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

    • 资源ID:4664485       资源大小:22.53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

    1、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2019-2020年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10个生字和立刀旁、两点水、四点底、人字头四个偏旁。2情感目标能读通课文,读懂读好课文第1-2自然段。3情感目标初步感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要爱护它们。教学重点 认识10个生字,读懂读好课文第2自然段。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揭题。1看图谈话揭题:出示爷爷图,问:他是谁?和爷爷打声招呼,板书:爷爷,读读“爷爷”这个词;出示小树图,问:他又是谁?和小树也打声招呼,板书:小树,板书:和。2读课题。3质疑:爷爷是老人,小树是一种植物,把他们放在一起,你们想到了什么?有

    2、什么问题吗?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1自学课文,问:碰到不会读的字怎么办?2检查自学。(1)说说课文大意:小朋友会读这个故事了,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吗?(同桌说说故事大意。)(2)自由读读生字。(3)解决难读的字,集体正音(随机)。(4)小老师带读生字。(5)指名读课文,评议。三、指导读懂课文第1、2自然段1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2指导观察课文插图。(1)说一说:冬天到了,小朋友有什么感觉?小树有什么变化?它也会感到怎么样?(出示小树冷得发抖的图)小树冷得怎么样?它会说些什么?小树冷成这样,你们说怎么办呢?(指名说)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2)指导学习句子: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

    3、和的衣裳。请小朋友读读句子,看看课文里的插图,找找看暖和的衣裳在哪儿?理解暖和的衣裳就是小树身上绑的稻草。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裳,小树怎么样了?(出示课文插图)从图上哪里看出来?请把这句话找出来读一读。(3)指导学习句子:小树不冷了。4练习想象说话:如果你就是这棵小树,冬天,树叶落光了,在寒风中光着身子会怎么样,闭上眼睛做做看,爷爷给你穿上了衣裳,现在你感觉怎样?请你们读读这段话,把你刚才的感觉说出来。(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高兴地说(?)5讨论:你们觉得爷爷怎么样?(随机板书)6指导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过渡引出课文第一自然段:课文中讲的这棵小树在哪里呢?7指导朗读

    4、课文第一自然段。(1)学生找到这句话。(2)读读这句话。存疑:冬天,爷爷给小树带来了温暖,到了夏天,小树给爷爷做了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学习。四、课中操:我家门前一棵树春天到,天气暖,秋天到,天气凉,树哥哥,穿新衣。树哥哥落叶飘。爷爷给它来上肥,爷爷给它扫落叶,树哥哥点头笑。树哥哥把手招。夏天到,天气热,冬天到,天气冷,树哥哥绿荫荫。树哥哥有点冷。撑开大伞把阳遮,爷爷给它穿棉衣,爷爷乐得哈哈笑。树哥哥真暖和。五、巩固生字1拼字游戏:把“热、冷、到、伞”分别拆成两部分组成拼盘,请学生把字拼起来,同时还要学四个新偏旁。2开小火车读读其他几个生字。3联系生活学生字:小朋友,这些生字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有没

    5、有看到过、听到过或用到过?4读新词,丰富词汇:把刚才学生说的一些新词存储在电脑里,并写在树上,让学生边读新词边种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巩固本课的生字,学会写四个字。2能力目标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情感目标通过朗读来感悟人与自然的互相帮助,和谐共存。教学过程一、复习导人1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5课爷爷和小树(学生)。谁能把课题念得好听一点(指名读课题)。他念得真好,我们也像他一样,再念一遍。(全班齐读课题。)2上一节课,我们了解到,在冬天,小树一开始(哭了),是因为(太冷了),后来小树(笑了),是因为(爷爷给小树穿上了衣服)。那就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冬天发生在爷爷和

    6、小树之间的故事吧。(全班齐读第一、二自然段。)3过渡:小树穿上了衣服,不冷了,它快乐地长着。春天到了,小树长出了嫩嫩的新叶,它多高兴呀。小朋友,让我们把这些绿叶也送上枝头去吧(游戏:把树叶送回家。)二、学习新课1过渡:小树的叶子越长越多,过了几个月,夏天到了,现在的小树长成什么样了呢?出示图(指名说)。唉,夏天可真热呀,热得我直想躲在家里不出来,就算出来也要戴上太阳帽,不敢走在太阳底下。你们还记得今年的夏天是怎么过得吗?(指名说。)2夏天可真是热得让人难熬啊,那爷爷和小刚在干什么呢?(出示图)仔细看看他们的表情,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是呀,他们笑眯眯的,怎么好像一点儿也不热呢?快到我们的课本

    7、里面去找找答案吧。把你找到的部分自由读一读(学生自由读课文)。3谁已经会读了?(指名二人读)这么热的夏天,爷爷和丁丁为什么不热了呀?再去看一看图,读一读课文,想想你明白了吗?(自由读课文。)你们明白了吗?(指名回答。)4你们再读一读这句话,想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A学生提出问题,谁能帮帮他?(指名说。)B老师有一个地方不太明白,你们愿意帮帮我吗?(课文中说到的绿色小伞,老师在图中找了半天也没找到,这伞究竟在哪儿呢?)指名说。如果你们也讲不清楚,那就在图上指一指,到底绿色的小伞在哪儿?(你能不能读一读这句话呀。)5那你们想想在这把绿色的小伞下,爷爷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还可能做些什么?(你可以

    8、选一样来说一说)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指名说(啊,你说得真好,就好像你自己也在树荫底下一样,那就请你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把你的舒服,把你的高兴读出来)看到你读得这么高兴,我心里真痒痒,也真想来读一读,你们愿不愿意支持我?如果你觉得我读得好,可以送给我掌声,如果你对我的朗读不满意的话,你也可以站起来读。(师范读加动作。)6你们想读吗?可以看着屏幕自己练一练,喜欢加动作的小朋友可以加上动作来读。(学生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7小树看见爷爷和丁丁这么快乐,它会想些什么呀?(指名说)这个夏天爷爷很快乐,小树也很快乐,让我们也快快乐乐地来读一读这两句话吧(齐读)。8你们读得真好听,现在我有一个小小的愿

    9、望,你们愿意帮我实现吗?我想听你们美美地读一读整篇课文。(全班齐读。)9读了爷爷和小树的故事,你是喜欢爷爷呢,还是喜欢小树,或者你既喜欢爷爷又喜欢小树?为什么呀?(冬天爷爷给小树付出了爱,到了夏天小树回报给了爷爷爱,他们互相帮助,在院子里快乐的生活。)三、课间操。我家门前一棵树四、拓展延伸1小院子里的故事还很多很多,瞧,这又是什么季节呀?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那看这幅图,你想说什么呀!(和你的同桌说说)指名说。2讲完了春天的故事,那秋天的小树又怎么样了呢?这个故事就留给你们回去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出示秋天图。)五、复习巩固看到你们学得这么好,老师有一份礼物要送给你们,瞧,他们来了。谁会读这些

    10、词语,请你来做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卡片读课外一些词。)六、写字指导1今天我们还要学写四个生字,它们是(出示四个生字)你仔细看一看,觉得哪个生字最难写呢?(随机教学。)2你有什么想提醒小朋友要注意的?师范写。3学生练习写。小升初数学复习资料:基本定义与运算定律(一)数与数字的区别:数字(也就是数码),是用来记数的符号,通常用国际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09这十个数字。其他还有中国小写数字,大写数字,罗马数字等等。数是由数字和数位组成。(1).0的意义:0既可以表示“没有”,也可以作为某些数量的界限。如温度等。0是一个完全有确定意义的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00是最小的自然数,是一个偶数。

    11、是任何自然数(0除外)的倍数。0不能作除数。(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叫做自然数。简单说就是大于等于零的整数。(3).整数: 自然数都是整数,整数不都是自然数。(4).小数:小数是特殊形式的分数,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小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但是不能说小数就是分数。(5).混小数(带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不为零的小数叫混小数,也叫带小数。(6).纯小数:小数的整数部分为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7).有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只有有限个数字的小数(不全为零)叫做有限小数。(8).无限小数:小数的小数部分有无数个数字(不包含全为零)的小数,叫做

    12、无限小数。循环小数都是无限小数,无限小数不一定都是循环小数。例如,圆周率也是无限小数。(9).循环小数:小数部分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0.333,1.2470470470都是循环小数。(10).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十分位就开始的循环小数,叫做纯循环小数。(11).混循环小数:与纯循环小数有唯一的区别,不是从十分位开始循环的循环小数,叫混循环小数。(12).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起到无限位数,没有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二)分数:表示把 “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

    13、分数。(1).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2).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做假分数。(3).带分数:一个整数(零除外)和一个真分数组合在一起的数,叫做带分数。带分数也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相互之间可以互化。(三)十进制:十进制计数法是世界各国常用的一种记数方法。特点是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10个较低的单位等于1个相邻的较高单位。常说“满十进一”,这种以“十”为基数的进位制,叫做十进制。(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其中两个数都叫“加数”,结果叫“和”。(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减法

    14、是加法的逆运算。其中“和”叫“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减数”,求出的另一个加数叫“差”。(3).乘法:求n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其中相同的这个数及n个这样的数都叫“因数”,结果叫“积”。(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其中“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求出来的另一个因数叫做“商”。(5).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6).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二个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二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一个数,其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

    15、律。 a+b+c=(a+b)+c=a+(b+c)(7).减法性质:在减法中,被减数、减数同时加上或者减去一个数,差不变。a-b=(a+c)-(b+c) ab=(a-c)-(b-c)在减法中,被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减数不变,差随着增加或者减少多少。反之,减数增加多少或者减少多少,被减数不变,差随着减少或者增加多少。在减法中,被减数减去若干个减数,可以把这些减数先加,差不变。a b - c = a - (b + c)(8).乘法的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叫做乘法的交换律。ab = ba(9).乘法的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

    16、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abc = a(bc)(10).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或相减)。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a + b) c= ac + bc(a - b)c= ac - bc(11).乘法的其他运算性质: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必须把另一个因数缩小相同的倍数,其积不变。ab = (ac) ( bc)除法的运算性质:商不变性质,两个数相除,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缩小相同的一个数(0除外),商的大小不变。 ab=(ac)(bc) ab=(ac)(bc )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

    17、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abc = a(bc)(12).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是多少?例如:2713,表示求13个27的和是多少?也可以表示求27的13倍是多少?求一个数的若干倍是多少?例如:270.3或者的意义:求27的十分之三是多少?(13).除法的意义:一个数里有几个除数。简称“包含除法”。 例如,243表示24里面包含有几个3。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多少倍。例如:243,表示24是3的多少倍?把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每份是多少?简称“等分除法”。例如:243,表示把24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例如:表示:已知一个数的三分之一是24,求

    18、这个数。(四)整除与除尽(1).整除:甲数除以乙数(甲、乙为自然数),商是整数,余数为零。就说甲数能被乙数整除。(2).除尽:甲数除以乙数(乙数不为零),商是有限数。就说甲数能被乙数除尽。整除可以说是除尽,但除尽就不能说一定叫整除。例如:150.2,叫除尽,但不叫整除。因为商是小数。又如:10331,既不叫整除,(因为余数不为零)也不叫除尽。约数和倍数:当甲数能被乙数整除时,就说甲数是乙数的倍数,乙数是甲数的约数。这两个概念都是相对而存在。一个自然数,不存在是否倍数与约数。例如:“3是约数”,就是一个错误说法。只能是对3、6、9、等数而言,是其中某个数的约数。附送:2019-2020年一年级上

    19、册5-15太阳的话教学反思本学期,我开了一次公开课,选择了艾青的抒情散文诗太阳的话。本首诗歌是一首抒情散文诗,诗歌采用拟人手法,赋予太阳人的语言与思想,展示了太阳渴望走进小屋,召唤人们敞开心扉迎接光明的急切心情。诗歌内涵深刻,因此我在教学时主要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自主学习。教学完之后,我有以下感受:一、注重诗歌写作背景的认识,引学生入情入境。这首诗歌是诗人在延安写的第一首诗歌,当时艾青正投身到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面对闭塞、陈旧、落后的社会现状,艾青写了这首诗歌,表达了光明一定战胜黑暗的理想。随着学生对写作背景的认识,明白了艾青是一个追求光明的诗人,对诗歌的情感内涵也有了初步的理解

    20、。二、以朗读,背诵作为学习诗歌的主要手段。诗歌的内容理解有时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因此,读就成为最好的体会交流方式。在课上,我请学生采用多种方式用心的去读,去品,去悟。师生在共同朗读中感受语言的美,读中品味诗歌的情,读中加深理解,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三、我注重学生的口语表达和想象力的训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反复读诗,同学之间交流讨论,老师只作适当点拨。对于诗意的理解,只要学生知道大概就可以了,我把重点放在了对太阳这一诗歌形象的感受上。我引导学生思考:太阳急切地想进到我们的房间来,她是想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花束、香气、亮光、温暖和露水,这些礼物让你们觉得心里充满了什么情绪呢?通过这样

    21、的层层引导,让学生理解太阳带来的是光明,是温暖,是幸福和快乐。三、仿写。语文学习要以听说读写为主。因此,我在教学时注重挖掘诗歌的读写训练点,对学生进行仿写训练。当学习到“我带着金黄的花束,我带着林间的芬芳,我带着亮光和温暖,快乐地向你走来”时,我让学生想象“金黄的花束”、“林间的芬芳”是怎样的。接着我让学生思考“太阳还会带着什么向我们走来?”,请用“我带着( ),我带着( ),我带着( ),我带着( )。快( ),快( ),快( ),让( )。”的句式练习写一写句子,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太阳带给我们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并学习写作。学生在课堂中完成的作品,虽然稚嫩,但是也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带着

    22、春天的红花,我带着夏天的绿树,我带着秋天的黄叶,我带着冬天的白雪。快睁眼,快睁眼,快睁开你大大的双眼,让你的眼看见彩色的未来。” 四、课外延伸,在学习完课文之后,请同学朗读艾青的另一首诗歌向太阳的节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太阳这一光明的象征。回顾整个课堂,我觉得自己的这节课还有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首先是在朗读中对学生的启发还可以再充分一些,在说话练习中还可以多给学生一些交流的机会,这样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能力就能得到更大的提高。其次要充分地让学生质疑问难。我在这节课中,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避免学生提出问题,影响教学速度,于是或多或少剥夺了学生质疑问难的权利。其实,一些学生有不懂的地方,或他们迫切想了解的问题,就得给他们这样一个时间和空间去提出、去探索、去解决,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要经过这样一阶段慢慢地培养,学生就能成为一个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的人。


    注意事项

    本文(一年级上册512《爷爷和小树》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