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 资源ID:4671446       资源大小:45.98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

    1、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2019-2020年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目标: 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特点和音乐旋律的相同和不同;能独立而自信地背唱歌曲,并能自编动作与同学合作进行表演。三、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四、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荷”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

    2、们的强弱规律。教学重难点:一、唱准X X X节奏和休止符。二、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我们爱老师教学目标: 一、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教育,要求学生在教师节即将来临之际,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做一件好事,为老师献一份爱心。二、能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我们爱老师,表达对老师的尊敬和热爱。三、感受三拍子歌曲的节拍和音乐旋律的特点。教学重难点:体验和表现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强弱规律。教具准备:电子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整顿课堂纪律。二、新课教学:1、将第7页“动脑筋”栏目中的第2、3、4题作为学业习新歌的导入,让

    3、学生讨论一下自己了解的教师节的有关知识以及打算如何表达对老师的敬意等,并请每位同学说一句献给老师的话。 2、在学唱歌词前可将歌曲音乐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听、做、画、想、诵的活动过程中聆听和熟悉歌曲旋律,让学生先熟悉歌曲旋律。如: (1)听音乐自由地做三拍子律动; (2)听音乐即兴为老师画一张教师节的贺卡或做一朵红花; (3)听音乐完成第三页“想想”栏目的要求:感受歌曲中音乐的相同和不同,选择其中的一幅图案(第一幅); (4)在歌曲的音乐中有感情地朗诵歌词等。 3、用听唱法学唱歌曲:跟录音完整听唱、听录音轻声默唱、听老师范唱学生跟唱、分句跟琴模唱、用暗示听唱法:老师唱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唱熟

    4、后交换等等。 4、学会歌曲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按“强弱弱”的规律尝试用跺脚和拍手、拍脚、拍肩的方法为歌曲伴奏。如: 拍手 跺脚 在模仿的基础上,再由学生自编一些拍击方法为自己的歌声助兴,如可尝试将拍手变拍腿或拍肩等。 5、让学生自己选择表演的方法,参与歌曲的演唱和表演。如:演唱、动作表演、节奏乐器伴奏、画画、朗诵歌词等,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特长。 6、开一个庆祝教师节联欢会,组织学生将这首深情歌曲和自制的贺卡、红花献给敬爱的老师们。 三、小结。表扬优点,指出不足。激励学生唱熟本歌,并能背唱。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学唱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二、认知二拍和三拍子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的学习

    5、,感受新疆歌曲的节奏风格;学会根据简单的新疆舞步创编歌曲的动作;学会自选打击乐器参与歌曲的伴奏活动。二、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通过他们对喊劳动号子中的“嘿哟”和“嘿哟荷”两种节拍的感受,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学重难点:一、唱准X X X节奏和休止符。二、体验和表现二拍子和三拍子节拍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强弱规律。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歌曲教学:、请学生夸夸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我们的班级和我们的同学,激发学生的爱校、爱师、爱班和爱友之情,再导入新课。 、先复习歌曲娃哈哈,让学生唱一唱,跳一跳,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节奏特点

    6、:,可以按节奏拍一拍,可以按节奏说人名,如李小红、王大明等等,也可以按节奏唱音阶,如1 1 1、2 2 2、3 3 3。 、请学生聆听歌曲我们的学校亚克西,在老师指导下感受其中“亚克西”这三个字的节奏特点为,照上面的方法也按节奏拍一拍、说人名、唱音阶等,感受两首歌曲不同的风格特点。 、学生用听唱学歌曲,按以下步骤: ()采用听唱法先跟着歌曲边做节拍练习边听熟歌曲: 拍手 拍腿 (2)合着歌曲的节奏边拍手边朗读歌词,注意节奏要读准,休止符要表现出来。 (3)过渡到教师与学生做对接句的演唱:“亚克西”三字无全部由学生唱,其它歌词由老师唱,唱熟后再交换。要求学生注意唱准节奏和休止符。 5、歌曲学会后

    7、,将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请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新疆的人文知识;结合听到的歌词内容,画画我们的学校、我们的老师和我们的学生;还可以在音乐中让同学们互相合作,每人用旧历纸为自己折一顶新疆帽。通过对新疆人文知识的了解,进一步帮助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正确把握新疆歌曲的风格。 6、歌曲熟练掌握后,让会跳新疆舞的同学带领大家学一学教材上的“基本舞步”,或运用在歌曲娃哈哈中学会的新疆舞的基本动作,边唱我们的学校亚克西边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可以有的跳、有的唱、有的拍节奏、有的用打击乐器参与伴奏等等。也可每种方法分到小组里完成,让小组同学进行讨论、分工和合作。使每个小组的同学在引而不发表演活动任务具体而明确的

    8、基础上,井然有序地按小组表演到全班共同合作的过程,完整地进行歌曲表演活动,避免讨论和合作流于表面形式上的活动。 7、按教材第5页要求自选打击乐器或自编声势(拍手、拍腿、跺脚、捻指等)为歌曲伴奏,节奏型可按课本要求,也可由学生自己设计 三、认知二拍和三拍子 1、结合生活,让学生创编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词语或短句,如: 打夯吆喝声:嘿哟!嘿哟! 小鸟飞:飞呀!飞呀! 划船吆喝声:嘿哟嗬!嘿哟嗬!小河水:哗啦啦!哗啦啦! 让学生边说边做律动(也可如教材上那样一重一轻或一重二轻的拍后),体验语言中的强弱规律,并在强音上学习画“”记号。 2、复习一些学过的二拍子和三拍子的歌曲,通过不同的拍打和律动方式让学生

    9、进一步感受节拍的强弱规律。 四、小结 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情况。第二课风 铃 响 啦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二、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三、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的声音的表现,能较好地把大自然中风声的变化用人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并能恰当地选择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声响。教学重难点:一、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二、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建立“我的小音库”(认知唱名“sol、

    10、mi”,感知音名“、” 教学目标: 建立“我的小音库”,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教学重难点:认识和唱准“5”和“3”两个唱名。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新课教学:、认识音条。出示铝板琴“、”两个音条,让学生看一看,敲一敲,听一听,初步感知音名“、”。让学生知道:短的音条是以前打手号唱的sol音,唱名是“”、音名叫“”;长的那音条名字叫“”,它发出的声音是mi,唱名是“”。 、教师敲音条,学生听辩后打手号唱出来。 、教师敲音条,学生听到sol音站起来,听到mi音就坐下,帮助学生建立音高观念。 、教师敲出简单的乐句,学生打手号模唱。 、将

    11、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唱一个音,听音条打手号唱出,如教师两个音条同时敲,则两组同时唱,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的美妙效果。 、认识唱名“、”:教师边唱边出示写有唱名“、”的卡片,让学生感知“”发“sol”音,“3”发“mi”音,帮助学生建立唱名和简谱之间的关联感。然后教师任意出示卡片,学生打手号唱出唱名。(分成两大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认得快,唱得准,要求学生必须“唱”音,不可“说”或“喊”音。) 、用唱名“、”作曲: 教师在黑板写一条节奏,让学生在节奏谱下写出自己作的小曲的唱名,全班唱一唱,看谁作的曲子最好听。 如: 3 55 535 53 3 5 3 5 53 355 35 5 3 5 三、小结。归纳

    12、本节课所学,表扬积极参与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以后也能大胆地参与所有的音乐活动。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与声音的表现二、 、三种节奏的认知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的声音的表现,能较好地把大自然中风声的变化用人的声音艺术性地表现出来;并能恰当地选择打击乐器或探索自然音源模仿不同等级的风力声响。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具准备:有关风的常识的影碟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综合创作实践活动风的常识与声音的表现、探究认知风的常识:课前让学生自己查找收集有关风的常识,在课上组织学生自己进行交流、讨论和学习,在

    13、课上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风的常识的影碟(可让学生自己收集),增强学生对风的认识,懂得风和人类的关系,认知哪些风能造福于人类,哪些风会带给人类灾难。除了让学生了解教材上的常识外,还让学进一步了解沿海地区的各种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如“台风预警信号”、“暴雨预警信号”、“寒冷预警信号”、“高温预警信号”、“强雷电预警信号”等,并让学生记住沿海地区的电视台发现何种颜色的台风、暴雨预警信号时,中小学和幼儿园将停课,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寻音源、制音源、配音响:教师在布置学生课前预习作业时,除了收集风的知识外,再让学生寻找一些能模仿风的声音的音源或自己动手做一件能模仿风声的打击乐器。课上,学生可根据自己

    14、的准备情况,自愿组成三人小组,可起名为“轻风组(一至三级风)”、“大风组(五至八级风)”“狂风组(九至十二级风)”,每组自己讨论探究配音响的方法,除了为风声配音响外,还可为风以外的相关声音配音响,还可围绕“风”的主题,设计各种背景和律动,如: 轻风组:可创设轻风拂面、红旗飘飘、树叶沙沙和风铃丁零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如红旗迎风飘拂、小树和花草随风摇曳等)。 大风组:可创设风雨交加、飞沙走石、树倒枝断、步履艰难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 狂风组:可创设狂风暴雨、电闪雷鸣、瓦飞房倒、山洪暴发的情景,再编配相关的声音和律动。 微风吹得风铃这样唱 : 丁 零丁 零丁 零丁 零 三、 、

    15、三种节奏的认知 、模仿:让学生模仿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下不同节奏的“叮零”声,导入、 、三种节奏,在相同速度下按节奏读一读页的风铃声,速度以中速为宜,教师可敲一件木质的打击乐器控制速度。(还可将全班分成三组,每组模仿一种节奏的风铃声,同时朗读,进行三声部的节奏练习。) 、创编:让学生根据、 、三种节奏自己创编其它意境的象声词,如:妈妈剁排骨时的声音是“嗵嗵嗵嗵(节奏)”,切菜时的声音是“嚓 嚓 嚓 嚓嚓 嚓 嚓 嚓( 节奏)”,剁肉馅时的声音是“剁剁剁剁剁剁剁剁(节奏)”,(可以进行单声部练习,也可进行三声部练习,还可以边说边配上动作进行不同节奏的练习。) 、实践:学习页的

    16、内容,将以上的象声词换成ta、ti tidili di li。注意让学生拍出重拍,每小节的第一拍拍强一些。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风铃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风铃的学习,使学生感受音乐和自然的关联;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巩固 、三种节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歌曲教学:1、看一看、说一说 。学唱前,让个别学生把自己的风铃带来,让学生仔细观察风铃的外型和材料。 听听风铃的音色。教师在教室里准备一个电扇,用不同的风力(小、中、大)吹拂风铃,让学生感受在不同的风力下风铃发出的的“叮零”声在音色、力度和速度上的变化,让学生模仿

    17、出来。 2、读一读、拍一拍。 读一读感受“风铃”两个字的读音是一高一低的,再让学生分别用、三种奏边读边拍,在同一速度下,表现风铃在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风力的吹动下发出的“叮零”声,为学习歌曲作铺垫。如: 丁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丁 零 (微风) 丁零 丁零 丁零丁零 丁零 (轻风) 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丁零丁零 (狂风) 3、认一认、唱一唱。 歌曲副歌部分中有四小节旋律是由“5 3”构成的,“5 35 3”和“5 35 3” 风铃, 风铃 金钟,银铃 借助手号帮助学生认识和建立sol5、mi3两个唱名。在学习副歌时,可用师生接唱法,学生唱前一句,教师接唱后一句,唱熟后再交换唱。

    18、4、听一听、找一找 。解决难点再学唱全曲:(1)第3、4小节“”,“”两音是上行六度大跳音程,教师借助电子琴先让学生听准后用“Lu”模唱,再过渡到填唱歌词。 (2)让学生先并按、 、 这三种节奏说词,再学唱全曲。5、唱一唱、演一演。 在歌曲情绪、力度的处理上,让学生自己讨论,建议主歌部分的三段歌词,根据微风、轻风和狂风三种不同的意境,分别用p、mp、f力度演唱,并较加上动作进行表现。 6、画一画、做一做 。学生学会歌曲后,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画一画心中的风铃,也可动手做一个风铃,在教室里布置一个“风铃展览会”,在背景音乐风铃的歌曲伴奏下,欣赏自己创作和动手做的风铃,感受琳琅满目的风铃的美妙魅力。

    19、 三、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情况。奖优励差。第四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顽皮的杜鹃教学目标: 能用优美、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表达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巩固认唱 “5”和“3”两个唱名。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唱问好歌2、对学生提出课堂纪律要求。二、歌曲教学:1、议:先请学生先谈谈自己所认识的大自然的鸟类,再回忆在前四册教材中通过音乐所认识的鸟类朋友,再复听在第四册教材第4课欣赏过的管弦东曲杜鹃圆舞曲,感受音乐中小杜鹃的叫声“咕咕”是由一高一低的两个音组成的,学一学小杜鹃的叫声。 2、听:从小杜鹃的“咕咕”叫声导入(两个音一高一低)。学生在感受和建立了这两个唱名

    20、的音高观念并将其存入了“小音库”后再聆听歌曲录音磁带,要求学生能听辨出歌中小杜鹃的“咕咕”声是由这两音组成的,并能借助手号唱准“咕咕”。 3、唱: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先听录音,第一遍聆听时,听到“咕咕”举手,第二遍聆听时,听到“咕咕”拍手,第三遍聆听时,听到“咕咕“跟着唱;然后可以师生接唱:教师唱歌曲,学生杜鹃的叫声,只唱”咕咕“部分,用此方法分组接唱、男女生接唱、全班和个人接唱等,最后过渡到跟伴奏音乐或钢琴唱全曲。 4、动:学会歌曲后,由学生自行设计表演动作,“咕咕“处可设计表现小杜鹃飞翔或叫唤等特征的律动。 5、拍:由学生自行设计声势伴奏(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 6、奏:由学生自选打击

    21、乐器伴奏,“咕咕”处可敲击sol、mi小音条,加入碰铃、响板等。 三、小结。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和情况。奖优励差。 第三课 听音乐 看跳舞教学目标: 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和那不勒斯舞曲,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件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一、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二、听赏大提琴

    22、独奏曲天鹅观赏芭蕾舞天鹅之死教学目标: 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四小天鹅舞曲、天鹅,能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小提琴和大提琴的音色。 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二、听赏四小天鹅舞曲、观赏四小天鹅舞、看:布置学生课前收集了解有关芭蕾舞、天鹅湖故事和创作背景的资料,看资料,了解剧情。 、讲:请学生讲讲天鹅湖的故事,体会其文学美。(王子和公主战胜恶魔,最后幸福

    23、地生活在一起,有情人终成眷属)。教师通过影碟给学生介绍芭蕾舞的起源的特点。 、赏:学生欣赏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二幕四小天鹅舞,在音乐和舞蹈交融的情景中感受音乐旋律美、舞蹈姿态美。 、议:让学生自由讨论对剧情、音乐和舞蹈的感受。 、辨:复听音乐,听辩出大管、双簧管和小提琴在乐曲中出现的顺序。(此前,教师可用“听力抢答”的方式给学生复习一下前面册学生已认识的全部管弦乐器)。 、创:自创动作,随音乐做律动或声势(拍手、跺脚、拍腿、捻指等),并让学生边动边哼唱旋律。 、奏:让学生多欣赏几段天鹅湖中经典的舞蹈片段,在欣赏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比:让学生听赏由这段乐曲改编的童声合唱曲小天鹅或

    24、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比较和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三、听赏大提琴独奏曲天鹅观赏芭蕾舞天鹅之死 、观赏:观赏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描述的意境、情绪。 、听辨:复听音乐时让学生闭眼重现作品的意境,引导学生听辨出作品中担任独奏和伴奏的各是什么乐器。 、律动:分两组,跟随音乐用手臂分别画出独奏音乐和伴奏音乐的旋律线;随着音乐,自由地做律动。 、讨论:对两部表现“天鹅”的音乐作品的不同感受,教师做归纳总结,如下表: 作品要素四小天鹅舞曲天鹅意境热闹幽静情绪欢乐忧伤节奏紧凑舒展速度快速缓慢力度较强较弱注:以上表格内容由学生讨论后用选择填空的方法完成。 、比较:让学生听赏由这段音乐曲改编的童声合

    25、唱曲,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 四、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一、听赏和观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二、听赏那不勒斯舞曲观赏那不勒斯舞三、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认识单簧管 教学目标: 一、体验和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的有机结合,对中外著名舞蹈的片段及其音乐感兴趣。 二、通过欣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那不勒斯舞曲和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能听辩出已学过的七乐器的音色,认识一件新乐器。 三、跟随影像和音乐参与模仿、创编舞蹈和律动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通过视觉去观察相关的姐妹艺术资料,感受音乐与姐妹艺术结合所产生的巨大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欣赏能力。教学过程:一、

    26、组织教学:师生唱问好歌二、听赏和观赏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收集有关电影红色娘子军、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乐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的资料,在课上交流,为欣赏活动做铺垫。 、整体欣赏:听乐曲时要引导学生听辨出乐曲的曲式,并感受段和段在节奏、情绪上的对比,可让学生进行讨论。 、舞蹈印象:通过观赏芭蕾舞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和舞蹈之间那种水乳交融的关系,以及现代芭蕾舞和古曲的异同之处。请学生根据音乐和舞蹈的动作特征,议一议在这段舞蹈中女战士和炊事班长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参与活动: ()根据音乐“前奏+”的结构,分别创编不同的舞蹈动作、律动或声势,可

    27、参照教材要求做,也可以自己创作。 ()在段前面的几个乐句后面都有一小拍在高音区的快奏,在指导学生听辨出来后,让学生用铝板琴或钢琴跟着音乐的旋律在此处参与刮奏,使学生在有意注意中用打击乐器参与欣赏活动。 ()让学生听赏一下由手风琴等其它乐器演奏的这首乐曲,感受音乐的不同表现形式。 、相互评价: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可让学生相互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在互评中求教学相长。 三、听赏那不勒斯舞曲观赏那不勒斯舞 、感受风格:在听赏和观赏时,注重感受这部用品和本课前面几部用品风格上的差异请学生谈谈各人的感受。教师收集一些有关意大利和那不勒斯的风情民俗等人文景观的影碟和图片介绍给学生看,帮助学

    28、生更好地感受和了解那不勒斯舞蹈和音乐的风格。 、听辨音色:听辨乐曲中的小号音色,边听音乐边模仿小号吹奏。 、声势律动:按教材要求模仿影碟中的舞蹈跳起来,或跟着音乐自编声势和律动动起来。 、哼唱主题:在欣赏中让学生用“嘣”的声词,模仿小号的音色哼唱三段音乐的主旋律。 、相互评价:学生在欣赏和参与活动中,让学生相互评价,鼓励有新意的体验和表现方法。在互评中求教学相长。 四、听赏交响童话彼得与狼中“大黑猫的主题”、认识单簧管 、导入:教师简述彼得与狼的故事导入。(也可以由了解此故事全情的学生介绍。) 、听辨:启发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的故事中的小鸭、小鸟和大灰狼分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可再复听这几段音乐。还可复听第册动物世界(四)中的管弦乐曲咆哮的老狗熊中的大管音乐。 、赏析:听赏本课“大黑猫的主题”,让学生谈谈和前面认识的几件管乐器音色上的区别。 、归纳:教师在此课中将学生已认识的所有的管乐器、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三类乐器作一个归纳总结,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