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

    • 资源ID:4744054       资源大小:19.4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

    1、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如果没有好的教案,课堂教学就会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同时如果预设不圆满,就会影响生成效果,教学质量也会大打折扣。为此,下面 整理了北京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以供大家阅读。北京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7个生字,理解它们在诗句中的意思。2.理解每首诗的意思。诵读时能比较准确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3.背诵并默写这四首古诗。4.体会诗中表达的朋友之间的惜别之情、对戍边战士的关怀之情与思乡之情。教学重点:朗读、背诵、默写四首古诗。教学难点:体会每一首诗,特别是凉州词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五年的学习,已具备

    2、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因此学习古诗,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安排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借助工具书,看注释,初步感知诗歌的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要允许学生之间互相帮助,问难解疑。教学方法:自学、讨论、讲授。教学理念:语文教学要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古诗教学亦是如此。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方法很多,“咬文嚼字”就是其中很有成效的一种。如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对“孤帆”的理解;泊船瓜洲中抓住“还”字披文入情;运用比较法品味欣赏“绿”在诗中的作用……在这些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学习诗人苦心推敲字词的写作态度。既强化古诗的语言教学,又强化古诗的人文教育。教学准备:

    3、音乐春江花月夜 投影第一课时教学要求:学习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芙蓉楼送辛渐两首古诗。教学过程:一、导入:古诗,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绚丽的鲜花,它以和谐的韵律,奇妙的联想,精巧的构思,精练的语言,含蓄的表达,博得人们的喜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送别诗,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二、新授:送孟浩然之广陵(一)结合注释,了解诗题1.结合注释看看诗题什么意思?之:往,去。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二)自学古诗.自主探究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2.借助课

    4、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故人西辞黄鹤楼“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师: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之情。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在碧

    5、波荡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渐向前移动,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见了,老朋友不见了,只有江水层层涌向天边,李白仍呆立江边。(三)深入探究,体会诗境1.自己读古诗,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春吗?为什么?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师:一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一个“孤”字充分表达了李白对孟浩然的无限敬仰之情,一个“孤”字也完全可以看出大诗人李白推敲词语的非凡功力。真是“过尽千帆皆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啊!”4.把这依依惜别之情读出来。(四)借助

    6、诗境,训练表达1.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师、兄长、朋友,往日他们生活上相互照顾,学业上相互帮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别,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黄鹤楼前两人分别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学们想象一下,他们的分别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会是什么样的表情。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芙蓉楼送辛渐按照上一首诗的学习方法“知诗人解题意;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自学古诗。(一)知诗人,解诗题1.谁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你对李白有哪些了解?2.这首诗写的是谁送谁?在哪送? (王昌龄送辛渐于芙蓉楼)(二)抓字眼,明诗意1.根据书的注释自学古诗,把不明白的字词

    7、画下来。师生共同解释。“连”“入”:两字写出了雨的悄然而来、平稳连绵。冰心:像冰一样晶莹、洁净的心。2.自己试着把句子的意思说一说。一、二句句意:友人登舟北归,不久便将隐没在江北的群山之外,回洛阳与亲友团聚,只剩下诗人伫立江畔,孤寂之感油然而生。三、四句句意:洛阳的亲友如果向你问起我的情况,请你告诉他们,我的心就像玉壶中的冰一样纯净无瑕。(三)展开想象,悟诗情1.自由读古诗,体会诗的意境。2.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四)教师小结这首诗一开始就描绘了一幅水天相连的壮阔高远的境界,接着用屹立在江天之中的孤山与冰心置于玉壶作比,使人自然联想到诗人孤傲、冰清

    8、玉洁的形象,精巧的构思和深刻的用意融合在一起,浑然天成,余韵无穷。三、总结:这两首古诗都是送别诗,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一样吗?第二课时教学要求:学习凉州词和泊船瓜洲两首古诗。教学过程:凉州词一、根据已有的学习方法自学这首古诗。二、检查自学情况。三、质疑问难。诗中哪个词的意思你不太懂?点拨:万仞、杨柳、玉门关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四、启发朗读。简介:王之涣,盛唐边塞诗人。这首凉州词描写了边塞怎样的环境?你能想象当时戍边战士的生活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感受到的?把你感受到读出来。泊船瓜洲一、 导入新课,整体把握1.下面我们将要学习另外一首新诗泊船瓜洲,这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在旅途

    9、写下的一首思念家乡的诗。2.学生简介诗人王安石。(王安石是宋代的一个大政治家,知识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3.这首诗,是他坐着船沿着长江行驶旅途中写的。那么,是在旅途的哪儿写的呢?瓜洲在长江的边上,如果这是长江(画长江),瓜洲呢?就在长江的北岸(标出瓜洲的位置),那“泊船瓜洲”是什么意思?4.学生自由读,找出哪一个字集中表达了诗人想回家的念头?(“还”字)二、扣住“还”字,披文入情(一)学习第一、二句。1.请找出第一、二两句中的地名,搞清三者位置,板画显示。2.学生尝试对照注释,小组合作解诗意。重点理解“间”和“数重山”。3.提示:从“一水间”“只”“数重山”等词语,你体会出什么?(

    10、说明作者这时已经靠家很近了,靠家近自然产生了想回家看看的念头。)板书:靠家近;应该还4.指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二)学习第三、四句1.学生尝试解释第三句,提示“绿”字该如何理解。2.从“又”字你体会出诗人什么感情?(离家的时间很久了,特别想回家去看看。)引导学生板书:离家久;更该还3.让学生对第四句质疑,尝试加上语气把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表达出来。(明月呀,什么时候我才能在你的陪伴下回到钟山老家呢?)引导学生独立板书:思乡切;不能还4.讨论:既然诗人已经靠家很近了,他又这么渴望回到家乡去,那他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因为诗人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他当时肩负宰相重任,正在全国上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

    11、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他是虽到家门,却不能入门,因此从内心发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感慨,表达了他强烈的思乡之情。)5.指导朗读,总结全诗(1)在这明月之夜,诗人站在船头,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花月夜)(2)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生说)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

    12、了什么呢?(音乐停)诗人看到想到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先在下面说说看,一人说,其他人补充。(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 。三、品味“绿”字,咬文嚼字1.刚才,我们扮演诗人想到了诗人脑海中浮现的许许多多的美景。这么多的美景,诗人是用哪句话来概括的?2.“春风又绿江南岸”七个字就概括了这春天的美景,那么,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1)据说王安石在选用这个“绿”字之前,曾经换了十多个字。有“到”、“过”、“入”、“满”等等,最后选定了这个“绿”字。这个“绿”字好在哪里呢?我想诗人在吟这个“绿”字的时候,一定翻来覆去吟诵,比较。让我们也来用“到”呀,“过”呀……吟诵吟诵,比较比较,好不好?(2)那“绿”字好在哪里呢?(春风给江南带来绿色;“绿”字给读者以鲜明的色彩感和生机感;“绿”字和“还”字有内在的联系,明媚的春色更引发诗人想回家看看的念头。)3.反复吟诵,教师总结一个“绿”字,表达了眼前一片景,胸中无限情;一个“绿”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绝句;一个“绿”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话。四、选字练习1.旺 浓 闹红杏枝头春意( )2.动 拂 翻 皱 起风乍起,吹( )一池春水。


    注意事项

    本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四首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