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46392       资源大小:64.98KB        全文页数:6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1、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XX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议书 XX县XX乡政府 第一章规划总则一、项目概况XX满族乡位于XX县西北部的光秃山脚下,北接内蒙,西与承德接壤,东邻辽宁距秦皇岛330公里,距承德150公里,距XX县城60公里。全乡共有三条大川,北为胡树沟川,全长26公里,包括石虎村、山咀村、大窝铺村;南为XX川,全长23公里,包括韩杖子村、薛杖子村、张营子村;中为马驾子川,全长10公里,为马架子村所在地。XX满族乡是契丹族和奚族的发祥地,历史上有名的辽道宗、辽景宗、萧太后,都曾在此飞骑逐猎,弯弓射雕。马孟山顶几千亩高山草原,相传曾是“王爷马场”。辽

    2、陈国公南院枢密副使窦景庸墓就坐落在公园内的卧虎坡下,辽代石刻艺术精湛。XX国家森林公园就位于该乡境内。公园总面积230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2%,主峰马孟山(光秃山)海拔1738米,公园内保存有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有各类植物200余种;有国家一级保护动植物金钱豹、金雕在内的野生动物20余种。现有景点65处,以高山、森林、草原、花海、怪石、清泉、古树、古墓等著称。自1996年批准建立以来,不断投入资金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顺利晋升为国家“AAA”级旅游区,被评为“市级文明景区”和“旅游质量信得过单位”,2008年年接待游客近8万人,旅游收入1000余万元,成为赤峰、朝阳、承德等周边城市的重要

    3、旅游目的地。二、现状条件(一)地理位置XX满族乡于河北省XX县东北部,东北邻黄土梁子镇,南邻七家岱乡,地处河北省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属阴山山系七老图岭余脉,位于阴山山脉和燕山山脉的交汇处,滦河水系武烈河支系。地理坐标为:东经118 。0605”118。1719”,北纬41。2846”41。4040”。东与内蒙古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接壤,东北与内蒙古自治区喀喇沁旗旺业店国家森林公园相嵌,北与盂滦林管局新丰林场相接,南与承德县北大山石海森林公园为邻。(二)自然地理条件1.地形地貌该地区属燕山褶皱与内蒙古台背斜的过渡地带,为华北古陆北缘隆起区,结晶基底为太古代的单塔子群,盖层较薄,缺失晚元古代至

    4、早侏罗系地层,仅在燕山运动以后接受晚侏罗系的陆相沉积,并伴有中酸性火山运动,主要活动断裂为透壳的东西向大断裂(沿北纬41。20附近),该断裂生成期早,活动期长。处在地壳由薄变厚的过渡带上,在黄土梁子、七家一带向北,西至大窝铺地带有一地幔凹陷区,中心约在XX一带,其中莫霍面为43km,康氏面为23km,本区基本上处于局部地壳增厚区内。中生代燕山运动奠定了XX森林公园地貌格局,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形成了现代地貌形态。园区内山川形势与走向受地质构造河地表出露岩石的物理控制。古老变质岩区地形平缓,海拔600700 m,平均相对高度差150 m,形成西部低山地形,山顶开阔、坡斜平缓;中生代火山岩分布区,地

    5、形斜坡中等,海拔700800 m,形成贯串中部的北东走向低山垄岗地形;中上元古界及下元古界沉积地层出露地区则山脊狭窄,斜坡陡峭,海拔在850m以上,形成东部和西南部单面山中山地形。2.水文资源XX满族乡全部河流属辽河水系,发源于该乡的马盂山西麓,由XX县北五十家子镇北五十家子村出境入宁城县。境内流长75klm,流域面积917.2km2。3.气候资源XX满族乡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带,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型山地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冬长夏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气候多变。全年平均气温7.3,一月份平均气温一108,七月份平均气温22 .9,极端最高气温394,

    6、极端最低气温一27.9,大于等于0的年积温3509 .3,大于等于10年积温3193.7。该乡雨量充沛,年降水量500700mrn,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0mm。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匀且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降水多集中于夏季68三个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55,年蒸发量在2000mm左右。全年无霜期平均为110135天,降雪期一般为11月下旬至翌年4月初,常年平均积雪厚度为5cm。全年有风只数在120d以上,风向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以偏北风为主,夏季(6至8月)以偏南风为主,春秋两季正是这两种气流的转换季节,春季接近于偏南风,秋季接近于偏北风。因受地

    7、形因素的影响,每年春、秋、冬三季的风都比较大,年平均风速19 ms。4.动植物资源该乡森林植被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带,为河北植物区系。同时受邻近几个植物区系影响,保存了种类繁多的生物资源。据初步调查显示,共有7个植被型29个群系。受气候、地理位嚣和海拔的影响,森林植被垂直分布明显,随着海拔高度增加,依次形成了低山人工油松林和落叶阔叶灌丛带、中山落叶阔叶林和天然油松林带、亚高山草甸。共有高等植物4门135科454属988种,其中高等植物占河北省物种总数的42。有野大豆、大花杓兰、核桃楸、蒙古黄耆、刺五加国家级野生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25种,锦带花、党参等河北省级重点保护植物12种。有大

    8、型真菌29科85种。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拥有脊椎动物5纲29目74科166属260种,其中金雕、黑鹳和豹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大天鹅、小天鹅、鸳鸯、秃鹫等国家II级保护动物30种,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71种。河北省重点保护动物49种,河北省保护的有益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价值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1种。三、规划目的以近期建设为重点,以实施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意图为目的,创造性设计旅游吸引物,满足“十二五”期间建筑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今后防洪、防火、抗震以及治安、交通管理等建设方面的需要,在保护和利用好森林风景资源、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契丹历史文化遗产和地

    9、方风貌的前提下,建设文化特色鲜明的示范型乡镇。四、指导思想以XX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为基础和主体,充分利用森林旅游资源和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布局、适度开发建设,创造和提供旅游度假、休憩、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发挥国家森林公园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调整当地产业结构,带动农民致富,促进森林生态、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五、总体思路“开发两条川,打造一条沟,建设一个中心村”,即沿河流对南北两川进行开发,依托XX国家森林公园,引进项目发展旅游,在马架子川打造集食用菌生产、观光、采摘、加工于一体的食用菌产业一条沟,将乡政府所在地的七家村与原老杖子村整合,建

    10、设XX乡中心村。六、规划原则规划的原则是:保护优先,城乡统筹,契丹特色,文旅双馨。 (一)保护优先本规划突出“保护”这一永恒主题,遵循“严格保护、统一规划、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方针。在核心区内,做到“只拆不建、项目只出不进”,核心区内“不砍一棵树,不建一栋房”,重在完善核心区内必要的道路、交通、停车、供水供电、垃圾处理、保护监测站点等配套设施建设,做到“区内景、区外商”,“区内游、区外住”,“山上赏景、山下食宿”,使森林公园真正发挥科研、教育、游览、启智和体验山水文化的多种综合功能,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二)城乡统筹将发展旅游作为当地实现追赶跨越的重要途径,通过森林公园建设,发展文化旅

    11、游,带动核心区外各个村的经济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开创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早日实现。(三)契丹特色本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优势资源为基础,将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有机结合,精心挖掘、策划和整合契丹文化资源,为旅游接待设施注入文化内涵,策划和设计特色鲜明、品位高雅、影响面广、吸引力强的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以创意激活文化,以文化彰显特色,以特色塑造品牌,以品牌促进发展的目的。(四)文旅双馨本规划以文化为灵魂,以旅游为载体,以创建国家级示范项目为目标,始终兼顾森林公园与文化产业园的两个发展目标,通

    12、过精心策划和设计文化旅游项目,为XX的释放文化潜能,打造文化产业的物质载体,构建主题性的契丹文化走廊,形成森林公园与文化产业园一体化建设,文化与旅游同步发展的新格局。七、规划期限本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期限为2011-2015年。本规划超期后如仍需实施,应进行修编。八、规划区范围本次规划以XX森林公园为主线,西接承德县,东邻北五十家子镇、黄土梁子镇,南靠七家岱乡,包含XX乡行政范围内的八个村。九、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2.旅游规划通则(2003年)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年)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5.村镇规划标准GB

    13、50188-936.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 50298-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7.河北省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发展规划(2008年10月15日)8.XX县城市总体规划9.XX县休闲旅游发展规划10.XX县文化产业发展规划11.承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12.XX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13.XX县辽(契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规划14.与本规划有关的国家、省、市颁布的规范、规定、标准。第二章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一、性质以XX自然生态为基础、以辽代契丹文化为特色旅游乡镇。二、目标通过深度开发利用契丹文化遗产,以旅游景点、休闲度假设施、影视基地、新农村建设等为载体,策划具有原创性的

    14、重大文化创意、演艺娱乐、节事活动、影视基地项目,创新文化产品和休闲旅游产品,延展产业链条,打造契丹特色文化产业群,将XX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契丹文化的集中展示地,具有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契丹文化产业园区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京东旅游环线上5A级精品旅游区,打造具有全国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带动相关服务业和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满足环京津地区不断增长的多元化休闲消费需求。三、主题形象幽悠XX,契丹寻梦谷四、规划特点文化内涵特色化,核心景区生态化,村镇设施城市化、乡村景观田园化、乡村旅游景点化、生产技术园艺化、产品销售街区化。五、空间布局南北两川按照“一廊串七区

    15、”进行布局,南川包括韩杖子村、薛杖子村、张营子村,北川包括石虎村、山咀村、大窝铺村;中川打造马架子食用菌一条沟;整合原老杖子与七家村,建设新七家中心村。(一)“一廊”辽河生态文化廊道“一廊”即生态文化走廊,贯穿契丹民族发祥、兴盛、消亡的契丹文化走廊,让游客在绵亘林海、幽岩深谷、高山草甸、流溪飞泉、村坊野市、茅蓬穹庐、契丹禘祭、铁骑营盘等的游览和体验过程中,全方位领略辽代皇家休闲文化、渔猎文化、军事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市井文化和祭祀文化等,追寻沉睡千年的历史,寻找远去的古契丹文化。1.生态廊道以高山、森林、草原、花海、怪石、清泉、生物等自然资源为核心吸引物,保护森林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不做人

    16、为开发,不布置固定建筑设施,拆除仙居山庄,搬迁村庄民居,营造近自然生态环境,组织辽河溯源活动,丰富生态教育解说,建立生物多样性科研教学基地和艺术写生摄影基地,建设集防洪排涝、生态景观、旅游休闲、产业发展为一体的生态河流,构建疏林草地型绿带和自然水景型绿带,保护生物多样性,形成以自然与生态为核心,以森林草原、河流水系、农田山体、乡村道路相结合绿带形成的景观生态廊道。2.契丹文化走廊以马盂山契丹发祥为主线,挖掘和利用契丹始祖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修复龙母洞,丰富人文解说。通过独具特色的辽文化底蕴、神奇动人的青牛白马传说,使游客穿行于大辽契丹帝国的情境之中,强化文化特色和旅游吸引力。(二)七区“七区”

    17、即管理服务区、观光游览区、休闲度假区、温泉休闲区、山地度假区、民俗文化区和生态保育区。(三)一沟将中川马架子村打造成集食用菌种植、观光、采摘、加工为一体的食用菌产业一条沟。(四)一中心村在乡政府所在地旅游专用公路与黄大线交汇处集中打造七家中心村,统筹城乡,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第三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总用地面积XX满族乡大部分用地属于生态保育区,本规划主要是针对各功能区的设计,总用地面积784.16公顷。二、总建筑面积公园核心建设区总建筑面积约25.65万平米。三、游客容量公园游客容量为2.3万人/天。四、容积率大部分用地为生态保护区,禁止进行建设,平均容积率为0.05。 五、建筑密度建筑密度

    18、为3.1%。 六、建筑高度建筑主要以一层和两层建筑为主,大门及标志性建筑的最大限高为13米。 七、停车位以集中式停车和分散式停车相结合,总停车位约2600辆。 八、绿地率绿地率60%。 第四章 分区规划设计说明一、生态游览区(一)性质类型XX国家森林公园属山岳型森林公园。 (二)规划布局本区位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通过设置出入口,形成封闭运行管理的收费观光游览区。(三)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以“全面生态化”规划设计思想为指导,通过资源生态化、建设生态化、管理生态化、人文生态化等一系列生态化举措,开拓全面生态化的科学发展道路,为我国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鲜活的样本和范例。本区适宜生态观光旅游,要

    19、尽量保持原貌,突出自然野趣,禁止设置大型人造景点,只建设必须的游览道路、停车点、旅游厕所等配套设施,各类设施应以不破坏自然景观并与其相协调为前提。(四)景点设计1.景点景点的连续序列布局沿山势、干道、河流水系的走向展开。在文化内涵上以契丹文化为主线相串联,打造集辽河溯源、生态观光、契丹访祖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走廊。2.区内游览线路设计(1)游览线路:XX头森林浴场草原花海马盂山龙母洞王爷马场。(2)游览方式由环保电瓶车运载游客,景区统一安排游览。(五)用地类型和构成观光浏览区即是核心区,其用地可分为:行政办公用地、道路用地、广场用地、机动车停车场用地、水域、旱地、草地、林地。表5.1 生态游览区用

    20、地平衡表类别代号类 别 名 称用地面积(ha)百分比(%)大类中类小类C公共设施用地0.080.05C1行政办公用地0.080.05S道路广场用地4.232.85S1道路用地3.952.66S2广场用地0.120.01S3社会停车场库用地0.160.01S31机动车停车场用地0.160.01E水域和其它用地144.0697.10E1水域0.130.01E2耕地77.8452.46E29旱地77.8452.46E4林地66.0944.54规划总用地148.37100(六)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1.森林覆盖率达到80%以上。2.大气质量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6996)一级标准。3.地面

    21、水质量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1988)一级标准。4.土壤质量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一级标准。5.负离子含量旅游旺季5万个/m3以上。6.空气细菌含量空气细菌含量为1000个/m3以下。7.区内居民数量区内现有农村居民139户、561人,应在五年内全部搬迁,撤出核心区。8.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设施及建筑面积本区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设施占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5%。除必要的保护和附属设施外,不得建设宾馆、招待所、疗养院和其他工程设施。二、管理服务区(一)性质与功能管理服务区位于七家村,是旅游区的主要入口,承担整个旅游区的综合管理服务功能。(二)

    22、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由入口片区和行政管理区组成。(三)主要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1.入口片区由标志性景观门、游客中心、停车点组成,配套特色园林景观。景观大门矗立于大路上,一侧为游客中心和停车点,另一侧是为未来发展所需预留的建设用地,近期只作绿化处理。入口区整个旅游区的第一印象区,其景观文化印象应具有标志性、主题性、特色性和震撼性。(1)标志性景观门标志性景观门是旅游区的首要地标和景观序列起点,必须是代表契丹文化意象的地标性结构物,能起到传达文化特色,引发旅游冲动,留下良好印象的重要作用。设计理念以“帝国之门”(或“镔铁之门”)为设计理念,标志着由此进入,神秘、灿烂的契丹文化之旅已经开始。建筑设计占

    23、地面积300平方米,建筑物高度约7米。构思中兼顾了建筑功能性、文化代表性、景观标志性、视觉震撼性,在契丹典型建筑“穹庐毡帐” 的穹庐顶原型基础上进行构思和造型设计,主体为一个向上突起球面穹窿,穹顶用极具神秘感并代表契丹文化最高文明水平的契丹小字“中国契丹文化”拼接而成图案,引发人们对神秘文化的强烈好奇心。“契丹”本意为镔铁,钢结构的形体与质感,象征契丹人强悍勇武的性格和镔铁般的意志,折射出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整个景观建筑以良好的视觉冲击力给游客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引领游客进入神秘的契丹文化世界。(2)游客中心和停车点布置大门一侧,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建筑内部由售票台、

    24、导游咨询台、旅游解说中心和旅游厕所等组成,门前停车点安排少量停车位,供进出车辆短暂停留之用。(3)景观环境设计进入区段的车道要适当加宽,在中间或两侧隔离带布置“春水秋山”图腾柱景观小品,形成引景空间,透过图腾柱上的放鹘捕鹅、山林虎鹿图案,传递出此地为辽代皇家四季捺钵、休闲度假之地的文化主题信息,表达出契丹文化旅游的空间气氛和意境。图腾柱的雕刻工艺采用镂空技法,镂空形状多不规则,形态上自然朴拙,线条随意自如,不显刻板拘谨痕迹。同时采用乡土景观设计方法,整治入口区景观道两侧的环境,进行自然式的绿化美化。整体上形成有节奏、有韵律又不失“乡土性”的视觉空间效果,给人鲜明独特的第一视觉印象。2.行政管理

    25、片区承担整个景区的管理、后勤、服务功能。利用现林场管理处的办公和服务设施,成为整个旅游区的行政后勤服务基地。(四)用地构成管理服务区用地可分为:行政办公用地、道路用地、公共绿地。表5.2 管理服务区用地平衡表类别代号类 别 名 称用地面积(ha)百分比(%)大类中类小类C公共设施用地0.726.55C1行政办公用地0.726.55S道路广场用地1.1810.73S1道路用地1.1810.73G绿地0.817.36G1公共绿地0.817.36E水域和其他用地8.2975.36E2耕地0.736.64E29旱地0.736.64E6村镇建设用地7.5668.73E61村镇居住用地7.5668.73规

    26、划总用地11.00100(五)主要技术经济控制指标1. 用地面积总用地面积11公顷。2. 绿化面积(含水面)应大于 40%。3.容积率根据具体区位和功能要求合理确定容积率为0.24。4.游览、休憩、服务性建筑设施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5。5.区内居民数量区内共有居民533人。三、休闲度假区(一)性质与功能以契丹文化艺术为特色的多功能休闲度假区,集休闲度假、住宿餐饮、艺术展示、文化娱乐于一体。通过集聚和打造休闲度假吸引物,形成规模效应,满足近期和中远期高、中端客源的休闲度假需求。(二)项目组成与平面布局位于南山门牧场村河谷一线,沿河谷呈线性布局,由契丹艺术度假村、辽河谷车帐营地、土河淀和

    27、南山门服务区组成。(三)主要项目及建筑单体设计方案构思1.南山门服务区由景观大门、停车区、售验票点及配套设施组成。停车场和电瓶车站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供外来观光旅游车停放和换乘。本服务区布置于度假村和营地之间,服务于由承德方向而来的观光游客,以及度假区和营地的休闲度假游客。南山门的景区入口,设计为高大粗犷的辽营寨门,上有契丹图腾、铁器、辽旗等装饰物,配设验票点和值班室。2.契丹艺术度假村深度渗透休闲度假与文化艺术产业链,按照牧场度假区模式,建设集艺术、文化、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古典主题式度假村。度假村由中国首个契丹艺术主题酒店和契丹艺术别墅组成。继承和创新辽代皇家宫廷休闲文化,

    28、汲取契丹文化艺术之精华,以原创契丹艺术体验为主题,以星级酒店服务为标准,再现契丹文化的辉煌,给游客惊奇的旅居体验。规模:中小档次:高档功能:度假、商务会议、艺术展示设计特色:创意艺术设计业态组合:旅游、文化创意、演艺、房地产(1)斡鲁朵大酒店取“斡鲁朵”之行宫之意,建设五星级标准的主题艺术酒店,包括300间客房、室内表演厅、会议中心、多功能厅、宴会厅、酒吧、康乐中心、小商场、商务中心、健身房、艺术画廊等。组群布局现代主题酒店建筑既要利用契丹民族优秀文化,又能满足当代酒店功能需要。酒店建筑组群的总体布局严格按照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中轴线上的建筑高大华丽,轴线两侧的建筑相对低小简单,体现中国宫殿建

    29、筑之美。主体建筑主体建筑为蕃汉合璧的新古典建筑形态,其设计从民族化、现代化、艺术化的的角度出发,求解现代设计与传统空间意向的对应关系,依各种史料,从契丹毡帐图、胡笳十八拍图诼描绘契丹人生活的古画等契丹毡帐建筑资料中,抽取出穹庐、腰线、伞顶、天窗等建筑元素符号,跨越单纯的模仿和形式追求,采用创新的新古典设计手法,将圆型穹庐由圆变方,融入唐代汉式建筑元素,简化、加粗“乌尼”撑杆,保留顶部伞形骨架、立面腰线并适当修改,在结构上化繁就简,体现大胆粗犷之感,将民族风格、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融为一体。使高档主题度假酒店体现出布局协调,雄浑博大,洗练洒脱,典雅凝重,古朴大方的现代美感。让设计在向传统致敬的同时

    30、,体现和阐释了现代化酒店的功能与使命。为游客提供了历史文化体验的全新空间。建筑装饰建筑色彩融入唐代等级建筑元素,主色调为白色与朱红相组合,给人以鲜艳悦目、简洁明快的色彩美。青顶屋面,朱红方柱,细节局部用黄、红色装饰,栏杆、台基采用汉白玉或花岗岩等白、黑色石材,辅之以辽代浮雕、壁画、装饰图案、行宫护卫雕塑、陶器、瓷器等景观小品的点缀,凸显出辽代的皇家风范。酒店内部是契丹艺术馆和常规酒店的综合体,从里到外,从入口大堂到每一间客房,除再现“十香院”中深殿、象床、香枕、绣被、香帐、锦茵、瑶席、熏炉、鸣筝等的辽代皇家气息外,创新设计的每间主题客房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体现出浓郁的怀旧情节与民族风格,气质高贵独特。瓷器、床柜、牙刷、毛巾、浴帘、酒杯、托盘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的契丹时尚艺术品。住客可认购自己喜欢的毛巾、茶杯、梳子等物品。走进酒店,就宛如进入一座艺术陈列馆。酒店内设一小型契丹艺术博览馆,与酒店便捷连接,是契丹艺术作品的永久停靠之所。(2)契丹艺墅契丹艺术主题别墅,环布在酒店周围,与酒店之间用草原隔离,按照山地度假区、牧场度假区的模式进行布局。建筑为契丹


    注意事项

    本文(国家森林公园文化旅游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