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docx

    • 资源ID:4710756       资源大小:19.07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docx

    1、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第 四 单 元 乡音多喜乐教学内容:1唱:抓妈荷、采莲谣。2听:五月五赛龙会、喜报。3动:采集与分享(抓妈荷);歌表演(采莲谣)。4认:三拍子指挥图式。教学目标:1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2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和采莲谣,并能边唱边玩“抓妈荷”的游戏,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3欣赏五月五赛龙会,感受苏南民歌的细腻、软糯,并尝试跟录音模唱。欣赏喜报,熟悉主题一旋律,能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进一步感受竹笛的

    2、音色特点。4学习三拍子的指挥图示,能随抓妈荷和采莲谣音乐,边唱边划拍。5积极参与歌表演“采莲谣”和采集与分享“抓妈荷”,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增强唱、奏、舞的能力,享受到自信表现和交流分享的快乐。教学重点:在抒情、优美的乐声中,感受和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不同地方的方言和特定的民俗场景,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难点:积极参与歌表演“采莲谣”和采集与分享“抓妈荷”,在与同伴的合作中增强唱、奏、舞的能力,享受到自信表现和交流分享的快乐。课时划分: 4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1唱:抓妈荷。2认:三拍子指挥图示。3动:采集与分享抓妈荷。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表现好

    3、三拍子的韵律。2了解沭阳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气息,能用沭阳方言演唱歌曲并尝试运用多种演唱形式演唱歌曲。教学重点:1能有表情地演唱抓妈荷,并能边唱边玩“抓妈荷”的游戏。2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难点:能用沭阳方言演唱抓妈荷。教具准备:电子琴、电脑、沙包等。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沙包,同学们你们熟悉这个玩具吗?平时都是怎么玩的?2学生示范玩沙包。(抛着玩、溜溜球、互相抛接)3请同学跟音乐试一试玩沙包。师:你知道涟水话怎么说沙包?(挖蛋子)宿迁话怎么说沙包?(妈荷)4你知道沭阳人怎么玩沙包吗?我们一起去看看。5视频欣

    4、赏抓妈荷。二、唱抓妈荷。1初听乐曲,感受音乐内容。2相互交流,了解歌词。(1)学生交流。(2)师小结,前半部分是抓妈荷的玩法,后半部分说的是一些节日和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3学唱歌曲。(1)出示歌谱,轻声跟音乐唱一唱。(2)轻轻地跟着老师的琴填词唱第一段。(3)跟琴把第二段唱一唱。(猜一猜家家户户带活猴是什么意思?接女儿的意思)(4)同样的方法跟琴唱第三段歌词。(5)理解歌词继续学唱第四段歌词。(6)难点乐句学习。(7)连起来唱一唱。(8)变换方式唱一唱。(9)完整演唱歌曲。4认一认:三拍子指挥图示。(1)出示三拍子指挥图示,师示范指挥。(2)学生跟音乐抓妈荷练习。(3)边唱边指挥。三、沭阳方言

    5、唱歌。1听音乐完整地唱一唱歌曲民谣,想一想:怎么才能记住歌词?2交流:你怎么记歌词的?数字记法。3听一听沭阳方言的歌曲。4用沭阳方言分段演唱歌曲。(可分男女生分段唱)5评价沭阳方言的唱法,纠正不正确的唱词。四、采集与分享:抓妈荷1通过网络、电视等媒体,收集、了解“抓妈荷”。2变换方式玩一玩“抓妈荷”游戏。3你还能找到哪些同类的歌曲?学唱一首,展示一下。丢手绢、传传传、包子剪子锤五、师总结下课。 教学反思: 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1听:五月五赛龙会。2拓展:端午节相关文化。教学目标:1欣赏五月五赛龙会,感受苏南民歌的细腻、软糯,并尝试跟录音模唱。2通过欣赏,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

    6、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重点:欣赏五月五赛龙会感受歌曲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风味,感受歌曲表现的端午划龙船场景。教学难点:跟着录音模唱,感受用方言演唱的独特韵味。教具准备:电子琴、电脑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刘和刚演唱的赛龙舟,说一说你的感受。2学生相互交流。3师小结,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赛龙舟吗?4小结拓展,端午节相关文化。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春秋之前,吴越之地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

    7、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端午节有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赛龙舟的习俗。二、欣赏五月五赛龙舟。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情绪和一般的赛龙舟有什么不同?2学生交流。3再听歌曲,这首歌是用哪里的方言演唱的?跟着录音模唱,感受用方言演唱的独特韵味。4师生交流小结。五月五是龙船会,揽船摇放浜。(浜:小河)端阳锣鼓轻轻摇,沙拉一声响。打一招呀揽船摇放浜,(打招:转向)再打个招呀摇进山塘。5随琴用苏州方言哼唱主旋律。6综合欣赏,创编划船的动作和赛龙舟的声响,并加入到歌曲中。 X X X 嘿 划 呀三、

    8、拓展。1欣赏大九连环,你能从中找出熟悉的旋律吗?2交流小结。大九连环又名姑苏风光,民间小调。汉族民间有将若干首时调连缀在一起,形成大型套曲的民歌形式,其中大九连环就是代表。该曲流行于江南苏州地区,由“码头调”“满江红”“六花六节调”“鲜花调”“湘江浪调” 组成。该曲共有七段,尽管较长,但由于调式和结构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很耐听,曲调明快、活跃、乡土味浓。弹词吸收为女声独唱的小曲唱段。五月五赛龙舟就取材于大九连环。3欣赏姑苏风光,感受江南风情和细腻、软糯的苏南民歌。 教学反思:第 三 课 时教学内容:1唱:采莲谣。 2动:歌表演采莲谣。 教学目标:1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

    9、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2通过演唱、表演歌曲,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教学重点:能有表情地演唱采莲谣,边唱边做荡舟水乡的律动,表现好三拍子的韵律。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教学难点: 1准确表达出乐句中的八分休止符和跳音。 2在两声部演唱时能基本做到声部清晰、和谐。教具准备: 电子琴、电脑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江南有很多美丽的水乡小镇,你去过哪些水乡小镇?说说你的最深印象? 2师:莲花盛开的季节,水乡更美了。当我们摇着橹,划着小船,你最想看到什么?或者最想做什么?二、配乐(采莲谣伴奏)朗诵采莲谣歌词。三

    10、、教唱采莲谣。(一)初听采莲谣,感受音乐。配以水乡、摇橹、采莲的图片。(二)学唱采莲谣。1学唱第一声部。(1)师:看到这么美的水乡景色,听到这么美的水乡歌曲,老师的心儿也变得美了,真想放声歌唱,尤其是副歌采莲部分。老师边唱边采莲,同学们也不能闲着,干嘛呢?摇橹划船啊!(2)先引导生随着三拍子做摇橹状。然后师生配合。(师唱副歌第一声部,做采莲状,生随乐做摇橹状)(3)教唱副歌第一声部,学会以后,男女生配合摇橹采莲。2学唱第二声部(1)生继续唱第一声部,师加入第二声部(2)教唱第二声部。在合唱部分,高低声部有很多音符是相同的。先找一找,然后再唱一唱。3双声部配合。(1)学生分AB两组。A组摇橹、B

    11、组采莲,分别担当第一、二声部。(2)引导学生看着老师的指挥,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力度的变化。边唱边听,两组的声音是否和谐。(3)AB两组互换。4复听采莲谣。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心里默唱。5学习主歌部分。(1)再听采莲谣。(2)随歌曲作摇橹、采莲状,轻声跟唱。(3)跟琴,完整唱第一段歌词,纠正难点。(4)跟伴奏唱。(5)自学第二段歌词,提出难点。6跟琴完整唱,纠正难点。7跟伴奏唱。8不同形式唱(领唱、合唱)。四、歌表演:分组合作表演采莲谣。1分组练习。演唱组、律动组、打击乐器组(响板、碰铃、沙锤、串铃)2小组合作表演。 教学反思: 第 四 课 时教学内容:1听:喜报。2拓展:了解音乐家陆春龄

    12、。教学目标:1欣赏喜报,熟悉主题一旋律,能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进一步感受竹笛的音色特点。2乐于接受富有乡土气息、民俗气息和生活气息的音乐。体会音乐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来自民间音乐的淳朴之风。通过欣赏,了解音乐家陆春龄。教学重点:仔细聆听、细细品味喜报,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能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曲谱听辨乐曲段落,进一步感受竹笛的音色特点。教学难点:1通过欣赏喜报感受乐曲的风格、情绪、意境。2边看谱例,边聆听音乐,分辨乐曲段落。教具准备:电脑、打击乐器等。教学过程:一、导入。1听音乐笛子独奏紫竹调进教室。2谈话导入:(1)同学们,刚才你们进教室时听到的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的?(2)师

    13、生交流,简介竹笛。(3)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位被誉为“中国魔笛”的音乐大师的作品喜报(出示课题)二、欣赏喜报。1初听音乐,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什么?2学生交流。3师小结,了解音乐背景。作于1959年。当时陆春龄到山东、安徽深入生活,全国人民为建设祖国所表现出的积极向上精神,激励了他的创作热情,便创作了这首歌颂人们建设祖国的赞歌。乐曲受北方风格影响,技巧上较多地运用了历音、吐音和滑音,再辅之以充沛的力度,乐曲显得激越高亢、热情奔放。4分析欣赏。(1)再听音乐,聆听音乐,以下主题在音乐中反复了几次?每次出现有什么不同?(2)为乐曲的主题加入打击乐器伴奏。(3)在乐曲中,你听出竹笛与乐队的对答了吗?请选择

    14、打击乐器和着乐队一起演奏。5整体欣赏。边看谱例,边聆听音乐,分辨乐曲段落。(1)出示谱例,完整欣赏,思考问题。(2)师生交流小结。三、拓展:了解音乐家陆春龄。1同学们知道这个被称为“音乐魔笛”的音乐大师是睡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2出示图片:陆春龄及其简介。陆春龄(1921):笛子演奏家,作曲家,南方笛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中国魔笛”。曾任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江南丝竹学会会长。他演奏的作品,音色淳厚圆润、纯净甜美,表演细腻,气息控制功力尤深。创作笛子曲目有今昔喜报江南春等,整理的笛子曲有鹧鸪飞欢乐歌小放牛中花六板等,这些都已成为笛子的经典曲目。他在超过半世纪的竹笛教学生涯及表演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流派典范。其演奏在气口之精微、指法之奥妙、音色之浓郁等方面,为国内外乐坛及知音所尊崇,堪称竹笛艺术界的一代宗师。3欣赏陆春龄演奏的喜报视频,感受大师风采。四、总结下课。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本文(五年级音乐上册 第四单元《乡音多喜乐》单元教案 苏少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