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历史 《单元3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x

    • 资源ID:4798021       资源大小:597.08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历史 《单元3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x

    1、高中历史 单元3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2019-2020年高中历史 单元3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新课导入:利用教材的引言导入:师:通过观察本图片(“北魏骑马武士俑”),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生:北魏骑兵威武健壮、纵横驰骋、骁勇杀敌的威武形象。(或北魏军事力量强,骑兵强悍)师:这和北魏迅速崛起有什么关系?生:这是北魏迅速崛起、一统北方的原因。师:对,孝文帝登基后,北魏推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那么,促使孝文帝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北魏当时有哪些社会矛盾?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哪些?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学习要点】口北魏孝文帝改革

    2、的背景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学习建议】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政权的一次改革,学习本单元内容时应注意联系我国古代各民族发展的历史,才能更好地认识这次改革的意义。 建议同学们在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基本内容的同时,可与中国历史上其他的改革作一比较,以更好地认识这次改革的特点。 先介绍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然后,教师对鲜卑族作一介绍:部族与政权兴衰:中国古代游牧民族,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先世是商代东胡族的一支。秦汉时从大兴安岭一带南迁至西刺木伦河流域。曾归附东汉。匈奴西迁后尽有其故地,留在漠北的匈奴10多万户均并入鲜卑,势力逐渐强盛。公元2世纪中叶首领

    3、檀石槐被鲜卑各部推为“大人”,建立包括宇文、慕容、拓跋、段、乞伏等部的军事联盟,分东、中、西三部,各部均置大人统领。东汉遣使持印绶封檀石槐为王。鲜卑以游牧为生,善骑射,所制“角端弓”为古代有名的武器。檀石槐死后鲜卑部落联盟解体。十六国时期鲜卑的慕容、乞伏、宇文、拓跋等部都曾建立政权。特别是拓跋部于5世纪中建立北魏王朝,统治北部中国达140余年。野蛮落后的民族:公元304年,当时还是“八王之乱”。幽州刺史王浚引进慕容鲜卑来对付成都王颖。慕容鲜卑乘机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

    4、。王浚发现后,要慕容鲜卑留下这八千名少女。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于易水,易水为之断流。冉闵灭后赵政权,一次解放被掳掠的汉族女子达二十万。这些汉族女子不是被掳去作妻作妾的。而是作为“双脚羊”一样的家畜。随时随地被奸淫蹂躏。也可能随时随地被宰杀烹食。有五万多少女这时虽被解放,但也无家可归。被冉闵收留。后来冉闵被慕容鲜卑击败,邺城被占。这五万名少女又全部落入食人恶魔慕容鲜卑的手中。慕容鲜卑奸淫污辱,又把这五万名刚刚脱离羯族魔爪的可怜少女充作军粮。一个冬天就吃了个干净。邺城城外这五万名少女的碎骨残骸堆成了小山。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北魏是源于我国东北的鲜卑族拓跋部

    5、建立的政权。魏晋之际,拓跋部游牧于今天的山西和内蒙古一带。东晋时,拓跋部首领建立代国(今山西北部地区),但不久被前秦吞并。淝水之战以后,强大一时的前秦很快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分裂和战乱。拓跋部趁势再度崛起。386年,拓跋部首领拓跋跬重建代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398年,拓跋硅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次年,正式称帝,是为道武帝,北魏历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2、迁都:398年 盛乐平城(今山西大同,第一次迁都)】【3、统一:439年,北魏灭北凉,统一了黄河流域。】439年,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西晋灭亡以来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同时,也为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

    6、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北魏统治者在依赖武力从事征服兼并的同时,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例如,拓跋硅在位期间,解散原来的部落组织,实行编户,使部落成员定居下来;计口授田,劝课农桑:仿汉制设官。这样,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同时,崔浩等汉族儒生在北魏受到重用,国家机构日益完备。北魏还兴办太学,越来越多地吸收汉族先进文化。【4、统治:北魏统治者参照汉族封建政权的一些统治方式,使北魏政权雄踞于北方。】(1)道武帝拓跋珪的统治政策:实行编户,定居生产:对拓跋鲜卑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部族制度进行改革,“离散诸部,分土定居”,

    7、使各个民族都成为北魏的编民,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计口授田,劝课农桑:在继续注重发展畜牧业的同时,“务农息民”、“劝课农桑”、“计口授田”,在黄河以北、五原、云中、代郡等地(今内蒙古中西部和山西省部分地区)大兴农业,开立屯田,而且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稳固了北魏的经济基础,加速了拓跋鲜卑封建化的进程。重用汉族地主,仿汉制设官;设立太学,培养人才。(2)太武帝拓跋焘的统治政策:重用汉族儒生,完备国家机构:拓跋焘积极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经验和政治制度。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着力整顿吏治,多次下诏令严厉制止官吏的贪残行为,通过巡行察访了解官吏

    8、政绩,不称职者罢免,有恶行者处之以法;进一步修订律令,征用汉族士人崔浩、游雅、高允等先后三次更订律令,大量吸收中原汉族律令条文,使之更适合汉族情况。这样,拓跋族的封建化在政治上逐步加深。兴办太学,吸收汉族先进文化:拓跋焘倡导儒学,崇尚文教,兴办学校,整理经籍,修编国史。拓跋焘采取的崇尚文教政策,使中国传统的封建文化很快地为拓跋部所熟悉和接受,因此,后人司马光和胡三省都说:北魏自平凉后,儒风始振。尤值一提的是,随着学校的建立,教育的发展,儒家经典的整理刊行,提高了拓跋部的汉文化水平,培养了一批精通儒家学说的拓跋部知识分子,从而成为以后孝文帝改革的社会基础与思想基础。劝课农桑,提倡节俭:拓跋焘也吸

    9、取了汉族统治阶级的传统政策,劝课农桑,崇尚节俭,按人口分配土地,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注意】道武帝拓拔珪在位时拜崔宏为尚书,主持制定官制、法律等;而崔浩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参与军国大计,对促进北魏统一北方起了积极作用。后人称颂为“南北朝第一流军事谋略家”。崔宏与崔浩为父子关系:父崔宏,号称冀州神童,北魏初累官至吏部尚书、大人,赐爵白马公;而崔浩比他父亲更有才华,魏书崔浩列传说他:“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研精义理,时人莫及”。】社会改革迫在眉睫1、宗主督护制制度建设的弊端:(1)性质

    10、:北魏前期地方基层组织的一种形式。(2)目的: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 北魏凭借武力统一北方,主要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维系政权,各种制度的建设有许多不够完善和欠缺之处。例如,北魏政权的基层统治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豪强地主趁机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农民名义上依照财富多寡承担数额不等的赋税负担;实际上,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社会矛盾日益激化。(4)影响:导致赋税制度的混乱,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引起两个矛盾的激发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发;历史纵横 北魏

    11、太武帝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前夕,420年,东晋权臣刘裕夺取了政权,建立宋朝。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在长江、淮河一带对峙,延续了一百多年。北方先后出现了北魏,东魏,西魏和北齐、北周等政权,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等四个王朝。历史上又称刘宋,以别于后来的宋朝。学思之窗 北魏统治者为掠夺土地,人口、牲畜和财富,热衷于发动战争。他们强迫其他族人民充当步兵,在打仗时冲锋在前,稍有迟缓,就会被后面督阵的鲜卑族的骑兵践踏致死。太武帝在一次攻城时,曾写信给守城主将。信中大意是说:我今所遣战士,尽非鲜卑人。你杀了他们等于替我清除内部隐患,对我们有利无害。 思考一下:你认为太武帝的言论反映了北魏统治者的

    12、什么问题? 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当时北魏统治者面临的更大危机。拓跋部原先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进人中原地区后,北魏统治者没有处理好与经济文化相对先进的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致使矛盾日益尖锐,严重威胁着北魏统治的稳固。 【 2、各地人民起义:陕西 各地 】 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445年,陕西一带人民起义,参加者既有汉族,也有羌族等其他少数民族,起义军很快就发展到十余万人。北魏皇帝亲自统率大军镇压,几经周折,才平息了这场起义。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魏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的统治。冯太后和孝文

    13、帝【1、冯太后临朝听政:措施:颁行班禄制:让官员按官职大小领取俸禄,严惩贪官污吏;推行三长制、均田制、租调制等,进一步推进北魏的封建化;对孝文帝实施系统的汉化教育(冯太后的最大贡献):【备课资料】文明冯太后:冯淑仪(442490),北魏文成帝后。文成帝病死,献文帝即位。丞相乙浑专权,企图谋反。她组织力量,捕杀乙浑,并临朝听政。献文帝被毒杀后,孝文帝年幼,再次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专权达25年之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孝文帝改革的伟大历史功绩有一半应该归属于这位了不起的巾帼人物。 作用: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

    14、汉族先进文化,并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使孝文帝对汉族文化十分敬佩和仰慕,对后来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影响。】 471年,在执掌朝廷实权的冯太后及大臣的精心安排下,年仅4岁的拓跋宏,接受了父亲的禅让,登上皇帝宝座,成为北魏开国以来第六位君主孝文帝。 当时,冯太后临朝听政,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她亲自督促孝文帝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阅读诸子百家著作和历史典籍。 【 2、孝文帝即位及精通汉文化:】 在冯太后的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这对他后来推行的社会改革有着深刻影响。当时,北魏社会的各种矛盾依然

    15、十分尖锐,局势动荡不安。孝文帝深深感到,要巩固统治,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蓓后的统治方式。于是,他和冯太后一起,自上而下掀起了一场改变北魏社会面貌的改革运动。魏孝文帝(467499)出行。孝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北魏献文帝之子,冯太后之孙。【拓跋宏(后改姓元) (467-499),北魏孝文帝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改革家。献文帝在位时被立为太子,后献文帝又禅位于他,改年号为“延兴”。时年仅5岁,由冯太后执政。冯太后于490年9月病逝,亲政。在位29年,于南征途中病逝,终年33岁。魏孝文帝四岁即位,掌权的是其祖母冯太后。冯太后出身于汉族,她对孝

    16、文帝寄予很大希望,对他实施系统的汉文化教育,亲自督促他自幼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同时指导他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典籍。冯太后对孝文帝管教很严,她要求孝文帝身旁的内侍十天内要汇报一次孝文帝的表现,不汇报则加以责罚。正是在冯太后的精心培养下,孝文帝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对汉族文化传统、习俗及其深邃丰富的内涵,十分敬佩和仰慕。“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老庄,尤精释义。才藻富瞻,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魏书高祖记)这种孜孜不倦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精神,造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

    17、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这对他后来推行社会改革影响是深刻的。】资料回放 据史书记载,北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 教学小结:本课主要讲述了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包含三个主要内容:为孝文帝改革奠基础(改革的前提):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拓跋珪和拓跋焘在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文化,按照汉族封建政权的统治方

    18、式进行统治,开始了封建化的进程。孝文帝改革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由于北魏政权各种制度的欠缺,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上“纵富督贫,避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苦不堪言,阶级矛盾尖锐;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的高压政策,致使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导致北魏社会动荡不安,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孝文帝改革的有利条件: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孝文帝受到了良好的汉族文化的教育,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有深刻的认识。】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 1简要叙述北魏统一北方后的形势。 2简要分析冯太后对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二、学习延伸 1探

    19、究活动 在北魏统一北方之前,前秦政权也曾一度统一了北方,但是前秦很快就消亡丁,而北魏却存在了一百余年。请查阅史料并参考当代历史读物,对两者在统一上的成败得失作比较,提出你自己认为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2阅读与思考 (冯太后)性聪迭,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田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 魏书文明皇后冯氏传阅读上述材料,思考冯太后在孝文帝改革中究竟发挥了什么作用?2019-2020年高中历史 单元3第2课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 【导入】 496年,孝文帝巡幸嵩山。留守洛阳的大子恂对改革一直心怀不满,阴谋策动叛乱。事情败

    20、露后,孝文帝将大子恂废为庶人,囚禁于洛阳,次年,又以不思悔改为由,将他处死。同年,鲜卓贵族中的一些元老勾结文武高官发动兵变,也遭到孝文帝坚决镇压。 这些叛乱事件的接踵发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孝文帝的改革,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抵制。那么,孝文帝究竟推行哪些改革措施,使得守旧势力如此不满,企图作垂死挣扎呢? 【探究的主要问题】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洛阳【重要概念】 均田制 三长制卓有成效的新制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孝文帝改革的前期,是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的。改革重点是建立各种新的制度,以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改革措施主要有:【填写下表:】措施原因内容作

    21、用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使吏治有了好转。推行均田制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设立三长制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即邻长、里长、党长性质:北魏基层行政组织。职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作用: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

    22、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推行新的租调制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农民每年以户为单位或按人口多少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称作“租”,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绢帛等物,称作“调”。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北魏官吏原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

    23、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吏只要上缴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制定惩治贪污的办法,规定凡贪污帛一匹及枉法者,一律处死。这些措施使吏治有所好转。 推行均田制。当时,中原地区由于长期遭受战乱,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即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变成了肥沃的良田,粮食产

    24、量不断增加,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设立三长(zhng)制。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朝廷采纳大臣李冲的建议,实行三长制。规定: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长制是北魏基层行政组织。它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均田制。三长制的推行,健全了县以下地方基层政权,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取代了为豪强地主把持的宗主督护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 推行新的租调制(农民每年以户为单位或按人口多少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粮食,称作“租”,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绢帛等物,称作“调”。)。北魏还颁行了与均田制相适应的新的租调制。规定

    25、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这就改变了原先赋税征收上的混乱现象,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原来那些逃避政府掠夺、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指编人正式户籍,承担向国家交纳赋税义务的百姓。)。这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增多,国家的租调收人大为增加。迁都和移风易俗后期(孝文帝亲政后主持): 重点:移风易俗 措施: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填写下表:孝文帝改革的发展(后期 新举措)改革措施原因意义成功的原因迁都洛阳政治上:统治中原的需要;经济上: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军事上:北边强敌柔然的骚扰;地理上:地理环境的影响;倾慕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方便了对中原地区的管理,也有利于鲜卑

    26、族的封建化进程。顺应潮流;措施得当;胆略卓识。移风易俗内有: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 通婚姻 改籍贯: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统治模式转化。490年,冯太后病逝,孝文帝亲政。他继续推行革新措施,改革进入新的阶段。【迁都的原因:】【政治上:统治中原的需要;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

    27、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经济上:解决粮食供给问题;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

    28、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军事上:北边强敌柔然的骚扰;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柔然,亦称蠕蠕、茹茹、蝚蠕等。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所以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北魏与柔然前期有过多次交锋,辑录于下:道武帝时代 柔然入寇 2 北魏还击 3 柔然朝贡0 柔然诈降 1明元帝时代 蠕蠕入寇 3 北魏还击 4 蠕蠕朝贡 0 柔然诈降 1太武

    29、帝时代 蠕蠕入寇 4 北魏还击 13 蠕蠕朝贡 6 蠕蠕诈降 4文成帝时代 蠕蠕入寇 0 北魏还击 3 蠕蠕朝贡 0 蠕蠕诈降 1地理上:地理环境的影响;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倾慕汉族文化。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

    30、,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策略:迁都动议与南下伐齐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但又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

    31、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一个贵族说:“只要陛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历史 《单元3第1课 改革迫在眉睫》特色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1.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