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X农村污水工程运行维护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

    • 资源ID:466299       资源大小:50.17M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X农村污水工程运行维护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

    1、五、正清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简介.19一、概述(一)项目名称、业主单位、主管部门及项目地点、范围项目名称:明市滇池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工程运行维护项目 主管部门:昆明市滇池管理局 业主单位:昆明市滇池水务股份有限 项目地点:昆明市滇池流域及牛栏江补水区域(昆明段) 项目范围:20座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和924座农村污水收集设施 (二)运维实施原则(1)相符性原则:本方案的编制是按照云南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指南的要求,以区域环境总体发展规划及进一步提升滇池流域及牛栏江补水区域(昆明段)水质标准等为指导,与农村生活污水综合整治及相关要求和当地实际情况及发展思路相一致。(2)针对性原则;本方案主要针对昆明市滇

    2、池流域及牛栏江补水区域(昆明段)已建成的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项目(包括20座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和924座农村污水终端)长效运行维护工作和设施设备功能使用的提升改造工程。(3)适用性原则:因地制宜,针对区域内各自然村污水产生特点和场地地形条件,在现有相关设施的基础上,节减建设成本,合理有效提升改造使用功能,为自然村量身定做切实可行的污水收集处理处置方案。(4)可行性原则:为确保已建成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设施长期稳定运行,持续发挥效用,需要进行长效运行维护管理。(三)运行维护目标本方案拟结合昆明市滇池流域及牛栏江补水区域(昆明段)的农村实际情况,按照政府主导,整体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统筹谋划,结

    3、合各村落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的实施,确保已建成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设施长期稳定运行,持续发挥效用,真正体现“清澈滇池”“美丽乡村”“清洁家园”的美好环境,从源头上削减进入滇池流域及牛栏江补水区域(昆明段)的污染负荷,从而有效改善项目区域的村落生态环境,提升乡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二、项目区域内污水处理基础设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一)污水处理设施现状1、根据昆明市滇池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指挥部办公室关于滇池流域“三池”净化工作情况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实现滇池流域2920平方公里范围内所有集中、分散村庄的沉淀池、漂流池、净化池“三池”净化到位,35条主干河道、84条支次河道上游水库汇水区范围内行政村、自然村、分

    4、散农户的生活污水全部通过“三池”净化到位后,再进入湿地。为完成滇池流域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及“三池”建设实施方案的任务,昆明市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确保滇池流域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三池”建设工作落到实处,将靠近环湖截污干渠、已建湿地、城镇区且满足污水收集管网接入要求的村庄,污水优先纳入环湖截污、已建湿地或城镇区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其余分散村庄的污水入“三池”处理,目前昆明市完成滇池流域村庄分散污水处理设施建设924个终端,20座集镇污水处理厂,基本解决了分散自然村、分散农户的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的现象。根据昆明市滇池流域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理暂行办法,昆明市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系统由各乡镇或村委负责设施设

    5、备的管养维护工作。目前分散式污水处理终端设施正常运转的有:五华区有14座,西山区8座,寻甸县40座,阳宗区10座,崇明县119座,晋宁县109座,空港区7座,高新区5座,共计312座。纳入城市管网处理的有:度假区18个村庄,阳宗区3个村庄,呈贡区1个村庄,管渡区20个村庄,共计42个村庄。经济开发区1个村庄接入截污干管。 2、集镇污水处理站现状:目前正常运转的有12座:包括滇源、阿子营、双龙、六街、宝峰、羊街、金所、塘子、七星、上蒜、大板桥、松华;未能正常运转的有8座为:五一闸、团结乡、河口、新街、杨林、小街、新街、四营;其中:有13座污水处理站未进行环保验收;松华、新街、上蒜、五一闸4座污水

    6、处理站无环评资料;团结乡、杨林、小街、小新街、四营这5座污水处理站未完成工程验收;新街为管理不到位;杨林、小新街、小街、四营及团结乡为支管网未建设,无进水;工艺不匹配的有4座,其中松华和五一闸为人工湿地,无法达到一级A标,湿地内植物需要清理; 20座集镇污水处理站均未进行完整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其中:团结乡、杨林、小街、小新街、四营有进出口COD、氨氮检测仪及流量计,但未完全安装完成,监测站房未按规范建设完成;羊街、金所、塘子、河口、七星只安装了进出水流量计,无检测仪,但安装不完全符合安装规范要求,准确性无法保证;经查询图纸对照现场,现场建设未完成,还需进一步完善的有6座,金所、塘子、七星、河

    7、口、羊街等5个污水处理站排泥管未建完,小新街污水处理站配药池未做防腐,部分设备正在维修。3、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现状“三池”/生态塘设施共867座,其中有污水进入设施608座(运行正常有进出水120座、管网、沟渠需清淤或新增223座、设施需修复185座、设施需重建46座、设施用途变化32座);无污水进入设施162座(设施完好54座、无污水来源1座、废弃90座、未建17座);进入市政管网设施99座。一体化/深度处理设施共57座,其中运行正常有进出水26座、管网需清淤或新增10座、设施需修复20座、设施在建1座。滇池流域终端的现状正清公司运行维护的现状 (二)现有污水处理设施及运维工作存在的问题1、

    8、宣传力度不够深入:大多村民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性意识淡薄,无环保理念,对已建成的设施设备进行无知破坏;如:五一闸村民为农田灌溉需要,对进水沟渠进行截断;甚至在污水处理终端上盖房搭棚;村民主动参与检查、维修和自觉管理房前屋后环境卫生的意识不强,将日常产生的生活污水、剩菜剩饭特别是红白事酒席中产生的餐厨垃圾直接倒入沟渠,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2、 岗位责任制落实缺乏:各区县政府主管部门对各乡镇村有关负责人和已建成的终端设备未进行定期考核和检查,导致部分终端长期处于停运状态。3、 存在安全隐患:对已建成的各终端场地未进行围栏,安全警示标牌设立,窨井盖丢失等隐患,容易产生村民或游客等无关

    9、人员进入,导致触电或淹水以及人员受伤等事故;4、 缺少运维专项资金支持及专业人员:设备损坏没有进行维修,河口因欠电费,供电公司未供电等造成设备停运;部分设施在雨季草木、泥沙、生活垃圾等杂物冲入沟渠,导致“三池”系统严重瘫痪;晋宁县青龙村污水处理设施由于下暴雨,大量泥沙冲入沉淀池,造成处理系统阻塞,致使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未建立专门的工作机制和长效运行维护管理能力的第三方机构,巡查维护制度不落实、不到位,造成污水设施建好后“只建不管、重建轻管”的现象存在。缺乏长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污水收集不完全、设施闲置不能有效利用的问题。5、 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存在遗留问题:设计时未考虑到滇池流域的气候规律和终端池接

    10、纳容量以及需雨污分流的实际需求,致使雨季雨污合流进入终端池溢水外流,不能有效进行污水处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部分终端未接通电源和未按设计要求安装设备,如:大板桥缺必要的搅拌和回流设备,各工艺段不匹配;上蒜污水处理站缺必要的搅拌、过滤及脱泥等设备,出水无法达到一级A标。6、 污水收集系统不完整: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及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原因,大部分村庄采用明渠收集,尤其是在旱季,污水量较小,自然蒸发、渗透;部分集镇污水处理厂无污水收集管网铺设;道路改扩建后,涵管铺设较低,使其污水收集点不能收集污水等。7、 明设沟渠对环境的影响:在平时明渠会带入畜禽粪便、厨余垃圾、果蔬残叶、建筑垃圾等经过腐烂后会产生刺鼻

    11、的臭气及严重的环境污染。三、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一)组织机构办公室总工室财务室智能平台监控室物质采购办公室 资料室 水质化验室 设备科正清环保昆明分公司总经理办公室(二) 管理理念 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让污水设施长效运转。(三) 管理模式1、“五位一体”模式 为规范农村污水治理长效运行维护管理工作,保障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正常进行,切实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我们正清环保公司与政府主管部门一起共同建立县(区)、乡镇(街道)、村、农户、第三方专业运行维护机构的“五位一体”农村污水治理长效运维管理模式,确保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得成、管得好、用得上”,一次建设、长久使用、持续发挥效用,为农村污水长效运

    12、行提供保障。 2、物联网智能水务管理建立农村生活污水运维中心,落实专业管理人员和维护人员,配备智能管理控制室,利用物联网技术,加强终端设施的日常运行管理。通过智能水务平台实现站区看守无人化,车辆和人员管理规范化,响应机制快速化,服务质量优质化,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维效率。依托智慧水务和云平台:即自动化控制系统、远程监控系统、智能巡检系统、在线监测系统和窨进防坠系统进行信息化管理。 自动化控制系统:可远程对物联网关,视频或图像传感器,提升泵,鼓风机,水流量计,电动控制柜,液位监测装置,在线水质监测设备,安防传感器做到智能切换和数据收集。鼓风机房增设噪音分析器和视频监控来确定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对损

    13、坏的鼓风机能够及时更换或维修。远程监控系统:对运维人员、车辆和实时场景的监控管理。智能巡检系统:对巡检人员和维护车辆实行“双G”实时定位管理,通过移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实时信息传送,实现系统对巡检人员、巡视活动轨迹、维护状态、在线情况、巡检记录、图片上报和作业的视频监控,做到就近处置服务,实现应急响应迅速。在线监测系统:能够远程在线水质监测(COD、NH3、TP、PH)。窨进防坠系统:杜绝“窨井吃人”潜在隐患,在窨井内安装四道安全防坠装置,即一张标识牌、一套防盗铸铁窨井盖,一块防坠板和一张防坠网。 3、智能水务平台的核心价值 管理机制标准化:根据不同时期的科

    14、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管理过程流程化: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模式重组,以追求企业组织的简单化和高效化。 运行情况可视化:利用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将系统运行状态以图形或图像的方式显示,使系统运行人员更方便、直观地了解当前的运行状态,以便其采取的运行控制措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故障分析智能化:通过获得可靠的检测数据和强化污水站运行能力监管,建立明晰的异常判别和故障分析系统。 问题跟踪自动化: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处理平台,实现污水处理问题的收集、记录、紧急程度判断、监控协调、反馈、验证等问题跟踪自动化,彻底解决问题。 质量评估数字化:通过物联

    15、网数字化技术实现污水站关键生产指标和生产运行数据的自动采集,使企业的数据统计分析及报表生成更加规范、高效。(五) 运维实施方案1、运维人员和设备配置晋宁县人员配置:现有“三池”污水处理设施253座,需配置37位运维工作人员,采用网格式模块化分配站点维护,其中:片区负责人1名,环保工程师1名,智能平台管理员2名,巡检员2名,资料员1名,司机5名,应急小分队5名,常规运维人员20名分为5个班组,每个班组包干50个终端维护及沟渠清理工作,以每5个工作日为维护周期;巡检员以每3个工作日为巡检周期。设备配置:智能管理平台系统1套;终端台帐253册,水质化验设备1套,疏通器5套,CCTV机器人1套,打捞清

    16、淤工具5套,水生植物收割器具5套,吸粪车1辆,运维保障车5辆,巡检车2辆。寻甸县现有“三池”污水处理设施20座,生态塘83座,“一体化”5套,需配置21位运维工作人员,采用网格式模块化分配站点维护,其中:片区负责人1名,环保工程师1名,智能平台管理员2名,机电工1名,巡检员1名,资料员1名,司机2名,应急小分队2名,常规运维人员10名分为2个班组,每个班组包干54个终端维护及沟渠清理工作,以每5个工作日为维护周期;终端台帐108册,水质化验设备1套,疏通器2套,CCTV机器人1套,打捞清淤工具2套,水生植物收割器具2套,吸粪车1辆,运维保障车2辆,巡检车1辆。盘龙区现在“三池”污水处理设施18

    17、6座,需配置31位运维工作人员,采用网格式模块化分配站点维护,其中:片区负责人1名,环保工程师1名,智能平台管理员2名,机电工1名,巡检员2名,资料员1名,司机3名,应急小分队2名,常规运维人员18名分为3个班组,每个班组包干62个终端维护及沟渠清理工作,以每5个工作日为维护周期;其他县区:呈贡区4座“三池”、管渡区2座“一体化”,20座已接入市政管网、度假区1座“三池”,18座已接入市政管网、高新区20座“三池”、经济开发区9座“三池”1座已接入市政管网、空港区38座终端设施、西山区“三池”11座,“一体化”17座、阳宗度假区“三池”13座,3座已接入市政管网,合计364座终端设施。需配置6

    18、0位运维工作人员,采用网格式模块化分配站点维护,其中:片区负责人1名,环保工程师1名,智能平台管理员2名,机电工2名,巡检员3名,资料员1名,司机7名,应急小分队8名,常规运维人员35名分为7个班组,每个班组包干52个终端维护及沟渠、管网清理疏通工作,以每5个工作日为维护周期;终端台帐364册,水质化验设备1套,疏通器7套,CCTV机器人1套,打捞清淤工具7套,水生植物收割器具7套,吸粪车1辆,运维保障车7辆,巡检车3辆。污水处理厂人员配置:需每厂配置4位运维工作人员,其中:负责人1名,环保工程师1名,机电工1名,资料员1名。2、信息管理体系建立针对不同项目运维村的具体情况,建立“一村一档案”

    19、信息化管理体系。将每个运维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图纸、工艺流程、项目调试期报告、每季度的水质监测报告、日常运维的管理日志、故障报告及处理结果记录等资料分类整理,建立每个村的信息档案库,以便管理维护能及时查阅。3、运行维护管理方法3.1 管网收集系统3.1.1 每周对污水收集管网及其构筑物进行一次全面的巡视检查;3.1.2 对管网中出现的漏、坏、堵、溢等异常现象应尽快处理和修复;3.1.3 对出现的较严重的影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的问题,在设施修复的同时应及时上报村、乡镇政府和县区或滇池水务公司等主管部门。3.2 水质管理每天对终端出水水质和水量进行观察记录,发现异常应及时排查检修,每月一次进行

    20、水质检测。3.3 格栅、清扫口、检查井、提升泵和流量计3.3.1 每7天对格栅口、清扫口、检查井进行清理,以免堵塞管井;夏秋季节应每月对清扫口、检查井进行一次杀虫消毒;3.3.2 实时检查回流泵、提升泵、潜水泵、风机运行是否正常运行,按照设备使用说明的要求进行日常维护,并记录水泵、风机的运行情况;每年检测电机线圈的绝缘电阻;3.3.3 每半年对集水井清淤一次,每季应至少一次吊起潜水泵,检查潜水电机引入电缆;长期不用的水泵吊出集水池存放;3.3.4 设备出现故障时,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3.3.5 对流量计的数值每天进行收集;3.4 厌氧池和化粪池3.4.1 每周应检查厌氧池和化粪池盖板的完整性、

    21、安全性、发现盖板上有垃圾、污物、杂物等及时清理;3.4.2 视厌氧池和化粪池的使用情况,用抽粪车定期清运,防止满溢;3.4.3 每年对厌氧池和化粪池池底进行人工清渣,打捞出的废渣进行无害化处理排放,并运至制定地点处置,禁止随意堆放。3.4.4 日常维护人员要注意跌入厌氧池。厌氧池下人清理时,须在白天进行,并应有人在池外配合。3.5 人工湿地3.5.1 定期检查植物的生长状况,并进行病虫害防治;及时补种和修枝剪叶,清除杂草、垃圾,保持植物长势良好;3.5.2 定期检查过滤系统是否堵塞,如遇堵塞应及时采取紧急措施进行修复,保证出水畅通;3.6 生态塘、“三池”、“一体化”3.6.1 每7个工作日打

    22、捞一次,对衰败的植物和死亡动物,防止水质发黑发臭;3.6.2 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清淤,清淤周期根据水质情况运维;3.6.3 及时打捞漂浮杂物;3.6.4 定期检查进出水口,避免堵塞;3.6.5 对无法越冬的水生植物及时清捞,采用耐寒水生植物种植;3.6.6 针对“一体化”设备进行每月添加一次液压油,每周对设备皮带、挂膜,爆气、淤泥回流等情况进行检查;3.7、污泥处理3.7.1 产生的污泥以就地农业利用为主,日产污泥量0.2吨以下的,采用简易堆肥后还田;相邻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可集中建设一套污泥处理设施,采用统一收集运输的方式将分散的污泥进行集中处理,处置方式可采用好氧堆肥、厌氧堆肥;3.7.

    23、2 严禁把清掏出来污泥固废弃入河、沟、塘、池,也不可随意填埋。3.8 电气设备3.8.1 电气设备日常检查。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应每月巡视,并填写巡视记录,特殊情况应增加巡视次数。电气设备运行中若发生跳闸,在未查明原因前不得重新合闸运行;3.8.2 电力电缆定期检查维护。电缆的绝缘须满足运行要求,电缆终端连接点应保持清洁,相色清晰,无发热,接地应完好。4、运行维护措施4.1 人员分工4.1.1 巡查员每天对污水处理设施和进出水水质进行巡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4.1.2 环保工程师每周对污水处理设施和进出水水质进行检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出水水质正常;4.1.3 水质检测员定期对进出水水

    24、质进行检测,并做好水质检测记录;4.1.4 水电工负责污水管网和电气设备检查、维修工作;4.1.5 县区负责人每次对运维工作情况需各村委进行确认并对运维工作以回执单确认;4.2 运行维护管理应急预案 在终端污水处理设施发生停电、水质超标等突发事件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防止或减少因突发事故可能造成的不合格污水的排放。接到指令后运维人员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进行处置。4.2.1停电4.2.1.1将设备设施退出运行状态。4.2.1.2当调节池超过正常水位时应关闭进水阀门。4.2.1.3恢复通电后,应对排放水质进行检测,检测合格方能排放。4.2.1.4如水质不合格,应切断

    25、调节池(初沉淀池)的进水,将二次沉淀池的污水抽回到好氧池内,进行二次处理。4.2.2 设备设施发生故障,影响正常操作流程4.2.2.1将设备设施退出运行状态;4.2.2.2切断故障设备电源;4.2.2.3如爆气设备不正常,应开启爆气阀门,维持正常爆气量。4.2.2.4当调节池水位超过正常水位时应将污水抽到备用调节水池。4.2.2.5设备设施修复后,迅速恢复正常运行,检测水质合格后排放。4.2.2.6如排放口的水质不合格,应切断调节池(初沉淀池)的进水,将二次沉淀池的污水抽回到好氧池内,进行二次处理。4.2.3 排放水水质超标4.2.3.1应立即停止排放。4.2.3.2切断调节池(初沉淀池)的进

    26、水,将二次沉淀池的污水抽回到好氧池内,进行二次处理。4.2.3.3会同相关人员对超标原因进行分析,制订相应对策,调整操作流程4.2.3.4恢复正常生产流程后,水质检测合格方能排放。4.2.4污水进水量超过终端设施运行设计能力。4.2.4.1将污水抽到备用调节池内,处理正常量的污水。4.2.4.2报运行部相关职能人员,分析水量超过正常值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5、 运行维护费用报价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费用为人民币:1.3元/吨/天(其中:不包括设备购置费,设备更换、维修费,设备运转电费)。集中式小型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费用为人民币:0.76元/吨/天(其中:不包括设备购置费,设备更换、维修费,设备运转电费,药剂购买费用)。保底计费:按终端设计量的60%计费结算。6、项目实施计划6.1 第一阶段:7天内对正常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和终端设施站点进行对接,运营权移交后,安排工作人员进行正常运维。6.2第二


    注意事项

    本文(X农村污水工程运行维护实施方案文档格式.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