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冰点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冰点文库
全部分类
  • 临时分类>
  • IT计算机>
  • 经管营销>
  • 医药卫生>
  • 自然科学>
  • 农林牧渔>
  • 人文社科>
  • 工程科技>
  • PPT模板>
  • 求职职场>
  • 解决方案>
  • 总结汇报>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冰点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优秀教案.docx

    • 资源ID:4607859       资源大小:30.03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优秀教案.docx

    1、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优秀教案 课题忆读书课型讲读课文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2. 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4.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教学重点1.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掌握多音字。2. 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

    2、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浒、传”等16个生字,会写“津、豪”等13个生字。掌握“津津有味、索然无味”等词语。2. 整体感知作品,理清记叙的顺序,把握课文记叙的主要内容。3.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把握文章要点,更好地理解“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一中心。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 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1.谜语:“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书)2.我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生畅所欲言师:不同的人读书有不同的感受

    3、。冰心的感受是什么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一看吧。板书:忆读书3.简介作者(出示课件3)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

    4、集往事。 【设计意图:用谜语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欲望。】新课教学( )分钟二、初步阅读,整体感知(出示课件4)小组活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默读课文,圈出不懂的词语。2.借助工具书或向别人请教的方式,理解生字词的意思。3.在默读的时候思考,把握全文的结构。生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师巡回指导。三、再读课文,理清条理(出示课件5)全文15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总说。突出作者对读书的感受和体会的强烈。第二部分(211):先分说后总说,以自己幼时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说明读书是人生的最大快乐,从读书中能得到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第三部分(12

    5、、13):侧重谈“读书好”,以作者八十多年的阅读经验说明如何挑选、比较、选择好书。第四部分(14、15):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解决基础知识,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他们的合作意识。】【设计意图: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能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作者的写作顺序。】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四、教师小结(出示课件6)概括课文内容:作者通过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告诉我们读书有好处,要多读书,读好书。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掌握生字词。继续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

    6、在阅读中体会读书的好处,以及自己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能夯实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又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课堂作业新设计一、用给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x( ) sh( ) gun( ) y( )浒 煞 寇 栩h( ) sh( ) ku( ) x( )二、读拼音,写词语。1.zh pin( )文章的描写部分有点儿fn su( )。2.一拿到这份kn w( ),他就jn jn yu wi( )地读起来。三、按要求完成句子。1.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用加点的关联词造句)_2.用“津津有味”写一句话。_参考答案:一、h sh ku x二、1.这篇 烦琐 2.刊物 津津有味

    7、三、1.月亮一出来,就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银纱。 2.他讲得滔滔不绝,我们听得津津有味。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复习上一节课的主要内容。2.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品味文中富有感染力的语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的情感。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8)1.听写生字词。2.回顾上节课,这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生回顾并回答【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能有效地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夯实基础,同时为这节课的学习做准备。】新课教学( )分钟二、进一步感知课文:(出示课件8)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8、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出示课件9)文中提到了作者读到的哪些书?从读书中,作者感受到了什么?生读课文,总结归纳: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荡寇志、红楼梦等。通过读书,作者感受到了最大的快乐,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板书: 读书获得快乐明白大道理 (出示课件12)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明确:时间顺序。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等词语。3、细读赏析课文。思考下列问题:4、1.齐读课文第1段:文章开篇的这句话有什么样的表达作用?(出示课件13)明确:短短一句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压抑

    9、不住的情感,足见作者对读书有多么浓厚的兴趣和多么深切的体会。(出示课件14)2.默读课文第213段,回答问题:(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写“读书好”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的?)(2)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请学生在文中圈画作者幼时、少时读过的书。)明确:全文第二、四、六、七、九自然段写的是“多读书”,并且,在写多读书的同时,也简略地写出了每次读书的不同感受。(3)作者是怎样写“读好书”的?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板书: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 “读书

    10、好,多读书,读好书。”其中“读书好”是全文的重点。四、默读课文,合作探究:(出示课件16)1.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九个字是冰心老人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围绕这几个字,作者回忆了哪些具体事例?作者认为怎样的书才算是好书?(出示课件17)明确:作者回忆了少年时期读三国演义的情形并和荡寇志进行了比较;回忆了读红楼梦的感受;回忆了自己如何选择书等。作者认为那些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才是好书。2.作者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出示课件18)3.作者对水浒传的人物描写做出了怎样的评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作

    11、者认为水浒传中的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在对水浒传人物做评价时,作者还通过与荡寇志中人物描写作比较,突出水浒传中人物性格鲜明的特点。【设计意图: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文中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孩子很好地理解课文,同时也能提高他们对这些文学作品的兴趣。】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是让学生们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回答,从而让学生明确读书的重要性,增加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五、拓展延伸:1.四大名著是哪几本书?2.你们知道哪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出示课件20)(学生交流)六、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第二

    12、题。2.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 板书内容 书中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能激起读者的各种情感,读书获得快乐 读书能扩大知识面明白大道理 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课堂作业新设计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这篇文章按照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过程。2.在读书中,作者的收获是_。二、对下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A说明“我”读书融入了感情,读得非常认真。B是“我”觉得伤心,所以才会哭。C“我”很喜欢哭。三、作者想要通过这篇文章给孩子们怎样的忠告?_参考答案:一、1.时间 2.获得快乐和懂得大道理二、A三、告诉孩子们,读书好,多读

    13、书,读好书。教学反思1.这篇文章围绕着主题,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读书的好处,并对大家提出建议。文章通俗易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孩子们通过自学的方式来学习基础知识,理解课文内容,效果较好。2.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抓住疑难句子,通过对疑难句子的把握,来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又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美中不足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鼓励不够,希望在下次教学中注意。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忆读书是冰心在八十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全文以“忆”为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地告诉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

    14、好书”。【作者介绍】冰心(1900 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五四运动爆发,她受到很大影响,从1919年9月起,以冰心为笔名写了许多问题小说,如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秋风秋雨愁杀人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为强烈的反响。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这时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冰心的作品体裁广泛,在小说、诗歌、散文等方面均有建树;但成就最大、影响最深的还是散文。作品有:梦、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散文集往事。【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荡寇志是中国清代长篇小说,作者俞万春

    15、(17941849),此书草创于道光六年(1826),写成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间凡“三易其稿”,首尾历22年。本书中,作者仇视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起义的思想与金圣叹一致,所以他紧接金圣叹“腰斩”过的七十回本水浒传,从七十一回写起,杜撰出一大篇宋江等如何“被张叔夜擒拿正法”的故事,自名其书为荡寇志,此书的初刻本却又署书名为结水浒传。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斩首 凯旋 水浒 B传记 煞气 敌冠 C派遣 报利 呻吟二、读拼音,写词语。 1.妈妈每天忙碌于这些fn su( )。2.他们家非常ho hu( ),漂亮极了。3.他的身体日渐shui ru( )。三、写

    16、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1. 我听得津津有味。( )2.(他们)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 ) 3.看来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站,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 )阅读能力大提升四、课文整体梳理。这篇文章按照_顺序,介绍了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少年儿童要_、_、_。五、重点段落品析。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水浒传大加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等人,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我觉得也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强多了。红楼梦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女声女气,

    17、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一个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的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欣赏-( ) 思考-(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我”对红楼梦的理解不一样。B说明“我”不喜欢红楼梦这本书。C“我”不喜欢贾宝玉和林黛玉,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好。3. 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第三自然段的意思。_思维创新大拓展六、

    18、你经常读书吗?在读书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_参考答案:一、A二、1.繁琐 2.豪华 3.衰弱三、1.索然无味 2.呆板 3.死气沉沉四、时间 读书好 多读书 读好书五、1.观赏 2.思索2.A3.总结读书的好处。六、示例:我经常读书,我也非常喜欢读书。在读书的时候,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读书还让我静下来,由一个假小子变成一个真正的淑女。忆读书教学反思 忆读书是冰心在80年代末写的一篇随笔。全文以“忆”为行文线索,记叙了自己快乐的读书生活、读书的感受和认识,抒发了自己热爱读书、以读书为快乐的情感,深情告诫少年儿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一、 教学效果 1、复习导入,激发阅读

    19、兴趣。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积累了哪些读书的方法呢?你最喜欢的一句读书名言是什么呢?同学们谈得头头是道,接着过渡:忆读书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谈到了她读书的体会。这样设计,将两篇有着微妙联系的两篇课文有机地连在了一起,还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能够使学生明确读课文的目的,从而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 2、自读自悟,感知课文内容。课件出示:大家请默读课文并找出作者读书体会的句子,用横线标画出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通过快速默读课文,学生搜索,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学生们很快聚焦文章最后一句话: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激励学生用最快的速度背诵下来,之

    20、后再谈一谈对这句话的理解,以及篇末点题的写作方法和它的好处。3、潜心阅读,感受文本内涵。 引导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潜心阅读,课件出示:说一说作者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哪些书或者说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学生自由默读,圈画,留下了阅读的痕迹。在读中知道了作者列举的四大名著,他们把每一本书的最鲜明的特点也能很快弄明白,从而对四大名著的向往之情一下子被点燃,更想一睹为快。当然,不好的书,他们也能谈得头头是道,审美观得到塑造,审美能力有所提升。4、创设情境,迁移运用。 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平时是怎么读书的,都读过哪些书。以后打算怎样读书呢?将这些问题自由组合,整理,写下来,好指导将来

    21、的学习。5、拓展延伸 ,深化主题。 冰心是大家非常喜欢的儿童作家,她曾经给小读者写下很多东西,于是课堂上我将再寄小读者推荐给大家阅读,并用课件呈现相关内容,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的信念扎根于学生心中。二、成功之处整堂课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提升明显,通过口语交际和课外资料的拓展,真正落实了大语文观。3、不足之处整堂课上老师的引导太多,学生放开的几率不高。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没有打开。 四、改进措施 如果再重新上这篇课文,我会在品词析句上下功夫,会引导学生积累能引导读书方法的句段,为学生的语言交流夯实基础,还会涉及有深度的问题,或者引领孩子们进行句子比较和分析,

    22、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让我的教学更圆满!忆读书教学反思忆读书一文开篇一句“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让人听来很亲切,好像一位慈祥的奶奶在与自己谈活,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在整篇文章中,完全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讲述,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跟随冰心奶奶成长,直到文章结尾得出结论:“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娓娓道来之语,如心底之泉水,缓缓流进了学生的心田,让他们终身难忘。在备课的时候,我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教师用书为依据,深入研究教材,最后确定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相关词语在文章中的作用等为教学重点。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并能够真正做到“读书好,多读书,读

    23、好书”为教学难点。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感觉成功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梳理课文内容,打乱课文的段落排序,以问题引领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一环节中我想要学生明确三个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课文通过回忆作者幼时、少时读书的经历及多年来读书的经验,勉励青少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请同学在文中圈画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读过哪些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这些内容体现了“多读书”这一中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课文中表时间的词语:“七岁时”“同时”“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二、课内外相结合,把课堂延伸课文中两次提到了作者读三

    24、国演义的事。我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三国演义。让学生通过自己亲自读三国演义把自己的体验和作者读三国演义时的体验相对照,发现些什么,并把自己的体会与发现及时地记录下来和同学交流。这样做符和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的要求。再者,通过学生阅读原著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学之后反思,我认为,如果能适当地和现实社会相结合来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长期效果应更好,尤其在我校,让“书香溢满校园”还要扎扎实实开展下去。本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忽视了本文的中心句“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三个问题的先后顺序,没有帮助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因为只有读书好所以才要多读书。在多读书的时候要做到读好书。这是冰心奶奶通过自身的读书感受给孩子们总结出来的经验,而我却在教学中给忽视了。这是致命的弱点。如果我再执教这节课的话,我一定会对文中提到的作者的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体验,体会作者的情感体验。在学生学习课文的时候,尽量运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读书经历理解作者的读书体验,使学生也能和作者产生共鸣。


    注意事项

    本文(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6课《忆读书》优秀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


    收起
    展开