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三章阶段质量测评三.docx

    • 资源ID:480480       资源大小:21.7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三章阶段质量测评三.docx

    1、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三章 阶段质量测评三阶段质量测评(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点分布表考点题号水循环1、2、3、4、5、6、7、8、9、10、26海水的性质11、12、13、14、16、17、25、27(2)(3)(4)、28、29(3)(4)海水的运动15、18、19、20、21、22、23、24、27(1)、29(1)(2)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1下列对图中各环节含义的说明,不正确的是()A地表径流 B植物蒸腾C水汽输送 D降水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为地表径流;为蒸发;为水汽输送;为降水。2人类改造的水循

    2、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C降水 D地下径流答案B解析人类通过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活动影响地表径流。长江是我国流域面积最大、水量最大的河流。据此回答35题。3长江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大气降水 B地下水C冰雪融水 D湖泊水答案A解析长江流域降水较多,主要补给水源是大气降水。4长江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A B C D答案C解析长江属于外流河,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5近年来,长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这对长江流域产生的影响主要是()A枯水期水位上升 B洪水期水位上升C流域内降水减少 D河流含沙量增加答案A解析森林覆盖率提高,涵养水源能力提高,枯水期水

    3、位上升,洪水期水位降低;流域内降水可能会增加;保持水土能力提高,河流含沙量降低。读某处径流示意图,回答67题。6图中没有体现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表径流B水汽输送C水体蒸发D地下径流答案B解析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等,图中没有体现出水汽输送环节。7近年来图中河流下游含沙量变小,最可能的原因是河流()A上游修建水库 B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C下游降水强度增大 D下游河道采砂答案A解析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截上游来沙,部分泥沙在水库沉积,使河流下游含沙量变小。上游植被覆盖率下降,会加大下游河流含沙量;下游地区降水强度增大和下游河道采砂,会加大下游河流含沙量。城市化进程中,城

    4、市“内涝”增多。下图示意某城市“透水性人行道”。据此完成810题。8城市“内涝”增多的原因主要是()A蒸发加强,降水增多 B地面硬化,下渗减少C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D人口增多,排水量大答案B解析城市化过程中,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导致城市“内涝”增多。9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后()A水汽蒸发减少 B地表径流增加C大气降水减少 D地表水下渗增加答案D解析城市建设采用“透水性人行道”,会增加下渗,土壤中的水分增加,会使水汽蒸发量增加,A项错误,D项正确;会减少地表径流,B项错误;蒸发量增加,水汽含量增加,大气降水量可能增加,C项错误。10有利于缓解城市内涝的措施有()兴建污水处理

    5、厂疏浚河道发展城市道路完善排水系统扩大城市绿地面积A B C D答案D解析疏浚河道可以加快泄洪;完善排水系统可以加快排水;扩大城市绿地面积可以增加下渗。读图,回答1113题。11四个海域中,海水盐度最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副热带海域海水盐度最高,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盐度逐渐降低,故甲、乙两个海域盐度低于丙、丁两个海域。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亚马孙河入海口附近,亚马孙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故甲海域盐度最低。12四个海域中,海水温度最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乙两个海域位于赤道附近,丙、丁两个海域位于副热带。丙海域受寒流影

    6、响,丁海域受暖流影响,故丙海域海水温度最低,C项正确。13四个海域中,海水密度最低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A解析水温越高,海水密度越低;盐度越低,海水密度越低。甲海域水温高,盐度低,海水密度最低。读局部海域海水温度分布图,回答1416题。14图示为北半球海域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在北半球,越往北,水温越低。15四个海域中,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大陆东岸可能有寒流流经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结合上面分析可知,位于北半球的为和,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向一致,故处为暖流,处为寒流。16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A海水深度 B洋流性质C径流注入量 D太阳辐射答案D解析世界海水温

    7、度的基本分布规律为:自低纬向高纬递减,反映了太阳辐射对温度的影响。读下图,回答1718题。17图中三地海水盐度不同,叙述正确的是()A三地纬度由高到低,盐度由低到高B地有暖流经过,盐度低于地C地有河流入海,盐度最低D地蒸发量大于降水量,盐度最高答案C解析此图表示的是西北大西洋海域,根据图中等盐度线的分布可知,盐度。地纬度较地高,且有寒流流经,海水温度低,盐度较地低。根据图中信息无法判断地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大小。地受河流径流的影响,盐度最低,故C项正确。18图示海域的渔场为()A纽芬兰渔场 B北海渔场C秘鲁渔场 D北海道渔场答案A解析图示海域位于西北大西洋,渔场为纽芬兰渔场。当地时间2018年9月

    8、28日,印度尼西亚中苏拉威西巴鲁市发生7.7级地震。截至10月2日,已经造成1 234人死亡。右图为地震后的照片。据此回答1920题。19照片反映的海水运动形式为()A风浪 B潮汐 C海啸 D风暴潮20照片反映的海水运动形式属于()A海浪 B潮汐 C洋流 D风浪答案19.C20.A解析受强震影响,海水波动形成巨浪,这种巨浪称为海啸;海啸属于海浪。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一般分为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温带风暴潮一般由温带气旋或寒潮引起,热带风暴潮也称为台风风暴潮。据此回答2122题。21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都较多的海域是()A加拿大北部海域 B英国东部海域C我国东部海域 D印度东部海域

    9、答案C解析我国东部海域跨温带和热带,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都较多,故C项符合题意。加拿大北部海域地处寒带,英国东部海域地处温带,印度东部海域地处热带,故A、B、D三项不符合题意。22与风暴潮形成无关的是()A地震 B台风 C寒潮 D温带气旋答案A解析据材料可知,台风、寒潮、温带气旋均可形成风暴潮;地震与风暴潮形成无关。被称为中国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第一人的郭川,驾驶“青岛号”帆船,历经137天20小时不间断地航行,于2013年4月5日成功返回青岛。“青岛号”帆船造价上百万,船上一些发电、淡水制取、通信等主要设备由相关企业赞助。读郭川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回答2325题。23图中四个航段中,航行速度

    10、较快的是()A B C D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航段逆水航行,三个航段顺水航行。24假设郭川在甲处投放一只漂流瓶,该漂流瓶最不可能到达的海域是()A B C D答案A解析根据洋流流向可知,漂流瓶最不可能到达海域。25郭川此次环球航行过程中饮用水主要是()A途中收集的大气降水 B出发时携带的大量存水C经过淡化的海水 D未经处理的海水答案C解析据材料可知,船上有淡水制取设备,所以饮用水由海水淡化而得,故C项正确。二、综合题(共50分)26读某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5分)(1)图中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甲、乙代表的水循环环节的名称分别是_、_,图中箭头不包括的水循环环节有_。(5分)(2

    11、)若河流上游地区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循环和河流水文特征可能发生哪些变化?(6分)(3)根据水循环原理,推测该地区近年来降水减少的人为原因。(4分)答案(1)海陆间循环蒸腾蒸发下渗、地下径流(2)水循环环节:降水减少;蒸发(蒸腾作用)减弱;下渗减弱;地表径流增大;地下径流减少。河流水文特征:含沙量增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枯水期水位降低,洪水期水位升高);径流量年际变化增大。(3)大面积破坏植被、排干沼泽、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使植物蒸腾和水面蒸发量减少,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降水减少。解析第(1)题,图中分别表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由它们组成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读图可知,甲表示植被的

    12、蒸腾作用,乙表示地表及河流的蒸发;图中没有显示地下径流和下渗。第(2)题,对水循环的影响从蒸发(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方面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包括径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第(3)题,降水减少,说明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减少,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的人为原因可能是植被减少,湖面缩小,沼泽干涸等。27图一为北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二为太平洋沿170W附近三个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1)图一中,甲、乙、丙、丁四个海区中,能形成大渔场的是_,请说明判断依据。(2分)(2)图一中,A、B、C、D四处海水盐度由高到低依次为_,请说明判断依据。(4分)(3

    13、)三个观测站由低纬向高纬排列顺序是_,请说明判断理由。(3分)(4)据图说明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规律。(3分)答案(1)甲位于寒暖流交汇处。(2)C、D、B、A海洋表层盐度由副热带海区向两侧的低纬度和高纬度递减;A、B两个海区纬度高,盐度低;C、D两个海区位于副热带,盐度高;A海区受寒流影响,盐度最低;C海区受暖流影响,盐度最高。(3)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4)海水温度随海水深度的增加而降低;表层海水至1 000米深度,水温随深度的增加迅速降低;水深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水温变化不大,保持低温状态。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甲海域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

    14、大渔场。第(2)题,根据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判断。海洋表层盐度由副热带海域向赤道和两极递减;读图可知,A、B两个海区纬度较高,盐度低,A海区受寒流影响,盐度最低;C、D两个海区位于副热带,盐度高,C海区受暖流影响,盐度最高。第(3)题,海洋表层水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比较三个观测站表层水温即可判断。第(4)题,从整体变化和不同深度变化两个角度描述。2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1)与周边海域相比,A处盐度较_,主要原因是_。(3分)(2)B处盐度的最高值出现在_季。(1分)(3)红海为何能够成为世界盐度最高的海域?(3分)(4)红海的盐度自北向南明显递减,分析其原因。(3分)答案(

    15、1)低位于尼罗河入海口,河水注入量大,降低了盐度(2)夏(3)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河水注入量少;海域比较封闭。(4)南部与阿拉伯海(印度洋)沟通,有一定的海水交换,降低了盐度。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A处位于尼罗河河口,盐度较低。第(2)题,红海盐度最高值出现在夏季,主要是因为夏季蒸发量大。第(3)题,红海位于副热带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海域较封闭,又无大河汇入,导致其盐度高。第(4)题,红海南部受印度洋海水交换的影响,盐度稍低。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2017年4月20日,一座巨型冰山搁浅于纽芬兰岛东南部小镇费里兰,小镇突然成了拥挤的旅游景点。图一为搁浅冰山照片,图二

    16、为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图。(1)每年春季纽芬兰岛附近会出现大量冰山,这些冰山源自_,指出冰山对附近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3分)(2)纽芬兰岛附近海域常会出现一些不利于海洋交通的现象,请根据海水的性质和运动说明。(3分)(3)冰山分布范围与大洋表层水温状况有关。北大西洋中高纬地区水温分布特点是_,主要影响因素是_。(5分)(4)冰山出现的时间、数量还受气温变化的影响。随全球气温转暖,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和数量会有什么变化?(2分)答案(1)极地地区(格陵兰岛冰川;北冰洋冰山)水温降低;盐度降低。(2)纬度较高,海水易结冰;受寒暖流交汇的影响,易出现大雾;寒流携带北冰洋冰山南下。

    17、(3)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西部温差大,东部温差小洋流(西部寒流,东部暖流);纬度(4)时间提前;数量增多。解析第(1)题,纽芬兰岛附近受来自高纬度的寒流的影响,寒流带来大量的冰山,所以这些冰山来自极地地区,冰山融化导致附近海水水温降低,盐度降低。第(2)题,水温过低、寒暖流交汇、冰山均不利于海洋交通。第(3)题,北大西洋中高纬的西侧受寒流影响,水温低;东侧受暖流影响,水温高,同纬度西低东高。随纬度增加,水温降低;根据北大西洋中高纬度洋面年平均水温线分布密集程度可知,西部密集,温差大,东部温差小。第(4)题,随着全球气温转暖,春季气温升高快,北大西洋中冰山出现的时间提前,数量增多。


    注意事项

    本文(地理新教材教程人教第一册第三章阶段质量测评三.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