D.氧化 E.植物吸收7SO2的主要作用部位( B )A.肺泡 B.上呼吸道 C.细支气管 D.毛细支气管 E.食道8一般水质最软的水源是( B )A.江河 B.泉水 C.雨雪水 D.井水 E.湖水9室内的氡主要来自( A )A.房屋地基 B吸烟 C.人的

    12、呼出气 D.燃料燃烧 E家用电器10水俣病的发病原因是( B)A.慢性砷中毒 B.慢性汞中毒 C.慢性铅中毒 D.慢性硒中毒 E.慢性镉中毒 11混凝沉淀的主要目的是( C )A.改善水质 B.除去有害物质 C.改善水质混浊度 D.杀灭病原菌 E. 调节水的PH值12含氯化合的物有效氯是指吕德华和家数(A )A.-1者 B.0者 C.-1者 D.-1者 E.0者13除那项外,均为碘缺乏病( C)A.地甲病 B.克订病 C.痛痛病 D.亚克订病 E.新生儿先天甲低14地方性砷中毒主要表现是( A )A.黑脚病 B.氟骨症 C.斑釉牙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甲状腺肿大15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是(

    13、E)A.生活污染 B.工业污染 C.交通污染 D.农业污染 E.以上都是16地氟病的发病原因是(E )A.氟缺发 B.碘缺乏 C锌缺乏 D.砷缺乏 E.氟摄入过高17室内最主要的致癌危害因子是( E ) A.镉 B.砷 C.颗粒物 D.挥发性亚硝酸胺 E.BaP18饮用水的净化和消毒处理步骤通常是( B )A.消毒-沉淀-过滤 B. 沉淀-消毒-过滤 C. 过滤-沉淀-消毒 D. 沉淀-消毒-过滤 E. 过滤-消毒-沉淀19酸雨的主要形成物是( B)A.CO2 B.SO2 C.CO D.PAH E.光化学烟雾20环境污染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E)A.治理工业三废 B.预防农药污染 C.预防生活污

    14、染 D.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法规 E.以上都是21酸雨是指PH值小于( B)A.5.00 B.5.60 C.6.00 D.6.56 E.7.0022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为(A )A工业企业 B生活炉灶 C交通运输D地面尘土飞扬 E意外事故排除 四、 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述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危害。2简述室内污染的主要来源及污染物。3简述氯化消毒的原理及常用的消毒物。4简述碘缺乏病的病因、主要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1扩散作用 沉降作用 氧化作用 中和作用 植物的吸收作用2降水 地面水 地下水3加氯量和接触时间 水的ph值 水温 水的混浊度 水中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15、4生活污染 工业和交通污染 农业污染5全球气候变暖 臭氧层破坏 酸雨1广泛性 多样性 复杂性 长期性二、 名词解释1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对人类健康造成有害影响,这种现象称之为环境污染。2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叫公害病。3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汽能吸收和反射由地球表面散发出来的热辐射,是地表温度能够维持在一定范围内,这等同于人工温室的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4用氯或氯制剂进行饮水消毒时,凡含氯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者,陈为有效率,具有杀菌作用。5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种地方病,最明显的表现是甲状腺肿大和克订病。四、 简答题1急性作

    16、用:环境污染物在短时间内大剂量进入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严重者可导致死亡。慢性作用:由于污染物多为低剂量、长时期的排入环境中,因而对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慢性作用。当人体吸收环境污染物的量逐渐累积到足以造成机体操作的剂量,或有害污染物对机体的微小损害积累(机能蓄积)至一定程度时,即可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远期危害:(1)致癌作用。环境的致癌因素可分为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生物性因素。(2)致突变作用。突变主要表现在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两方面。(3)致畸作用。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致敏作用;免疫抑制作用。2生活炉灶;人体排放;建筑材料及家具;烟草烟雾;其他,如家用电器和家庭化学物的使用。3氯化消

    17、毒的原理:氯气或其他氯化消毒剂溶于水后,在常温下即很快水解成次氯酸(HOCl):Cl2+H2OHOCl+H+Cl-2Ca(OCl)+2H2O2HOCl+Ca(OH)2+CaCl2Ca(OCl)2+2H2O2HOCl+Ca(OH)2次氯酸分子小,不荷电,易于穿过微生物的细胞壁。同时,它又是一种强氧化剂,影响细菌的多种酶系统,例如,使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的巯基被氧化破坏,并损伤细胞膜,使蛋白质、RNA和DNA等物质释出而导致细菌死亡。次氯酸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对核酸的致死性破坏。常用消毒物法:(1)常量氯化消毒法 即按常规加氯量(一般为13mg/L)进行饮水消毒的方法。(2)持续氯消毒法 指用放有漂白粉或

    18、漂精片(一次消毒用量的2030倍)容器,上面打孔,悬浮于水中,借水的振荡,容器内的消毒剂由小孔中漏出。(3)过量氯消毒法:加入10倍于常量氯化消毒时所用的加氯量,即1020mg/L。4碘缺乏病病因:地质环境缺碘是本病流行的主要原因。另外,还有一些因素:(1)高碘。(2)致甲状腺肿物质如木薯、杏仁、黄豆、核桃仁和豌豆等食物中含有CN-,进入体内可形成硫氰酸盐,可抑制甲状腺对碘的浓缩能力,还可从甲状腺中驱除碘,致甲状腺素合成障碍引起甲状腺肿大。(3)饮水因素。主要临床表现: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克汀病(简称地克病)。防治措施:在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病区,补碘是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补碘的方法主

    19、要有碘盐;碘油。此外,患者也可口服碘化钾,但用药时间长,不易坚持。第三部分 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与健康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1分)1职业性有害因素对健康的损害主要包括-、-、-。2符合我国国情的八字综合防尘措施是-、-、-、-、-、-、-、-。3高温作业类型有-、-、-三种。4中暑分为- 、-、-三型。5医院内感染有三个重要环节:-、-、-。6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是-。二、 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1occupational hazard2生产性毒物 3化学性窒息性气体4Silicosis 5PTS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27分)1慢性纤维化肺病多见于长期接触-而致(A )A二氧化

    20、硅 B锰烟 C木尘 D二氧化硫 E锌烟 2对人体危害最大的铬化合物是( C) A元素铬 B三价铬 C六价铬 D七价铬 E五价铬3SO2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是指( D )A慢性支气管炎、肺水肿和咽喉炎的总称 B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水肿的总称 C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咽喉炎的总称 D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的总称 E慢性呼吸道疾病 4我国目前法定的职业病有( D)种。 A100 B105 C110 D115 E1205职业病诊断应由( B)名以上取得职业病诊断资格的职业医师集体诊断。 A2 B3 C5 D7 E9 6-是诊断职业病的先决条件( C)A病史 B体格检查结果

    21、 C职业史D生产环境监测结果 E实验室检查结果 7职业病诊断机构应是( E ) A医疗机构 B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C卫生监督所 D卫生行政部门 E具有职业病诊断权的医疗机构8对脂溶性毒物接触者,主要应适当控制膳食中的( A )数量。 A脂肪 B总热能 C蛋白质 D脂肪与总热能 E脂肪与蛋白质 9在给高温作业者以优质蛋白质膳食时,应使其占总蛋白质的( C )%左右。 A30 B40 C50 D60 E7010环境有害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称为( A ) A接触机会 B接触方式 C接触程度 D接触的水平 E接触的吸收 11下列化学物中能直接与血红蛋白发生反应形成高铁血红蛋白的是(A ) A亚硝酸钠 B苯

    22、胺 C一氧化碳 D笨肼 E丙烯醛 12刺激性气体中毒时可出现的“假愈期”,通常发生在( D )后。 A刺激前期 B刺激期 C潜伏期 D恢复前期 E恢复期 13个体监测时,可给工人佩带个体采样器,连续采集毒物浓度,以了解(B )的接触量。 A个人的 B个人整个工作时间内 C车间中所有工人 D车间中所有工人整个工作时间内 E以上都不对14铅中毒是最多见的铅中毒(A ) A职业性 B污染性 C生活性 D药源性 E母源性 15铅对血液系统的主要损害是( D ) A点彩红细胞增多 B网织红细胞增多 C多嗜性红细胞增多 D干扰卟啉代谢 E红细胞脆性增加 16职业病防治工作中的医学监护包括( AE )A就业

    23、前健康检查 B健康检查档案 C工伤发病率计算 D平均工龄计算 E定期健康检查 17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用条件有( ABCDE )A接触机会 B个体特征 C接触方式 D接触时间 E接触强度 18生物性有害因素的来源有( ABCDE )A自然疫源 B生活性污染 C生产性污染 D医源性感染 E外源性传播19下列属电离辐射的有( AE)AX射线 B射频辐射 C紫外线 D红外线 E宇宙线 问题(20-21) 20环境有害物质所致过敏性肺炎常出现胸闷、气短以及限制性( A ) 21职业性接触游离二氧化硅引起的呼吸道疾患最典型的表现是( D ) A再生障碍性贫血 B硫化血红蛋白血症 C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D铁粒

    24、幼细胞性贫血 E低色素性贫血问题(22-24) 22铅由于抑制了血红素合成酶,从而影响了正常血红蛋白的合成,可引起( E ) 23三硝基甲苯能与血红蛋白发生作用,最终产生Sulf Hb,则导致( C )24苯影响造血系统的正常代谢 ,可引起( A )A使氧分压过低 B急性中毒引起的休克 C中毒性缺氧D中毒性肺水肿引起的呼吸性低氧血症 E影响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四、简答题(共37分)1试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10分)2生物性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10分)3中暑的临床表现及防护措施是什么?(8分)4振动和噪声对人体健康有何危害?(9分)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职业病 工作有关疾病 工伤

    25、2革 水 密 风 护 管 教 查3干热环境 湿热环境 夏季露天作业4热射病 热痉挛 热衰竭5感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6振动性白指 三、名词解释1occupational hazard 在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和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可直接危害劳动者健康和劳动能力的因素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2生产性毒物 指在一定条件下,摄入较小剂量时可引起生物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的化学物。3化学性窒息性气体 指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化学作用,使氧的运送和组织利用氧的功能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的气体。4Silicosis 是由于生产过程中长期吸入含游离性二氧化硅较高的粉尘而引起得以肺纤维化为主的疾病。5PTS 噪生对内耳

    26、的损伤不断蓄积,产生机械性损伤和代谢性损伤,而造成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称永久性的听阈位移。四、简答题1试述职业性有害因素的预防与控制 (1)职业卫生法规与卫生监督:职业病防治法与各种卫生标准的制定,卫生监督包括经常性卫生监督和预防性卫生监督。(2)工程技术措施:用低毒或无毒物质替代高度物,有害物的生产在密闭条件下进行,采取机械化、自动化、远距离操作以消除或减少有害因素的危害。(3)个人防护与卫生保健措施:呼吸防护器、面具、防护服、手套、眼镜等有目的的选择,加强健康教育,使劳动者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狼嚎卫生习惯,纠正不良生活方式。(4)健康监护与环境监测: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定期体检。2生物性

    27、有害因素导致的疾病有哪些?(1)传染病与寄生虫病。(2)食物中毒,分为细菌性与非细菌性。(3)过敏性疾病,生物气溶胶为主要原因。(4)癌症。(5)畸胎。(6)其它急慢性疾病。3中暑的临床表现:(1) 热射病,临床表现: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出现“无汗”,皮肤干热发红,脉搏快而无力、呼吸快而浅表,严重时出现昏迷,体温升高可达40度。(2) 热痉挛。以四肢肌肉和腹肌痉挛为多见,尤以腓肠肌为最常见,痉挛呈对称性,时而发作时而缓解。(3)热衰竭。起病迅速,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多汗、口渴、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防护措施:(1)技术措施。(2)保健

    28、措施:加强健康监护,包括就业前体检和定期或入暑前体检;合理供给清凉保健饮料及食品;加强个人防护。(3) 组织措施 落实防暑降温工作;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休息制度。4振动对人体的危害:(1)全身振动对机体的危害全身振动病 振动可影响手眼的配合,使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等。全身振动常引起足部周围血管和神经的改变,以及晕车病等。(2)局部振动病 表现为白指或称雷诺氏现象,手麻、手痛,骨关节、肌肉系统症状,和其他症状,如头昏、头痛和睡眠障碍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1)对听觉功能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可表现为暂时性听阈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对高频区的听力损失和噪声性耳聋)和爆震性耳聋。(2)对非听觉系统的影响噪声的作用使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常表现出心率加快或减慢,外周阴力增加、血压不稳。长期作用可出现血压升高的现象。第四部分 营养与健康一、 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5分)1人体三大产热营养素是-、-、-,产热最高的为-。2无机盐按含量分为-


    注意事项

    本文(预防医学试题库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