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采荷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科学试题.docx

    • 资源ID:4619927       资源大小:615.85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采荷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科学试题.docx

    1、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采荷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科学试题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采荷中学【最新】七年级12月月考科学试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要求的是()A BC D2“秦岭四宝”朱鹮、羚牛、大熊猫、金丝猴中,属于“卵生”的是 ( )A朱鹮 B羚牛C大熊猫 D金丝猴3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有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这样的看法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收集事实证据 B建立假设 C提出问题 D得出结论4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感到适宜的气温约为37 B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约为18mmC七年级中学生

    2、的质量约为50Kg D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约为5S5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A大液泡 B细胞核 C叶绿体 D细胞膜6下列有关岩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地壳和地幔共同组成了地球的岩石圈B根据成因不同,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花岗岩三种类型C沉积岩中可能有化石D石灰岩由大理岩“变质”而来7下列“错误操作”,与相对应测量结果一致的是 (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皮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来测量变大 B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时,砝码与物体位置对

    3、调变小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变大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变小AA BB CC DD8下图中呈现的葫芦藓、蕨、水稻和银杏是我们常见的植物。其中不正确的是( )A葫芦藓没有真正的根,所以长在潮湿的环境中B蕨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C水稻生活在多水的地方,会开花结果D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有果皮包被9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座“永不止步”雕像。雕像的大小跟真人差不多,小明上网查询到每尊雕像的质量约200kg请您估算这尊雕像的平均密度约为( )A0.4103kg/m3 B0.8103kg/m3 C4103kg/m3 D8103kg/m310如图所示几种物质的比热大小,下列判

    4、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与物质的状态无关B100克水的比热容是50克水的比热容的两倍C质量相等的酒精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酒精温度变化较大D寒冬季节,放在室外盛有水的水缸会破裂,主要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11在“观察蜗牛有哪些感觉”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不恰当的是A是否有视觉: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B是否有触觉:用你的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C是否有听力: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5厘米处,用力鼓掌D是否有嗅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厘米处12下表简明记录了部分植物类群的主要特征,其中正确的是特征类群根茎叶花果实种子A藻类植物B蕨

    5、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AA BB CC DD13兰花螳螂的体形酷似兰花。这种现象说明的生命特征主要是()A繁殖 B影响环境 C新陈代谢 D适应环境14下列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也会越快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15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并经过多年的实地考察与论证,找到了大陆漂移的证据。下列哪一现象不能作为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A印度、澳大利亚和非洲发现的舌羊齿化石B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C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凹凸

    6、吻合D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质B切开橙子,流出酸甜的橙汁,它来自于细胞中的细胞核C蝙蝠是哺乳动物,其最大特征是胎生、哺乳D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组织都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营养组织和输导组织17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A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C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或者指针左右摆幅相同时,表明天平已平衡D称量时右盘应该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左盘放置砝码1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两种液体,用

    7、同一热源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的温度比乙液体的温度升高得少D甲液体的比热小于乙液体的比热19小康同学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无论怎么调节都不能把天平调平衡。后来,他想了个办法,在左盘中放入0.4克的大米 ,终于把天平调平衡了。于是他开始称量物体,当右盘中放入50克的砝码时,天平刚好平衡,则该物体实际质量是 ()A50.4g B50g C49.6g D49.2g20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三个实心体,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如上图所示,可知()

    8、Ab物质的密度是2g/cm3 Ba物质的密度最大Cc物质的密度最大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填空题21铁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义是 _,22科学研究过程中经常要进行各种测量。请根据图示填空。(1)图甲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是_,物体的长度是_cm 。(2)图乙是常用的体温计,它是根据液体_的原理制成的,此时指示的温度是_。(3)图丙中,量筒的量程是_mL,小石块的体积为_cm3。23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最薄的一层是_。地球南北半径和赤道半径相比,较长的是_。24洋葱为二年生或多年生植物,是一种常见的食材。有浓绿色圆筒形中空叶子,花为伞形花序,呈白色,由数百朵小花组成(如图甲)。

    9、小科同学想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制作了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1)洋葱的花属于植物的生殖器官,在分类上洋葱属于种子植物中的_。(2)洋葱切开时,流出的汁液来自于_(填细胞结构名称)。(3)小科同学制作临时装片的部分操作如图乙,其操作的正确排序是_(填序号)。25如图所示,在两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盏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的比热大。加热时需要搅拌沙子,目的是_。26某同学想要测得某种液体的密度,他先用烧杯盛装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其总质量m,再用量筒测出液体的体积V,多做几次实验,得到烧杯和

    10、液体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示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 g/cm3。实验所用烧杯的质量是_g。27我国台湾多发地震,主要是因为该地正好处于太平洋板块和_ 的交界处。地震发生时,下列避险逃生的方法中,可取的有_A上课时,高楼层的学生立即躲到课桌下B在家里,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面或迅速躲到空间狭小的厕所里C二楼或三楼的居民下楼梯来不及,可以直接跳楼D在街上,紧紧抱住路灯杆或大树树干28在测金属丝直径时,小明采用了如图的方法进行测量。根据图示情况,回答问题:(1)细金属丝共绕了 20圈,它的直径是_毫米。(2)本实验用了什么测量方法:_(3)小明在测量过程中,共测量三次,而每次都将铜

    11、丝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上不同部位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_29温州三垟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肾”,是虾蟹养殖和菱角种植的天然场所,也是“中国柑桔之乡”。目前,湿地内已知动植物有1700多种。(1)三垟湿地是鸟类的天堂,已经发现有白鹭、杜鹃等157种,这些鸟类的体温_;(2)小明将湿地内某些动物分为甲、乙两类,如下表所示,他是依据_这一特征来分类。类别动物名称甲燕子 田鼠 草鱼 青蛙乙蜜蜂 蚯蚓 虾 (3)小明在湿地采集了4种植物P、Q、R和S,并设计了以下的二歧式检索表来分辨这些植物:1a有种子P1b无种子22a有叶32b无叶Q3a有根R3b无根S这些植物中有一株是蕨类植

    12、物,它是_。(4)湿地内有濒临灭绝的黑脸琵鹭、黑嘴鸥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造成这些生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_)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 建立湿地保护公约 向河水排放污水 成立珍稀鸟类研究所A B C D三、简答题30据美国波士顿邮报报道,自从进入 2015 年以来,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火山喷发事件。(1)历史上,智利南部的卡尔布科火山曾爆发过 36 次,今年 4 月 23 日,卡尔布科火山再次喷发。卡尔布科火山是一座(_)A活火山 B死火山 C休眠火山(2)智利不但是一个火山多发的国家,也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智利位于_地震带。(3)全球由六大板块组成,这些板块漂浮在_上。喜马拉雅山是由

    13、于板块之间相互_形成的,东非大裂谷是板块之间相互_31显微镜是科学观察的重要工具。甲图是小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的操作步骤,请按照箭头 指示的 6 个视野顺序,回答问题:(1)在步骤 1 中,无论如何调节反光镜,发现视野仍是黑暗的,其可能的原因是(_)(填序号)载玻片上有污渍物镜没有对准通光孔选用低倍镜对光遮光器没有转到位(2)小馨想对部分细胞进行放大观察,那么步骤5的正确操作是(_)A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来回旋转粗准焦螺旋B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来回旋转细准焦螺旋C来回旋转粗准焦螺旋,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D来回旋转细准焦螺旋,转动物镜转换器,将低倍镜

    14、换成高倍镜(3)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图乙所滴加的液体是_。32小丁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3.2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空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8kg。试计算:(1) 稻谷的密度是多少?(2) 这堆稻谷的总质量有多少吨?四、探究题33大葱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没有叶绿素),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细胞 内有叶绿素)。同样,白萝卜埋在土中的部分是白色的,而暴露在外的部分是绿色的。小 馨想:叶绿素的形成需要什么条件呢?于是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加以探究。(1)从小馨的实验设计分析,她提出的假设

    15、是_。(2)若小馨的假设成立,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34暑假期间,小宝同学在乌镇旅游时,发现很多小店卖米酒和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米酒所用器具比量取相同质量的酱油所用器具要大一点,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出酱油的密度_米酒的密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小宝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乙)所示AB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乙)所示数据测得的米酒密度为_kg/m3。(3)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第一步:测烧杯和杯中米酒的总质量,记录数据m1 第二步:_,_第三步:列出米酒密度的表达式_35鲜花

    16、人人喜爱,但“好花不常开”。于是,鲜花保鲜问题便成为喜爱鲜花的人工作之余所关注的问题。为了探索“延长鲜花保鲜的条件”,小亮和小华提出种种假设,并设计如下实验:取两只等大的锥形瓶,分别标上A和B;在A和B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然后在A中加入2颗维生素E,并搅拌使之溶解;在A和B 中各插上一支同样新鲜的玫瑰花和菊花(如图),放在相同的环境中,每隔12小时观察一次,并做好观察记录。(1)他们设计这个实验想要检验的假设是_。(2)他们准备B组的作用是_。(3)请指出实验设计中两处不合理之处:_。_。参考答案1B【详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熄灭酒精灯用

    17、灯帽盖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图中小球下端没有与刻度尺零刻度对齐,测量结果不准确,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2A【分析】鸟类的繁殖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化、育雏几个过程。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毛,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温恒定,胎生,哺乳。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详解】A、朱鹮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为我国特有,卵生。故A正确。B、羚牛是一级保护动物,生殖方式是胎生、哺乳,

    18、故B错误。C、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一般称作“熊猫”,是世界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生殖特点是胎生、哺乳,故C错误。D、金丝猴,属于脊椎动物,哺乳纲,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毛质柔软,为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群栖高山密林中。中国金丝猴分川金丝猴、黔金丝猴和滇金丝猴。此外还有越南金丝猴和缅甸金丝猴两种金丝猴。均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3B【详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本题中,有

    19、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是建立假设故选:B4C【详解】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七年级科学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0mm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C初中生的平均质量在50kg左右,故C符合实际;D中小学课间休息时间一般是10min,做一遍眼保健操的时间大约是课间休息时间的一半,在5min=300s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5B【分析】在细胞结构中遗传物质主要存在细胞核内,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详解】植物细胞的细胞质中有液泡,内含

    20、细胞液,细胞液中有多种有味道的物质及营养物质,在细胞结构中遗传物质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核中。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故选B。【点睛】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功能。6C【分析】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为岩石的种类和形成原因。【详解】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不包括整个地幔,A错;根据成因,岩石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花岗岩属于岩浆岩,B错;沉积岩常含有化石,C对;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D错,故选C。7A【详解】A有皮尺测量长度时,如果皮尺没有充分拉直,则测量的数值偏大,故A符合题意;B用天平称量物体质

    21、量时,砝码与物体位置对调,若使用了游码,称得物体的质量变小,若未使用游码,称得物体的质量不变,故不一定变小,故B不符合题意。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若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导致读数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俯视时读数偏小,则实际值偏大,故D不符合题意。8D【分析】植物根据生殖细胞的不同可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孢子植物用孢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来繁殖后代,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详解】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适于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A正确;B、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用孢子繁殖,孢子长在孢子囊中,属于孢子植物,

    22、B正确;C、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单子叶,性喜温湿。稻米的花非常小,开花时,主要花枝会呈现拱形,在枝头往下30到50厘米间都会开小花,大部分自花授粉并结种子,称为稻穗,C正确;D、银杏用种子繁殖,所结的种子没有果皮包被,属于裸子植物,D错误。故选:D。【点睛】熟练掌握各类群的主要特征是解题的关键。9C【详解】人的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大约是:人=1.0103kg/m3,人的质量大约是:m人=50kg,人的体积:V人= =50103m3雕像的体积:V雕=V人=50103m3,雕像的质量:雕=4103kg/m3故C符合题意。10C【详解】A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故A错

    23、误;B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故B错误;C质量相同的水和酒精,水的比热容大于酒精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Q吸=cmt可知,酒精的温度变化比较大,故C正确。D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在寒冬季节,达到凝固点而结冰,结冰时,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将把水缸胀破,这与水的比热容无关,故D错误。故选C。11C【解析】【分析】通过观察实验,蜗牛在遇到刺激情况下会缩进壳里去,这说明了蜗牛的壳对蜗牛有保护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蜗牛对外界的刺激会产生反应,通过进一步的实验可知,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感觉,但是没有听觉。【详解】A、研究蜗牛是否有视觉:让蜗牛在灯光下爬行3分钟后

    24、,用书本遮在它的上面,使它的一半身体处于阴影中,我们发现蜗牛会向有光的地方爬行,说明蜗牛具有视觉,A正确;B、是否有触觉:用你的铅笔头分别轻触蜗牛的触角、足和壳等部位,我们发现蜗牛会把身体缩进壳里,说明蜗牛具有触觉,B正确;C、是否有听力:在正在爬行的蜗牛前方约10厘米,用力鼓掌,若发现蜗牛会向远离掌声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听觉,若继续前行,说明没有听觉。在5厘米处距离太近,C错误;D、是否有嗅觉:用棉花蘸一点米醋,放在蜗牛前3厘米处,我们发现蜗牛会向远离醋的方向爬行,说明蜗牛具有嗅觉,D正确。所以答案选择C。【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就是掌握蜗牛具有触觉、嗅觉、味觉和视觉,没有听觉。12D【解

    25、析】【分析】根据植物的繁殖方式,我们一般把植物分成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两大类。其中孢子植物不结种子,但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是植物界中较高等的一个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详解】藻类植物的种类很多,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阴湿处,有单细胞的,如衣藻,有多细胞的,如海带、紫菜等,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的,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也属于孢子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殖离不开水,因此适于生活在阴湿处。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

    26、种器官,种子不裸露,外面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发达的根、茎、叶,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没有花、果实这两个器官。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的分类,明确四类植物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3D【分析】生物具有如下生命现象区别于非生物: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能够不断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同时不断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如汗液、尿液、二氧化碳等);生物能够生长,由小长大,生物通过生长使体形增大,体重增加;成熟的生物个体能够通过生殖产生后代;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既相似又有差异的特征,说明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

    27、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详解】兰花螳螂外形酷似兰花,它们的步肢演化出类似花瓣的构造和颜色,可以在兰花中拟态而不会被猎物察觉,有利于觅食和避敌,说明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故选: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理解生物与生存环境相似的体色和外形有利于觅食和避敌。14B【详解】A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B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分子运动的速度越快,而物体运动的越快,只能说明宏观物体的速度越快。故B错误。C物质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C正确。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故D正确。15A【详解】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有大西洋两岸大

    28、陆轮廓凹凸吻合,大西洋两岸的非洲和南美洲分布有海牛、鸵鸟等相似的生物,大西洋两岸古老底层的相似性,以及人们在南极洲发现了储量丰富的煤炭,说明南极大陆是从温带漂移到寒带。所以根据题意选A。【点睛】该题考查大陆漂移学说的证据,记住即可。16C【分析】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事实上,细胞内每时每刻都发生着物质和能量的变化,这都和细胞核的指挥和控制密不可分。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西瓜之所以甘甜可口,主要是因为西瓜的细胞液中含有较多的糖分。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动物体的主要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肌肉组织。植物体的主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详解】从细胞结构上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种现象,这是一种遗传现象,遗传物质储存在细胞核中,A错误;切开橙子


    注意事项

    本文(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采荷中学学年七年级月考科学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