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docx

    • 资源ID:4796508       资源大小:20.0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docx

    1、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一、地质灾害的概念: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等。就成因而论,主要由自然变异导致的地质灾害称自然地质灾害,主要由人为作用诱发的地质灾害则称人为地质灾害。就地质体变化的速度而言,可分突发性地质灾害与缓变性地质灾害两大类。前者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后者如地裂缝、地面塌陷。二、地质灾害主要类型: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崩塌:是指较陡的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堆积在

    2、坡脚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它是由于降水而形成的一种带大量泥沙、石块等固体物质条件的特殊洪流。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的自然现象。三、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分级地质灾害按危害程度和规模大小分为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地质灾害灾情四级: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0人以上或潜在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1亿元以上的地质灾害险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0人以上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的地质灾害灾情为特大型地质灾害灾情。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500人以

    3、上、10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大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大型地质灾害灾情。中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上、5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险情为中型地质灾害险情。 因灾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中型地质灾害灾情。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级):受灾害威胁,需搬迁转移人数在100人以下,或潜在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下

    4、的地质灾害险情为小型地质灾害险情。因灾死亡3人以下,或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下的地质灾害灾情为小型地质灾害灾情。四、地质灾害临灾前兆:地质灾害发生前数天、数小时,甚至数分钟,前兆是清楚的。只要普及地质灾害防范的基本常识,及时扑捉前兆,迅速采取措施,就可以成功避免人员伤亡。滑坡前兆:1、滑坡前缘土体突然强烈上隆鼓胀这是滑坡向前推挤的明显迹象,表明即将发生较为深层的整体滑动,滑坡规模也较大,具有整体滑动的特征。通常伴随前缘建筑物的强烈挤压变形,甚至错断。2、滑坡前缘突然出现局部滑坍这种情况可能会使滑坡失去支撑而即将发生整体滑动,但是,也可能是局部的失稳。应该及时报告主管部门,及时查看滑坡

    5、前后缘和两侧的变形情况,进行综合判断。3、滑坡前缘泉水流量突然异常滑坡前缘坡脚有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涌出,或者泉水(水井)突然干枯、井水位突然变化等异常现象。说明滑坡体变形滑动强烈,可能发生整体滑动。4、滑坡地表池塘和水田突然下降或干涸滑坡表层修建的池塘或水田突然干枯,、井水位突然变化等异常现象,说明滑坡体上出现了深度较大的拉张裂缝,并且水体渗入滑坡体后,加剧了变形滑动,可能发生整体滑动。5、滑坡前缘突然出现规律排列的裂缝滑坡前部,甚至中部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时,表明滑坡体向前推挤受到阻碍,已经进入临滑状态。6、滑坡后缘突然出现明显的弧形裂缝地面裂缝的出现,说明山坡已经处于不稳定状态。弧形张

    6、开裂缝和水平扭动裂缝圈闭的范围,就是可能发生滑坡的范围。滑坡后缘的裂缝急速扩展,并从裂缝中冒出热气(或冷风)。7、简易观测数据突然变化滑坡体裂缝或变形观测数据突然增大或减小,说明出现了加速变化的趋势,这是明显的临滑迹象。8、动物异常、树木倾斜。崩塌前兆:1、危岩体下部突然出现压裂在崖下突然出现岩石压裂、挤出、脱落或射出,通常伴随有岩石开裂或被剪切挤压的声响,这种迹象表明可能发生崩塌。2、动物出现异常现象猪、牛、鸡、狗等惊恐不宁,不入睡,老鼠乱窜不进洞,可能是滑坡、崩塌即将来临。泥石流前兆: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有较多柴草、树木,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的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突然

    7、变得昏暗,还有轻微震动感,五、临灾处置:临时避灾不是灾难临头才想起避灾,而是要提前有所准备, “有备”,才能“无患”,躲避地质灾害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准备:1、预先选定临时避灾场地在危险区之外选择一处或几处安全场地,作为避灾的临时用地。要把地质安全放在第一位,避免从危险区又迁到另一处地质灾害危险区内。2、预先选定撤离路线、规定预警信号通过实地踏勘选择好转移路线,转移路线要尽量少穿越危险区,沿山脊展布的道路比沿山谷展布的道路更安全。事先约定好撤离信号(如广播、敲锣、击鼓、吹号等),同时还要规定信号管制办法,以免误发信号造成混乱。3、落实公布责任人要事先落实并公布地质灾害防灾避灾总负责人,以及疏散撤

    8、离、救护抢险、生活保障等各项具体工作的负责人。通过村民大会、有线广播等办法,对拟订的避灾措施进行广泛宣传,做到家喻户晓;必要时还应组织模拟演习,以检验避灾措施的实用性,针对发现的问题,对方案进行完善。4、预先做好必要的物资储备交通工具、通讯器材、雨具、电筒和常用药品等,应提前做好准备。5、其它:地质灾害大多发生在雨季,特别是夜晚夜深入睡时造成的损失更大。因此,暴雨期间,夜晚不要在高危险区内留宿。山体滑坡发生时,不要沿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向滑坡体两侧跑。泥石流发生时,不要沿泥石流沟跑,应向沟岸两侧山坡跑。人员应立即撤离,不要贪恋财物六、灾后应急自救:地质灾害发生后,专业救灾队伍未到之前,应即时采

    9、取必要的避灾措施。1、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搜寻财物,以免再次发生滑坡、崩塌:当滑坡、崩塌发生后,后山斜坡并未立即稳定下来,仍不时发生崩石、滑坍,甚至还会继续发生较大规模的滑坡、崩塌。因此,不要立即进入灾害区去挖掘和搜寻财物。2、立即派人将灾情报告政府偏远山区地质灾害发生后,道路、通讯毁坏,无法与外界沟通。应该尽快派人将灾情向政府报告,以便尽快开展救援。3、迅速组织村民查看是否还有滑坡、崩塌发生的危险灾害发生后,在专业队伍未到达之前,应该迅速组织力量巡查滑坡、崩塌斜坡区和周围是否还存在较大的危岩体和滑坡隐患,并应迅速划定危险区,禁止人员进入。4、查看天气,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关注是否还有暴雨根据多

    10、年的经验,并注意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近期是否还会有发生暴雨的可能。如果将有暴雨发生,应该尽快对临时居住的地区进行巡查,建立防灾应急预案,制定专门的人员时刻监视斜坡和沟谷情况,避免新的灾害发生。5、有组织地搜寻附近受伤和被困的人撤离灾害地段后,要迅速清点人员,了解伤亡情况。对于失踪人员要尽快组织人员进行查找搜寻。七、地质灾害简易治理方法:1、开挖排水和截水沟将地表水引出危险区雨水是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可以根据现场情况,迅速开挖排水或截水沟渠,将流入危险内区的地表雨水堵截在外或将滑坡、崩塌区内的地表水体引出区外。2、及时封堵裂隙防止地表水的直接渗入滑坡后缘出现裂缝时,应及时进行回填或封堵处理,

    11、防止雨水沿裂隙渗入到滑坡中。可以利用塑料布直接铺盖,或者利用泥土回填封闭,也可利用混泥土预制盖板遮盖。3、利用重物反压坡脚减缓滑坡的滑动当山坡前缘出现地面鼓起和推挤时,表明滑坡即将滑动。这时应该尽快在前缘堆积砂石压脚,抑制滑坡的继续发展,为财产转移和滑坡的综合治理赢得时间。在坡脚鼓起部位堆压沙袋或块石,可以减缓滑坡的滑动 4、在后缘实施简易的减载工程当滑坡仍在变形滑动时,可以在滑坡后缘拆除危房,设置清除部份土石,以减轻滑坡的下滑力,提高整体稳定性。清除的土石可堆放于滑坡前缘,达到压脚的效果。八、群测群防1、基本概念:我县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又多分散在偏远山区,治理难度大,防治任务重,对这些灾害隐

    12、患点都进行治理,财力不允许,也不现实,只有采取“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方式,即“群测群防”。各地的实践证明,“群测群防”是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途径。“群测群防”是指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直接参与地质灾害点的监测和预防,及时捕捉地质灾害前兆、灾体变形、活动信息,迅速发现险情,及时预警自救,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一种防灾减灾手段。2、群测群防的做法: (1)选点定人明责任。选点,选择具有代表的隐患点,作为监测预警对象。定人,在国土资源部门的指导下,以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为主要对象,选择责任心强、有一定文化程度的人,作为灾害隐患点的骨干监测员。明责任,对骨干监测人员,有明确的责任和分工,一项一项

    13、落实到人。 (2)宣传普及带培训。 组织涉灾村民召开地质灾害防治会议,观看地灾防治专题片,发放普及型地灾防治资料,对选定的骨干监测人员,进行地质灾害基本知识、前兆特征、报警、紧急疏散等方面的培训,使监测预报工作做到位。地质灾害知识的宣传普及做到家喻户晓、妇儒楷知。通过宣传、培训,增强群众地质灾害防御知识,提高自救能力,并积极主动配合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抢险救灾工作有序展开,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3)三项制度详指定。汛期值班制度。建立值班制度,明确值班地点、联系电话,保障通讯24小时畅通,领导带班。险情巡查制度。经常巡查隐患点变化情况,强降雨期应 24小时进行险情巡查,主要观测地面开裂、

    14、土体蠕动、树干倾斜、山洪暴涨、动物异常、地响等灾害前兆,同时对点上设置的简易观测装置木桩或钢钉定期进行观测记录,一旦发现前兆或异常情况,立即报警、马上转移转移群众至安全地带。灾情速报制度。巡查过程中如发现前兆或异常,在第一时间报警,迅速转移群众,并尽快将紧急情况向政府和有关部门报告。 (4)三条措施要保证。简易观测措施。在被监测地灾点敏感变化部位,地面开裂的两侧采用钢卷尺进行裂距观测并做好记录,为地灾发展趋势观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决策依据。灾前报警措施。灾害前兆或紧急情况出现后,处于临灾状态时,由报警人不断敲锣鸣警。紧急避让措施。紧急情况出现后,按预先计划有条不紊地把涉灾居民、财产撤离险区,确

    15、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开展地质灾害普查,查清灾点。政府应发动群众,发挥群众的力量,积极开展隐患点排查,查清辖区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发育状况,尤其是人口聚集区。而群众在种地、放羊、割草时发现隐患点,应立即向政府报告,以便采防范取措施。(6)编制应急预案,发放“两卡”。明确组织指挥机构,摸清地质灾害基本情况,制定巡查具体要求;明确临灾抢险救灾措施,明确应急抢险队伍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明确诱发因素、危害人员及财产数、预警方式,以及监测责任人、撤离负责人及撤离路线等。“两卡”应落实到受灾害隐患点威胁的村民,并向村民详细解释。(7)明确奖惩措施。对在防灾避灾工作中做出重大成绩的个人,应予以奖励;对粗心大意、不负责的人员追究责任。二0一0年八月十九日


    注意事项

    本文(地质灾害防治基础知识.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