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Word下载.doc

    • 资源ID:4619581       资源大小:98.63KB        全文页数:2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Word下载.doc

    1、目 录第1章电子政务概论111电子政务11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工程1第2章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221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222加快推行电子政务的必要性和意义32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4第3章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63.1企业现代化问题63.2市场成熟问题73.3金融服务质量问题73.4信息网络的环境和条件问题73.5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问题73.6人员素质和技能问题7第4章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分析84.1纵深化趋势84.2个性化趋势84.3专业化趋势84.4国际化趋势94.5区域化优势94.6融合化趋势9第5章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比较115.1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有相通之处115.2传统政务

    2、与电子政务的区别13结 束 语15参考文献16毕业论文(设计)稿纸第1章电子政务概论11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由于电子政务是电子信息技术与政务活动的交集,所以它的内涵和外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于电子信息技术和政务活动所下的定义。总的说来,电子政务是指在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等技术支撑下,政府机构日常办公、信息收集与发布、公共管理等事务在数字化、网络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国家行政管理形式。它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如政府办公自动化、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建共享、政府实时信息发布、各级政府间的远程视频会议、公民网上查询政府信息、电子化民意调查和社会经济统计等。12电子政务是一个系统

    3、工程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电子政务应该符合三个基本条件: 第一,电子政务是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化硬件系统、数字网络技术和相关软件技术的综合服务系统;硬件部分:包括内部局域网、外部互联网、系统通信系统和专用线路等;软件部分: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传输平台、权限管理平台、文件形成和审批上传系统、新闻发布系统、服务管理系统、政策法规发布系统、用户服务和管理系统、人事及档案管理系统、福利及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等等系统;第二,电子政务是处理与政府有关的公开事务,内部事务的综合系统。包括政府机关内部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人大、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事务,如检务、审务、社区事务等;第三,电子政

    4、务是新型的、先进的、革命性的政务管理系统。电子政务并不是简单地将传统的政府管理事务原封不动地搬到互联网上,而是要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因此,电子政府在管理方面与传统政府管理之间有显著的区别第2章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21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概况我国电子政务可以分为初期的缓慢发展和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两个阶段。初期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中央和地方党政机关所开展的办公自动化(OA)工程,建立了各种纵向和横向内部信息办公网络,为利用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是1993年底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这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

    5、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些都还只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是电子政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家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子政务的发展进入快车道,突破了部门和地域限制,向交互性和互联网方向发展。1999年1月,40多个部委(局、办)的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了“政府上网工程”,截止到2001年1月底,以为结尾注册的域名总数达到4722个,占国内域名总数的4%;已经建成的WWW下的政府网站达3200多个,70%以上的地市级政府在网上设立了办事窗口。最近一两年来,电子政务开始向更高层次发展,主要表现在

    6、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许多地方政府都将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作为“十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上海、深圳、广州、天津等沿海城市纷纷提出建设数字化城市或数码港计划,其中电子政务的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有些地方政府已经明确地提出了建设电子政务的时间表,如北京市政府。其次,专业化的政府服务网站日益增多,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增强,互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中央与地方的工商、海关、国税和地税等部门纷纷推出各种网上办公业务。例如,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了网上办公平台-红盾315网站(),开办了网上专项审批、网上注册与年检、网上经营者身份及经营行为合法性认证、经营性网站备案核准、域名备案登记等业务。第三

    7、,电子政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软件业的发展,安全性不断提高。电子政务的特殊性为民族软件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目前,国内许多IT企业都在纷纷推出各自的电子政务解决方案,与各级政府和部门合作,积极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电子政务办公系统的发展与完善。22加快推行电子政务的必要性和意义电子政务给政府和社会带来的效益难以量化,但是电子政务确实从各方面为政府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效益。电子政务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和行政成本的降低。利用电子手段代替大量以往必须由行政人员手工作业的工作,通过网络传送文件,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使工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行政人员可以在一种全新的网络状态下进行,有效地降

    8、低行政管理成本。电子政务有利于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提高服务质量。政府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及时、准确地传递信息,克服官僚主义,更好的建立与公众交流平台。电子政务有利于建立一个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体制,增加了政府的公信度,从而更好的防止公务员利用职务暗箱操作,保证公共服务的公正性和公平性。电子政务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竞争力。区域企业构成的经济共同体之间的竞争,是一个更重要层面上的竞争,是政府之间的竞争。通过电子政务,能够提高政府服务与监管水平,提高行政效率,促进政府信息和决策透明化。发展电子政务有利于带动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推动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机构会进一步加快网络设备的配套、升级和维护工

    9、作,促进电子政务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合理化。23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1)目前,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基本特征大体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一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部署已经完成;二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任务越来越明确;三是电子政务建设的整体思路越来越清晰;四是对电子政务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五是电子政务建设的实践成效也越来越突出。由于电子政务在不同国家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国家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政府运行机制的影响,也会带上浓重的本国文化色彩。2007年,建设和谐电子政务将成为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旋律,将呈现出十个方面的重要趋势。第一,和谐社会大目标的提出,必将对电子政务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第二,“以人

    10、为本”,“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这些概念,将成为电子政务各种系统建设中新的价值追求。第三,随着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重要性的凸现,以政府为中心的改革,将进一步被提上议事日程,电子政务建设的体制、政策环境将有明显的改善。第四,政府对农村的信息化建设将有明显的进展第五,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型电子政务建设,将有更多的创新和发展。第六,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更加注重以人为本,并在实践中取得新的进展。第七,随着中央“十一五”电子政务总体目标的确立,中西部电子政务建设的步伐将明显加快。第八,跨部门的网上协同,对以为企业、社会公众办事服务为标志的电子政务应用将有新的突破第九,电子政务建设将更加务实。第十,把握电子政

    11、务建设规律,探索一条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电子政务建设路径将受到更多人的重视。(2) 浅述我国电子政务的未来发展趋势一是,将设立政府CIO。国内外电子政务建设经验都说明,电子政务必须实行法人负责制。对于投入巨大的电子政务建设,应当有人对其承担法律责任。没有法律责任人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无法减少或防止投资风险。电子政务的法律责任人就需要CIO(首席信息技术主管)来担任。目前有些地区已经开始了政府CIO的试点工作,今后我国会全面实行CIO制度。CIO通过信息技术与政府业务的结合,负责主持建立面向政务的应用系统,以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改进政府工作,为建立自上而下的组织保障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二是将建立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电子政务高绩效可以用相同或者更少的资源,快捷地生产或提供更多所需要的产品或者服务。目前我国有关部门正抓紧制定电子政务绩效评估体系,促进体系的尽快形成。绩效评估体系中指标,最根本的指标还是“公众满意度”。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程度是电子政务建设必不可少的基础。只有具备了坚实的民意基础,得到公众认可,才能证明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成功。三是将实施电子政务人才战略。进行电子政务建设,实质上是信息技术与政务工作的结合过程,要求政务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从我国政府工作人员目前的组成状况来看,其知识结构在大多数地区是不尽如人意的。目前公务员队伍的素质还不够高,这已经成为制

    13、约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瓶颈”。政府具备这样的人才结构,对于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服务于社会的能力将会成为可能。所以,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大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政府业务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进行电子政务建设需要先行进行人才培养和储备。第3章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最近几年,中国的因特网用户激增,至今用户数已超过120万,在因特网上拥有自己域名的中国企业也已达到48万个。就因特网商务而言,已建立的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为全国外经贸企业提供了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网络环境。中国证券交易网、中国商品订货系统、中国金融结算系统、中国民航订票系统等一批以商务为目的的电子网络或电子系统,都有较快较大的发展。但是,中国同其他一些

    14、发展中国家一样,有更重要、更迫切的社会经济问题亟待解决,不可能以一般发达国家那般的实力和激情投入于电子商务的建设和实施。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中国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中国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不仅需要解决EDI商务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问题、因特网商务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问题,以及电子纳税及其管理问题等等,而且还亟待解决一系列特有的主要问题:3.1企业现代化问题构成电子商务的有政府的管制行为和居民的消费或投资行为,但主要是企业的购销行为。因此,企业的发展与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基础,中国的企业正在改制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起步不久,还没有全

    15、面推开。以作为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为例,15万家大型企业上因特网的大约有半数左右,其中在网上有自己主页和WWW服务器的只有少数,已实施电子商务的是为数更少的进出口企业。还有5万家国有中小企业,虽有一部分对实施电子商务比较积极,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当多数尚未认识到,电子商务能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而认为电子商务距离他们比较遥远。所以,培育和开发企业需求,成了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本功,而发展电子商务正是企业走向成功之路。3.2市场成熟问题中国的市场及其体系还不健全、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的自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电子商务,必

    16、须加速培育市场,使其尽快成熟起来,以利于传统商务向电子商务顺利转变。3.3金融服务质量问题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支付与结算,这就应有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及其电子化的配合。由于金融服务的水平和电子化程度都还不高,中国的金融业亟需适应全球一体化进程而加快变革步伐。3.4信息网络的环境和条件问题这几年中国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展顺利,成绩显著;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省市,尤为瞩目。但从电子商务的要求看,无论是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标准、消费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3.5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问题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财税

    17、、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行政框架以及强有力的综合协调组织。3.6人员素质和技能问题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它的知识亟需普及。全世界因特网网上的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急剧增加,但因特网的使用者仍集中在年龄为15岁至50岁之间、中上收入水平、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中青年,并以男性为主。对中国来说,特别需要提高商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显然,中国不可能等到把上述问题都解决了,再来发展电子商务。唯一的出路是在发展电子商务的过程中,积极促成这些问题的逐个解决。第4章 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分析4.1纵深化趋势 电子商务的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企业发展电子商

    18、务的深度进一步拓展,个人参与电子商务的深度也将得到拓展。图象通信网,多媒体通信网将建成使用,三网合一潮流势不可挡,高速宽带互连网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网络瓶颈有望得到缓解和逐步解决。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将具备良好的网络平台和运行环境。电子商务的支撑环境逐步趋向规范和完善。个人对电子商务的应用将从目前点对点的直线方式走向多点的智能式发展。4.2个性化趋势 个性化定制信息需求将会强劲,个性化商品的深度参与成为必然。互连网的出现,发展和普及本身就是对传统秩序型经济社会组织中个人的一种解放,使个性的张扬和创造力的发挥有了一个更加有利的平台,也使消费者主权的实现有了更有效的技术基础

    19、。在这方面,个性化定制信息需求和个性化商品需求将成为发展方向,消费者把个人的篇好参与到商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去,对所有面向个人消费者的电子商务活动来说,提供多样化的比传统商业更具有个性化的服务,是决定今后成败的关键因素。4.3专业化趋势 面向消费者的垂直型网站和专业化网站前景看好,面向行业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潜力大。一是面向个人 消费者的专业化趋势。要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提供专业化的产品线和专业水准的服务至关重要。今后若干年内我国上网人口仍将是以中高收入水平的人群为猪,他们购买力强,受教育程度高,消费个性化需求比较强烈。所以相对而言,提供一条龙服务的垂直型网站及某类产品和服务的专业网站发

    20、展潜力更大。二是面向企业客户的专业化趋势。对B 2 B电子商务模式来说,以大的行业为依托的专业电子商务平台前景看好。4.4国际化趋势 中国电子商务必然走向世界,同时也面临着世界电子商务强手的严峻挑战。互连网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有效地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障碍,这对促进每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技术,资金,信息等的交流将起到革命年个 的作用。电子商务将有力的刺激对外贸易。因此,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将随着国际电子商务环境的规范和完善逐步走向世界。我国在市场经济轨道上的后发劣势为后发优势。电子商务对我国的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好国外各种资源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时机。

    21、同时,国外电子商务企业将努力开拓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加入WTO,这方面的障碍将逐步得以消除。4.5区域化优势 立足中国国情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是有效扩大网上营销规模和效益的必然途径。中国电子商务的区域由优势与前面强调的国际化优势并不矛盾。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过,社会群体在收入,观念,文化水平的很多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我国虽然总体上仍然是一个收入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反映出来的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收入结构的层次十分明显。在可以预见的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上网人口仍将以大城市,中等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主,B 2 B的电子商务模式区域性特征非常明显。以这种模式为主的

    22、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规划,配送体系建设,市场推广等都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现实,采取有重点的区域化战略,才能最有效地扩大网上营销的规模和效益。4.6融合化趋势 电子商务网站在最初的全面开花直后必然走向新的融合。一是同类网站之间的合并。目前大量的网站属于“重复建设”,定位相同或相近,业务内容相似,激烈竞争的结果只能是少数企业最终胜出,处于弱势状态的网站最终免不了被吃掉或者关门的结果。二是同类别网站之间互补性的兼并。那些处于领先地位的电子商务企业在资源,品牌,客户规模等诸方面虽然有很大优势,但这毕竟是相对而言的,与国外著名电子商务企业相比不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这些具备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网站在扩张的过程中必

    23、然采取收购策略,主要的模式将是互补性收购。三是战略联盟。由于个性化,专业化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两大趋势,每个网站在资源方面总是有限的,客户需求又是全方位的,所以不同类型的网站以战略联盟的形式互相协作必成为必然。第5章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比较5.1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有相通之处正如电子商务涉及电子和商务两个层面的改变,电子政务也有两个基本面,一是政务手段的演进,一是政务内涵的演进。前者是“用”上的变革,后者是“体”上的变革。 今天,虽然政治体制改革意义上的电子政务还没有排上议事日程,电子政务还仅仅限于政务手段上的变革,但了解电子政务在其它国家引起的由用而体的变化过程,对理解电子政务的实质是有意义的。我认

    24、为,电子政务的根本意义和电子商务一样,都在于全心全e为人民服务。“全心全e”,将导致“为人民服务”的“直接化”。在直接经济中,通过网络,使生产者与消费者更有效率、更低耗费地互相契合,从而更好实现生产目的。电子政务通过网络,更直接,从而更有效率、更低耗费地实现“人是目的”这个命题。电子政务“直接沟通”: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法则 最近,电子政务的进程,在世界各国明显加快。最近一份报告显示,到二六年时,美国各级政府将接获三亿三千三百万份企业和民众经由线上提出的申请或报告,政府当局也将在全美各地推出将近一万四千种在线申请服务。英国已经有60%的政府机构的互联网服务网站已经开通或正在建设,其它国家这一比例最

    25、高为53%。德勤公司预计,到2002年将有41%的英国公众主要通过政府机构的网站享受政府服务。与之相比,加拿大的这一比例将达到40%,澳大利亚为34%,美国为31%。日本政府决定国会下个会期讨论一项法案,如获通过,日本将把九千零八九种申请及注册表格转到网上处理。法案一旦通过,将有助成就日本在二00三会计年度实现“电子政府”的目标。这一系列变化,表面上看,只是行政形式的变化。其实不然。我认为新加坡交通及资讯科技部政务部长林瑞生对这个问题看得比较透。林瑞生认为,“电子化政府不只是将服务放到网上而已,主要意义在于,在虚拟空间里,政府能跨越各部门间的限制,进行再造,提供人民完整而便利的服务”。林瑞生说

    26、,新加坡电子化政府要让没有电脑的人也可透过各种方式上网,“与政府直接沟通”。新加坡积极建设成为亚太科技重镇,预计2002年前,政府提供的一千多项服务都可在网上取得,届时新加坡人民完全不用出门,就可与政府打交道。在工业时代,人民与政府是迂回沟通;在信息时代,人民将与政府“直接沟通”。人民和政府之间,将形成真正的“鱼水关系”。这就是电子政务的深层含义。直接沟通,并非不要中间环节,并不等于“直选”。正如直接经济不等于直销一样。尽管二者在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信息社会意义上的直接沟通,不在于有没有中间环节,而是指“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正如直接经济不在于有没有中间环节,而在于边际成本递减一样。什么是“政务边

    27、际成本递减”呢?是指社会管理的中间成本,在社会管理范围扩大中相对减少。不管中间环节是增是减,只要总的中间成本相对缩小了,我们就认为是“直接化”了。传统政务,遵循政务边际成本递增法则。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相应的管理成本越高。按照西蒙的有限理性说,在工业社会,个人能直接管理的人数,在7到13人之间。超过了,就需要分层。管理层这个中间环节,不仅提高效率,也要消耗资源。我们称之为管理成本,或叫中间费用。(中间是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管理成本包括正面的管理费用和负面的管理费用(浪费和腐败)。管理的中间环节,有两方面的作用,积极的方面,是进行社会化组织,使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提高,离了中间管理者

    28、,社会如果因此降低组织的复杂度,会向农业社会倒退。社会若还要保持复杂度不变,就会陷入混乱或无效。但另一方面,社会通过中间环节进行管理,是要付出代价的。包括正面的管理费用和负面的贪污腐败。戴维奥斯本等在改革政府中指出:官僚和官僚机制感兴趣的是争取更多的经费和更大的权力,帕金森定律所揭示的官场病,实质是政府机构自我扩张、追求自我利益的结果。而电子政务,遵循的是政务边际成本递减法则。社会化任务越重,管理范围越大,相对的管理成本越低。今年7月,国家工商局局长王众孚曾表示,“工商行政管理最离不开信息化。”王众孚认为,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可以防止办人情案、发人情照,遏制消极腐败现象,促进廉洁执法、公正执法

    29、、文明执法。王众孚认为,社会信息化和经济信息化,必然要求政府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报道指出,作为国家主管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职能部门,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承担的市场监管执法任务将更加繁重,对监管执法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也是新形势、新任务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必然要求。在这个案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进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承担的市场监管执法任务将更加繁重,对监管执法工作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表明管理范围扩大;而“防止办人情案、发人情照,遏制消极腐败现象,促进廉洁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属于降低负面管理成本。电子政务的本质作用,在这里清楚显示出来。按科斯理论,建立制度的成本与它节省的成本比哪个更大,决定制度的稳定性。如果传统政务耗费的成本过高,比如腐败现象太严重,或支持行政费用的财政负担过重,加快电子政务的制度建设,其成本就变得并非不可以忍受了。事实上,电子政务有利于稳定,是


    注意事项

    本文(论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关系Word下载.doc)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