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高一历史学案 6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人教版必修2.docx

    • 资源ID:4740446       资源大小:31.50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历史学案 6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人教版必修2.docx

    1、高一历史学案 6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人教版必修2第1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标要求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二、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大萧条”的来临经济危机的表现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什么叫经济危机?阅读插图探究原因经济的虚假繁荣会导致经济的崩溃危机席卷全世界经济危机的时间、特点经济危机为什么会引起政治危机?翻译第122页的说明和广告,谈自己的感想网络查询了解过程经济危机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胡佛的反危机措施胡佛经济政策的特点胡佛的反危机措施阅读第123页的

    2、历史纵横,进一步认识胡佛的反危机措施分析措施理解本质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造成的,胡佛的自由放任政策只会进一步激化矛盾三、知识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四、教学方法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五、教学准备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六、教材教法分析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

    3、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七、本课教学过程设计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二战前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特点。在单元引言中涉及到几个概念: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在引言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并且三个内容是围绕“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展开的:“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在讲述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政策的一次调整

    4、从自由放任政策到政府干预政策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是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上世纪末,日本、韩国等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亚洲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迄今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最为严重和最为深刻的危机是?1929-1933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它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学习有关这场危机的内容。一、危机的爆发及其特点:1危机的爆发:播放有关经济危机的影像片断师:请大家概述经济危机爆发标志。生: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师:经济危机有那些具体表现呢?生:大

    5、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读图卖车、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师:你如何认识这两幅图反映的现象?生:这是号称世界首富的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降临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股市繁荣带来的人们生活上的富足,胡佛政府当时信誓旦旦的承诺都在瞬间化为乌有。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2大萧条:师:这场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本课所讲的“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

    6、特定的称呼。3经济危机:师:我们了解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情况,那什么是经济危机呢?学生思考、概括。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增多,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物价下降,现金奇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痪之中。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经济危机。4危机的特点:师:我们还看到,这场危机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还波及

    7、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极大影响,请大家讨论这场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有那些主要表现,或者说它的特点有哪些。学生分析、讨论、回答。教师小结:这场危机有三个特点:一、它范围特别广: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二,它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三,它破坏性特别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伴生现象,但是具有这样特点的危机在资本主义

    8、发展史上也并不多见。下面,我们来试着探索这场危机的根源。二、危机的根源:1危机前的美国师: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师: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师: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繁荣的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结合教材分析以下材料:到1929年

    9、,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 师:材料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1)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

    10、。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2)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请大家阅读分析121页学思之窗。生

    11、:在经济虚假繁荣的环境下,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师: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尖锐。信贷消费过度:过度膨胀的信贷消费,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各部门、各环节之间失衡。这是第三方面的原因。师:以上我们分析了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那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我们再来看两段材料:1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大

    12、约在2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美元。2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师:这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什么问题?生:贫富分化严重和购买力低下,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师: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起那么多的产品,为什么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生: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教师小结: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一方面盲目扩大生

    13、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购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同劳动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资本家叫喊生产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把棉花、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2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师:美国引发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14、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三、危机的影响:师:那么这场持续多年的危机给各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阅读122页课文分析。生: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教师小结:从各国国内看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激化,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整个西方世界出现了社会大动荡。从世界范围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

    15、,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世界局势危机四伏。师:在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各国都采取各种经济、政治措施,以求摆脱危机带来的种种困境。由于各国经济条件和政治传统不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也不尽相同。四、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的措施:1政策师: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复兴经济呢?学生讨论、回答师:面对危机,当时的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取了何种对策?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师: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

    16、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胡佛政府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如提出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面大

    17、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2结果师:胡佛政府的这种措施效果怎样?读123页图胡佛村生: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师:那么美国政府最终是如何解决这场危机的呢?生:罗斯福新政。课堂小结从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失败的反危机措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罗斯福上任后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适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促进

    18、生产力的恢复,摆脱危机,并最终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变革,下节课我们将就此展开讨论学习。八、知识链接1.美国19211929年货币供给的膨胀从下面的表格中可看出,美国“大萧条”之前的繁荣时期,美国的货币供给总量增加了280亿美元,这8年的增幅为61.8%,平均每年增长7.7%,这样的增幅是非常大的。其间,银行总储蓄上升51.1%,储蓄和借贷股份上升224.3%,人寿保险保单准备金净增长113.8%。主要的增长发生在19221923年、1924年后期、1925年后期以及1927年后期。到1929年前半年,增长达到稳定,此时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给总量则几乎保持不变。而这一时期在流通领域的货

    19、币,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在上表的第一栏,是流通货币的情况,即从1921年到1929年,这一部分货币的总量是从36.836.4亿美元之间浮动。货币扩张发生在货币的代替物上,因此,它是信贷扩张的结果。图表:美国19211929年货币供给的膨胀*(单位:10亿美元)日期银行外通货调整后的活期贷款定期存款调整后的存款总额储蓄和贷款资本人寿保险保单净资本货币供给总量每年较前一年的变动幅度(%)(1)(2)(3)(4)(5)(6)(7)(8)1921年6月30日3.6817.1116.5837.791.855.6645.301922年6月30日3.3518.0417.4439.002.086.0847.16

    20、4.11923年6月30日3.7418.9619.7242.752.426.6251.799.81923年12月31日3.7319.1420.3843.502.636.9353.064.91924年6月30日3.6519.4121.2644.512.897.2754.676.11924年12月31日3.7020.9022.2347.083.157.6257.8511.61925年6月30日3.5721.3823.1948.323.488.0659.867.11925年12月31日3.7722.2923.9250.303.818.4862.599.21926年6月30日3.6022.0024.7

    21、450.574.098.9663.623.31926年12月31日3.8321.7225.3351.124.389.4664.964.21927年6月30日3.5621.9826.4652.234.709.966.916.01927年12月31日3.7022.7327.3754.085.0310.5069.618.11928年6月30日3.6222.2628.5354.685.3911.0571.124.41928年12月31日3.5923.0828.6855.645.7611.6073.005.21921年6月30日3.6422.5428.6155.176.0012.0973.260.7*

    22、列1中,银行通货包括金币、国库通货、联邦储备券和各种低级通货;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通货照样被排除在外,因为它要被用做准备金以随时支付未偿还的货币供给部分。列3定期存款包括邮政储金制度中商业和储蓄银行的账户。列4包括以上三项之和加上可以忽略的美国政府存款数额,这样,得到了存款总额和外在通货。列5是储蓄和贷款协会的股份资本。列6是人寿保险公司准备金的少量保单贷款。列7是货币供给总量,即将列4、5、6相加。列8给出了列7中每年数据较上年的变动幅度。美默里罗斯巴德著,谢华育译,美国大萧条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年2大萧条19291933年,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大萧条”时代。从1929年10月发生的纽

    23、约的股票市场崩溃开始,引发了美国全境的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在此大萧条期间,美国城市大约有1300万工人失业,总失业率从1929年以前的3.2%上升到24.9%,1934年达到26.7%。3400万男人、女人和儿童根本没有任何收入,这里还不包括那些遭受巨大损失的农民,国民经济陷入绝境。而大量失业的农业工人又纷纷地涌入城市,在城市里,大批无家可归的穷人沿街乞讨、露宿街头,美国人民坠入苦难深渊。胡佛的名字成了贫困的代名词。人们把流浪者住的窝棚称为“胡佛小屋”,戏称他们自己席地而居的旧报纸为“胡佛毯”。在大萧条期间,美国人口进入一个逆增长时期,结婚率和生育率(生育率从20年代末的2

    24、0降低到16.6)都十分低,许多家庭解体,人们的道德和信念水平也发生了强烈动摇;中小学教育也受到了严重破坏,拖欠教师工资和教师失业的事件数不胜数,中等收入水平的人群迅速沦落,不少著名文化人也被卷入赤贫的人群中。愤怒的葡萄一书的作者约翰斯坦贝克连肥皂也买不起,使用猪油加草木灰和盐做肥皂洗衣服,连寄稿件的钱也没有。许多人没有工作,被迫到处流浪。3股票股票是一种面向公众的有价证券,它是股份公司或企业为吸收投资,发给投资人(即股东)的投资凭证。股票本身没有价值,但股东可以凭股票取得股息或红利。股东不得向股份公司退股,但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股票。股票交易所是专门从事股票业务的证券交易场所,是买卖股票的市

    25、场,习惯上称为股市。股市的业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现款买卖,另一类是买卖证券所有权,待一定时期结算时,支付行市涨落的差额。进行股票投机的人就利用股市行情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但是,一旦预测失误,就可能造成重大损失,甚至破产。理论上讲,所有股东都有权参与股份公司的管理,参与股份公司的盈余分配。但是,实际上,真正控制公司的是那些握有大量股票的大股东才能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参与公司的决策。一般股东只是为了分得股息。一般说来,股息要比存款利息和其他债券的利息高一些,但风险也相应大一些。股票价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预期收益和当时的市场利率。计算公式是股票价格=预期收益/当时利率。从当前的市场行情来看

    26、,股票价格是受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当某种股票供过于求时,股价下降;反之则上升。而股票的市场供求是变幻莫测的,各种主客观因素都有,发展趋势无法预料。但是,从根本上来说,股票价格的高低最终要受到这家股份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的制约;而整个股市的行情则必然要受国家经济状况的制约。如果股份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国家经济形势糟糕,虽然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股市暂时也可能出现一些活跃气氛,但好景决不会长久,而且升得越高,将会跌得越惨。4.经济危机爆发前的股票市场股票市场也被经济的繁荣冲昏了头脑,成千上万的人都在玩着钻营股市的游戏。他们大量举债,疯狂地购买股票,他们确信买进卖出之间丰厚的利润差会使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偿

    27、清贷款。随着大量资金的源源涌入,整个股票交易市场空前繁荣起来。据可靠统计,在1929年,1 548 707人在美国29家股票交易所拥有账户。在1.2亿人口中,接近0.3亿户家庭积极参与股市交易,有100万投资者可以被称为投机者。此外,在这些人中,接近2/3的人口(近60万人)用客户保证金(一笔并不属于他们个人,也不能轻易用于生息的资金)炒股。于是,投资信托公司猛增,成为牛市(“牛市”是股票市场的专有词汇,意为整体趋势的上涨;反之,“熊市”即指股票狂跌,无法控制的局面。)后期的特征。传统上,股票价格一般大约是股票收益的10倍。在收益较高的保证金交易中,股票收益也只有1%或2%,而贷款购买这些股票

    28、所付的利率则达到8%10%,远远超出保证金交易中的股票收益率。这样,尽管美国无线电公司从来没有分红,但它的股票指数却在1928年从85上升到410。到1929年,一些股票的价格是其收益的50倍。本来,股票市场的繁荣只能依靠于资本收益的提高,而现在它却成了一种交易的形式。到1928年末,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信托投资公司进入股市,而且几乎所有这些公司都在进行倒金字塔式的操作。因此,尽管股市表面一直增长,但作为股市增长的基础,真实的经济增长却相当小。有实例说明,一个只有500美元投资的联合创办人公司,到1929年其名义资产达到686 165 000 美元;另一个其股票市场总市值达到10亿美元的信托投

    29、资公司,其实际的资产只有600万美元。可想而知,这些投机家的行为能造成股市虚假的繁荣,却不可能真正使国家经济得到发展,相反,这种仅依靠一种狂燥情绪支持的股票市场,很快达到了它发展的极限,导致国家经济的全面崩溃。在1929年9月的第一周,这种盛极而衰的趋势已经初露端倪,股票市场出现变幻莫测、摇摆不定的态势,股票价格总是出人意外地时涨时落,令那些盲目投资的股民们感到烦躁不安。9月中旬后,整个股票市场的趋势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迹象。10月21日以后,股票市场开始狂跌,如是,引起了10月24日的大恐慌。5经济危机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美国1932年夏天,全国工业生产总指数比1929年危机前的最高点下降

    30、了55.6%,其中,生产资料的生产下降了65.6%到96.3%不等。钢铁工业下降了近80%,汽车工业情况更糟,下降了95%。农产品价格也从1930年春天起连续下跌,农民入不敷出,纷纷破产。对外贸易和资本输出锐减。危机期间,美国有一万三千多家企业和一万多家银行倒闭,全国劳动人口的1/4,即大约一千三百万人失业,广大工人的实际工资比危机前下降了1/4左右。德国危机期间,德国工业生产降低了40.6%,仅次于美国。农业生产下降了30%。财政金融状况极其糟糕,银行或者倒闭,或者合并,1931年,国家黄金储备由23.9亿马克骤减至13.63亿马克,而当时德国到期必须偿还的贷款却高达64亿马克,整个信贷体系

    31、濒于总崩溃的边缘。由于当时世界各国纷纷采取保护贸易政策,而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又被剥夺了全部的殖民地,德国的进出口贸易一落千丈,据统计,19291935年,进出口总额分别降低了70.8%和69.1%。大批企业倒闭,大量工人失业,1932年,全国只有1/3多一点的工人能够完全就业,其余的人要么完全失业,要么处于半失业状态。每年毕业的2.6万名大学毕业生,只有大约一万人能勉强找到工作。英国19301932年间,英国的农产品价格下跌了34%,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造成农业生产萎缩,英国不得不向国外大量采购粮食,当时人们称英国是“世界各国倾销剩余粮食的市场”。1933年,英国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了16.5%,因为英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历史学案 61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3人教版必修2.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