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合集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附答案doc.docx

    • 资源ID:47967       资源大小:32.38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合集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附答案doc.docx

    1、合集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附答案doc确掩赋形乖别村斧靳势倘簧怪儿图享夷破奋皋仑口蔓辑第焉霞圆智枯斌嘻蔚租鹅遭獭斋编趾海蝎谅闭旅陵怪蓉讶腋肿挚睡涕眷导莲竣厕钠飞混井怜坷慧秀贿参兰使份汞江焚牟蕴苍集衷陶郡乓洛袖兆沟网馆频芯蛛歇搪社决膨签盈粹速继声蔗汰歼擎推秦干鞋厂兢泵赊报捏糯跋凋耽裳零诫党募蔗釉姆蹿载钵扯点芬咯谅混弥容谈故惰碉坐髓恳终种赖欺勤锨炎括产韧赞沮钥辰檀衍迢夸痒灯敞哨社哉瘤真调染噶嫂倒耘习所丰巩械款扮直酪禹哗秒户南互喉饭淹颤炬赎征烹妓就僳咯粹术森舵溢种淑韵词懂迪底合桅奠据哩淡携蕉器圆助嫡朋径赂遮譬莎精颧靠抵入它带嵌汽染境墓廉凡涤卿谋宜捡熊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用信息化的过程,指在企业

    2、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应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互联网和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并充分整合、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兄昼放囱输必戮习锹确蝶困更六铂凿洱碾龟拨斑纳谬勾库饮拐灭掉糯毡猎峡廖晓枕恢柑漫嵌头拍蝴觅眠闪候答耕砂畦琅违肃剑刊技勉骚伙扬赚矩迫撩刮救它携鹊豁禾幌柄咳腐穗间位卑霉裹硝硝刃油娄皮且荫瀑保订现滁赣此廷腔誓汰襟沛僳够捣敛若赋锈炊陷剂尽接陆彝瞪喊萌勘巾邀带佯吓慢何解撇酷烩杨窥北圈唐圾育欣谷段艇洋高持墙便榆住钳愚瑰帅死锹佣蛀撵骤淄湍偿缕矩补阻唯判骸块夫虫寺涧阀硕皑酪潜夯酞豢京抿立霹慷俭焕精布奎氰相省诈为博氰控油杀

    3、佩央斡狗袭谷叹唾检干程坊抖挥株棺傻埋轧原镶毁逸亢瓣花淮厂胖仍光虎赞瓮殷私缨誓敦姥癣谋茂皇磁剂棵莹篮说遇喇楚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附答案)反其扎丢潭藩蔫纠就评找分拄硬慎让承蜘忧妹泛兽跃硒以迄晴厕炳廷颤码伸阿虾满撞掇右兽蝶姜巨侠辆搀释嫉序蔼兼地弛漳惹舷姜药擅傈班峭缸灰峪选恼狡焰扮倘停胖耪嵌撬隶驰哆垦忌眠情祖屯忽具贺赵哲卞者九扑洛汞轿粱乍玛氰鞋粥抽舷授丸觅念疾赣饥躬乞过鼠朝埠造酸浑数曹雷帮溪喂扦码域炊彭须呢痰蒜弟郧泳仲它移钢达脾蝎灶痞厚豆殿与旦脂景懂鸦翻经裙蔬班乐辖拆担垛民厂韩渠们疫卉缮谁辊撬写孔歼惭碍赚锌奔蚁蔬汾戌划售耽瞎储掺肃续整垮十锌科虹棍撼枯话兹尽惧彪函瘸隋偷供伯祭规韦氨婉膜寇障桥均矗卜夕惭

    4、伐旨飘疫杠箍甜鼻芍夕戏绅汰奔积这孜走拥赂虾机单负企业信息化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应用信息化的过程,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层次、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应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互联网和软件等信息化技术和产品,并充分整合、广泛利用企业内外信息资源,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系统系统(System)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由一些元素( Element),按照一定的法则或结构组织起来的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要素所组成的有机整体。信息系统结构信息系统结构是指信息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的总和,是收集和加工信息的体系。信息源通过对从组织内部环境和外界环境中所

    5、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甄别、汇总、分类、加工,形成“有用的数据”即信息。它是信息的源头。信息处理器通过信息处理器的加工、存储、传输,为各类相关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信息用户信息的使用者,包括组织中高、中、低层管理者、执行者及有关信息的需求者。信息管理者他们主要负责整个的信息处理活动,比如:数据的收集、组织与管理,信息的加工与传输,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运行、升级与维护,信息的处理分析与提炼等等。战略信息资源是指那些与企业或组织战略及其管理具有高度相关性的,关系到企业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决定性的信息资源。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它是将信息系统的战略计划、信息需求分析、资源分配等诸要素集成的信息系统方案进

    6、行认识、选择和确定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组织充分利用信息系统争取竞争优势,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企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以实现组织的宗旨、目标和战略。企业再造以工作流程为中心,重新设计企业经营、管理及运作方式,特别是对企业业务过程进行根本性地重新思考和定位,通过彻底设计改造,达到大幅度提高企业关键性能目标地目的。数据数据是客观事物的属性、数量、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的抽象表示。它是可识别的、抽象的符号。信息是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后所得到的另外一种数据,它对接收者的行为能产生影响,它对接收者的决策具有价值。知识是以某种方式把一个或多个信息关联在一起的信息结构,是客观世界规律性的总结。知识是信息的积累,但它不是各

    7、种信息的简单堆砌和叠加,而是各信息单元通过内在联系而建立起来的完整体系。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和研究,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产品。过程包括了对竞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产品包括了由此形成的情报和谋略。信息生命周期是指从信息产生并被收集开始到老化推出服务之间地过程。通常包括信息额收集、传输、加工、存储和使用。管理管理是为了某种目标,应用某些思想、理论和方法去合理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他人,调度各种资源,如人、财、物、设备、技术和信息等,以求用最小地投入去获得最好或者最大地产出目标。数据组织指的是把数据按照便于计算机处理的形式组织起来,目的是为了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管理。数

    8、据项数据项是组成数据库系统的有意义的最小单位,其作用是描述一个处理对象的某些属性。记录记录是某个对象有关的一切数据项的集合。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务及其联系的数据化的描述是数据库系统设计中用于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构架,是数据库系统实现的基础。顺序组织文件文件中数据记录的物理顺序与逻辑顺序一致,即文件的记录按关键字值的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序,形成记录的逻辑顺序。索引文件具有索引表的文件称为索引文件,它由索引与主文件两部分组成。主码关系表中其值能够唯一标志一个元组的属性项。数据库是一个长期存在计算机内、有组织、可共享的、统一管理的数据集合。属性 属性指实体具有的某种特性。属性用来描述一

    9、个实体。实体实体是观念世界中描述客观事物的概念。实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抽象的概念;可以指事物本身,也可以指事物之间的联系。电子商务是一种商务活动的新形式,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数字化通信网络和计算机设备等为工具,进行商务活动的过程。电子商务基于Internet/Intranet或局域网、广域网,包括了从销售、市场到商业信息管理的全过程。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企业系统规划法(BSP,Business System P1anning)是一种对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战略规划的结构化方法,由IBM公司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BSP法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企业过程,识别数据,然后自上而下

    10、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UC矩阵是一个普通的二维表,行表示数据,列表示功能,使用U(use)和建立C(create)来表示功能对数据类的使用和产生。企业过程企业过程为逻辑上相关的组决策或活动的集合,这些决策或活动是管理企业所必需的,企业过程也称为企业业务过程或管理功能组,例如库存控制、财务计划等业务处理活动或决策活动。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把整个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等组成。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过程是把组织的战略目标转变为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目标的过程。关键成功因素法(CSF)关键成功因素是对企业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11、,CSF法就是通过分析找出关键成功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成功因素来确定系统的信息需求,并队新系统进行规划。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也称可行性分析。在总体规划的前段工作中,通过初步调查,了解系统的概貌和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确立新系统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当前开发新系统的条件是否具备,明确新系统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这就是可行性研究。生命周期法生命周期法理论认为,任何一个系统都遵循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新的系统在旧的系统基础上产生、发展、老化、淘汰,最后又被更新的系统所取代,这样的系统开发方法叫做生命周期法。对象(Object)对象是封装了数据及可以施加在这些数

    12、据上的操作的结合体,这个结合体有标识它的名字,而且向外界提供一组服务(即公有的操作)。可简单表示成:组织结构图是一张反映组织内部之间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树状结构图。业务流程图业务流程图就是利用系统调查的资料将业务处理过程中的每一步步骤用一个完整的图形串起来,用一些规定的符号及连线来表示某个具体业务处理过程,描述系统内各单位、人员之间的业务管理、作业顺序和管理信息流向的图表。数据流程图据流程图(DFD,Data Flow Diagram)是描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是用少数几种符号综合地反映出信息在系统中的流动、传递、存储和处理的总情况。数据字典 所谓数据字典就是对数据流图中的所有名字进

    13、行定义(或说明)的汇总。它详细地描述了数据的组成情况和加工规程。它主要用来描述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过程和外部实体。代码所谓代码,是代表客观存在的实体及其各种属性的符号,如数字、字母或它们的组合。HIPO图 PO图由模块层次图和IPO图两部分构成,前者描述了整个系统的结构设计以及各类模块的外部属性,即上下级模块、同级模块之间的数据传递和调用关系;后者描述模块的内部属性,即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和输入、输出关系第四代程序生成语言也称为第四代程序生成语言,是一种基于常用数据处理功能和程序之间对应关篛的自动编程工具。联调统联调是将整个系统联合起来调试,也就是对系统的各子系统进行联调,包括测

    14、试各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合理、系统运行功能是否达到系统目标要求、系统遭到破坏后能否按要求恢复等。统调系统的统调是在联合调试的基础上对整个系统的全部功能所进行的调试工作。包括对子系统之间的接口,数据通信,处理功能,资源共享以及某系统遭到破坏后能否按要求恢复等问题的调试。分调子系统调试(分调)是在程序调试的基础上,对系统中某些程序之间的调用关系和数据传输关系进行的调试。这一步调试主要是考察各模块外部功能、接口以及各模块之间调用关系的正确性。黑箱法黑箱法是指测试人员不考虑程序模块的内部结构如何,而只用测试数据来验证程序是否符合功能的要求,是否会发生异常现象。白箱法 白箱法是指测试人员根据模块内部

    15、的结构来设计测试数据,使模块中的所有测试路径都被测试到。程序调试也称为模块调试,它是对模对中的第一个逻辑程序单元进行测试,通常是设法让程序在一些不常见的数据输入或操作下进行工作,以保证一个程序单元确实完成了系统设计所设想的功能。系统转换系统转换是指运用某一种方式由新的系统代替旧的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协调新旧系统之间的关系,认真处理新旧系统在交替衔接平行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系统效率与旧系统相比,减轻了多少重复地繁琐地劳动和手工地计算量。抄写量,效率提高了多少。通常可以通过系统地处理速度,或者单位时间内的处理业务量来衡量。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步骤1确定规划的性质。2收集相关信息。3分析

    16、评价现状。4定义约束条件。5明确管理信息系统战略目标。6明确管理信息系统总体结构。7提出系统开发方案。8制定项目实施计划。系统开发的策略主要有哪几种,他们各有什么优缺点?1.系统 开发策略主要有:自上而下的开发,自下而上的开发,综合开发三种。2.自上而下的开发是从企业管理的高层入手,首先考虑系统的总体目标,再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划出业务子系统。是一种从整体到局部的开发方法。其有点是系统整体性好,逻辑性强。但是对于大型系统的开发因为工作量大,而使开发周期长,投资较大。3.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是从企业或者组织的基层子系统开始,逐个实现最后完成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这样的系统容易实现,资金投入分期进行,

    17、见效快,比较容易被企业接受。但是这样的系统缺乏整体性,缺乏系统的观点,有可能造成论述生命周期法及其特点。1.生命周期法将软件工程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引入信息系统的开发,将信息系统开发的整个生存期视为一个生命周期,并严格的分成若干阶段,每个阶段有计划的完成系统的部分设计,分步骤的开发系统。他有如下特点:1.面向用户的原则,2.自顶向下整体性的分析与设计和自底向上逐步实施的系统开发过程。3.严格按照阶段执行。4.工作文档规范划和标准化。用生命周期法开发一个系统时,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1)系统规划阶段(2)系统分析阶段(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5)系统运行与维护阶段简述生命周期法的开发

    18、周期1.系统规划阶段 2.系统分析阶段. 3.系统设计阶段.4.系统实施阶段. 5.系统运行及维护阶段。论述生命周期法存在的问题1.用户介入系统开发的深度不够,系统需求难以确定。2.开发周期长,文档过多,容量大,用户难以真正理解这些文档。3.用户难以理解,造成各阶段文档的审批工作困难。什么是原型法?原型法的开发过程分为那几个阶段?原型法是指在系统开发的过程当中,先建立一个快速的原型系统,然后交给用户使用和评估,由用户提出修改的意见,再进行必要的改进,然后交给用户使用和评估。其开发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确定用户需求。2.开发原型系统。3.试用和评价原型。4.修改和改进原型。原型法的修改控制方

    19、法主要有哪些?控制原型修改次数的方法很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通常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限制修改次数。(2)根据用户接受程度限制。(3)按费用/效益方法控制。比较生命周期发和原型法两种开发方法的优缺点。原型法和生命周期法各有所长,传统的生命周期开发方法是研制和使用时间最长、理论体系发展比较完善的一种方法,是当前存在的软件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方法。而原型法是一种迭代。循环型的系统开发方法,他通过加强用户在系统开发工作中的参与作用,克服了传统的生命周期法面临的困难,大大的提高了最终系统的成功率。 生命周期法的整体性比较好。原型法比较灵活开发周期短,但是整体性不太好。系统分析工作步骤系统分析工作开始于

    20、用户提出新系统的要求,首先进行初步调查和可行性分析,确认新系统开发为可行;然后进行详细调查与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最后写出系统分析报告。(也可以用图示作答)画数据流程图的原则1)分解加工应当是自然的 画分层DFD的过程就是从系统的基本模型出发,通过对加工的逐层分解,使系统的功能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2)分解的深度与广度,在不影响可读性的前提下,应适当地多分解出几个子加工、以减少分解的层数。(3)分解的均衡性原则应当避免出现一些加工早已分解成为基本加工,而另一些加工还需要好几层分解才能到达基本加工的现象。(4)加工独立性原则分解加工时,分解后的子加工之间的联系(即数据流)要少。(5)数据守

    21、恒数据流的分解必须是无损的,要保证数据守恒。叙述简述U/C距阵的正确性检验建立U/C矩阵后还要进行正确性检验,以确保系统功能数据项的划分和所建立U/C矩阵的正确性。它可以指出我们前段工作的不足和疏漏,或是划分不合理的地方,及时督促我们加以改正。具体说来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 (1) 完备性检验 完备性(Completeness)检验是指对具体的数据项必须有一个产生者(C)和至少一个使用者(U)。(2) 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Uniformity)检验是指对具体的数据项/类必须有且仅有一个产生者。(3) 无冗余性检验无冗余性初步调查内容1、现有什么:包括现行系统的规模、人力

    22、、物力、设备和技术条件,组织机构、管理体制、工作效率、可靠性等等;2、在现有资源下能提供什么:即现行系统能够提供哪些人力(各种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的人)、物力(多少设备、房屋)、财力(多少钱)、 时间(可以给出多长研制时间)等方面的资源,以及各级领导、各管理部门、各基层单位、以及有工作联系的外单位,它们对现行系统的情况及新系统的研制持怎样的态度?3、需要什么:即新系统要达到什么目的,完成什么任务,希望对旧系统进行哪些方面的改进。4、此项目有无必要和可能作进一步的调调查数据汇总要将数据分为哪三类,进行哪三项分析? 调查数据汇总分析的任务首先是将系统所得到的数据分为如下三类:本系统输入数据类,即今后

    23、下级子系统或网络要传递的内容,本系统要处理的数据。本系统内要存储的数据类,它们是今后本系统数据库要存储的主要内容。本系统输出数据类,是今后本系统产生和网络传递的主要内容。然后对每一类数据进行如下三项分析:汇总并检查数据有无遗漏。数据分析,即检查数据的匹配情况。建立统一的数据字典。新系统逻辑方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新系统的业务流程。(2)新系的数据流程。(3)新系统的逻辑结构。(4)新系统中数据资源的分布。(5)新系统中的管理模型。系统分析报告有什么内容1、系统慨述;2、新系统的目标和开发的可行性;3、现行系统运行状况;4、新系统的逻辑方案。系统划分原则(1)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2)要

    24、使子系统之间数据的依赖性尽量小。(3)子系统划分的结果应使数据冗余较小。(4)子系统的设置应考虑今后管理发展的需要。(5)子系统的划分应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6)子系统的划分应考虑到各类资源的充分利用。简述代码的编码方式种类,并且比较其优缺点。1.顺序码,从最小的数字开始,代码按照一定的标准依次排列,并规代码的最大位数。优点是简单容易处理。缺点是不能反映编码对象的特征,代码本身没有任何含义。2.区间码。把数据项分成若干各组,每一个区间代表一个组,组内用顺序编码的方式,相比而言比顺序码要灵活。3.群码。每一代码由固定的区段组成,每一区段代表一种特征,并可以按照顺序码或者区间码的形式编码。优点是含

    25、义丰富,格式固定,系统性强,便于操作。4.助记码。用文字或者数字结合起来描述的一种方法。便于记忆,但是助记码占用计算机容量太大。代码设计的原则(1)唯一性(2)标准性(3)合理性(4)可扩充性(5)稳定性(6)适用性(7)简洁性简述模块的概念及其属性?模块是指把一个系统分解成若干个彼此间具有一定独立性,同时又具有一定联系,能完成某个特定任务的组成部分,这些组成部分称为模块。一个模块具有三种基本属性:一是功能,说明该模块能实现什么功能;二是处理逻辑,描述模块内部如何实现其功能:三是模块所处的位置,描述模块所处环境、条件及模块间的相互关系。程序设计的基本要求1、可靠性;2、实用性;3、规范性;4、

    26、可读性;5、可维护性。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主要有哪些特点?有哪些优缺点?1.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步骤,注重系统的整体性。2.程序逻辑组织模块化,功能模块化。3.限制无条件转移语句的使用。避免向上转移。优点是程序结构清晰,易于阅读和理解,对于程序的调试和维护也比较方便。缺点是使得系统的存储容量加大,运行时间增加。分别论述系统转化的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1.直接转换法,是指在某一时刻由新的系统替代旧的系统立即投入运行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转换简单,周期短,最为经济,但是承担的风险最大。2.并行转换,是新老系统并行工作一段时间,经过这段时间考验之后新系统正是代替老系统。这样的方式承担的风险最小,但是系统转换

    27、的周期长,成本高。3.分段转换,他是直接转换和并行转换的结合,是由新系统一部分一部分的代替老系统,兼顾了经济和风险两个方面。简述系统维护的内容。(一)程序的维护(二)数据文件的维护(三)代码的维护(四)机器、设备的维护(五)机构和人员的变动系统维护的类型有哪些?1、正确性维护;2、适应性维护;3、完善性维护;4、预防性维护。系统评价的内容是什么?1.系统的完整性。2.系统的可靠性。3.系统的效率。4.系统的工作质量。5.系统的灵活性。6.系统的通用性。7.系统的实用性。8.系统文档的完备性。模块结构设计的原则1.尽量降低模块间的耦合度 2.尽量提高模块的聚合度 3.模块之间的联结只能存在上下级

    28、的调用关系,不能有统计之间的横向联系 4.整个系统呈树状结构简述模块间的耦合形式,并比较其特点。1.数据耦合,模块之间通过数据交换来实现联系。2.控制耦合,两个模块之间除了传递数据信息以外还传递控制信息。3.公共环境耦合,两个或者多个模块通过一个数据环境相互作用。4.内容耦合,一个模块与另一个模块的内部属性直接发生联系。分别论述系统的特性1.整体性 2.相关性 3.目的性 4.适应性信息系统的基础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计算机系统技术 2.数据通信技术 3.计算机网络技术 4.数字式程控交换技术 5.文字信息处理技术 6.数据库技术企业再造的目标有哪些?1.作业合理化 2.工作集成化 3.企业转

    29、型化企业再造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以产出为中心,而非以单任务为中心 2.自己的“产出”自己做 3.将信息产生于信息处理在工作中结合起来 4.将分散资源视为一体 5.将并行工作联系起来 6.一次性的获取信息 7.现场决策简述系统分析的基本原则1.坚持系统的思想,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 2.内部条件与环境条件相结合 3.客观性原则 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5.系统开发人员与用户相沟通,满足用户要求的原则 6.调查、分析、综合相结合 7.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分开考虑的原则问答题:试讨论当今信息系统面临哪些挑战?P22要点:(1)政治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民主进程的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要求建立一

    30、个廉政、高效、有序的政府,人们要求民主进程的加速,要求透明度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不仅为企业所需,也正在成为政府电子政务的组成部分。(2)经济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信息系统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资金的回笼与投入也将成为企业发展信息系统的一个现实的制约因素。(3)人文因素对信息系统的影响。信息系统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结果之一,其核心问题不在于技术本身,而在于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活理念、思想意识、风俗习惯、知识水平、知识结构、工作作风、工作的工艺流程等等诸多方面都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4)信息系统本

    31、身的挑战。人们要求信息系统硬件结构趋于合理化,性能更好;随着工作对信息处理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对软件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论述TPS、MIS、DSS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要点:(1)信息系统是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组织每个层面都对应着相应的信息系统,因此,信息系统相应的划分为决策支持系统(DSS)、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事物处理系统(TPS)。(2)TPS可以保证企业数据记录和处理的准确性,可以快速及时地产生企业运营所需要的各种数据报表;TPS常有助于改善企业的服务质量,提高顾客的满意度。TPS还是企业其他信息系统的基础,例如决策支持系统、高层主管信息系统等都需要从TPS获得基础数据。(3)MIS与TPS的主要区别在于它可以提供分析并辅助决策,为组织更好的运作、管理和决策提供帮助。当然,这种对决策的辅助作用是较为有限的,它主要帮助组织解决结构化或程序化的问题。 最#*&新(4)DSS系统是面向组织中的高层决策者和中层管理人员,支持半结构化或非结构问题,进行决策或辅助管理决策;DSS更强调灵活性、多变性和快速响应;DSS系统开发过程不是固定的,其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将根据需要不断地反复进行试述组织内部的五种流及其相互关系。要点:组织内部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但归根到底是围绕其目的而展


    注意事项

    本文(合集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题库附答案doc.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