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步步高全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 资源ID:4779857       资源大小:101.56KB        全文页数:9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步步高全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

    1、 1七言绝句边塞2三四句用了反衬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衬托得梁园更加萧条。3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6城东早春 1清新清幽因为它刚刚显露,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2作者用“才”、“半”暗点“早”字,“半未匀”的柳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3以虚衬实。前两句是实写,具体描绘了早春的“清景”,后两句是虚写,用“若待”二字一转,导出想象中的盛春季节上林苑浓丽的景色。用虚写的浓丽的盛春景色更能衬出今日早春之“清景”的幽雅可人。 7秋 思 , 1七绝2秋风虽无形,但它使树叶黄落,百花凋零,给自然界带来秋光秋色,因而又处处可见。 3“行人临发又开封”是细节描写。“临发又开封”这个

    2、细节照应了“意万重”,是“意万重”才会有“又开封”的情节,这就把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微妙的心理刻画出来了,让抽象的“乡思”变得具体可见,也深味到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浓浓思念之情。 8竹枝词(其九) 1繁茂高峻2借代青年妇女壮年男子浓郁的民俗风情3表达了诗人对这生气勃勃的劳动场面欣赏愉悦的感情。 9渡桑干 1霜阳乡 押的都是平声韵。 2(1)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2)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3)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抑。 3(1)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2)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干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

    3、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自己的故乡,这就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 10行 宫 1五绝宫怨诗2按说,这些宫女从红颜到白发,在冷宫痛苦熬煎了一生,她们应该怨玄宗、恨玄宗,情绪激烈,然而,这些宫女,闲坐无聊,数说玄宗昔时的繁华,她们既不愤激,也没有感叹,只是麻木地说说而已,就像谈论别人的故事一样。诗人选取“闲坐说玄宗”这一细节,看似轻笔带过,然而,宫女的命运是多么令人震颤!此情此景又是多么令人凄绝1 3意思一:这些宫女当年落人宫中时,个个花容月貌,娇姿艳质;意思二: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意思三:长期无聊地对着宫花出神,寂寞幽怨;意思四:到了白头,已心如死水,无怨无恨;意思五:行

    4、宫的寥落,又寄托了诗人深沉的盛衰之感。 11陇西行(其二) 1七绝闺怨诗2对比:出征前的慷慨誓师场面与战死疆场的壮烈场面对比,河边“骨”与梦里“人”的对比。借代:貂锦,代指精锐部队;春闺,代指春闺中人。 3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4第三句实写战场的惨烈场面,第四句虚写亲人的思念。一边是无定河边骨,一边是春闺梦里人,这一虚一实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12寄扬州韩绰判官 1赠友诗(或寄赠诗、怀人诗)2用一对叠字化出远景:青山逶迤,隐于天际,绿水如带,迢递不断,这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且隐含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

    5、长的空间距离,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3展现了二十四桥拱月,玉人浴辉吹箫的明丽画面,是诗人臆想中秋后月夜的扬州,也是诗人早年生活在扬州时景象的又一次再现,同时又寄托着对别后的扬州和友人的殷切思念。 4(1)客观上先造成令人读之如见吹箫的玉人披着银辉,是如何的洁白光润,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令人心荡神移;(2)营造了友人和女子倚箫歌舞的意境,令人猜想友人的才貌是如何的风流倜傥;(3)它唤起的联想是读者对扬州胜景的无限向往。答出两点即可 13登崖州城作 1流露出对社稷安危的牵挂,也流露出对国家的依恋。 2这里距京城遥远,连鸟都要飞半年,人要走多久?更何况我既

    6、无翅膀,更无自由啊1 3用的是拟人、象征手法。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好像山有情,要挽留我;但是“百匝千遭”却表明作者正处于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情况,抒发的是归而不得的忧伤。 14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1含义是船只不能自由行驶,两岸人民不能自由往来。 2用鸥鹭的“无拘管”和上句的“亦难为”作对比,寄托着国土沦丧的痛惜之情。 3前两句淮河两岸舟船背驰是实写,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和无奈是虚写。后两句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是实写,作者对国家统一,人们自由来往的愿望是虚写。 15江阴浮远堂 1中原沦陷区(金兵占领区)2大江流 以水寄托悲愁(或答:运用曲笔,借水寄愁)3该句一反常人登

    7、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作者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极度悲愤之情。 16白 梅 1七绝咏物诗2耐寒、坚强;自甘寂寞,高洁脱俗;报春(或奉献精神)3主要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用混芳尘的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借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17江城子 1词调名(或词牌名) 2南京苏州 3“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

    8、意。 18南 乡 子 1离愁别恨(或思乡之愁)2借景抒情,用烟、雨、落花以及鹧鸪的叫声来渲染出思乡之情。 3潮退了,天晚了,思乡而不得归乡,景色描写为思乡之情涂抹了凄迷的色彩。 19虞美人 1A 2人生最美好的时刻(答“美好事物”不确切)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或答:因为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时刻不如结束才好。3示例1:运用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显示出愁思就像那春水一样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示例2:这是

    9、以水喻愁的名句,这一比喻赋予无形的愁以质感和具象,显示出愁思如大江春水一样,无穷无尽,无时能已。 20望江南 1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上是表达梦醒后其处境无限凄凉。 2作者通篇不对当前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通过这场繁华生活的梦境进行有力的反衬。梦境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今日处境越凄凉。 3词的前两句是实写,表现自己的遗恨;后三句是虚写,表现自己梦中回到江南、依旧过着繁华似锦的生活的情景,虚实对比,更突出亡国之痛。 21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1词牌名 标题2两个“愁”的含义不同。“强说”的是春花秋月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说的

    10、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 3下片“欲说还休”用了反复,渲染了“有苦无处诉”的气氛,使读者深刻体会到,作者为国事忧愁,极端痛苦,悲愤愁苦溢于言表。 22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词牌名标题(或题目)2“一般”指梅花与雪花“出身”一样,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还指形色一样,雪花的形状和颜色非常像梅花的花瓣;又指香味一样,雪花不是没有香味,只不过被天风吹散了而已。“惟高一着”是指梅花的内在品质梅花不似雪花那样情厚,它是那样的薄情,宁可向着空山散发自己的光彩,也不愿做个阿谀逢迎之徒。 3A词的前二句是在说雪花与梅花形色“一般”,未涉及内在的气质4无论持抑雪扬梅说,还是持抑梅扬雪说,言之成理即可赞同抑雪扬梅说:

    11、理由(1)上片雪与梅各具“风流”,打个平手,“雪无香”,梅也“香零落”。理由(2)下片“惟高一着”,指的是梅花,“薄”应作褒义解,是轻盈,是曼妙,作者是赞美梅花在天地间放射着异彩,雪花在天地间只是随意飘洒。在天空大地之问,梅花确比雪花略高一筹。赞同扬雪抑梅说: 理由(1)题作雪中看梅花,梅花惟一的优势一一香,在雪中零落殆尽;理由(2)“薄”字一语双关,梅花不只形比雪薄,情也比雪薄,这是雪的“惟高一着”,雪比梅花情厚,既随意飞舞天地之间,还飞入寻常百姓家。虽有两种观点,都能言之成理,但作者的情感态度应为抑雪扬梅。 23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1小令2表达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亲人之情。“又”暗示

    12、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无奈。 3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24仙吕后庭花 L宫调名 曲牌(或词调名)2前四句描绘了景色宜人的荷塘,写采菱女一边采莲,一边高兴地唱歌,水鸟被惊飞;后三句描写了乱云漫天,急雨如注,荷叶翻滚,采菱女发愁而归去的情景。 3这种自然与人短暂的不和谐,才使表现的生活变得有色彩,有滋味。由静态到动态地表现生活,捕捉到“鸟惊”“人惶”的细节并形诸文字,使这幅深秋采菱图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25双调折桂令中秋 1曲牌(或词调名)题目2拟人化,与嫦娥问答,更为生动、形象。 3运用了比喻修辞,以一轮飞镜指当空明月,形象鲜明逼真;运用侧面烘托手法,以

    13、银河无波、桂影婆娑清晰之景侧写月光清朗之态,效果鲜明。 26双调沉醉东风秋景 1示例一:首句从李白蜀道难中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化用而来,写出了秋天洞庭湖边山景的雄奇壮美。示例二:第二句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化用而来,展示了在渺茫无际的江面上,孤鹜在明丽的晚霞的映照下振翅高飞的动态画面,有一种明朗辽阔之美。 2山,连绵不绝;水,无穷无尽;山、水、天相接,意境苍茫悠远。“西风”无形,“秋意”无迹,然而却四处弥散,于无尽秋意之中,有一种宁静而又略带萧瑟的意境美。 3“落残霞孤鹜齐飞“,言黄昏景观;“夜静云帆月影低”,言静夜景观。“月影低”说明月亮已挂在天上,说明时间已

    14、由黄昏驶向夜深,所以说这首小令的时间是动态的。 27双调蟾宫曲I际古 1诸葛亮姜太公2千古功勋无非过眼云烟消极无为3(1)同意。本曲通过对古代英雄的追怀,流露出千古功勋无非过眼烟云的处世态度。(2)不同意。本曲由追寻历史的足迹转入对历史的凭吊,流露出对龙虾不辨、明主难遇的世事的概叹,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具有积极意义。(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第二部分题材内容篇 28台 城 1昔盛今衰,物是人非2因为六朝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不管人世沧桑、人问兴亡,却依旧逢春枝叶繁茂,欣欣向荣,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3诗人以江南草长、碧绿如茵显示出的繁荣兴茂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作鲜明对比,以

    15、春色常在的长堤烟柳和如梦般转瞬即逝的六代繁华作鲜明对比,于对比中抒发了诗人今昔盛衰之感。 4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29赤 壁 1一只折断的铁戟前朝人物和事迹2若改为“国破人亡在此朝”意思自然没错,但一点诗味也没有了。用形象表达思想是诗的生命。杜牧运用“铜雀春深锁二乔”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既以小见大,有耐人寻味。言之有理即可3可从诗的后二句推出。(1)诗人认为周瑜的胜利带有运气,历史给了他英雄成名的机遇

    16、;(2)曹操才是真正值得歌颂的对象,诗人对一代英雄的失败深表惋惜;(3)悲人之时亦自悲,诗人本意是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才能而不得一展的忧愤。 30与诸子登岘山 1吊古伤今若答“至今求仕不遇,空有抱负”或“无所作为,死后湮没无闻”也可 2人事代谢往来古今3D相照应的应是首联 31西塞山怀古 1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都灭亡的往事。 2C应为:对历史更迭、朝代兴替的感伤之情3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这句好在这一“寒”字。“寒”,一是客观的实感,即秋寒,水寒,二为诗人心境的反映政治上失意后的心寒,三是这个“寒”字还兼有历史和现实的鞭策警醒作用:凭险割据者若不引以为鉴,必有孙皓“一片降

    17、幡”的覆辙之寒。4此联从形象上看,一横一竖,一下沉一高扬;从色彩上看,一边是晋军烧毁铁锁的冲天火光,一边是东吴兵败投降的白旗。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所向无敌j而失败者黯然失色,投降猥琐的神态。 32咏怀古迹(其三) 1这里用一个拟人化的“赴”字,就把群山奔赴的雄伟气象表达出来了,也把山峡变幻无穷的姿态和磅礴壮丽的气势写活了。或: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把迤逦不绝的千山万壑陡然间写活了,既有飞动之势,又有变幻之姿。2A杜甫借高山大川的雄伟气象是为了把昭君写得“惊天动地”,以此烘托昭君这位“窈窕红颜”;正是因为有了如此雄奇的山水,钟灵毓秀,才孕育出。

    18、昭君这样美貌的、不平凡的女子。3“空”写出昭君生不能归汉,骨留青冢,只有魂灵徒然地归来,可见其怀念故土之心是多么强烈啊!一个“空”字,传达出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 4(1)“一去”对“独留”,将昭君生前的寥落、死后的孤寂,写得入骨三分。(2)“紫台” 对“青冢”,一个富丽繁华,一个荒凉冷落,对比多么悬殊!(3)“连”对“向”,“连”字写出塞之景,“向”字写思汉之心,笔下有神。(4)“朔漠”对“黄昏”,即把昭君命运和无边的大漠、笼罩四 野的黄昏天幕连在一起,是何等的空旷凄清!青冢有恨啊!分析出两点即可就这么两句工 整的对偶,内涵却相当丰富:上句写她生前的不幸与孤苦,下旬写她死后的孤寂与冷落,

    19、一联 对仗写尽了昭君一生的悲剧,向人们展示着千古的悲哀!这几句可不答5杜甫的诗题叫 咏怀古迹,显然他在写昭君的怨恨之情时,是寄托了自己的身世家国之情的。昭君是绝代佳 人,远离汉宫,身死异国;诗人是才华横溢,漂泊西南,有家难归。所以诗人在表达昭君千载之 怨的同时也在暗中表达自己的深沉怨恨。 33桂枝香金陵怀古 1金陵悲恨相续2杜牧歌女不知亡国之恨,仍唱亡国之音后庭花那些沉醉 于歌舞,过着豪华生活的达官贵人3C词人矛头指向的是统治者,并非商女4词中用 “繁华竞逐”四字揭示了六朝统治者因穷奢极欲而亡国的根本原因。没有。“漫嗟”句就是批判 千古以来文人骚客面对金陵山川只知慨叹朝代的兴亡,未能跳出荣辱的

    20、小圈子,站不到应有 的高度,也就很难从六朝的相继覆灭中吸取历史的教训。 34念奴娇赤壁怀古 1DA“樯橹”是借代,B形容的是周瑜形象,C应是作者神游故国2这些词是:乱、 穿、惊、拍、卷等。作用是: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片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 3年轻有为(或少年得志), 气宇不凡(或英气不凡、从容潇洒、风度儒雅、风流俊雅等,必须是形貌气质),指挥若定(或大智 大勇,胆略超人等,必须是指挥才略方面),意在怀古伤今,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 慨(或失意感伤之情)。 4苏轼倾慕周瑜三十四岁就破曹操建立伟业,而自己年已四十有 七,

    21、却事业无成,所以自讥“多情”一一倾慕周瑜,渴望建功。这自我讥笑当中,包含着浓重的岁 月蹉跎、壮志难酬的苦涩心情。 5这首词上阕寓情于景,通过对赤壁四周景色的描写和赞 美,为英雄人物的出场渲染气氛,引出下阕主要对人物事迹的描写和赞美。在对周瑜形象刻画 中作者倾注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抒发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可得的感慨。写景、咏史、议 论、抒情就是这样融为一体的。 35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1(1)用孙仲谋的典故是要表达对前人事业后继无人的惋惜,也暗指南宋统治者昏庸无 能。(2)用宋文帝北伐惨败的典故,其用意是借鉴历史,伐金必须做好准备,不能草率从事。 2佛狸祠是象征南侵者所留下的痕迹,而今佛狸祠

    22、下却是神鸦社鼓,一片和平景象,民俗就安 于异族统治,忘记了自己是宋国臣民。词人以此来表达自己对人们忘记历史的隐忧和对南宋 政府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 3C正确的理解是:有廉颇那样的愿为国效力的人才却不被 重用4孙权以区区江东之地,拓宇开疆,造成了三国鼎峙的局面;刘裕以京口为基地,削平 了内乱,取代了东晋政权并两度挥戈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故土。二人都是从百战中开 创基业。这和南宋统治者偷安江左、忍耻忘仇的怯懦的表现,是非常鲜明的对照。 36双调蟾宫曲咏史 1前赤壁赋2功盖三分国3C“描绘”表述不当;也非比较,应改为“歌颂”。37北陂杏花 1“绕”既写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写水花之相依相亲。

    23、2花影3cA出自叶绍翁游园不值;B出自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二首,虽有对比,但表现的是海棠矜持、自重和谦让的品格;C出自郑思肖寒菊:D出自司马光客中初夏,虽有对比,但“向日葵”比喻新主。4(1)“北陂”僻静,“南陌”繁华;“北陂”空寂,“南陌”热闹。(2)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洁,而南陌的杏花要么历尽亵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碾成尘土。(3)若说这南陌杏花是邀功请赏、党同伐异的得势权臣的影射,则北陂杏花是诗人刚强耿介、孤芳自赏的自我人格的象征。 38孤 雁 1孤飞鸣声念群2这首诗描写的孤雁是一只不饮、不啄,悲伤而执着地叫唤、追赶雁群的形象。诗中杜甫以雁自况,托物抒怀,表

    24、达了离乱漂泊中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3尾联意思是野鸦们毫无愁绪,杂乱的吵嚷个不停。这里用野鸦的无忧无虑、热闹非常来反衬孤雁的寂寞、愁苦,从而进一步表现了孤雁渴望团聚的哀愁与奋力寻找的执着。 4(1)颔联用“一片”和“万重”对比,构成极大的反差,极言其“孤”;“谁怜”二字直抒胸臆,凝聚了诗人对孤雁的怜悯之情。颔联两句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雁孤、同伴难寻的凄苦之情。(2)颈联用“似”、“如”二字表现了未见而似见,未闻而犹闻的幻觉。颈联通过对孤雁飞着叫着寻找同伴的描写,将孤雁的渴望、煎熬表现得淋漓尽致。 39画 鹰 1思、似、可、堪2A应为先刻画出鹰的肃杀之气,点明“画鹰” 3作者借鹰言志,通过描绘画鹰飞动

    25、的神态,搏击的激情,表现了自己青年时代昂扬奋发的心志和鄙视平庸的性情。 40孤 桐 1表现了桐树挺拔、正直、茂盛、虚心、愈磨愈坚的品格特征。 2B本诗结构简单,只有描写和抒情两部分,没有遵循一般的“起、承、转、合”结构3作者托孤桐表达了他的人生追求:正直向上,虚心扎实,坚强不屈,甘愿为解救百姓疾苦而献身,这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41红 1尚余孤瘦雪霜姿2C联系上联可知,“尚余”是“仍然保留”的意思,不是无奈而是赞赏3A表达的是不愿与桃杏一起装点春天4苏轼批评老诗人品评梅花不重品格(或神韵),只从外表有无绿叶与青枝评判红梅。苏轼认为红梅不只有内在的孤傲高洁,还有外在的自然随和、不故作不凡。红梅虽神

    26、韵上不同流俗,但外在的形态并不咄咄逼人。正是苏轼的性格:清高而不孤介、傲岸而不怪异 42醉落魄咏鹰 1意思是人虽然年华老去,但意气仍然昂扬,因为人间还有奸佞小人、恶人(闲狐兔)。2主要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旷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场景,衬托(或烘托)了鹰的形象。 3“男儿身手和谁赌?老来猛气还轩举”,表达了猛气犹存、老当益壮的情怀。“人间多少闲狐兔。月黑沙黄,此际偏思汝”,表达了期待施展抱负、建功立业的志向。 43春行即兴 1对偶。“芳草”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描写的都是宜人之景:绿草、芳树、山泉、鸟语,且静中有动,透着荒寞之感。 3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44雨过山村 1细雨蒙蒙,几家鸡鸣,小路曲折,溪水潺潺,板桥简朴,这些都写出了山村景物的幽静与和谐优美的特点。 2诗人一方面从正面以“妇姑相唤浴蚕”来反映山村的繁忙;另一方面又从侧面落笔,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中古诗词阅读鉴赏步步高全答案解析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