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 资源ID:4707449       资源大小:132.50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

    1、广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3级研究生开始使用)一、专业学科、学制、学习方式一级学科:土木工程(代码 0814)二级学科: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代码 081404)学制:三年学习方式: 全日制二、本学科情况介绍我校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是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2000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华南地区暖通空调学科第一个硕士点,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实验室与研究基地为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专业为广东省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重点专业。本学科方向针对华南地区夏热冬暖气候特点,开展空调理论、通风技术及微纳系

    2、统传热研究,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研究方向:(1)空调理论与节能技术研究。针对华南地区热湿气候特点,对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湿特性、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空调系统控制与节能技术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获得了建筑热湿动态模型及空调系统控制模型,完善了热湿地区空调系统的设计理论、控制方法和节能技术,解决了室内热舒适和空调节能的部分技术问题,形成了较丰富的研究成果。(2)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在对岭南建筑、地铁、机场等多种建筑类型进行大量通风测试和评估的基础上,开展了自然通风、火灾通风、大空间通风等通风技术和理论的研究,提出了岭南建筑通风降温评估模型及大空间排烟模型,并将其应用于广州地铁、广州白云机场

    3、、广州亚运体育馆等大型工程项目中。(3)微纳系统传热与流动研究。以微米和纳米尺度系统的传热机理研究与流动规律分析为突破点,针对微纳米尺度绝热材料芯片填充材料开展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完善了微纳米尺度传热与流动理论,形成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Int J Heat Mass Transfer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上。本专业带头人为周孝清教授,现任广州大学建筑节能研究院院长、广东省建筑节能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本专业学术梯队有正高职称7人,副高职称8人,博士7人,近五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60余项,到位研究经费630余万元,在空调理论与节

    4、能技术、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微纳系统传热与流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高水平研究成果,发表论文175篇,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工程建设,形成了创新性与应用性并重的学术特色。三、培养目标要求具有坚实宽广的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以及较为宽广的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了解学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应用理论或实验的研究方法开展创新性的研究工作;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有严谨求实和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在本学科领域内能做出创造

    5、性成果的高级人才。四、培养方式本专业研究生的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研究生办管理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导师负责研究生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培养及研究业务指导,研究生办负责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制度管理。对研究生的培养贯彻课程学习与科研或工程设计并重,以使研究生既深入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又能掌握科研的基本方法技能,具有独立从事科研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学习方式以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以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强化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将研究生年度考核、中期筛选、论文工作中监控手段有机结合,确保研究生培

    6、养质量。五、研究方向及其培养要求序号研究方向名称研究内容和特色简介其他要求1空调系统理论与节能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华南地区热湿气候特点,对建筑围护结构动态热湿特性、室内空气品质与热舒适、除湿空调技术、空调系统控制与节能技术等开展实验研究与理论分析,研究建筑热湿分析动态模型以及相应的空调系统控制模型,完善热湿地区空调系统的设计理论、控制方法和节能技术,解决热湿地区室内热舒适和空调节能的部分技术问题。特 色:突出理论创新,并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2建筑通风理论与技术研究内容:结合对岭南建筑、地铁、机场等多种建筑类型进行大量通风测试和评估的基础,开展自然通风、火灾通风、大空间通风等通风技术和理论的研究

    7、,提出岭南建筑通风降温评估模型以及地铁隧道和大空间自然排烟或机械排烟模型,促进既有建筑通风性能评估和改造技术及新建建筑通风设计和优化技术的系统化,并将其应用于大型工程项目。特 色:强调地域特色,并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3空调设备节能与过程强化传热研究内容:结合暖通空调设备的传热传质强化理论与应用、空调环境湿度控制理论与设备及蒸发冷却技术,开展传热与流体流动现象的理论分析、制冷空调设备的开发研制、制冷空调系统的节能与控制、液体材料除湿机理与设备、非牛顿流体材料的本构方程和流动特性等方面的研究,提高空调设备运行效率,实现设备节能。特 色:突出理论创新,并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4建筑节能新材料与新技

    8、术研究内容:针对夏热冬暖地区气候特点,开展建筑节能新材料和新技术研究,包括高性能建筑节能新材料、微纳米先进隔热保温材料、建筑隔热和保温技术、建筑遮阳系统设计、绿色建筑技术等,促进华南地区建筑节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特 色:结合节能材料与技术最新进展,并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5建筑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研究内容:针对建筑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研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等智能控制方法,并结合建筑系统、建筑设备或其他工业和民用系统,研究智能控制在建筑空调系统中的应用技术,提高建筑系统运行效率和可靠性。特 色:结合夏热冬暖气候特征,并紧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六、课程设置与要求博士生不实行学分制,除前沿讲座、开题报告

    9、及教学实践之外,其余课程控制在56门左右。16学时计1学分。未获硕士学位(学历)及跨专业考取的博士生,或在招生考试时被认为在基础理论或专业知识方面有缺陷、需要在入学后进行适当补课的研究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补修所录取专业的硕士生主干课程(不少于三门),并通过相应的考核,方能申请参加论文答辩。补修课程填入培养计划,登记成绩,不计学分。具体填写广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附后)七、课程教学大纲见广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八、实践学习规划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创业精神的培养。实践途径包括以下方面:1、由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科研课题和工程应用课题或项目,安排学生的专业实践

    10、。2、依托学校、学院建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专业实践基地,由学校或学院统一组织和选派学生去基地进行专业实践。3、鼓励导师联系实践单位并推荐学生实践学习,该单位应该具有较高水平的科研开发队伍,先进的科研设备及科研条件,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有较强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能满足研究生适应社会发展、提高专业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需要。4、研究生结合本人的就业去向,提交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实践学习计划,包括:实践预期目的、实践方法、实践内容概要,在导师和部门领导批准之后,自行联系实践单位。九、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研究生从事科研工作和开展实际(专业)工作能力的主要途径。研究

    11、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应能充分反映研究生已全面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各项要求。学位论文原则上应用汉语撰写;留学生可以用英语撰写学位论文,但必须附加汉语摘要。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应参加校学位办公室组织的双盲抽查,并且必须通过“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的检测。研究生生在申请毕业论文答辩之前,应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国内外正式学术刊物(不包括增刊、特刊、论文集)上公开发表至少3篇论文,其中SCI、EI索引论文不少于1篇,且署名单位为广州大学。涉密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的保密管理工作,按广州大学涉密研究生学位论文及申请学位管理暂行规定。十、答辩与学位授予为了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导师应加强

    12、对研究生论文的学术指导,督促研究生恪守学术规范。做好从答辩资格审查到学位授予审核各环节的工作,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术规范审查。研究生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答辩申请,以便及时送审论文,保证评阅专家有足够的评阅时间。因各种原因不能按期申请论文答辩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到研究生处办理推迟答辩手续。在作出建议授予博士学位的决议时,必须经过全体成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含三分之二),方为通过。十一、必读、选读书目及重要学术期刊1. 黄裕建,应用数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2. 王补宣,工程传热传质学,科学出版社,1998年3. 张寅平,张立志,刘晓华,莫金汉,建筑环境传质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4

    13、. 王福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学分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5. 张寅平,朱颖心,杨旭东,赵彬,刘俊杰,室内空气品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6. 北京市建设委员会,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7. 董春桥,智能建筑自控网络,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 傅德薰,马延文,计算流体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9. 陈友明, 王盛卫,建筑围护结构非稳态传热分析新方法,科学出版社,200410. 杨静,建筑材料与人居环境,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11. 陈霖新等,洁净厂房的设计与施工,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2. 李庆扬,王能超,易大义,数值分析,华中科技大

    14、学出版社。13. 张葛祥, MATLAB仿真技术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14. 姚俊,simulink建模与仿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815. 左然,施明恒,王希麟主编,可再生能源概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16. 江亿等,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20082011年17. 陶文铨,数值传热学,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18. ISO 16484-5/ANSI/ASHRAE 135-2010 BACnetA Data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Building Automation and Control

    15、 Networks.19. 刘卫华主编,制冷空调新技术及进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0. 期刊:暖通空调21. 期刊:工程热物理学报22. 期刊:太阳能学报23. 期刊:制冷学报24.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s25.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26. 期刊:HVAC Transactions27. 期刊:Energy and Buldings28. 期刊: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9. 期刊:International Jo

    16、urnal of Refrigeration30. 期刊:Energy Conservation and Management31. 期刊:Applied Energy32. 期刊:Energy33. 期刊: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34. 期刊:Solar Energy广州大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专业名称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所在学院(研究所)土木工程学院序号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中、英文)学时开课学期学分开课单位考试考查备注1234必修课公共学位课000010000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Chinese Marxism and Its Contemp

    17、orary Development322社科部、公共管理学院0000100004第一外国语(读写)First Foreign Language321外语学院0000100005第一外国语(听说)First Foreign Language641外语学院一级学科学位课0016100015应用数学Applied Mathematics483数学学院0016100014学科前沿讲座322土木学院任选课000010000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Selected readings in Marxism181社科部、公共管理学院0016100007建筑环境传质学Mass Transfer in Built

    18、 Environment322土木学院0016100011暖通空调模拟与仿真Simulation of HVAC322土木学院0016100009科技创新与科技写作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 Writing161土木学院其他环节0016100016专业前沿讲座Lectures on Specialty Frontiers2土木学院0016100017教学实践Teaching Practice1土木学院0016100018博士学科综合考试和开题报告Research Project Report1土木学院补修本学科硕士课程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Number Statistic and Stochastic Processes402.5数学学院高等流体力学Higher Fluid Mechanics483土木学院高等传热学Advanced Heat Transfer483土木学院注:要求每门课程填写相应的英文名称 5


    注意事项

    本文(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