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精品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李琳.docx

    • 资源ID:4801424       资源大小:32.76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精品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李琳.docx

    1、精品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李琳(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共案)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董团太平小学 姓 名 李 琳 备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班 级 学 科 语 文 课题 5 古诗两首 审核人 审 批 人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弄请词句的意思; 2、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观察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不同; 3 、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古诗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中所含哲理,培养学生互助学习的能力。【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2、讲授法 【问题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请大家猜一条谜语,谜底是一位诗人的名字,看谁最先猜出来。听好了: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不但诗写得好,他的书法作品、他的画、他的文章在中国历史上都极负盛名,他和他的父亲、弟弟合称“三苏”,他是谁?(苏轼)。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一首诗题西林壁。(师板书课题) 【互动合作】 1、初读古诗,认识生字。 师:请同学们自读古诗,并把不认识的字勾出来。 2、齐读古诗,纠正读音。 师:我知道班上的同学朗诵的能力非常出色的,能不能为老师朗诵一次。 生读古诗,对出现的问题加以纠正。(重点:卷舌音、平舌音) 3、范读古诗,讲读法。 师:同学们朗诵得不错,如果能注

    3、意一下停顿就更好了。可别小看停顿,在古诗中是很有讲究的。一般来说,一句诗中每两个字一停顿,最后三个字连着读。大家愿意听老师按照这个规则朗诵一遍吗? 请同学们在每句诗的停顿处用“”作上标记 师:请同学们再来朗诵一遍,注意停顿。 4、这首古诗,同学们都会读了,但是你们知道它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要用学过的方法,来学习这首古诗。想想以前学过哪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a、借助注释理解诗意;b、查字典理解诗意;c、在理解的基础上画画等) 5、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学习这首古诗,可以独立学习,也可以在小组内合作学习。 【展示交流】 1、 交流学习所获。 (或解说诗句意思;或展示绘画成果) 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

    4、,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向远看、向近看、向高看、向低看,看到的庐山景色却各不相同。 3、明明是同一座庐山,为什么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呢? (因为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 4、那苏轼到底从几个角度看了庐山呢?看到了几种结果呢?(六个角度,看到了六种不同的结果。)那概括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角度不同,所见也不同。) 5、“我”不认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什么呢?(身在此山中。) 6、齐读“不识 庐山 真面目,只缘 身在 此山中。”读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呢?站在庐山之外,多角度、多方位的

    5、看。)【巩固拓展】 1、教师小结: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咱们说过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一生写下了许多名篇、名句,你找到了哪些?咱们交流交流吧。2、学生自己建立“苏轼小档案”,鼓励学生根据收集和交流的材料自己设计各种形式的小档案,可以配图画,可以编作品目录,可以写名篇、名句,还可以写成前言、后记等。 【布置作业】 1、背诵题西林壁; 2、把题西林壁抄4遍; 3、编写“苏轼小档案”,并把自己喜欢的苏轼的其他名句、名篇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题西林壁 北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观察的 远近高低各

    6、不同。实写角度不 不识庐山真面目,同,观 只缘身在此山中。明理效果察 不同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共案)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董团太平小学 姓 名 李 琳 备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班 级 学 科 语 文 课题 5 古诗两首 审核人 审 批 人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并能默写诗中的名句。 2、能借助词典等工具书和生活积累理解诗中的词句,并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扩大知识面。 3、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 4、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5、学会一类生字豚。 【教学重点、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

    7、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能发表对诗的独特见解.。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讲授法 【问题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苏轼的一首古诗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写出了庐山的雄奇景象,更说明了一个哲理,那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你还记得这首诗吗?能把它默写下来吗? 2、(师吟诵):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师:你们都知道老师吟诵的是哪首古诗吧?(游山西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诗人的脚步,到乡村农家去品味一下他们的生活吧。 3、老师板书课题游山西村,生齐读课题。 【互动合作】 一、学习豚 教师读诗,学生边听边画出一类生字豚 注意:不要在豚的上面加点

    8、. 学生查字典豚:小猪,也泛指猪. 学生到黑板前写生字,针对生字特点强调记忆. 二,读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指导检查读诗情况. 2、个别读. 3、组内读,并在组内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遇到不会的字查字典. 莫:不要浑:(1)水不清,污浊;(2)骂人糊涂,不明事理;(3)全,满:身是汗(4)天然的本文指酒不清澈 提问:你有哪些字还不太清楚具体意思?可以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 同学讨论 【展示交流】 仔细读诗,试着用自己的话或自己喜欢的方式交流自己的感受. 重点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思 学习先抑后扬的写法:山重水复疑无路抑柳暗花明又一村扬 感情读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体会作

    9、者的感受,并能用连贯,正确的语言表述。 【巩固拓展】 1、熟读成诵 采取小组竞赛,组内竞赛等不同方式背诵 2、 检查反馈 检查背诵情况:个人感情背诵组内背诵小组竞赛等不同形式 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检查对重点字,句的理解情况 【布置作业】 1、背诵游山西村; 2、把游山西村抄4遍; 3、搜集有关作者陆游的生平资料 【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莫笑 农家 腊酒浑, 丰年 留客 足鸡豚。 山重 水复 疑无路, 柳暗 花明 又一村。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共案)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董团太平小学 姓 名 李 琳 备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班 级 学 科 语 文 课题 5 古诗两首 审核人 审 批 人

    10、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3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古诗,默写题西岭壁。 2、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 3、积累诗人陆游资料。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的情感能用自己的话或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诗的独到理解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问题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游山西村,谁能流利、有感情的把游山西村给背下来呢? 个人背 小组背竞赛背 【互动合作】 合作,探究学习再次感悟诗的意境 小组内讨论:游山西村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诗的首联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写出了山西村丰收之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农家款待客人的热情和民风的淳朴.表达了作者对农家

    11、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诗的次联描绘了山间水畔的美景,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所以留传几百年,是因为这不是诗人单纯描绘景物,而是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的独到体会,是面对困难,迷茫的另类人生体验.写景中寓含丰富哲理,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理解,不必求同. 【展示交流】 1、结合资料丰富对陆游的认识组内口头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生卒年代 生活时代人品介绍 著名作品 自己的见解 2、班内交流提升对诗的认识 说说你找到的有关本课,作者的一切资料.要说得尽量流利,完整,不罗嗦. 针对同一类话题,相互补充.训练归纳总结的能

    12、力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作适当说明,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差异,相机点拨即可. 【巩固拓展】 制作陆游小档案 教师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不要拘泥课本中的形式.可配画,编目录,题写前言,后记,也可做成本周的综合学习资料. 【布置作业】 将这首诗背给你的家长听,并和他们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板书设计】 首联 对农家丰收景象的由衷赞美之情. 次联 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不同感悟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共案)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董团太平小学 姓 名 李 琳 备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班 级 学 科 语 文 课题 6爬山虎的脚 审核人 审 批 人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

    13、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背诵教材所指定的段落。 2、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读懂自然段、分段等阅读方法读懂课文。 3、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继续培养学生留心和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特点写好片段的。 教学难点: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讲授法 【问题导入】 、谜语: ()上搭架,下搭架,条条青龙藤上挂。(丝瓜)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挂。(葡萄) 我们要是种丝瓜和葡萄,首先要做一项什么工作? (搭架子。不搭架子,丝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处生长。) 、导语: 同学们知道了,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

    14、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爬山虎的脚。 【互动合作】 一、检查预习:对爬山虎的了解情况; 二、学习生字新词 、开火车拼读、纠音。(字形重点:隙、漾) 、解释生字词。 三、默读、思考: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爬山虎的脚? 、分段。(可分为三部分) 、四人小组讨论分段情况、汇报。 【展示交流】 一、教学第一段(第自然段) 、默读、思考: ()这一段讲了什么? ()你觉得爬山虎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 二、教学第二段(第自然段) 、大家还记得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什么?(满墙的叶子)你能说

    15、说你看到的叶子是怎样的吗? 、现在我们来看看课文又是怎样写的。 ()爬山虎的叶子在生长中有什么变化?重点写的是什么时候的叶子?从哪个词看出来? ()课文写爬山虎的脚,为什么要写第、自然段? ()讨论、归纳:要写爬山虎的脚,先要向大家介绍爬山虎生长的地方、模样、颜色等,然后才介绍爬山虎的脚,文章这样写就有条理了。 、重点指导朗读第、句。 、指导学生看着板书上的提纲试背第自然段。 、说说你最喜欢哪一个句子,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最好。 【巩固拓展】 1、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 2、今天,我们了解了爬山虎生长的特殊位置“墙”。生长爬山虎是爬墙成片的,那么它是怎样爬墙的呢?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布置作

    16、业】 抄写生字 【板书设计】 6爬山虎的脚 刚长出:嫩红-嫩绿 叶子 长大了:绿得新鲜一顺儿朝下均匀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共案)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董团太平小学 姓 名 李 琳 备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班 级 学 科 语 文 课题 6爬山虎的脚 审核人 审 批 人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来写好片段的方法; 、认识大自然的神奇,培养自己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来写片段的,从中领悟围绕一个意思写好片段的方法; 教学难点:

    17、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的。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讲授法 【问题导入】 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的?爬山虎的脚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我们就带着问题来学习第三段。 【互动合作】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默读;用划出爬山虎脚的句子,这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提问、出句子投影,齐读。 3、指名在已画好的爬山虎上添画脚,要求学生在几种彩色粉笔中,选择正确颜色画脚。 以课文为根据,对照学生在黑板上画的爬山虎的脚,评议。 请学生到黑板前用课文的语言讲述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形状和颜色,全班说。 4、这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5、作者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那么形象具体,说明了什么?课文哪个词语突出了这一点?(

    18、注意) 二、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 2、听录音,请同学们合上眼睛,想像一下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3、多媒体显示、理解。(一棵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 4、用“”划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 触-巴-拉-贴 5、齐读 6、抓住重点词,用自己的话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在墙上爬的?自己说、提名说。 7、指导朗读 8、作者写爬山虎的脚“一脚一脚地往上爬”,换成“一步一步”,行吗?为什么?讨论、汇报。(爬山虎并不像动物那样用脚交替着往上爬,而是长一只脚就巴住墙,越往高处爬,就要不断地长出新脚。) 9、多媒体再显示(一棵-满墙的爬山虎)。 10、这一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 四、教学第5自然段 1、根据课

    19、后练习1(3),轻声朗读。 2、同桌讨论、汇报。 3、我们观察爬山虎时最引人注意的是叶子,可是作者却能把隐藏在叶子间的脚写得这么具体详细,说明了什么?(观察细致、耐心) 【展示交流】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35自然段,课文围绕“爬山虎脚的特点”从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叙述,是哪三方面呢? 【巩固拓展】 1、爬山虎的脚不大会引起我们的注意,但作者写的非常有条有理,叙述有具体,这是什么原因呢?(观察细致) 2、总结: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先讲它的生长位置、形状和颜色,再讲它是怎样在墙上爬的,最后讲触着墙与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有何不同。 【布置作业】 1、根据平时对校内紫荆树的观察,自己确定一个意思来

    20、写片段; 2、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这个意思。 【板书设计】 生长位置、形状、颜色 爬山虎的脚 触-巴-拉-贴 触着墙-没触着墙的。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共案)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董团太平小学 姓 名 李 琳 备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班 级 学 科 语 文 课题 7蟋蟀的住宅 审核人 审 批 人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3、学习作者认真观察事物的方法,领悟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

    21、4、激发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它修建的经过,通过重点语句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2、学习抓住特点形象生动地描述事物,体会作者对蟋蟀的喜爱之情。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讲授法 【问题导入】 1、(师拿出准备好的蟋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 师板书:蟋蟀(生书空) 2、这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了,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吗?(好斗、唱歌、建住宅)。 师板书:住宅 3、今天,我们就跟着文中的作者去参观蟋蟀的住宅到底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好吗? 【互动合作】 一、范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新词

    22、,试读课文 听了老师的朗读,你们是不是也很想亲自去参观一下啊?请你自由地读课文,要求: a、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边读边想:蟋蟀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学生试读 检查自学情况: a、你看到了蟋蟀的住宅了吗?指名分读相对应的自然段。 b、教师相机出示几个难读的生字、新词,正音、巩固。慎(sh n)重、选择(z )、洞穴(xu )、隧(su )道、挖掘(ju )、倾q ng)斜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的内容?(选择住址、住宅的特点、怎样挖掘) 生找出相对应的段落 指名读蟋蟀选择住址的小节。(第2小节) a、板书:随遇而安懂它的意思吗? b、随遇而安

    23、,从字面看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c、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谁不喜欢随遇而安?请勾画出重点词语。 别的昆虫:临时隐蔽所 蟋蟀:慎重选择不肯随遇而安 【展示交流】 1、读了这一段,你喜欢上蟋蟀了吗?是文中的哪些词让你喜欢它的?(不肯随遇而安、常常、一定要、一点一点) 同学们,如果你是蟋蟀,天下雨了,当看到别的昆虫还在为寻找住宅而奔忙,自己却已有一个非常好的住宅时,你的心情如何?(自豪、骄傲) 2、带着这种心情朗读这一节。 蟋蟀的住宅有什么特点?它又是怎样挖掘的?让我们下一节课再来研究。【巩固拓展】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指导:蔽、毫、抛 b、学

    24、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 2、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7蟋蟀住宅 蟋蟀住宅的哪几方面 选择住址 住宅的特点 怎样挖掘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共案)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董团太平小学 姓 名 李 琳 备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班 级 学 科 语 文 课题 7蟋蟀的住宅 审核人 审 批 人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2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及建造。 3、学习课文,了解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激起学生观察自然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精神。 2、体会作者是怎样

    25、运用富有情趣的语言来描写具体事物的。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讲授法 【问题导入】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知道蟋蟀选择住宅的时候,不肯随遇而安,慎重地选择住址。现在让我们到蟋蟀的住宅去作客,去看看这住宅究竟是什么样的? 【互动合作】 一、自由读3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住宅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 反馈交流,并指名在黑板上板书。(向阳、倾斜、隐蔽、像隧道、弯曲、九寸深、一尺宽、有“门”、有“平台”、墙壁光滑、简朴、清洁、干燥、卫生)这小家伙真不简单,一个小洞就有这么多的名堂,怪不得这么出名呢!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现在

    26、,我们就来当蟋蟀的建筑师,为它画一张住宅剖面图吧!(把画好的图贴在黑板上。) 你怎样评价蟋蟀的住宅?带着赞赏的语气读36段。 二、转换角色,练习说话 现在,你们就是蟋蟀工程师本人,要去参加昆虫建筑经验交流大会,请你们马上做好准备,介绍一下你是如何建筑住宅,你的住宅有什么特点! 学生自由准备后发言。 有感情地朗读5、6两个自然段。 三、学习挖掘部分,体会蟋蟀的工作艰苦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说蟋蟀的住宅是伟大的工程吗? (因为它的挖掘工具太简单了!) 课文是怎么写的呢?指名分节读79小节。 画出蟋蟀挖掘动作的词。 它用前足挖巢穴容易吗?巢穴挖好了还要干什么呢?(整修) 齐读,读出蟋蟀的工作艰苦。 【展

    27、示交流】 阅读资料,深入认识蟋蟀 看资料(课前同学们搜集的有关图片及其他资料)谈体会。 看了图片、资料,你又懂得了哪些不知道的知识 【巩固拓展】 齐读全文 读了蟋蟀的住宅的介绍,你喜欢蟋蟀吗?为什么?能用自己的话赞美它吗? 练写 交流 【布置作业】 把你认为最喜欢读的句子抄一抄。 看谁先把5、6两节背出来。 【板书设计】 7蟋蟀的住宅 选 址 特点 工 具 有名 内外情形 吃苦耐劳 扒、搬、踏、推、铺 建造 整 修 上饶县中小学教师备课单(共案)上饶县教育体育局监制 学校 董团太平小学 姓 名 李 琳 备课时间 年级 四年级 班 级 学 科 语 文 课题8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 审核人 审 批 人

    28、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第1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能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体会科学家勇于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执著精神,并能把读后的感受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魏格纳发现大陆漂移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有关的地理知识。 【教学方法】 阅读法 讨论法 讲授法 【问题导入】 法布尔长期观察昆虫,成了著名的昆虫学家。今天我们要阅读的这篇文章介绍的是德国著名天文学家、气象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故事齐读课题一张普通的世界地图会引出什么发现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阅读课文。 【互动合作】 1、分学习小组学习课文: 自读课文,边读边查阅工具书,理解生字新词,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内交流不懂的问题,再读课文,思考:魏格纳的奇妙想法是怎样产生的?有了这个想法后,他做了些什么? 2、用自己的语言简要的复述课文,并说说读了课文之后的感受。 【展示交流】 1、指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巴西和几内亚湾的位置,看看巴西大陆突出部分的形状和几内亚湾凹进去的海岸线形状,是不是像书上说的那样惊人的吻合。 2、反复读第5自然段,了解魏格纳的“假想”是什


    注意事项

    本文(精品人教版语文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案 李琳.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