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导.docx

    • 资源ID:4683792       资源大小:42.27KB        全文页数:5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导.docx

    1、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导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1877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A.赫尔巴特B.桑代克C.华生D.卡普捷列夫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A.学生的学习B.教育措施C.学校环境D.学与教的规律4.学习与教学的过程主要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A.评价/反思过程B.学习/反思过程C.教学/反思过程D.管理/反思过程5.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6.学习的主体因素是(。A.学生B.教

    2、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7.布鲁纳在1994年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总结为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以及(。A.社会文化研究B.家庭环境研究C.学校环境研究D.班级气氛研究8.(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9.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教学方法B.教师C.学生D.学习过程10.学校教育按照特定教学目标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A.学生B.教学内容C.教师D.教学环境11.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A.斯金纳B.布鲁纳C.华

    3、生D.桑代克第二章学生的心理特征与教育1.形式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特征是(。A.单维思维B.多维思维C.思维的不可逆性D.以命题形式进行2.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个体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的认知方式被称为(。A.冲动型B.沉思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A.男优于女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C.女优于男D.男女总体水平,有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4.李老师问张小花:“5加6等于多少”,张小花回答“等于11”;老师又问“6加5等于多少”,张小花回答“不知道?”。按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张小花小朋友的思维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

    4、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的阶段5.下列对关键期理解不正确的是(。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D.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6.最近发展区是指(。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儿童在现有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D.需要在不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7.“一切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征,出现在(。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8.埃里克森认为1218岁的发

    5、展任务是培养(。A.自主感B.主动性C.勤奋感D.自我同一性9.世界上第一个标准化智力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A.比内一西蒙量表B.斯坦福一比内量表C.比推孟量表D.韦克斯勒量表10.根据人格发展阶段论,36、7岁的发展危机是(。A.信任对不信任B.自主对羞怯C.主动对愧疚D.勤奋对自卑11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A.客体永久性B.自我中心性C.守恒性D.可验证性12.某学生的智商为100表示(。A.较低智力B.中等智力C.较高智力D.非凡智力13.对于智力的性别差异,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男性较之女性在视觉和辨别方位能力方面比较强B.从总体水平上看,

    6、男女智力大致相当,但男性智力分布的离散程度比女性大。C.男性的智力普遍比女性高D.男性的听觉普遍比女性灵敏14.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A.02岁B.27岁C.711岁D.1115岁15.智商是智力测验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简称IQ,其公式表述为(。A.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B.IQ=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C.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D.IQ=实际年龄/智力年龄10016.五岁的王小虎通过了七岁儿童的题目,根据比率智商计算公式,小英的智商应为(。A.110B.120C.130D.14017.当人们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时,如果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

    7、照,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这种人属于(。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沉思型D.幅合型18.按照维果斯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不属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能力是(。A.记忆能力B.语言能力C.思维能力D.行走能力19.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A.场依存性B.发散型C.冲动性D.沉思型20.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小学生一般达到了(。A.前运算阶段B.感知运动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1.维果茨基提出“教学应走在发展前面”的含义是(。A.提前讲授下一阶段才能掌握的内容B.教学可以不考虑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C.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创造最近发展区

    8、D.根据学生现有的水平进行教学第三章学习的基本理论1.首先打出行为主义心理学旗帜的是(。A.巴甫洛夫B.斯金纳C.桑代克D.华生2.以下心理学家不属于认知心理学派的是(。A.苛勒B.斯金纳C.布鲁纳D.奥苏伯尔3.布鲁纳认为,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A.建构法B.发现法C.顿悟法D.接受法4.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具有(。A.主观性B.客观性C.普遍适应性D.永恒性5.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属于(。A.机械学习B.意义学习C.接受学习D.发现学习6.在发现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A.促进者和引导者B.领导者和参

    9、谋C.管理者D.示范者7.孩子哭闹着要买玩具,母亲对其不予理睬,这是(。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8.以下心理学家及其理论匹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奥苏伯尔认知发现说B.苛勒完形一顿悟说C.托尔曼认知目的说D.加涅信息加工理论9.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语言联结学习10.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并对它们关系进行分析,这种学习属于(。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11.小敏原来很怕生人,上幼儿园后这种行为消失了。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在小敏身上发生了(学习.A.智慧技能B.认知

    10、策略C.态度D.言语信息12.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这是(。A.规则学习B.辨别学习C.辨别学习D.解决问题学习13.根据经典条件作用论,食物引发的狗的唾液分泌反应是(。A.中性反应B.条件反应C.无条件反应D.操作反应14.要求学生分辨勇敢和鲁莽,谦让和退缩是刺激的(。A.获得B.消退C.泛化D.分化15.“杯弓蛇影”反应的是一种(现象。A.刺激泛化B.刺激分化C.刺激比较D.行为强化16.以下选项中,不属于经典性条件反射现象的是(。A.望梅止渴B.画饼充饥C.谈虎色变D.叶公好龙17.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一错误的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A.能力B.技能C.兴

    11、趣D.刺激-反应联结18.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A.强化理论B.成就动机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19.提出观察学习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斯金纳C.华生D.皮亚杰20.下列概念中(不是皮亚杰最先提出的。A.同化B.顺应C.图式D.反射21.(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A.斯金纳B.布鲁纳C.苛勒D.加涅22.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暗适应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第四章学习动机1.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

    12、的主观估计是(。A.学习需要B.学习动机C.学习迁移D.学习期待2.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直接动机C.外部动机D.一般动机3.林林为了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表扬而认真学习,他的学习动机表现为(。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的内驱力C.附属的内驱力D.求知欲4.由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是(。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低级动机D.外部动机5.阿特金森以为个体成就动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的动机。A.追求利益B.追求刺激C.避免困难D.避免失败6.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读书是一种乐趣C.“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

    13、有黄金屋”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7.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A.格式塔派B.认知派C.联结派D.建构派8.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连的学习动机是(。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B.内部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外部动机9.维纳认为,学习动机中“稳定的内部因素”是指(。A.努力B.能力C.任务难度D.运气10.学生为了得到老师或父母的奖励而努力学习,则他的学习动机是(。A.高尚动机B.内部动机C.外部动机D.低级动机11.一般说来,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A.内在动机B.外在动机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12.需要层次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韦纳C

    14、.阿特金森D.班杜拉13.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马斯洛B.韦纳C.阿特金森D.班杜拉14.需要层次论中的成长性需要是指(。A.自我实现的需要B.归属与爱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15.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可能是由于某种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这种动机理论属于(。A.强化理论B.成就动机理论C.成败归因理论D.需要层次理论16.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如果学生把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学生会感到(。A.惊喜和感激B.满意和自豪C.内疚和无助D.学习没有积极性17.学习效率和动机水平之间存在(。A.线形关系B.u型关系C.倒u型关系D.平行关系18.如果个体对成功或失败作任务难度归因,

    15、从归因因素角度讲,这种归因属于(。A.外部、不可控和不稳定归因B.外部、可控和稳定归因C.外部、不可控和稳定归因D.外部、可控和不稳定归因19.认知内驱力属于(。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直接动机D.间接动机20.关于学习动机的激发,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认为,(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A.低等B.一般C.中等D.高等21.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22.首先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班杜拉B.麦克里兰德C.奥苏伯尔D.阿特金

    16、森23.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A.外部学习动机B.诱因性学习动机C.强化性动机D.激励性学习动机24.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A.让儿童看完电视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的行为D.只有按时完成家庭作业后才能看电视25.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力求成功者最可能选择的任务的成功概率为(。A.25%B.50%C.75%D.100%26.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在动机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并非一成不变。在(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A.儿童早期B.少年期C.青年期D.成年期一、选择题1.

    17、程序性知识的运用是指(。A.解决“是什么”的问题B.解决“怎么办”的问题C.解决“怎么样”的问题D.以上都正确2.瞬时记忆的贮存时间大约为(。A.0.252秒B.0.225秒C.2秒到1分钟D.5秒到2分钟3.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的限度,其平均数量为(个组块。A.62B.61C.71D.724.根据知识本身的存在形式和复杂程序,知识学习可以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和(。A.公式学习B.命题学习C.原理学习D.推理学习5.研究表明,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表现为(。A.时快时慢B.不快不慢C.先慢后快D.先快后慢6.在教学中讲授“果实”概念时,既选可食的果实,又选不可食的果实(如棉籽等,这样才有利于学

    18、生准确地掌握“果实概念”。这是运用了(。A.正例与反例配合法B.变式法C.比较法D.直观法7.可以被称为工作记忆,在信息加工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A.长时记忆B.有意记忆C.感觉记忆D.短时记忆8.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的抑制作用叫(。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9.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A.感受与体验B.前人经验C.记忆与内容D.信息及其组织10.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都是三角形的(。A.反例B.概括C.变式D.抽象11.个人能用语言描述的知识属于(。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12.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

    19、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3.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A.符号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D.上位学习14.如果学生已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A.概念学习B.上位学习C.下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5.学习质量与重量、热与体积等概念之间的关系,属于(。A.下位学习B.上位学习C.概念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6.作为知识获得的首先环节,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A.抽象B.概括C.直观D.比较17.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意义了,这种学习叫

    20、做(。A.派生归属学习B.相关归属学习C.上位学习D.并列结合学习18.学习原有知识对新学习的影响属于(。A.逆向迁移B.负迁移C.顺向迁移D.正迁移19.闻一知十、触类旁通是指学习中的(。A.定势现象B.迁移现象C.记忆现象D.创造性20.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A.顺向正迁移B.逆向正迁移C.顺向负迁移D.逆向负迁移21.两种学习间发生的相互干扰、阻碍的迁移称为(。A.正迁移B.负迁移C.横向迁移D.纵向迁移22.根据迁移性质的不同和影响效果的不同,可分为(。A.正迁移和负迁移B.逆向迁移与顺向迁移C.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D.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23.桑代克提

    21、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经验泛化说C.相同要素说D.关系转换说24.由具有较高的概括水平的上位学习向具有较低概括水平的下位学习之间发生的迁移称为(。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25.按照学习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化水平进行的划分,可以分为(A.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B.正迁移与横向迁移C.普通迁移与特殊迁移D.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26.从迁移的观点来看,“温故而知新”属于(。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27.以下不是影响迁移的客观因素的是(。A.教师指导B.媒体C.认知结构D.学习材料的特性28.心理学上“水下击靶”的实验所支持的迁移

    22、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29.重视对情境关系的理解的迁移理论是(。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原理说D.关系转换说第六章技能的学习1.在心智技能形成过程中,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阶段称为(。A.原型启发B.原型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2.操作技能的特点是(。A.物质性、外显性、展开性B.观念性、内潜性、简缩性C.物质性、外显性、简缩性D.观念性、内潜性、展开性3.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谷现象

    23、4.在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把模仿阶段练习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种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称为(。A.操作的定向B.操作的模仿C.操作的整合D.操作的熟练5.(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A.认识技能B.动作技能C.知识迁移D.思维6.依据技能本身的性质和特点,技能的种类有(。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C.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D.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7.在学校学习中,技能的学习以(的掌握为前提。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陈述性知识D.程序性知识8.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都属于(。A.操作技能B.心智技能

    24、C.应用技能D.学习技能9.吹拉弹唱属于(。A.识记技能B.心智技能C.操作技能D.认知技能10.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是(。A.讲解B.观察C.示范D.练习11.在演示加法运算时,使学生知道这种运算的目的就是求几个数量的和:知道运算的客体就是事物的数量;知道运算的操作程序(步骤次序及方法(运算的方式。按照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阶段理论,这属于(。A.动作的定向阶段B.物质与物质化阶段C.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动作阶段D.内部言语动作阶段12.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的成绩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的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A.不平衡现象B.不协调现象C.停顿现象D.起伏现象第七章品德的学习1.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

    25、发展的心理学家是(。A.斯腾伯格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弗洛伊德2.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A.模仿B.从众C.服从D.认同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A.习俗水平B.前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权威水平4.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5.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A.道德信念B.道德动机C.道德意志D.道德知识6.

    26、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好孩子”取向阶段7.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A.比较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不稳定的8.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A.自律道德B.无道德规则C.他律道德D.依存性道德9.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A.品德B.态度C.意向D.个性10.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

    27、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11.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A.权威阶段B.可逆性阶段C.公正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12.(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A.班杜拉B.柯尔伯格C.加涅D.皮亚杰1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A.05岁B.68岁C.810岁D.10l2岁14.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A.依从B.认同C.同化D.内化15.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A.道德认识B.

    28、道德信念C.道德情感D.道德意志16.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A.“好孩子”取向阶段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17.研究表明,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无规则水平第八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一定价值的产品的(。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2.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同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3.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A.形象思维B.发散思维C.辐合思维D.直觉思维4.创造性与(无关。A.智力B.发散性思维C.生活条件D.人格5.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A.漫无目的地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6.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


    注意事项

    本文(教育心理学学习指导.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