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度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

    • 资源ID:4740722       资源大小:19.51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度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

    1、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度项目申报指南模板国科发资2017298号附件8“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我国化学肥料和农药过量施用严重,由此引起环境污染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重大问题。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的主要原因:一是对不同区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农药损失规律和高效利用机理缺乏深入的认识,制约了肥料农药限量标准的制订;二是化肥和农药的替代产品落后,施肥施药装备差,肥料损失大,农药跑冒滴漏严重;三是针对不同种植体系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的技术研发滞后,亟需加强技术集成,创新应用模式。因此,制定化肥农药施用限量标准、发展肥料有机替代和绿色防控技术、创制新

    2、型肥料和农药、研发大型智能精准机具,以及加强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是我国实现化肥和农药减施增效的关键。按照201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发201464号)精神,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旨在立足我国当前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战略需求,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聚焦主要粮食作物、大田经济作物、蔬菜、果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任务,按照“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研究、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全链条一体化设计,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3、,解决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重大关键科技问题,为保障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推动农业发展转方式、调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专项主要通过化学肥料和农药高效利用机理与限量标准、肥料农药技术创新与装备研发、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研究,构建化肥农药减施增效与高效利用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到2020年,项目区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减施20%;化学农药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化学农药减施30%;农作物平均增产3%,实现作物生产提质、节本、增效。专项围绕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理论基础、产品装备、技术研发、技术集成、示

    4、范应用等环节对专项一体化设计。在2016年、2017年启动实施34个项目的基础上,2018年拟发布15个任务方向,其中任务1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任务2-15为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类,拟安排国拨经费6.88亿元。一、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类1. 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和制剂研发与示范研究内容:围绕解决我国主要作物病虫草害防治药剂品种与剂型老化、抗药性加剧以及替代传统农药的小分子农药、新剂型短缺等实际问题,以我国重要的蔬菜病毒病害、看麦娘抗性杂草、水稻飞虱等有害生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小分子农药、新剂型研究与应用技术集成研究,以天然源仿生技术、药剂管道输液滴干技术、不对称合成技术和绿色清

    5、洁制造技术等为关键技术,发展更高效、更环保、更安全的小分子绿色化学农药新品种,开发小分子农药的环保新剂型,研发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展小分子农药在农产品中的残留、环境行为及非靶标生物风险评估,建立小分子农药田间配套综合应用技术,进行小分子农药和新剂型的试验示范和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申请发明专利30件;研发高效低风险小分子农药3-5个,新制剂3-5个,获得农药登记证2-3个;建立绿色制造工艺和生产装置,实现生产过程废渣和废水循环利用,安全无害;研制环境友好新剂型和配套应用技术,形成田间防控技术规程2-3个,绿色小分子农药产品推广示范400万亩,实现较常规化学农药减量施用15%以上

    6、,农药利用率提高6%以上,农作物平均增产3%。【预期性指标】发表高水平论文20篇。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二、技术集成创新研究与示范类2. 北方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北方稻区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河北、河南、山东等为研究区域,基于水稻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耦合、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农药纳米化节量减施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

    7、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北方稻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北方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北方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7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7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7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6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水稻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5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4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

    8、支持项目数:1-2项3. 华南及西南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稻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水稻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水稻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耦合、精准施药、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农药纳米化节量减施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华南及西南稻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

    9、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华南及西南水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华南及西南水稻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8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8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水稻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9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6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5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4. 北方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北方小麦分布区陕

    10、西、山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新疆等为研究区域,基于小麦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小麦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北方小麦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北方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北方

    11、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8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8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小麦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9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6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5. 长江流域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长江流域冬小麦分布区的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等为研究区域,基于冬小麦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

    12、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冬小麦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长江流域冬小麦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南方冬小麦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南方冬小麦化肥农药减施技术7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7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7个

    13、;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7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小麦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7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5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6. 黄淮海夏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黄淮海夏玉米分布区山东、河北、河南、北京、天津等为研究区域,基于玉米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夏玉米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

    14、、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黄淮海夏玉米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黄淮海夏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9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9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9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9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

    15、%,玉米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1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6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7. 南方山地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南方山地玉米分布区四川、云南、贵州、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北等为研究区域,基于玉米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玉米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

    16、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南方玉米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南方玉米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南方山地玉米化肥农药减施技术9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技术模式9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9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6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玉米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2

    17、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5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8. 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北方马铃薯产区内蒙古、黑龙江、甘肃、青海、陕西、山西、山东、河北和南方马铃薯产区广东、福建、江西、湖南、湖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为研究区域,基于马铃薯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马铃薯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

    18、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我国马铃薯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马铃薯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8个、制定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5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8%、化肥减量17%,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1%、减量30%,马铃薯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4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

    19、15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9. 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我国北方春油菜产区青海、内蒙古、宁夏、甘肃、陕西、河北和南方冬油菜产区湖北、江西、安徽、浙江、湖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为研究区域,基于油菜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油菜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

    20、技术,形成我国油菜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油菜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油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10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600万亩,示范区实现肥料利用率提高12%、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减量25%,油菜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2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5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

    21、1-2项10. 大豆及花生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东北、华北、长江流域大豆产区,以及北方、长江流域花生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大豆和花生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针对大豆、花生种植不同耕作制度,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养分高效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形成大豆、花生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

    22、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大豆、花生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大豆、花生化肥农药减施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10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大豆1000万亩,花生3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2%、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减量25%,大豆、花生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7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1. 特色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

    23、:以我国甘蔗、烟草、麻类、中药材以及热带经济作物咖啡、橡胶和木薯等优势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不同经济作物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航空植保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形成特色经济作物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甘蔗、烟草、麻类、中药材、咖啡、橡胶和木薯等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

    24、约束性指标】提出特色经济作物化肥农药减施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10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5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2%、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8%、减量25%,农作物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15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2. 露地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叶菜类、果菜类、根茎类、葱蒜类露地蔬菜为研究对象,依据蔬菜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减氮、控磷、稳钾

    25、;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蔬菜的化学肥料减施与替代技术、专用新型化肥、新型高效精准施肥装备;发展有机肥料施用技术和水肥一体化技术;依据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蔬菜的土壤消毒与种苗处理技术、农药减施与替代技术、新型农药、新型高效精准施药装备;熟化蔬菜水肥药协同共效技术、化肥农药的叶面高效精准施用技术以及物理、生物、栽培、非接触性化学防治等与化学防治协调控害技术;发展物理诱杀和引诱剂诱杀害虫方法,优先选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露地蔬菜优势产区单作及周年连作下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

    26、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露地蔬菜优势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露地蔬菜化肥农药减施技术10项;集成区域性蔬菜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10项,形成配套技术规程10个;综合技术模式示范推广叶菜类400万亩、果菜类400万亩、根茎类300万亩、葱蒜类2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5%、化肥减量30%,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蔬菜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2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7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30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3. 葡萄及瓜类化肥农药

    27、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我国北方和南方葡萄、西甜瓜类优势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葡萄及西甜瓜类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葡萄和西甜瓜类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葡萄和西甜瓜类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葡萄及西甜瓜类化肥

    28、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8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示范推广葡萄350万亩、西甜瓜类2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13%、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葡萄及西甜瓜类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5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5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4. 梨树和桃树化肥农药减施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我国华北、西北梨产区,以及华北、华中桃产区为研究区域,基于梨树和桃树养分需求特性与限量标准、有害生物

    29、防治指标与化学农药限量标准,集成配套与区域生产相适应的高效新型肥料、高效安全农药新产品、智能化化肥机械深施、水肥一体化、地面高杆喷雾等先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优化与融合绿肥、畜禽粪肥利用、秸秆还田等化肥替代技术,及物理防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结合高产栽培技术,形成梨、桃优势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模式,并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梨、桃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我国梨、桃产区化肥农药减施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化肥农药减施综合技术模式8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8个;综合技术模式推广示范梨350万亩、桃100万亩,示范区肥料利用率提高

    30、13%、化肥减量25%,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梨、桃平均增产3%,其中化学肥料减施增产1%,化学农药减施增产2%。【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8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30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20万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15. 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研究内容:以浙-闽-粤、赣南-湘南-桂北、长江上中游、湘西-鄂西等优势柑橘带为研究区域,研究柑橘木虱种群数量及其带菌率与黄龙病发生的关系,建立高效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研究黄龙病田间速测试纸条、实验室超灵敏诊断及病原培养与治理新技术;研发木虱高效安全农药及精准施药技术培育抗与装备、天敌

    31、繁育与释放技术;优化物理防治、配套栽培、航空植保等技术,研发扩大非疫区综合治理方案;创新技术应用推广机制,针对不同柑橘优势带黄龙病和木虱发生与流行状况,因地制宜地构建非疫区、阻截带、低度流行区与重病区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模式,建立相应技术规程。通过基地示范、新型经营主体和现代职业农民培训,在我国柑橘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考核指标:【约束性指标】提出柑橘黄龙病防控技术8项,集成区域性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综合技术模式4套,形成配套技术规程4个;综合防控技术模式推广示范100万亩,示范区柑橘黄龙病发病率控制在2%以内,非疫区继续保持无疫状态,阻截带遏制黄龙病和木虱扩散,示范区化学农药利用率提高12%、减量35%。【预期性指标】综合技术模式辐射1000万亩,培训农技人员4000人次。执行期限:2018-2020年拟支持项目数:1-2项申报要求1. 本专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相应指南方向的全部考核指标。2. 每个项目下设课题不超过10个,每个课题参与单位不超过6家(含承担单位)。3. 本专项在国家农业高新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等开展成果转化与示范推广工作。4. 企业牵头的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自筹经费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参与申报的企业自筹经费与企业申报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须出具有效的经费来源证明。


    注意事项

    本文(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度项目申报指南模板.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