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

    • 资源ID:4701989       资源大小:105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

    1、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我国战国末期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 “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班级授课制”。4、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提出“从做中学”的

    2、方法(五步探究教学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5、苏联教育家赞科夫的代表作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提出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教学原则。6、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教育过程提出“结构教学论”强调“无论我们选何种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倡导发现法。7、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

    3、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

    4、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基本生产知识和劳动技能。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是一种强制性教育。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22、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任务。23、教师劳动的特点:(1

    5、)复杂性与创造性;(2)连续性与广延性;(3)长期性与间接性;(4)主体性与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与劳动成果的群体性24、教师的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和职业心理健康。25、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是发展中的人。26、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从根本上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水平。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28、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6、29、“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赫尔巴特(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30、课程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表现,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31、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32、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瑞士裴斯泰洛齐)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和德国赫尔巴特)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教育性教学: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1)激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3)巩固知识;(

    7、4)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5)检查知识35、 主要的教学原则:(1)科学性与思想性(教育性)相统一的原则;(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直观性原则;(4)启发性原则;(5)循环渐进原则;(6)巩固性原则;(7)因材施教原则(8)量力性原则。36、 两种对立的教学方法是启发式和注入式。我们应当提倡启发式,反对注入式。37、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课堂教学。38、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

    8、现法。(5)以情感陶冶(体验)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39、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3)作业的布置与反馈;(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40、一节好课的基本要求:(1)教学目标明确。(2)教学内容准确。突出重点,难点和关键点。(3)教学结构合理。教学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4)教学方法恰当。(5)讲究教学艺术。(6)板书有序。(7)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最根本的要求)。41、德育教育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四个基本方面。42、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

    9、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其中任何一个要素都可以作为品德培养的开端,即思想品德教育具有多端性。43、 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44、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4)知行统一的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8)尊重信任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9)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10、。45、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46、德育的途径:思想品德课是特别的重要途径,其他学科教学是最经常、最基本途径。47、陶冶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环境陶冶、情感陶冶、人格感化、艺术陶冶等。48、班主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49、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其中观察法是一种最基本的了解方法。50、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这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填空题1、正规教育的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制度化教育;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

    11、的新阶段。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2、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3、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4、中国奴隶社会教育内容是六艺教育,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门课程。5、中国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即大学、论语、孟子、中庸6、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7、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而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8、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9、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者是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流派的代言

    12、人是杜威。10、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二、名词解释1、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2、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三、选择题1、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教育史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2、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记载在论语3、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4、义务教育的实施在第

    13、一次工业革命之后。5、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杜威6、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我国的学记7、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著作是学记8、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主张有教无类的观点的人重视启发教学的教育家是孔予10、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的著作是学记11在近代西方教育史上,提出著名的白板说的教育思想家是洛克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是学记13、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及代表作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14、重视启发教学,提出助产术的人是苏格拉底15、第一个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赫尔巴特16、强调儿童中心

    14、主义观点的教育家是杜威17、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指导而编写教育学的是教育家凯洛夫18、规范教育学建立的标志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19、在欧洲奴隶社会中,雅典教育注重和谐教育,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军事体操教育20、在我国第一个已经实施的近代学制是癸卯学制四、简答题1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是什么?1)阶级性2)道统性3)专制性4)刻板性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规模的扩展、大众化及类型日益多样化。(5)

    1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6)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7) 教育社会化与社会教育化。(8)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3、 20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6)教育的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4、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著作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3)20世纪教育学的多元化发展:(1)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梅伊曼和拉伊;(2)文化教育学,代表人物:狄尔泰、斯普朗格、

    16、利特;(3)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4)马克思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凯洛夫的教育学4)当代教育学的发展: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布鲁纳、赞科夫和瓦根舍因提出的教学理论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一、填空题1、决定教育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是生产力。 2、制约教育目的的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为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4、人力资本的提出者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 5、教育与文化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6、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

    17、价值观念。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精神文化。8、校园文化主要可分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精神文化、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9、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一是保证学校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二是规章制度;三是角色规范。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11、 学生文化具有过渡性、非正式性、多样性、互补性。二、名词解释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2、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教育投资,它指的是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可表现出来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

    18、,是人的资本形态。三、选择题1、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2、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与速度的因素是生产力3、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4、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5、决定教育目的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6、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主要是通过培养人才表现出来的四、简述题1、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答:(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取舍(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体制。(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

    19、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3)教育促进民族化进程,但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2、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与手段;(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学校的专业设置(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一、填空题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中实现的。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阶段性、

    20、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3、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4、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和个体主观能动性等。5、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6、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7、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二、名词解释1、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2、 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3、

    21、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4、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三、选择题1、历史上流传的狼孩的故事说明,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及“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4、俗语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说明了儿童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5、儿童

    22、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了教育工作必须循序渐进。6、在影响人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教育四、简述题1、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简述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2)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3)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4)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5)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3、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2)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3

    2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4)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第四章教育目的 一、填空题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决定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并成为教育活动归宿的是教育目的3、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可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4、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5、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6、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的。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唯一途径。二、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

    24、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2、体育: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3、美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4、劳动技术教育: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5、德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6、智育:授予学生

    25、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三、选择题l、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人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3、确定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四、简答题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答: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

    26、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五、问答题怎样正确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答(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1)德育;(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四)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

    27、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第五章 学生与教师 一、填空题1、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2、儿童权利公约的四个基本原则是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3、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教育者,其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4、师生关系在教学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5、教育活动中最基础的关系是相互促进。6、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二选择题1、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

    28、导作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三、简答题1、简述教师的职业特点。答:(一)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二)教师职业的特点:(1)“传道者”角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授业、解惑者”角色(知识传授者、人类文化传递者)(3)“示范者”角色(榜样)(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角色(5)“家长代理人、父母”和“朋友、知己”的角色(6)“研究者”角色和“学习者”、“学者”的角色2、 简述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答

    29、:(一)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二)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3、简述师生关系。答:(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1)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2)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3)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2)教师

    30、与学生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师生关系从本质上是一种人人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上的、人格上的影响。第六章 课程 一、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2、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3、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4、制约学校课程的三大因素是社会、知识和儿童.5、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6、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7、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材。8、课程评价的CIPP模式包括四个步骤: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9、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和CSE评价模式二、名词解释1、课程: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指某一门具体学科。2、教学计划(课程计划):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